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演习心得体会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7 18:49

演习心得体会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演习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要写的演习类型,如军事演习、消防演习、地震逃生演习等。根据主题,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心得体会作文,需要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3. 引言部分: - 简要介绍演习的背景和目的。 - 提出自己在演习中的感受和体会。
4. 正文部分: - 详细描述演习过程中的具体场景,如任务分配、行动过程、遇到的困难等。 - 分析自己在演习中的表现,包括优点和不足。 - 探讨演习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和感悟,如团队合作、应急处理能力、责任意识等。
5. 结尾部分: - 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演习对自己的影响。 - 表达对未来类似演习的期待和决心。
6. 语言表达: -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作文更具感染力。 - 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保持文章的正式性。 - 注意语法和拼写,确保文章的准确性。
7. 内容充实: - 结合自身实际,具体描述自己在演习中的经历和感受。 - 避免空洞的议论,用事实和数据支撑观点。
8. 思考深度: - 在分析演习过程中,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

陈启军:我参加的21集团军三次“银南演习”

编发||拂晓哨位(ID:fxsw2021)

来源||陈启军供稿

作者与朱锦林师长(右)研究作战方案


三次“银南演习”


文/陈启军


我在担任55师参谋长期间,参加了21集团军从1994年开始,连续三年10月份在银川以南地区组织的首长机关演习。即“银南94演习”、“银南95演习”、“银南96演习”。课题都是“合成集团军边境地区抗敌局部入侵机动作战战役演习。”每次侧重一个方面的训练问题,重点是抗敌局部入侵反击作战。受训对象主要是军师两级首长机关,主要形式是首长机关携带通信工具进行现地演习。为使演习效果更加贴近实战,每次还要安排部分重点内容的实兵演练。时任军长郑守增、政委刘冬冬,以及副军长和参谋长樊剑英、赵拴龙等首长组织领导演习,兰州军区邢世忠、邹庚任副司令员先后带工作组帮助指导演习。


94、95年的演习持续时间都在半个月左右。进入等级战备与开进阶段由各单位自行组织,组织战斗与战斗实施阶段在银南现地进行。“银南94演习”的第二阶段于10月6日至10日在青铜峡地区展开,61师和军直工兵、舟桥、高炮等兵种团进行了部分内容的实兵演练。当年朱锦林师长到国防大学学习深造,刘广达副师长、代理副政委总政保卫部局长张振华和我带领机关干部参加演习,住宿在军高炮团。


“银南95演习”的第二阶段于10月12日至18日在中宁鲁家窑军区靶场进行,开始阶段住宿在集团军炮兵旅,后在鲁家窑搭建帐篷开设了野战指挥所。63师部分实兵演练了夜间作战的组织指挥和协同。朱锦林师长和我率司政后技机关干部和部分保障人员参加演习。


“银南96演习”于10月6日至10日在平吉堡地区进行,食宿在182团,61师和特种大队组织部分实兵进行了一些特种课目实兵演练。朱师长、刘克智副政委和我带领司政后技机关干部并部分保障人员参加演习。



参谋长是演习的主角,我不仅一次不落地参加了连续三年的演习全过程,而且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和体会。“银南94演习”总结交流大会上,我代表55师的发言,受到集团军首长机关和与参演人员一致好评,认为认识有新意,收获很实在,启示有深度。“银南96演习”中,我在汇报交流大会上所阐述的“动中组织战斗、先期火力打击、首歼空降之敌、抢占头关要点、逐次驱敌出境、控制三关通道”的战法,得到兰州军区和集团军首长机关的充分肯定,认为是完善作战方案的重要参考。当然,两次发言都是我师参演人员,尤其是参演首长集思广议的成果。但毋庸置疑,需要发言者自己很好地动一番脑子,梳理归纳大家的意见,提炼升华认识。


通过连续三年的“银南演习”,使我较系统的学习掌握了相关战役理论知识,提高了战役素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熟悉了战役组织指挥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尤其是熟习了边境反击作战的特点、方法和对指挥员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了战役意识、高科技意识、协同意识和实战意识。可以说是我担任师指挥员以来,得到的最高级别和最高层次的战役培训。


