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推荐《老师家访心得体会》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4 14:48

推荐《老师家访心得体会》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老师家访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老师家访的心得体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a. 引言:简要介绍家访的背景、目的,以及自己对家访的期待和心情。
b. 正文:详细描述家访的过程、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老师家访的态度和方式:描述老师家访时的礼貌、耐心、关心等,以及家访的具体方式,如与家长交流、观察学生生活等。
- 家访内容:详细叙述家访过程中老师关注的问题,如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等。
- 家访感受:表达自己在家访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如感动、感激、反思等。
- 家访后的行动:描述家访后自己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改变和努力。
c.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家访对自己的影响,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生动、流畅,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4. 观点明确: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避免含糊其辞。
5. 举例说明:适当运用具体事例来佐

让爱延伸,静待花开!莒县招贤中心小学线下家访调研之心得

线下家访调研之心得

招贤中心小学 李业美

岁月有痕,花开无语。停课不停学已经走过了13周,这三个月来,学生、家长、老师从开始对线上学习的好奇到适应再到现在的疲惫,我们经历了太多。通过线上测验和学生的作业情况,我们了解到部分学生线上学习非常被动,在与父母沟通后发现很多学生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紧张,针对这些情况我进行了一次线下走访调研。

欣赏着路边的美景,惦记着学生,一路上心神不宁。“如果我到学生家抓住他们不上网课,必须得酣畅淋漓把他们狠批一顿。”一路上这样想着、走着。可是每到一家就越发觉得心情沉重,越觉得学生的家庭教育有多么的重要。一下午我们总共走访了六个学生,其中有两位家长不在家,对此我归纳了一下这些孩子网课出现问题的有三种情况。

一:放任型:父母整天不在家,学生跟着爷爷奶奶。老人也管不住孩子,学生手机拿在手里,随便玩。其中一个A同学我们去的时候,正在玩抖音,看到我们也是吓了一跳。通过和老人交流,他们一文孩子拿着手机就是在上网课,老人还觉得孩子很辛苦,一天到晚抱着手机不休息。至于考试成绩他们一概不知,父母离的远,根本操控不了。

二:放纵型:由于父母前期毫无原则的溺爱,导致了现在孩子根本不听父母的说教(这种类型大多数是男孩)。父母说一句孩子顶十句,基本处于无法控制状态。有前边溺爱的基础,父母又不舍得狠教育,就成了现在的放纵了。

三:极端型:这类孩子多数是家里有了二孩儿后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够关心,甚至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父母则为了照顾二孩,忙于生计,就疏忽了孩子的教育,从而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紧张。孩子就用不学习来报复家长,以引起家长们的关注。

夜幕降临,我拖着疲惫的双腿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十分沉重。回想起自己上课的情景:一看到学生上课不认真就会不问青红皂白的痛批一顿。或许坐在屏幕那一端的孩子根本不在乎,也或许他早已点完名去干他自己的事情去了。

学生出了问题不应该是我们一顿歇斯底里的吼叫就能解决的,需要我们真正了解孩子的家庭,了解他的家庭教育,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只有家校联手,才能真正找到孩子的“病根”,真正做到事半功倍。也只有深入学生家中,用心去体验,才能真正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紫阳高桥镇中心小学:人间最美四月天——家访感悟

人间最美四月天,踏青家访两者兼。4月2日下午3:50,金色的阳光洒满高桥镇中心小学,全校48个老师在新教学楼前集合,整装待发——我校启动了新学期的贫困户学生教育大家访活动。刘校长简短讲话后,大家立刻分年级分头开展起了走访活动。

虽是仲春,却已看到了夏的影子。放眼望去,多是深深浅浅的绿,少有浓浓淡淡的艳,连热烈的樱花都已在悄然凋谢,唯有油菜花盛放在田野,像是铺上了一地的黄金,早早地把丰收的兆头告诉满世界。燕子呢喃,在田野间在蓝天下穿梭。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

我们这个小分队本来4人,后来一合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又分成了二人一队,我和年级组长王小勇老师一队。首先我们来到少儿之家托管中心,家访我班小女孩刘紫艳。我们看到她正在认真地写作业呢。你别看她个儿小,其实挺机灵的。看到老师来了,她快乐地笑了。我使随机给她讲起了作业,然后叮嘱她做完作业多看点课外书。她乖乖地听着,不时地点头,眼角眉梢都是笑意,不时瞥一眼周围的孩子们。在托管中心这么多学生中,老师偏偏来看她一个人,她是多么骄傲呀!

