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4 11: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小学四年级英语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即你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或感受。例如,你可以围绕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英语的乐趣、英语课堂的收获等方面展开。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观看的内容,如英语电影、英语课程等,并引出你的感受和观点。 - 主体:详细阐述你的感受和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结合观看内容,谈谈英语学习对个人成长、未来发展的意义。 b. 学习英语的乐趣:分享你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快乐体验,如与同学互动、参加英语活动等。 c. 英语课堂的收获:总结你在英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以及这些收获对你的帮助。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你的观点,并表达对未来英语学习的期望。
3.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以下是一些建议:
- 使用简单的句式,避免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 - 适当运用连接词,使文章逻辑更加清晰。 - 举例说明,使观点更具说服力。
4. 内容丰富:在作文中,尽量丰富内容,可以结合自己的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小小的油灯下面,有一个与我差不多的孩子,正给他乡下的爷爷写信。
他很瘦弱,还打着赤脚,他就是凡卡。凡卡在写信,讲述他面临的无助和欲望。可他不知道在信上写地址、贴邮票。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这样怎么能够寄到他爷爷那去呢?
凡卡在地主家吃尽了苦头,地主把脏活、累活全都给凡卡干。吃的呢?简直没有!晚上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还要给地主的小崽儿摇摇篮。看到这儿,我恨不得把自己的鞋子给他,让他逃回自己唯一的亲人——爷爷身边。
看看凡卡,再想想我自己。我长这么大,还不知道挨饿是什么滋味!我整天在父母地娇生惯养之中。啊!凡卡是多么可怜,相比较而言,我是多么的幸福啊!我在学校里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家里,我受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爱抚。我吃得饱、穿得暖,每天都可以认认真真的学习、自由自在的玩耍。这一切,小凡卡是想都不敢想的,他只怀念那个贫穷的家,他只觉得在那里比在那个冷酷的地主家里要好。可是,凡卡只有梦里才能够回到那个家,对他来说,梦才是甜蜜的。
读了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我用小学生的身份大声说:“帮帮那些像凡卡那样的人吧!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拥有世界的美好吧!
我的小书柜里有一本书,它的名字叫《简·爱》是我妈妈从新华书店买来的。
当我拿起这本书时,我就被它吸引住了。
主人公叫简·爱,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对她非常不好的舅妈家里。故事一开头他的舅妈就把她关进了可怕的红房子。到了后来她被送进了孤儿院,在那里她交了一个好朋友,但不久那个好朋友就在一次瘟疫中去世了。再后来简·爱又在那里生活了八年,六年当学生,两年当教师。然后他又去当了家庭教师,遇到了一个男子,最后他和那位男子经历了许多挫折才在一起。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它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爱情经历,歌颂了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成功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一开始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内容时我哭了,简爱的身世是多么悲惨但在爱情方面,她从不奴颜婢膝,也不一味地迎合讨好,她鄙视那些浑身铜臭、以门第出身论人、一味追求虚荣的上流社会的庸俗之辈。她的头脑始终是清醒的,她从来没有沦为爱情和物质的奴隶,也没有陷入感情的旋涡,而不能自拔。简·爱为维护公道、维护个人尊严,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不仅赢得了罗切斯特的尊敬,也使得简·爱这一形象具备了经久不衰的价值。
《简·爱》为千千万万受欺压的下层平民喊出了心声,为千百年来在男尊女卑社会里饱受欺凌的姐妹们喊出了心声。
