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推荐《家族祭祖讲话》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4 08:14

推荐《家族祭祖讲话》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家族祭祖讲话是传承家族文化、缅怀祖先的重要活动,对于增强家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关于家族祭祖讲话作文应注意的事项:
1. 突出主题:祭祖讲话的主题是缅怀祖先、感恩先辈,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避免跑题。
2. 严谨的结构:一篇好的祭祖讲话作文,应该具备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要简洁有力,引出祭祖的主题;中间部分要详细阐述祭祖的意义,回顾祖先的功绩;结尾要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对家族的责任。
3. 语言表达:祭祖讲话应使用庄重、肃穆的语言,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之情。以下是一些建议:
a. 避免使用口语化、俚语等不规范的语言; b. 注意用词准确,避免出现错误或歧义; c.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 内容丰富:祭祖讲话应包含以下内容:
a. 简述祖先的生平事迹,展现他们的品德、智慧; b. 回顾家族的历史,传承家族文化; c. 总结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如忠诚、孝顺、勤劳等; d. 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对家族的责任

在祭祖聚会宴上的致辞

各位长辈们,兄弟姐妹们,侄儿们,各位家人,各位亲人:

今天上午,家人们共50多人,齐聚在长岭县永久镇桑家窝堡高柳印子屯的陈氏家族墓地,在家人们的齐心协力下,陈氏家族的清明集体祭祖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首次集体祭祖,共尽孝心,共同参与,简约隆重的大型活动,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陈氏家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家风,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大事,必将载入陈氏家族的发展史册上。

本次祭祖活动,我的母亲,八叔和我们一些兄弟们一起,多次商量,策划筹划,达成初步共识,从3月5号正是启动并列入日程以来,德建弟弟在家族群里发了通告,真是一呼百应,得到家人们的积极响应,踊跃交费,报名参加,很是给力,气氛空前的高涨和热烈。

因种种原因不能到祭祖现场的有三姑,九姑,十姑,十二姑,德文大哥,德新弟弟,玉环妹妹,鹏宇妹妹,树贵侄儿等,还有树字辈的侄儿们,踊跃交费,让代为祭奠,都表示了孝道和心意。

参加今天祭祖活动的人,我要特别提到我的母亲83岁,八姑82岁,都是高龄了,能来表示对祖先的敬重和祭拜,让我们晚辈们折服和敬佩。

德文大哥,因身体原因,不能前来参加,但时刻关注着家族祭祖的大事,他是德字辈尊敬的老大,是我辈的楷模。

大姑和八姑家的姐姐妹妹,五姑家的王满等兄弟们,十一姑家的郭瑞威弟弟,也能积极参加,三姑家的王欣弟弟虽没来也表达了孝心,你们是陈家的外孙外孙女,也流淌着陈家祖先的血脉,一脉相承,都是家人和亲人。

这次祭祖活动,家人们不计里程,不辞辛苦,从四面八方,不同的城市赶来参加。

路途远的有,德信弟弟从满洲里,德华弟弟从嘉兴,德志弟弟从南方特意赶回来,玉娟妹妹从上海,德武大哥和德学弟弟及姐妹从汪清,德斌和德胜弟弟从依安等等。

真是天上飞机轰鸣,地上车轮滚滚,为了寻找一个根,为了心中那份情。

祭祖有根,亲情至上,这是浓浓亲情的呼唤,这是爱的礼赞。

在费用开销和接待安排方面,兄弟们注重家族集体荣誉,亲情至深。德龙弟弟主动要承担就餐不足的费用,德建弟弟,德昌三哥,德元大哥等,还有王满和王欣弟弟等主动发出,让亲人们多待上几天,叙叙旧。

这种勇于担当,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亲情。

在购置祭品,饭店安排等具体筹划方面,德建弟弟,德昌三哥,德利弟弟,德龙弟弟,王满弟弟等哥几个,精打细算,尽心尽力,好事办好,首功一件。

家人们在这次祭祖活动中的种种壮举,让人感动,要给一个赞,一个大大的赞。

可以看出:

陈家男儿:正直善良、谦和包容、稳健豪情、血性担当。

陈家女性:良淑贤惠、传宗接代、相夫教子、孝道当先。

包括陈家媳妇(洪字辈,德字辈,树字辈),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你们勤俭持家,为陈家传宗接代,相夫教子,功不可没。

陈家姑爷(淑字辈和玉字辈,老中少三辈),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们,感谢你们对陈氏家族的关注,关心和关爱。对能参加这次祭祖活动的三姐夫王金生,妹夫宿忠福表示感谢。

正是因为有你们,我们这个大家族,才红红火火,子孙满堂,兴旺发达,未来可期。

这次集体祭祖,酒店聚会的盛大场面,其乐融融。

这也是继2017年二伯父九十寿辰,家人们的大聚会之后,时隔八年,又一次的大团圆,大聚会。

阴间阳间两世界,天堂人间一念通。

先人们在天有灵,定会感知,也会醉饮天堂,含笑九泉。

借这次聚会的机会,我要重点提一下:

五姑父,陈氏家族的大事小情,逢事必到,冲到前面,出谋划策,对陈氏家族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家人们的推崇和尊敬。

德建弟弟,建立家族微信群,让家人们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方便了沟通和交流,有事热心服务,冲在前面,也是家族的总联络人,是家族的秘书长,非他莫属。

德双四哥,是唯一一个生活在我们祖先生活的老屯里子的家人,也是家族墓地的守护者,有亲人离世入驻坟地,都要先通知他,是家族的守墓人,当之无愧。

德华弟弟,陈氏家族的家谱传承到了他的手里,负责经管打理,每年过年都要请出来,摆放供奉。有亲人离世,得要告诉他,好把逝者的名字填在家谱上,也是家谱的完善修订人,是家谱的传承人,功不可没。

德双四哥和德华弟弟,他们俩是一个管下(下葬),一个管上(上家谱)。

表扬一下:

侄儿侄女们(树字辈),你们传承家风,懂礼数,重孝道,在升学,结婚等重大事情,前来祭拜祖先,已经是家族的惯例了。

今天重点提一下生活在长春,长岭的哥几个和侄儿们,从地理距离上,我们因为远,不能来,你们离坟茔地比较近,在每年的春节前,正月十五送灯,清明,七月十五等节日都来祭奠,有时你们和父辈们一起来,有时考虑父辈们年龄大了,就代表父辈们自己也主动来拜祭,传承了陈氏家族尊老爱幼的家风。

侄儿侄女们(树字辈),正是有你们的孝道,使陈家茔地香火不断,你们是家风的传承者和发扬者,你们是家族的希望和未来。

家人们,亲人们: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期待我们的下次再相聚。

祝家人们,亲人们,生活幸福,身体健康,一顺百顺,如意吉祥。

祝福我们陈氏家族根深叶茂,繁荣昌盛。

漳州祭祖,王金平全程闽南语演讲: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台湾王氏宗亲会荣誉理事长王金平一行此次登陆“寻根祭祖之旅”,7日上午迎来重头戏。他来到祖籍地漳州角美,参拜白礁慈济宫保生大帝,并至王氏家庙祭拜祖先,受到宗亲夹道欢迎。

海峡导报记者7日上午8时到白礁村时,白礁王氏宗亲敲锣打鼓,舞狮助兴,热闹滚滚,洋溢着过节般欢乐的气氛。现场红旗招展,写着“两岸一家亲,漳台亲上亲”字样的旗帜间隔三五米就放置一幅,组成迎宾大道。与之相对应的是“人肉欢迎墙”,白礁王氏宗亲三到四个人一组,每组手中均举着红布条,上面写着“热烈欢迎王金平大宗长回乡祭祖”、“热烈欢迎台湾王氏宗亲回乡祭祖”等文字,这别具一格的迎宾大道全长超过100米。除此之外,还有人高举书法横幅,写着“恭祝金平兄长故里寻根圆满成功”和“孝悌忠诚”。白礁王氏宗亲以饱满的热情,迎接远道而来的台湾亲人。