左起:刘广达副师长、朱锦林师长、集团军赵拴龙参谋长、作者、居少波作训科长。


演习不仅仅是本师范围的学习和训练,而且是在大军区首长机关指导下,与集团军和各兄弟部队首长机关的学习交流。演习中,上级首长和各师旅团对敌情准确透彻的分析,对战法真知灼见的阐述,对各军兵种协同棋高一筹的运用,对战斗保障周密有力的谋划,都使我受到很大启发,学到宝贵经验。假若我能有机会独挡一面地带领一个师的部队执行边境反击作战,或是执行其它急难险重任务的话,自信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所以持续组织合成集团军边境反击作战战役演习,也是有背景的。众所周知,与我毗邻的某大国,在这一时期仗着其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不断在与我有争议的边境地区挑衅滋事,企图报1962年战败的一箭之仇,真乃树欲静而风不止,止战先需备战。之后两国紧张关系的不断改善,除了政治外交方面的努力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没有我军真打的准备与强大战略威慑是不可能的。


作者(左)在研究作战方案

延伸阅读↓↓↓

陈启军:55师江西沟农场的那些事儿

陈启军:那年,55师李太忠政委给我一本书

基层连队指导员的带兵心路:我看到了大家从心底发出的光

春风里,感受向上的力量

■程锡南

一晃,军旅生涯我已走过10年。

至今,我的家中保留着一张为汶川地震捐款的存根。当年人民军队火速驰援震区和“长大我要当解放军”的那条横幅,在我心中种下了从军报国的种子。

10年青春,因迷彩而多彩。回忆的镜头,首先定格在拉练路上——这是上军校后的第一次远距离拉练,我们这些新学员背着沉重的背囊,黝黑脸庞上时不时露齿一笑。2012年,我们记住了青春迷彩的味道,迈开了军旅之路。

3年后,我成为军校学员队的一名班长。抱着像“史今”一样带好每一个“许三多”的目标,我与新学员一同摸爬滚打。那一年,我们集体守在电视前观看胜利日大阅兵,关注也门撤侨行动……年轻的心,为时代澎湃,为祖国自豪。

冬天的南昌,寒风刺骨。我们的毕业综合演练,在大雨冷风中完成火炮射击,在风餐露宿中打通奔向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在调整改革中,我所在连队由坦克连转型为侦察连,我的岗位也由炮兵专业转为侦察专业。改革,给我们的军旅生涯带来一次全新的挑战。

“我们一起冲过终点!”前年的一次集体3公里武装越野,一群人,一个目标,冲刺呐喊记忆犹新。靠着这股拼劲,我们完成了训练考核、建制连拉动、换装训练等一个又一个任务,我们赶上了部队转型建设的脚步。

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这是一条向上生长的弧线,弧线上每一个节点都对应着时代的坐标。

新时代的春风里,我们能清晰感受到向上的力量。我出生那年,中国GDP位列世界第八,与世界第一相差近50倍。16年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华尔街日报》用“一个时代的开启”来形容这一历史性时刻。如今,中国更是拥有不可撼动的国际地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道上,人民军队与伟大祖国搭上同一艘“梦想巨轮”,向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大步迈进。

春节探亲休假,走在小时候常走的一条路上,我不禁回想起那时背着书包、拽着父亲的手,从这条泥泞坑洼的路上艰难走过的情景。时光流转,走着走着,这条路从土路、单车道柏油路变成了如今的4车道柏油路。路边风景也由乡土风情转为都市画风。

弹指一挥间,家乡变化令人惊叹。与这些变化切合的,是家乡这条路的名字——振兴路。

时代大潮奔涌向前,“中华巨轮”载着我们这一代人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一名基层连队指导员讲述自己的带兵心路——

“我看到了大家从心底发出的光”

■程锡南“2022年,你的愿望是啥?”前不久,我向全连官兵发放了“愿望卡片”。

“争取立功受奖”“要圆军校梦”……看着每个人的新年愿望,我仿佛看到了大家从心底发出的光,带着温暖,带着力量。

作为连队指导员,我也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带着全连官兵向前奔跑,看见更美好的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关键词 向光生长

每一份初心,都值得期待

一个多月前,连队荣誉墙终于建成了。看着墙上一个个名字,我百感交集。

两年前,我作为新任指导员来到了侦察连。当时,连队处于低谷,好几年没评上先进,还有官兵挨了处分。那时,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连队走出低谷、评上先进。

两年后,我和战友一起将先进基层党组织、军事训练先进单位等荣誉纳入连史,共同见证了侦察连的成长与转型。

我至今记得上任之初的窘迫:与战士谈心我唠不到人家心里去,训练场上我也说不上话……原本信心满满的我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一位老指导员与我促膝长谈。他拍着我肩膀说:“这些困难并不能把你击垮,只会让你更强大。”

这句话,就像一束光指引着我,也激励着我。我放下架子融入集体,记下每一名战士的喜好和特长,先贴心再交心;训练场上,我先当受训者再当组训者,和新兵一样练攀登,练到破皮流血、生出老茧……

