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3 21:1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毕业论文读书笔记的模板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标题明确:标题应简洁明了,概括论文主题,例如《关于《XXX》的读书笔记》。
2. 结构完整:一篇读书笔记应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3. 引言部分: a. 介绍论文的背景和来源,如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等; b. 简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c. 提出论文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4. 正文部分: a. 按照论文的章节或段落进行划分,逐一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 b. 突出论文中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c. 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对论文的观点进行评价和分析; d. 可以引用论文中的相关数据和案例,以增强说服力。
5. 结语部分: a. 总结论文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b. 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对论文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或提出改进建议; c. 强调论文对自己的启发和影响。
6. 语言表达: a. 使用规范、简洁、准确的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b. 注意语法、标点符号的使用,确保文章的整洁性; c. 避免抄袭,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和总结。
7. 格式规范: a.
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帮助阅读吸收、内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写读书笔记。
可是我看到很多小伙伴把读书笔记做成非常精美的手账,虽然观看起来确实赏心悦目,但是费时费力,也并不见得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用处。
当然,这样的手账笔记有它的商业用途,但对自己的成长却收效甚微。
如果真的想做出对自己有收获的读书笔记,可以参照下面几个方法:
1、最简单的摘抄式:
对于读书笔记一头雾水的小伙伴,其实不必要把读书笔记做的多么复杂,可以从最简单的摘抄开始。
但是摘抄也是有技巧的,不是简单的抄录。
我们要先把书籍的基础信息写上,比如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翻译等等。等我们读书多了就会知道,不同出版社或者不同版本的书会有细微的差别。尤其是外文书籍,翻译不同,我们的阅读感受也不同。
做好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日后区分书籍的差别,知道哪个版本更好。
之后可以记录下书籍里让自己产生感受和想法的内容,可以是金句、知识点、一些刷新认知的观点等等。
如果是小说,可以记下人物,写一些简单的人物小传,故事情节的基本走向等等。
做到这里之后,不要就此止步,还可以写下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或者接下来改变自我的行动清单。
摘抄式笔记可以参考康奈尔笔记的格式,在最上面写上书籍的基础信息。
在左侧提炼书籍要点,在右侧记录书籍的详细内容,在最下面总结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或者列出行动清单。
摘抄式读书笔记法模板:
【书籍信息】书名/作者/出版社
【内容摘抄】金句/方法/刷新认知的内容
【感悟思考】想法和感受,或者思考和行动
2、五星笔记法
比摘抄笔记更进一步的笔记方法,是成甲老师在《好好思考》里面提到的五星笔记法。
现在是信息洪流的时代,我们不愁找不到知识内容,却缺少将知识提炼和内化的能力。
所以读了书,如果只是止步于简单的摘录,那太浪费了,我们需要将知识进一步转化,变成自己的能力。
五星笔记法分为5步:
1、预判核心内容
我们读一本书,并不是拿出书就开始从第一页看,而是先想想这本书到底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对书籍先进行一个预判。
这一个预判过程,相当于自己的主动求知,会激活我们对知识的渴望,为新知识的接收做好准备。
2、记录讲解逻辑
讲解逻辑是作者的,我们要把这个逻辑线提炼出来,然后反问,作者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逻辑去写?这样写对我们的吸收和理解有什么好处?