租住在高桥二街后面齐家的刘太平同学是一个特殊的孩子。他去年莫名其妙得了怪病,头控制不住地间歇性地左右摆动,而且情绪很容易波动,为了医治他的病,家里都花了好多万,可是还没有治愈。他本人办了休学手续的,但是这学期他想到学校来念书,可又隔三岔四的因病耽误。今天他就因为肚子疼没有到校。我们一路打听着来到他们家里,看到老师来了他出奇地大方,还帮妈妈给老师沏茶呢。这个孩子,在学校我从来不给他施加学习方面的压力,我想在学校只要健康快乐地和大家待在一起对他而言就是一种幸福。正好王老师也带过他,我俩就和他母女俩谈论有关病情好转方面的话题。刘太平把自己喝的药拿出来给我看,说:“老师,我喝的就是这个药。”我温和地说:“一定要按时喝药,争取早日康复,全班同学都关心你呢!在老师眼中你是很棒的!”他使劲地不住地点头,眼中噙满了泪花。我们走了,下坎之前我回头一看,他和妈妈还一动不动地站在门口望着我们。那一刻,我的心头有种触电的感觉。

手机上气温显示32℃,走访了几家,我们已汗湿衣衫。但距离今天家访数目的目标还远,我和王老师马不停蹄去家访他们班上一个姓谢的孩子。这个孩子有发音含混不清的毛病,而且严重偏科,是语文方面的学困生。到了他们家里,王老师和孩子的爸爸交流了孩子学习及生活方面的情况,接着他习惯性地检查起孩子的作业,看到错的地方王老师就指出来并讲解,他甚至一字一句地教孩子读话,还和风细雨的教孩子学习的方法。孩子听得认真,老师讲得投入,尽管头上汗涔涔却没有想到擦一下。不知不觉,辅导孩子的功课已经过了半个小时。

王老师班上一个孩子租住在地下室,我俩沿着仄仄的楼梯下去,看到两个孩子正趴在床上写作业

——一间窄小黑暗的厨房,一个小卫生间,加上五六平米的一个卧室,没有安放一张桌子。王老师亲切地问:″你们吃晚饭没?″那个上二年级的弟弟说:“我们不吃饭。”我俩一头雾水:“不吃饭?”上四年级的哥哥小声说:“婆婆回老家采茶去了,晚上才下来给我们做饭吃。”“你们不饿吗?”“习……惯了。”我们心头一酸:大人忙农活,孩子上了一天学回来饥肠辘辘却没有一口热饭吃,这可能不是个别农村孩子生活的常态。也难怪有那么多孩子真的搞不好学习——连饥饿的问题都没及时解决,哪有心情哪有精力去研究什么学习?我俩都没有随身带钱的习惯,王老师在几个口袋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了十元钱,递给哥哥:“赶紧去二街买几个包子回来吃。”孩子脸红了,犹豫了一下,攥着钱,脚下踩着风出去了——想必早就饿了。

一个下午,我们家访了一家又一家。我们的足迹是一条长长的折线,学生的住户是折线上一个又一个醒目的端点。说真实的,家访大多数贫困户家庭,我们的感受是,从物质条件讲,相对我们清贫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学生是富裕的,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外面有可观的收入,他们的爷爷奶奶在家里呵护着他们的生活起居;但是从精神层面讲,他们是贫困的,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这个成长道路上最珍贵的东西,却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养成了许多不好的习惯,比如娇生惯养,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比如一味呵护顺从,缺乏对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绝不可少的严格要求。好多孩子回到家里只顾玩耍,没有主动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没有做完作业后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他们的精神层面是匮乏的。所以,在绝大多数家庭家访的过程中,我和王老师与家长、学生沟通的主要是生活和学习习惯方面以及种下梦想实现人生价值方面的话题。让我们欣慰的是,这种走到学生家庭面对面的沟通,远比在电话里和家长沟通在学校里和学生沟通效果来得明显。

家访归来,回到街道上的时候,已经是万家灯火了。 走到中学门口,我们遇到了两队家访回来的同事。虽然从下午出发到回到镇上我们一口气工作了四个多小时,但是我看到每一个同事的脸上没有丝毫疲倦的神色,大家步履轻松,似乎心里都有一股温暖、幸福和充实的情愫涌动着。是啊!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到家庭,从工作期间到休息时间,我们一直在践行着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把知识、智慧、爱心、美德、良习孜孜不倦地传播给孩子们!

作者:杨晨 编辑:李思科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