有一天,老师发了一本叫《稻草人》的一本书,我马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书来,《稻草人》主要讲了稻草人整天站在那里,在夜间遇到的几件事,他看到新出的稻穗一个挨着一个,他想今年的收成一定可以使它的主人高兴。稻草人正在想的时候,一个小蛾飞来,是稻子的仇敌,也是主人的仇敌,那只小蛾落在一片稻草叶上,稻草人的扇子摇动起来了,好像想驱赶它似的。后来,小蛾飞走了。可是叶子上有许多的子,他很伤心。不到几天蛾下的子变成了肉虫,到处都是了,它不禁想一下子跳过去阻止肉虫。他还看到有一个妇女还有一个小孩想喝茶,在那里号啕大哭,妇女也无可奈何,稻草人看到一个妇女想寻死,忽然她举起胳膊,一跳,那女的掉到水里去了。稻草人恨不得自己去做柴,给孩子们煮茶喝。恨不得夺下小肉虫的赃物,给渔妇煮粥吃,又恨不得马上去救那个女人。但是它被钉在土里。
当我出去玩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地上哭,我很想去帮忙,但是我怕我一过去把她扶起来后,让她爸爸妈妈以为是我弄她的,当我去散步的时候,看见几个比我大的学生在踩花草树木,我很想去阻止他们,但是我怕他们会责骂我,当我去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看见有人在杀小动物,想去阻止他,但是我怕,他们会说我。我不像稻草人一样,想去又不能去,而我是想去又不敢去。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勇敢,不能放弃任何机会,让我变得大胆、自信、勇敢,我还要上多积极发言。
暑假里,爸爸给我买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叫《小王子》,刚看了几页,我就爱不释手了。小王子的故事令我很悲伤。他来自另一个星球,小王子看上去总是很孤独,直到认识了一位善解人意的飞行员,才有了第一位朋友。
小王子把自己的旅途故事讲给飞行员听,从保护一只小花到驯养一只狐狸。旅途路上,小王子经历了许多坦坷的事,他非常坚强、聪明、善良用自己的行动保护到了自己。飞行员早已感动得泪流满面。最终,这位善良、聪明的王子做完自己必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保护好自己那朵美丽的花儿,终于化做了一颗天空中最大、最闪亮还会微笑的星星。当飞行员打开窗户时,总会看见一颗向他微笑的星星,并记起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小王子。书中的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它不是一本由一篇篇长长的故事组成的书,而是由一篇篇漫画英语组成的书本。漫画、有吸人的作用;英语呢?可以提高我们的英语单词和句子的知识,一举两得。所以,这本书中不仅文章美丽动人,而且书本的类型也可以增长读者的知识。
想想小王子的悲惨身世和他的孤独处境,再想想我们,整天生活在蜜罐里,有这么多好朋友,还整天抱怨这抱怨那,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小王子虽然生活与我们的差很大,但他坚强,有一颗坚定的心,在遇到飞行员后,他也变得快乐了。虽然小王子最终化做了一颗星星,但他的美好形象还是留在我们心中的。
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许多酸甜苦辣,其中有让人欢乐幸福的好事,也有许多让人伤心流泪的`坏事。这本书就是这样,在主人公盛欣怡看到爸爸批评说妈妈坏话的小姨时,她很开心;当妈妈说不去外面吃饭时,她很扫兴;当妈妈被别人打了时,她很痛心;而当妈妈有病,已经无药可救时,她既伤心又恐惧。
在这本书的开头,让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而在本书的最后,让我们都为盛欣怡的妈妈担忧,为盛欣怡捏了一把汗。盛欣怡的爸爸为给妈妈治病花尽了最后一分钱,可是盛欣怡的妈妈还是被胃癌夺去了生命。
对于欣怡来说,陪伴妈妈的过程是让人心碎的过程,同时也是成长的过程。妈妈没生病的时候,欣怡几乎不知道关心妈妈爸爸,还常常耍小性,现在欣怡知道她必须要担负起照顾妈妈的责任。原来她每天六点半起床,还得妈妈爸爸叫好几遍,现在她每天五点半就自觉起床做饭,放学回来还得做家务、写作业。可她不嫌累,一心想着妈妈的病情。
在妈妈离开家去北京治病的时候,盛欣怡在网上发现了一个文件夹,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欣怡还太小,可我就要离开了,我不能抛弃她……”她顿时流下了泪水,抱着被子大哭起来。我也不禁两眼潮湿。我下定决心要做我妈妈爸爸的好女儿。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名叫《富兰克林自传》的一本书,这本书令我深受感触。
富兰克林——出生于1706年1月2日,由于他出生于贫寒的家庭,所以被迫辍学在小店里帮忙打杂。后来又杂哥哥的印刷所里当徒弟,不久,富兰克林又离家出走,最后在费城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印刷所......但是有一种强大的精神一直在支撑着他,尽量挤出一切时间,一切金钱来看书,买书。
在他在费城的这段时间里,富兰克林成长了很多。在他看来书是无价之宝,正是如此,他废寝忘食地学习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并造福于人类:发明了新式火炉,三轮钟......