一步一个脚印,迎着心底的那束光往前奔跑,转过头时我才发现,奔跑得越用力,距离初心就越近——

荣誉墙上,许多战友的名字被写了上去。他们中,有的立功受奖,有的在比武中摘金夺银,有的为连队作出过突出贡献……

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份炙热的初心。

徐鹏,一个被荣誉墙记录的名字。谁能想到,一年多前,他还是连队干部骨干眼中的个别人,“脾气暴,爱惹事,常冒泡”。

一次站岗,徐鹏因违反军容风纪被机关通报。我把他叫来谈心:“没有人是天生的后进,其实我们都一样。”我没有过多批评他,只是和他讲了自己的故事:初中时,我成绩全班倒数,叛逆贪玩,通宵泡网吧。当时让我决心改变的,是一次家长会上父亲失望的目光……我告诉他,人的成长轨迹应该是向上的弧线,无论别人怎么评价你,你始终是我的一份期待。

谈心后的第二天,徐鹏给我发了一条微信:“我要当英雄,不当狗熊!”

当我尝试向徐鹏的心房投射一束光后,没想到得到的是一片光。他主动与战友交心,主动加练军事技能。一年后,徐鹏被班排推荐为副班长人选。填写新年愿望时,他写道:“2022,我想入党!”

放眼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份初心,都值得期待。当年,举着“长大我当空降兵”的汶川男孩,如今成为空降兵某旅黄继光班的班长;当年亲历那场灾难,被解放军救下的另一名男孩,抱着同样强烈的参军愿望来到连队,成为一名荣立二等功的班长。

打开抽屉,战士们写下的“愿望卡片”放在显眼处,我时不时拿出揣摩。这一个个真情满满的愿望背后,是一颗颗向光生长的初心,值得我用心守护。

关键词 迎光前行

每一次奔跑,都要全力以赴

天色微亮,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集体3公里武装越野考核马上要开始了。

出发线外,有人在整理装具,有人在活动筋骨……我站在中间靠前位置,盯着手表上跳动的数字,不时观察着人员编组是否到位。

这个集体武装越野课目,是建制连考核的重头戏,没有人会掉以轻心。这几天,我和连长研究队形和编组,常常到深夜。

“出发!”我带头呐喊,全连展开队形,大家发力向前奔去,宛如打响一场战斗……最终,我连取得优异成绩,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声。

坐在地上歇息的下士龙浩楠喘着粗气说:“指导员,我尽全力了,这次没拖连队后腿!”

以前,连队集体长跑,龙浩楠每次都落在队尾。为了在这次武装越野中实现突破,他付出了相当大努力:每天早起一个小时练冲刺、蛙跳,硬生生地提高了长跑成绩。

在其他训练课目上,龙浩楠也是最拼的一个。为了提高手榴弹投远成绩,他经常在课余时间扛着一箱教练弹加紧练。靠着这种拼劲,龙浩楠成为同年兵中最早当上骨干的人。

看着龙浩楠,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10年前,我考上军校。精益求精的内务、横平竖直的队列、一身痱子和始终湿透的体能服……让我实在吃不消。单杠一练习拉不上去,正步踢不到位,3000米跑总掉队……我身边的同学们都在努力奔跑,他们的进步不断“碾压”着我。

“能力不够,汗水来凑。”班长告诫我的话,至今记忆犹新。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要拼出个全新的自我,常常长跑至呕吐、拉单杠到力竭,加班加点训练成常态……

渐渐地,我从“赛道”上追赶上来,各方面成绩得到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优秀并非与生俱来,不过是每一次全力以赴的积累。

我的同学刘真,刚入学时,成绩并不靠前。凭着一股拼劲,他不仅练就了过硬的军事素质,还当上了模拟连连长。今年年初,刘真告诉我,他已走上连队主官岗位,一心琢磨着怎样带出优秀连队。

战友们努力奔跑的身影,时刻激励着我。在连队主官岗位上,我也把这种激励传递给更多人。这两年,连队持续开展“学身边榜样,当侦察尖兵”活动,一个个身边典型走向前台和大家分享成长经历,激励大家全力奔跑。

在榜样的带动下,上等兵吕培福,拿下了旅军体运动会400米接力赛第一名;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邓剑琪,在集团军考核中成为“全优义务兵”……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不会辜负每一位奋斗者。在奋斗有为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迎光前行、奋力奔跑。

关键词 追光逐梦

与未来相约,遇见更好的自己

春节过后,我收到一条短信。

短信来自退伍大学生士兵谢灿武的父亲。他言语中透露着感谢:“当兵两年,他像变了一个人。”

此前,因为谢灿武的成长进步问题,我们有过沟通。家庭富裕的谢灿武来到部队后“水土不服”,一度产生了“躺平”的想法。我找到谢灿武,让他尝试用另一种方式打开军旅人生:“坚持本身就是很‘酷’的一件事!”