3、记下疑问、启发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一定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的疑问和感受,这些疑问将促进我们进一步思考。
4、提炼思维模型
散碎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永远都学不完。但如果我们学会提炼模型,就能够将散碎的知识概括化。我们能够提炼的模型越多,就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类型的问题。使我们在未来面对类似问题时能够快速地找到解决方案。
5、变成具体行动
知识能不能为我们所用,就看我们最后能不能把知识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认知的改变,还是行为的改变,都将帮助我们成为有优秀的自己。
“最高的形式的知识是经验”,只有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地掌握它,并在实践中持续改进和完善。
3、卡片笔记法
卡片笔记是德国社会学家卢曼使用的一种笔记方法,他用这种方法一生中写了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远超其他作者。
卢曼使用卡片笔记写作法,积累了 9 万张知识卡片,只需要每天记 6 张卡片笔记,就能拥有一个产生复利效应、受用终生的知识库。
刚开始,卢曼只是碎片化的记录知识卡片,每一张卡片,都记录着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
可是记录多了之后,卢曼会进行整理和分类,慢慢地变成了他的知识体系库。
卢曼的笔记系统分为三类:闪念笔记、文献笔记、永久笔记。
闪念笔记:记录脑海中闪现的每一个灵感或想法。但这些内容必须定期整理,然后再分门别类的存储到另外两个笔记里面。所以这个笔记库里,只是暂时的收集作用。
文献笔记:这类笔记分成两种,一是科学知识或者概念定义;二是引发你思考和需要记录的东西。但到这个笔记库里的内容,都需要经过自己的复述和总结,而不是直接的摘抄。然后再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或者行动清单。
永久笔记:按照主题整理前面的笔记,把知识形成系统,永久保存。
很多人觉得记了笔记也没有什么收获,大概率是因为我们的笔记只停留在前两个阶段,没有进行最后深层次的整理分类,还有知识体系的建立。
知识不是孤立的存在的,需要我们去串联。
我们不妨把做读书笔记的过程想象成自己学习做菜的过程。刚开始,我们先学习几个菜,然后从每个流程开始学习。但是学习的菜足够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按照菜系来分类,提炼出不同菜系的特点。当我们对不同菜系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我们只要按照菜系特点去做,就可以做出无数道菜了。
建立知识系统的过程就是提炼和分门别类的过程。我们建立的系统越清晰,那么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也越独立。
时间久了,读书对你来说就不仅仅是一个行为,而是能够帮助你快速成长的利器。
截至目前,笔者使用了50个 Obsidian 第三方插件,就是为了能够让科研写作阅读更加方便。研究 Obsidian 及其第三方插件的过程成为了个人兴趣,也让单调的写作变得生动、充满乐趣。
本期,笔者继续向大家介绍一款 Obsidian 第三方插件——Outliner,之前笔者已经介绍过 Obsidian 的视频插件、拆书插件、模板插件、思维导图插件等,多个插件配合应用才是 Obsidian 的强大原因。文末分享了一个用 Obsidian 整理好的 SCI 论文写作模板,可以直接下载使用。
介绍 Outliner 外挂之前,我们先聊聊大纲笔记——幕布 APP,很多投必得粉丝都知道这款工具。幕布用户可以在条目中编辑文字,还能进行很多 Word 所不能的操作,比如用快捷键移动条目,用鼠标点击进入条目等等,如下图所示。但是幕布 APP 的可扩展性很差,用户不能自定义其他功能。
其实像幕布 APP 这种大纲笔记的鼻祖是 Workflowy,如下图所示。图中的 Todo 可以使用 Outliner 插件实现,图中的 Activities 可以使用 admonition 插件实现(这个留到下一期介绍)。
其实,Obsidian 作为一个笔记工具,也可以实现大纲笔记,只不过是利用 Outliner 插件,用户可以建立自己的大纲笔记,完全免费,没有任何限制,甚至可以自定义样式(这个对用户能力要求比较高,暂不讨论)。
此外,幕布 APP 可以将大纲笔记转换成思维导图,Obsidian 同样可以实现大纲笔记转换成思维导图,其功能比幕布 APP 还要更加强大!