在这本书中,令我记忆深刻的一个片段是:富兰克林自己设定了一个没得名目级规诫:一 ·节制二 ·缄默三 ·秩序......十三 ·谦卑。决心一周对一项没得严密监视,一次执行。所以说良好的学习是能改变自己的坏毛病的。
读完了整本书,我想:今天,我们的生活是无比幸福的,时代给予了我们物质上的丰富多彩。因此,我们更应该刻苦向上,积极分发,热爱生活,追求充实高尚的人生。
自从读了《斑凌飞渡》它让我学到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它让我知道了生命的可贵,我被这本书深深地感动着,让我最感动的一篇是《斑羚飞渡》。
一天,一群猎人把一群羚羊逼上了伤心崖,这伤心崖上的羚羊为一得路就是跳到对岸,这伤心崖上的羚羊为一得路就是跳到对岸。可是它们跳不过,这时,领头羊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把对分成二小排,一排是老羚羊,一排是年轻羚羊这时的猎人,还沉浸在欢笑之中,每个人的脸上像一朵花儿,还说着:“哈哈有羚羊肉吃喽!”。在这时,一只老羚羊跳了起来,跳到中间时,另一只年轻的羚羊就把老羚羊看做一个石板,用力一蹬,年轻羚羊到了对岸,但是老羚羊像一只断了翅膀的鸟儿,笔直笔直地摔下了悬崖。就这样,一对对羚羊行动了起来。看到这儿,我觉得羚羊很可怜,猎人们一只羚羊都没捉到,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地走了。
看到这儿,我不由自主说了一句:“猎人们你们为了吃到到好的,竟然杀害羚羊,太可恶了!”这时一段令人惊讶的动态。它让我明白了生命的价值,也让我感受到了团结的可贵。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难忘的事,有可能是一本书、有可能是一件物品、还有可能是一首歌,我也不例外,但最令我难忘的是一篇故事,名叫《大兵》。
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一辆大客车遇难了,里面载着20多名乘客。一位普通的兵,捐献了自己的棉袄给司机穿上,让司机去找人营救,然后,又相继把自己的鞋子、手套等捐给他人。正当乘客们都昏昏欲睡的时候,兵发现了不对劲,下车一看,发现车在慢慢的往下滑,兵没有逃避,用自己的腿顶住了客车,使车不在往下滑,可当第二天的早上乘客们被营救的时候,兵却光荣的牺牲了。
读完全篇,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我在想,这个士兵和车上的乘客是什么关系?士兵为什么要救他们?这时,妈妈把我叫了过去,给我看了一则新闻:一名男子为了救一名落水的陌生人,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又起了同样的疑惑,难道是士兵和那名男子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么?不!不是!是一颗勇敢坚毅的心。如果不是士兵,车上的每一个人都不会得救,可以说,士兵用自己的1条生命换来了20多条陌生人的生命。
甘于奉献、勇敢机智的士兵,应该就是现实中的超人吧!
最近,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课文写了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个人游欧洲的故事,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她对生活的热爱。读完后,我感触很深。乌塔是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小女孩,竟能用自己存的钱游遍欧洲,而且还是一个人,她独立生活的能力真强啊!
乌塔还计划周密,她为这次旅游做好了充分准备。她首先挣够了钱,为了安全,每到一地,都要先查当地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乌塔的这种勇气和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又想起了自己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不敢自己去旅游,就连本市的景点也不敢去,更别说欧洲了。难道我真的不如乌塔吗?不,不是。是因为我们的爸爸妈妈把我们娇生惯养。在这样养尊处优的环境里,我们怎样能独立呢?
