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精心挑选《计算机读后感》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4 14:42

精心挑选《计算机读后感》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计算机读后感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读后感的目的: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写这篇读后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还是为了探讨计算机领域的某个问题,或是为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 选择合适的书籍或文章:选择一本与计算机相关的书籍或文章,确保内容具有代表性和深度。如果可能,选择与自己专业或兴趣相关的书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理解文章主旨:在阅读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观点。这有助于在写作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4. 分析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结构,如引言、正文和结论。在写作时,可以借鉴这种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5. 突出个人观点:在写作过程中,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对文章中提到的观点进行分析,阐述自己的看法; b.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计算机领域的问题; c. 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反驳或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
6. 注意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和规范的书面语。
7. 引用和注释:在引用他人观点或数据时,要注明出处,

电脑算八字有感

这阵子看国学入了迷,伤官是什么,偏印是什么,人到中年,回首走过的路,感觉有一只无形的命运之手在推着走。然后我给自己用电脑算了一卦,但毕竟咱在自己的大风大浪里走了一遭,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要不然我怎会从小吃苦,怎会歪打正着,豁然开朗。

因为越看我算的命越气,顺手就删了,现在只能回忆着说。 一开始没想过算出来的命有什么不对,算出了啥我就信啥。信了后伤感了几天,人到中年,人生过半,有种回天乏术的无力感。结合最近的不顺,心情焦虑,脾气越发暴躁。晚饭时儿子说了句没头没尾的话,我一听就来气了,训了他几句,他一急,更说不清了,儿子没怎么挨过骂,然后青春期到了的家伙大发脾气,在家里作天作地,说我人格侮辱他,被我赶回了姥姥家写作业了。

儿子出了门,我又开始细想我的命运天书,天书说我的正缘出现在25-30岁,身边很近的人,这个是对的。说我过的很幸福,我的天哪,那段婚姻差点要了我的命,而且前夫就是想要我的命。

前夫是个npd,我对他越好,他虐我越狠,我一看言情小说言情剧长大的小姑娘,满脑子爱情,只要有人对我好,我就掏心掏肺。对我不好,都是我的错,我不会谈恋爱,我就努力对他好,没想人家不是正常人,努力错了方向,命运向着深渊驶去。这叫幸福的恋爱?我的人生信条被打破重组,人生轨迹被迫转向。天书从一开始就设定我的婚姻是幸福的,可我的婚姻不幸福,特别特别苦。离婚后前夫也没放过我,疯狂造谣,周围十里八乡都听说过我的事迹,傻,神经病,懦弱,人人谈起我,必定恨铁不成钢的说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活该!她怎么不去死!离了之后变我成了人人嘴里的神经病,没有人肯和我谈对象,都说我的子宫坏了,割了,再也生不出来了。个别了解我的愿意和我谈,但他们更是劣迹满满,没有哪个是被冤枉的,我成了社会边角料。

前夫确实是我的正缘,因为欺负我的人,几乎都有报应,就他没有,害我最惨的人至今活得好好的。大家都愿意相信他们想相信的看法,辟谣没用的,我还没结婚不能辟谣,我一辟谣就真有病了。

后来我努力找对象,三十多岁终于把自己嫁出去了,儿子的出生,彻底扭转了我的坏名声,孩子的家长们聚成一团,议论我是个大傻子的时候,有家长说,谁谁谁妈妈不傻,傻能生出这么聪明的孩子?谣言不攻自破了。天书说我的婚姻幸福,一开始地基就歪了,简直可以说完全相反,后面的命是那个婚姻幸福的人的命,不是我的命,我的婚姻至今不幸福。

超级计算机:从零起步赢得速度、应用“双优势”

超级计算机: 从零起步赢得速度、应用“双优势”

本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段 芳

杨广文

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

高性能超级计算机,是世界发达国家争抢的重要“制高点”,对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支持作用。因此加快发展超级计算机,推广超级计算机应用,对于我国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40多年来,我国超级计算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局部领先、从关键核心技术引进到实现自主可控的艰难发展历程。

勇于突破封锁,我国超算技术不再受制于人

“多年来,中、美、日等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竞争,实际就是科技实力与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说,我国几代超算人前赴后继,创造出了不起的“奇迹”。截至目前,天河二号、“神威·太湖之光”等国产超级计算机,在国际超级计算机大赛上,共拿下10个世界第一。

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的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首台超级计算机问世后,国际上对超级计算机的需求猛增。发达国家在重点产业领域,利用超级计算机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当时,美国、日本等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对中国全面封锁。

那时,我国由于没有高性能的计算机,部分石油矿藏数据和资料不得不用飞机送去国外处理,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受制于人。

当时,我国曾向某发达国家提出进口一台性能不算很高的超级计算机,对方却回复:必须要为这台机器建一个六面不透光的“安全区”,能进入“安全区”的只能是巴黎统筹组织的工作人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国正式启动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为什么要研制自己的巨型计算机?因为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巨型计算机!”杨广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超级计算机由大量的计算节点组成,每个计算节点由一些CPU(中央处理器)组成,计算节点由高速互联网络连接起来。除此之外,整个系统还包括大规模存储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冷却系统等。因此短时间内,我国要想在超级计算机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跑在世界前列,不是一件容易事。