做科研的小伙伴一定都知道大纲笔记的妙用,投必得分享过很多关于大纲笔记在科研写作阅读方面的用法。接下来,笔者就详细介绍一下如何使用 Obsidian 实现大纲笔记。
Outliner 是一款让你的文字列表看上去像 Workflowy 的工具。
Outliner 是第三方插件,投必得学术提供了最新的 Outliner 插件。
您可以通过执行以下操作在 Obsidian 中安装并激活此插件:
• 打开【设置】-【第三方插件】,确保【安全模式】已关闭。
• 单击【浏览社区插件】。
• 搜索“Outliner” ,点击安装。
• 安装后,关闭社区插件窗口并激活新安装的插件。
上述步骤是你能浏览社区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下载安装第三方插件。如果你不能浏览第三方插件,那么也可以直接向投必得小编申请获取插件。
安装 Outliner 以后,就该设置 Outliner 了。下图是 Outliner 插件的设置界面,英文并不复杂,大家应该都可以看得懂,这里就不赘述了。
Outliner 插件允许用户的光标在其中任意一行上时,可以采用以下快捷键来实现大纲的顺序更改、缩进更改以及缩放放大等(注意,请留意你在此之前没有用其它的快捷键覆盖对应的快捷键),常用快捷键如下:
• 键盘上的↑ ↓ ← → 来快速在节点上下移动,Cmd/Ctrl + ← 或 → 快速在节点的左右移动。
• Tab 以及 Shift + Tab ——更改大纲节点的缩进。
• Cmd/Ctrl + ↑ 以及 Cmd/Ctrl + ↓ ——展开节点,收起节点。
• Cmd/Ctrl + Shift + ↑ 以及 Cmd/Ctrl + Shift + ↓ ——移动整个树节点。
• Cmd/Ctrl + 退格键——快速删除节点的内容。
• Enter 键——新建节点(光标在节点上的情况下)。
• Shift + Enter 键——新建空行(不新建节点)。
下图是使用 Outliner 前的大纲笔记效果,这就是靠手动操作实现大纲效果。
下图是使用 Outliner 后的大纲笔记效果,大纲是自动生成的,是不是大纲框架更加清晰了。
对比上面两个大纲效果,Outliner 的大纲要更加舒适,操作也更加便捷。
如果大纲笔记的条目很多,那么会很不方便阅读。Workflowy、幕布 APP 等工具提供了专注模式,即 Zoom in 和 Zoom out。
Obsidian 的第三方插件 Zoom 也能提供这一功能,安装方法与其它第三方插件一样,这里就不赘述了。唯一要注意的是,要先安装了 Outliner 插件,再安装 Zoom 插件。
下图是 Zoom 插件的效果,即从一篇笔记中进入到你选中的大纲笔记条目,再多的笔记条目也能 Zoom in 和 Zoom out。
这里分享一个笔者使用大纲笔记制作的一个 SCI 论文通用大纲。将大纲与模板相结合,你会发现写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写作会变得简单。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用 Word 实现大纲效果,但是 Obsidian 可以将论文每个章节部分(大纲条目)都生成一个笔记,通过链接将各个章节连接成一篇文章,每个章节部分可以用其他笔记(知识点)随意组合,整个过程就像是搭积木 ,最后用笔记重组就可以将各个笔记组合成一篇论文,这个方法非常高效。这也是笔者一直推崇使用 Obsidian 的原因。
完整版SCI论文写作模板,请点赞并转发本推文,添加私信获取。
本期,笔者介绍了 Obsidian 的大纲笔记插件——Outliner 和 Zoom,这两个是可以一起安装,会让你的 Obsidian 具备大纲笔记功能。
Obsidian 需要用户自己配置,对于一些不熟悉编程的用户可能不太友好,可能会在初期劝退一些用户。一旦你成功上手了 Obsidian,就会感受到它的强大。
Obsidian 毕竟可以用于学习、笔记,也可以用于研究论文、日程安排,这些内容会在以后详细介绍。
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 Obsidian 的内容,可以关注投必得学术,点赞本文,也可以留言给我们。笔者接下来会分享更多Obsidian的用途,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 Obsidian,用 Obsidian 帮助大家更好地阅读、写作和学习。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