乌塔的自由真让人羡慕。也想让我们的爸爸妈妈给我们自由,不要什么事情都包办。我想对爸爸妈妈说;“我们因该锻炼自己,不要再让我们做小皇帝,小公主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健康的成长。
《人鱼少年》读完了,这本书讲的是:于小鱼天生爱出一种带腥味的汗,一直被同学孤立。他孤独、自卑、成绩不好,直到遇到了天使补习班的板刷老师。板刷对孩子和玩具的热爱使他拥有一种神奇的直觉,他洞悉了于小鱼的身世之谜。平凡的于小鱼一下子变成了会飞的鱼天使。
我最喜欢的还是板刷老师,这个看上去另类的老师,他是能看透孩子心思的家长,又是能理解孩子内心痛苦的老师。还是能跟孩子一并促膝谈心的朋友。板刷老师常说:“没什么,天使偶尔也打个盹儿。”他唤醒了于小鱼,使他找到自己的方向,展翅飞翔。最终让于小鱼学会在海上“飞”起来,使他变成了会飞的鱼天使。
我最喜欢的是:摇曳的水草、各种颜色的小鱼、小海龟煽动着肉乎乎的两臂,五彩斑斓的水底世界……有个自卑的少年,在水里找到归宿,真正地开心快乐起来,于小鱼“飞”起来了。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等秘密不再是秘密,我们就不会因为各种可爱的小缺点而自卑了,都会成长为快乐的天使。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能放飞我们的心灵,也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最近这段宅家的特殊时期,我不能出去玩了,只好安心读起书来,一本名叫《亲亲我的妈妈》的书吸引了我,其中的内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部深切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小说,在这本书中,作者写了贴心懂事的弟弟赵安迪,还有散发着甜橙般香水的妈妈舒一眉,做事儿总想做好的姨妈舒宁静,表姐可儿和姨夫宝林,以及“血爪”张晓晨,他们的出现使小说充满了时代的生活气息,也赋予了小说的趣味性!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
患轻度自闭症的弟弟一直和爸爸生活在一起,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爸爸,在爸爸的葬礼上,他才见到了从未见过面的妈妈。于是就和妈妈生活在一起。
妈妈舒一眉开始关注人间生活,首先她发现弟弟眼睛近视,舒一眉带着弟弟配完眼镜后,就回家了。弟弟也觉得舒一眉病刚好, 想要帮助妈妈一起负责这个家。于是他就去大姨妈家借菜谱,学着准备为妈妈做饭。
这一段母子俩从一开始的陌生,格格不入,到后来她们能相互理解,相互关照,关系相处的融洽起来,这正是他们彼此的爱才支撑起了这个温暖的家!
读着文中的故事,再看看生活中的我们,天天有父母的疼爱,我们生活在母爱的怀抱里,可是有时候却身在福中不知福,真是不该呀!
读了这本书后,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珍惜家庭的温暖,要好好学习,做一个知恩感恩的新时代的好少年!
在淡淡的黄灯下,我独自拿起一本书《简爱》品香茗,一股淡淡的清香飘来,简·爱那坚韧的性格也从那遥远的国度飘来。
简爱,一个善良,坚强,自信,贫穷,矮小,貌不惊人,缺少关爱的女孩,一个生存在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舅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也许正是应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她在洛任德学校对好友海伦伯恩斯这样说过:“当我们无缘无故的被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不敢再这样打人。”
简爱就这样受尽了磨难,面对舅妈的残酷,她没有恨她,毅然离开了那个充满硝烟的家,从事自己喜爱的事业,她进入洛任德学校,朴素节约,勤奋学习,终于,她的坚忍不拔铸就了一个相对于成功的她,一直留校任教……但她依旧没有忘掉她的誓言,没有恨舅妈,直到她去世,善良的简·爱还是去看了那个曾经恶毒的女人,这就是一颗感恩的心吧!
当她一夜之间成为富翁时,她没有忘记当时沿街乞讨时救下她的兄弟姐妹们,而是把得到的遗产平均分给他们,这也就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吧!