然而,我国的科研人员并未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当时,他们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早日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巨型计算机,技术上不再受制于人。

从1978年到1983年,这5年里,承担此项任务的研发团队,没日没夜的顽强拼搏,解决了无数个基础理论、技术和制造工艺问题,攻克了数以百计的关键技术难关,创造性地提出了“双向量阵列”结构并完成整体设计,比原计划提前一年成功研制出“银河-Ⅰ”巨型计算机。

1983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Ⅰ”正式通过国家技术鉴定,系统达到并超过了预定的性能指标,机器整体稳定可靠,且经费只用了原计划的1/5。

这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独立设计和研制亿次巨型计算机的国家。

面向国家需求,实现真正安全自主可控

“从2002年之后,经过15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超算实现了安全、自主、可控。”杨广文说。

近10年来,我国从基于自主可控超级计算机系统的软件与应用、服务于国家特殊需要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考虑,重新布局了超级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了“高性能计算”重点专项,在高性能计算机研制、系统软件及应用等方面给予布局支持。其中,研制“神威·太湖之光”就是国家重点组织开展的一项重大科研任务。

2013年4月2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提出在无锡市建设10亿亿次超级计算中心,得到科技部的支持;2014年3月5日,科技部同意“高效能计算机及应用服务环境(二期)”重大项目立项;2015年12月31日,“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研制完成。

用相关专家的话来说,随着“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和“申威26010”处理器等标志性成果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国产超级计算机平台无“芯”可用的局面,奠定了安全、自主、可控的国产平台技术基础。

记者了解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由40个运算机柜和8个网络机柜组成。每台运算机柜包含4个由32块运算插件组成的超节点,每块插件由4个运算节点板组成,一个运算节点板又包含两块“申威26010”高性能处理器。

“一台机柜就有1024块处理器,‘神威·太湖之光’共有40960块处理器。”杨广文说。

值得一提的是,“神威·太湖之光”也是我国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超级计算机。截至目前,其以每秒9.3亿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连续4次在全球超级计算机比赛中夺冠。其中,2016年11月,“神威·太湖之光”以较大的运算速度优势再次夺得世界超算冠军,基于该超级计算机运行的高性能计算应用项目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成为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让基于自主可控超级计算机系统的软件与应用登上国际巅峰,做强国产软件,这是我们超算人的追求与梦想。”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研发中心主任甘霖说。

比拼应用水平,让大机器发挥出大作用

“超级计算机为解决工程和科学中的重大难题而生。”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副主任付昊桓说,衡量超级计算机的价值,不能只看运算速度,还要看应用水平。

“比拼谁的超级计算机‘跑’得更快,这种竞赛曾一度在中、美、日、韩等国之间进行。不过,现在大家比的是,超级计算机能被用在什么领域,这成为如今竞争的关键点。”杨广文说。

那么,该如何让大机器发挥出大威力?

在杨广文看来,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要的职责就是运维,运维的目的就是用好这台超级计算机。

近7年来,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的科研团队不负众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跨学科、跨单位的广泛交叉合作,使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系统的并行应用成果频出。其中,利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每秒10亿亿次的超强计算力,研发出的有关气候模拟、地震模拟、工业仿真、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一系列国产应用软件,助力我国基础研究和工程创新,展示了国产超级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巨大潜力。

2017年11月17日,在美国丹佛举行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由中国科研团队完成的“非线性地震模拟”再获“戈登贝尔”奖。利用“神威·太湖之光”的强大计算能力,该团队成功地设计实现了高可扩展性的非线性地震模拟工具。该工具首次实现了对唐山大地震发生过程的高分辨率精确模拟,使得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影响,并对未来地震预防预测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此外,杨广文表示,超级计算机还能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学习服务。“现在,许多IT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找到我们,主要因为我们开发了大量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并行软件,研发了一个深度学习平台swCaffe。目前,我们已开展的、基于超级计算机的深度学习应用,包括围棋、语音识别、医学图像识别、遥感图像分类、地震波余震特征识别、大规模冷冻电镜生物大分子模型高精度重构等。”杨广文说。

杨广文告诉记者,目前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神威·太湖之光”系统运行稳定,用户数量不断增加,机器利用率已超过50%,已完成200多项百万核大型问题的求解任务,涉及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有效地支持了国家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

这些重要的应用成果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这证明“神威·太湖之光”能够支持具有战略需求的挑战性应用,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超级计算机的国际地位和重要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高度重视人才引进与培育。目前,该中心拥有国内外特聘专家30余人,专业涉及计算机软硬件开发、气象气候、生物基因、海洋物理、力学、大数据、云计算等。此外,该中心每年还承担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硕士生的培养任务。

杨广文表示,未来我国科研团队将继续围绕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以“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为基础, 进一步解决气候、环境、生命、材料和制造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研究高性能计算的核心技术、提升高性能计算的应用水平、培养高性能计算人才,为我国基础研究及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来源: 科技日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