8时40分左右,王金平到场后,也是笑容满面,和列队迎接的宗亲们一一握手致意,共叙乡亲情谊,随后便入慈济宫参拜保生大帝。



白礁慈济宫,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内祀“保生大帝”,俗称“大道公”,是一位宋代民间名医,姓吴名夲(音滔),白礁人。白礁慈济宫素有“南方故宫”、“中国故宫之一”之称,全国首批涉台文物,闽台保生大帝庙宇的祖庙。于1982年被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列为福建省省级保护单位,1996年11月,白礁慈济宫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被国务院国台办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保生大帝信俗”现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宫内一眼水井,这是当年慈济宫扩建时,保生大帝涌泉以饮病者的遗迹。王金平首先汲水洗手,据说可以消灾,也代表对神明的尊敬,更引申为饮水思源之意。

随后,王金平一行徒步走到白礁王氏家庙,祭拜祖先。一路上,热情的白礁王氏宗亲分站道路两旁,举着“两岸一家亲,漳台亲上亲”、“热烈欢迎王金平大宗长回乡祭祖”、“热烈欢迎台湾王氏宗亲回乡祭祖”等红色横幅,一派欢天喜地。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王氏家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627·048平方米,建筑面积612平方米。面阔三间,二进深,中有天井。左右两侧各建一排护堂厢房各6间,砖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家庙大埕前保留清代石旗杆4座(其中一座新安制),整座建筑仍保留明清的建筑风格。

白礁王氏开基一世祖,长房祖号右泰公,元朝年间官拜兵部郎。台湾王氏开基祖王文医是白礁王氏第十三世传人,王金平属白礁王氏第二十二世传人。据建筑内的碑文记载,该建筑现与台湾宗亲联系频密,有重要的涉台历史渊源。且有台湾宗亲回乡祭祖乐捐芳名,突出两岸文化的交流。

这是时隔27年,王金平再度踏上大陆这块土地,为了追寻自己祖先的历史,与王氏宗亲会的乡亲一起回角美白礁祭祖。

10时整,祭祖仪式正式开始,王金平作为主祭人参拜。只见他身着礼服,按古礼向先人上香,献祭品,读祭文,过程严肃庄重。

王金平随后全程用闽南语发表讲话。他感叹,现今从台北坐飞机到厦门只需要90分钟,非常便捷。但当年先祖过台湾,面对茫茫大海,克服了生命的威胁,千辛万苦才能够到台湾。如今王氏宗亲能在此相会,是先祖的保佑。

他表示,今日能够带着各地的王氏宗亲在此相会,是神明的保庇,祖先的保佑,也是大家的缘分,讲到这,就想起台湾一位陈达老先生,他是一位不识什么字,纯粹想到什么,就用嘴念歌的乡土歌手,一首《思想起》,令人无限的感动。

王金平接着说,“我们都有相同的先祖,都有相同的血脉,身上都流着王氏的血,我们就是同根同源一家人,人说‘人不亲土亲’,今日我们要讲‘人亲土也亲’”

王金平表示,他充分感受故乡亲情“黏糊糊”,没有台湾与福建的空间距离,也没有数百年的时间长度,大家都在此,“愈斗阵,愈会亲”,互相祝福、互相帮赞,两岸的和平、和谐、融合就此开始。

王金平最后指出,王氏宗亲数百年来,不分两岸,血脉相连,“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都是中华儿女”,儿女既是同根生,中华儿女也是一家亲,“中华文化的薰陶,弘扬中华文化也将是我们追求共同发展的基础。”

致辞结束后,王金平前往王家祖坟,先后来到先祖王文医和大哥王珠庆的纪念碑前扫墓祭祖。

今天中午,漳州市委书记邵玉龙会见了王金平一行。王金平再喊话:中华儿女“本是同根生”。

上午行程结束后,王金平前往厦门,参加厦门台商投资协会座谈,并赴龙山文创园参访。

根据行程安排,明天,王金平一行将参观南普陀寺,并参访台企玉晶光学,并于下午搭乘厦航班机返台,结束此次三天两夜大陆寻根祭祖之旅。

来源:厦门第一时间

备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漳小编:洪婷婷

海峡导报漳州地区微信矩阵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