她不仅懂得感恩家人,她还懂得要感恩社会,她还去乡下的学校教书,把自己的光和热给那些求学的孩子们。
一天,爸爸向我推荐了一篇世界著名童话——《丑小鸭》,本来我就十分地热爱看童话了,再加上爸爸说的“著名”二字,就更加让我迫不及待了。
一翻开书,我就被丑小鸭它那凄惨的生活感到十分难过。因为丑小鸭一天里不是被女仆打这打那,就是遭受到别人的讽刺,说它既不会下蛋,又不会发出清脆的叫声,整天好吃懒做,既没有功劳,又浪费粮食,简直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饭桶”。
丑陋是不是错?有许多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回家随父母进城打工去了。正因为他们是农民出生,所以被人们所嘲笑和讽刺,说他们衣衫褴褛,影响市容市貌。说他们全身上下都是细菌,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甚至说他们是社会上的垃圾……等等的一些说法。他们的处境与丑小鸭的境地是多么相似啊!
可丑小鸭终究还是变成了美丽的天鹅,被人们所关注、所赞美,说它最好看、最可爱、最纯净。但同时也想到丑小鸭能变成美丽的天鹅,那我们的那些同学也能变成栋梁之材。古人说过:“自古雄才出寒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里,也能见到许许多多的‘天鹅’”。
努力吧!暂时的“丑小鸭”。
三封来自支教师生的读者来信——
感受“被需要的幸福”,创造最美好的青春
《光明日报》编辑部:
看了贵报《给边疆栽上万朵鲜花》这篇报道,深受感动和震撼,也引发了我的无限思绪。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从大学时组织支教队回家乡支教,直到毕业选择回家乡从教这一路的情景。
让我感念至今的是,2013年5月2日,光明日报头版以《山外大学山巅梦》为题,报道了我的故事。我来自贵州毕节一个偏僻山村,200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学习。大一暑期开始,我创建了北师大贵州岩口爱心支教队,到毕节山区岩口村支教,此后每年暑假都如约而至。经过几年坚持,我们的支教得到更多人响应,当地政府和希望工程在岩口村建起了希望小学,北京师范大学在这里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持续派出优秀学子前来支教。据不完全统计,我当年支教的学生中,有14人考上了本科大学,走向了宽广的人生。
2013年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回到毕节做一名中学老师,原因和保定学院支教群体的心声是一样的:“被需要的青春,才最宝贵。”
我立志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用心用爱帮助每名学生成长。工作八年来,我用心记住每位学生名字,为他们手写过1200多张生日贺卡;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成绩;关注贫困学生,为多名贫困生找到资助。
有位学生曾经写信给我:“启平哥,我家很穷,过着10元钱一天的生活。未来好迷茫,不知道努力能不能看到希望……”我以最快速度给他回信,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并告诉他:“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而努力,物质上暂时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变贫困的想法。今后学习生活有困难,就找启平哥。”一个高中大男孩,每天10元怎么生活?我和爱人商量,每个月自掏腰包支援他400元生活费,帮助他安心学习。
除了在毕节一中工作,我还利用空闲时间到乡村学校帮助教学,鼓励更多孩子走出大山、学好本领,再回来建设家乡。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八年过去了。感觉还是第一天工作的样子,期待每一节课,期待着一届届学生成长。而每次站上讲台,都能感受到学生信任、期待的目光。他们还给我写下很多留言、书信,让我体会到被需要的幸福。
支教不但给了我人生的方向,也给了我温暖的爱情。在支教过程中,2012级师妹李秋菊和我相知相恋。毕业后,身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的她放弃了回家乡四川南充市高级中学工作的机会,毅然来到毕节一中,和我一起为山区基础教育发展倾注心血。
回顾自己的成长,感受保定学院支教老师们的情怀,我深深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爱的传播者和希望的播种者。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来说,课堂应该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让他们像种子一样,沐浴着阳光雨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衷心希望更多青年朋友来到这样的孩子面前,成就孩子们的明天,也点亮自己平凡却有分量的人生!