让人欣慰的是,谢灿武坚持了下来,第二年还因表现突出被连队评为“‘四有’优秀士兵”。

我还记得谢灿武退伍当天发的微信朋友圈:“感谢两年的军旅人生,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文字后面配着一幅图片——海训时晒脱皮的后背。

所谓“遇见”,就是怀揣梦想,一直在路上;所谓“更好的自己”,就是不断突破、超越自我。

让我欣慰的是,这样的“遇见”在我身边不断发生——

前两天,卫生员邓刚参加集训归来,还带回了“优秀学员”荣誉证书;春节假期,旅里举行“打赢先锋”颁奖典礼,班长苏峥成功地站到了领奖台上……

回望成长路,我也有着美好的“遇见”。

5年前,我军校毕业来到这支部队。在新干部强化训练中,我接连败下阵来:手榴弹投掷还没教练班长坐着甩得远,课目教学被指“缺少指挥员气质”……

“干部干部,干是第一步!”教练班长古观华的一番话,让我明白:走出校门步入营门,想要拿到基层带兵人的“资格证”,必须接续努力。我咬着牙,接受汗水和泥水的洗礼,最终以新干部集训第二名的成绩结业。

离开集训队的那天,古班长看着我笑着说:“现在你已经有带兵人的样子了。”

半年前,旅里组织新装备通信集训,我和古班长再次碰面。

这一次,已是指导员的我了解到,古班长成功转岗通信专业,如今担任旅集训队主教练员。

我和古班长有一个共同感受:越是向前奔跑,越能体会到时代的推力。因为持续奔跑,我们看到了更多风景,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我忘不了连队全面配发新装备时的场景。一辆辆全新侦察车驶入营区,看着车上密密麻麻的按钮,我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紧迫感。

翻阅教材,请教专家,集智攻关……不到一个月,我们带着新装备奔赴演习场,圆满完成战场侦察任务,初步形成作战能力。这背后,是连队侦察作战由单兵向车组的信息化转型。在这场转型中,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刷新和重塑。

前不久看新闻,我发现当年上军校时住我下铺的同学,如今已成为时代楷模“红一连”第49任连长。当年隔壁班的一位同学,已成为海军某驱逐舰副部门长,正跟随战舰走向深蓝……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只要向前奔跑,一定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品尝到了幸福的味道

■程锡南

欢呼,沸腾。人群中,“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伴着掌声响起。

前不久,连队组织集体生日晚会,庆祝连队转型5周年。吃着大家自己动手做的蛋糕,下士王培源说:“人生中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生日晚会,吃着最有味道的生日蛋糕,真是有意义的一天!”

生命由每一天组成,岁月流转让每一天都像不可逆的前行。这一天,就像是我们军旅行程中的一个幸福驿站。稍作休整,我们还要继续赶路。

我出生于一个南方山村,小河在屋前蜿蜒,四周群山环绕。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父母带着我离开乡村,走向改革开放前沿的南海之滨,开辟了我新的人生轨迹。多年后,我有幸成为人民军队光荣的一员。此后一路前行,我品尝到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我常常为人生旅途中的人和事感动。军校毕业分配时,综合成绩排名第一的学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艰苦的边疆;年初,旅里组织尖兵班比武,战士刘晓东通过班组障碍时拉伤右肩,一度疼得失去知觉,但为了集体荣誉,他咬牙完成了所有课目比武;前不久,为摸清新装备“脾气”,班长刘书行熬了好几个通宵攻关难点问题……

这些感动,坚定了我前行的脚步,支撑着我战胜那些挫折与挑战。

任指导员不久,我赶上旅里组织连战术考核。考核组突然宣布“连长受伤”,让我接替指挥。措手不及的我指挥口令欠佳,折腾全连官兵跑了不少冤枉路。在旅里召开的去年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连队再一次与先进失之交臂……但我没有消沉,因为有一种奋斗的目标,也是幸福的。

我深深感到,人生,有甘甜也有苦涩。当你以一颗感恩、奋进的心拥抱生活,所有味道终将酿成幸福的味道。

作者:程锡南

来源: 解放军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