毕节一中历史教师朱启平
2021年8月6日
《光明日报》编辑部:
“青年当有志,立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细读了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的事迹报道,这句话不时在我耳畔萦绕。对我来说,这些闪光的名字不仅是前辈,是榜样,更是同行者。
2019年7月底,我同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10名队友从济南出发,来到了新疆伊宁县——这座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西部边陲小城,在伊宁县第二小学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初来乍到,我们做足了思想准备。我担任三年级的数学老师,而我教的班级里都是少数民族学生,沟通不畅成为我们教学上的第一个难题。然而,更难的还在后头。不久之后的期中考试成绩像一块巨石,重重地砸在我们身上。我们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学生们的成绩却没有明显的提高,甚至有几个支教队员任教的班级成绩还出现了滑坡。失落、沮丧笼罩在我们每个支教队员的头上。大家都在想,我们究竟行不行?
连续几天晚上,我们几个支教队员都聚在一起分析原因、讨论对策。“既然咱们都是党员,何不发挥临时党支部的作用?干脆开一个组织生活会吧!”有人提议。后来,我们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认真讨论、互相促进。慢慢地,我们重拾了信心,在期末考试中,大家任教班级的成绩都有了明显进步,其中一位队员任教的六年级三个班级英语成绩分别名列全县第一、第二和第四。
有一次,我跟学校老师前往当地乡村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当了解到当地学校缺乏音乐、美术等学科专业教师,学生们的音乐课、美术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时,我的心里像塞满了石块,难受得要命。恰巧我们队里有两名音乐专业的队友,我跟大家商量,能否增加我们支教的覆盖面,利用周末前往乡村小学开展兴趣课程教学。没想到,大家一拍即合,“乡望课堂”项目就这样在伊宁落地生根了。在“乡望课堂”上,孩子们不仅能学到美术、音乐课程,还能学到国学、科普、手工艺等许多兴趣类课程。如今,“乡望课堂”已经成为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品牌活动。
在新疆支教的一年,使我成长了很多,更懂得了责任与担当的含义,懂得了“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我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以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每当听到我支教过的伊宁县第二小学传来好消息,我都想朝他们的方向大喊一声:“加油,未来肯定更精彩!”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范清涵
2021年8月4日
《光明日报》编辑部:
我是一名来自新疆、正在天津读大学的维吾尔族姑娘。贵报《奋斗青春无悔抉择》专栏的系列报道,让即将奔赴新疆哈密开始支教生活的我倍感亲切、备受鼓舞。
我的母亲是一名乡村中学教师,她18岁便开始教书育人,执教32年后光荣退休。妈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小就鼓励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从小上学时身边就有很多支援边疆的老师,他们热情、勇敢、无私,性格上有着像侯朝茹、李桂枝一样的坚忍和执着。我还记得,小学时,我们学习国家通用语和英语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些支教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我们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渐渐爱上了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深知在教育资源匮乏的边疆地区,孩子们眼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而这些支教教师“用心里的火,点亮梦想的灯”,也让我更加坚定了长大后成为他们的志向。
大一时,我听了学校退休教师、“全国最美奋斗者”王辅成老师的一场讲座。王老师以鲁黎的诗句“我在‘无我’里获得意义,种子消失在泥土中获得价值”勉励听众,让我深受启发。那场讲座后,想奔赴祖国西部支教的心更为迫切,就像侯朝茹在日记里写下的一样:“到西部去!我愿驾驭青春驰骋在生命的原野上,任他风雨雷电。”
2020年9月,梦想照进现实,我如愿成为天津师范大学第二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思考怎样尽快转换角色,为家乡的学生带回更多的爱、更好的帮助。说实话,我内心也有担忧和焦虑,但当我看到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的事迹后,心中便有了答案:选择所爱,爱所选择,只要像这些老师一样脚踏实地、用心奉献、倾力服务、实学实干,就一定能在家乡热土上发光发热,让希望和梦想的光芒在学生们心中长久闪耀。
我们接受高等教育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如今,我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反哺给家乡的孩子们,跟他们分享外面的世界,努力成为他们身旁的榜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作为支教团里唯一一名维吾尔族团员,我要在支教期间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队友尽快适应支教生活,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微薄之力。我愿用一颗热忱的心、一双勤劳的手,把青春镌刻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天津师范大学第二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伊再提古丽
2021年8月6日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8日0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