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消防宣传演讲稿》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4 19:14

如何写《消防宣传演讲稿》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消防宣传演讲稿作文注意事项:
一、明确主题与目的 1. 确定演讲的主题,如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知识等。 2. 明确演讲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警示还是倡导。
二、结构安排 1. 开头部分:简洁有力地引入主题,引起听众兴趣。 2. 主体部分:分几个段落阐述观点,每个段落应有明确的观点和论据。 3.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主题,发出号召或提出期望。
三、内容要点 1.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强调火灾的危害,提高听众对消防安全的认识。 2. 消防知识普及:介绍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如火灾逃生、灭火器的使用等。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教训。 4. 消防法规宣传: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听众的法律意识。 5. 消防设施介绍:介绍消防设施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
四、语言表达 1. 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词汇,确保听众能够理解。 2. 情感真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3. 逻辑严密:确保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五、演讲技巧 1. 语音语调:注意语速、语调和音量,使听众易于接受。 2.

岁月鉴忠诚!119全国消防日,沈阳消防这篇发言稿您得看


11月9日,是第31个全国消防日,今年的主题是“抓消防安全,保高质量发展”。

时光犹如巨笔,记录下沈阳消防逐梦不息、矢志护航的坚实步履。70多年前,这支于1948年11月诞生,传承红色血脉的队伍,一路高歌奋进,一路忘我奉献,英勇承担着东北最大中心城市防火、灭火和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抢险救援任务。

崭新的历史,在2018年11月9日正式开启,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面对“国家队”、“主力军”的鲜明定位和“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责要求,沈阳消防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管理工作重要论述,坚定信仰,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数”说沈阳消防


沈阳消防现有各类人员2500余人,共有各类执勤车辆400余台,其中包括芬兰博浪涛101米云梯车、德国进口马基路斯60米云梯消防车、国内首创的62米、38米多节臂举高喷射消防车等各类大型高精尖车辆。

担负着沈阳市1.3万平方公里的保卫任务,共有二、三级列管单位近10万家。其中,高层建筑13827栋,消防监管人员密集场所2685家,危化品生产企业61家,大型物流仓储企业102家,养老服务机构281家,“九小”场所4.1万余家。

亮剑“战”史荣耀


沈阳消防年均处置灭火救援警情2万余起,曾先后参与扑救“7.16”大连中石油爆炸火灾(电影《烈火英雄》故事原型),抚顺“1.19” 油罐爆炸火灾和“2.3”皇朝万鑫火灾。

特别是改制转隶后,沈阳消防成功扑救了两起轰动全国的火灾:其中“12.2”浑南SR新城高层住宅火灾扑救被评为2019年全国应急救援十大典型战例;“4.17”棋盘山山火扑救,更是在转制后打赢的大兵团联合作战的首场硬仗。

2022年,面对罕见汛情,沈阳消防出色完成了守护家园的神圣使命,并驰援阜新、新民等地彰显铁军担当。

大灾见本色,小难有担当,今年以来,共清理处置马蜂窝8197起。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在生与死的考验里,沈阳消防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无愧于心的答卷。

“智”为实战打赢


沈阳消防是一支敢于创新的队伍:

创新实施了“学、研、训、战”四位一体的训战模式和“1+3+N”防消结合模式,创新研发消防车通道监测预警系统,有效解决消防车通道占用老大难问题。

在全省率先出台《消防车通道管理规定》,并在全省打通“消防生命通道”综合治理现场会和大型商业综合体示范创建现场会中向全省推广“沈阳经验”。

“文”心映照初心


沈阳消防是一支文化底蕴丰厚的队伍:

近几年陆续推出《平安与你同在》《逆火英雄》《战疫情勇担当》等消防主题原创歌曲、舞蹈、小品、微电影等文化作品;开展“消防之声”公益演唱会、“全民共跳消防之舞”等系列消防文化主题活动。

制作电视专题片《火灾警示录》《火灾档案》,在省市级主流新闻媒体热播;曾联合应急管理部、中国消防等平台开展线上直播,累计观看量超过2000万人/次。

今年的全国消防宣传月,沈阳消防会以更丰富、更便捷、更“对味”的方式,线上、线下并行推动宣传工作的开展,动员全社会力量,进一步推进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的有效提升,将思想统一到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上来,确保消防宣传月活动成效显著,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生于华夏,永远相信“中国红”;

安于盛世,时刻不负“火焰蓝”。

沈阳消防将永葆初心,砥砺奋进

以夙兴夜寐之勤、力挽狂澜之智、舍生忘死之勇

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

赴汤蹈火,一往无前!

| 来源‬ 沈阳‬消防‬

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 | 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


固本创新 系统防控

全力开创基层消防治理新格局

■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




广东是第一经济大省,城镇化率高,“高低大化”场所多,“大火巨灾”“小火亡人”和新兴火灾风险交织,基层消防治理难度大、任务重。近年来,我们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坚决按照部党委、局党委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发挥消防改革优势,融入应急管理大局,固本创新、系统防控,积极探索基层消防治理现代化新路子,保持了全省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十万人口火灾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3年未发生重大以上火灾,连续2年国务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评为优秀。

坚持责任牵引,打造基层消防治理“新引擎”

牵住消防安全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健全责任体系。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提请省委、省政府出台消防工作若干规定、“十四五”消防规划等6个政策性文件,进一步细化责任、优化基层监管。特别是在修订《广东省实施〈消防法〉办法》中,将消防安全职责纳入镇街“三定”和社区职责清单、工作事项清单,做实基层消防治理。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省委书记亲自审定,省长与21个地市和57个部门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拧紧消防责任链条,并将履职情况列入政务督查、年度述职等内容,10个地市政府“一把手”担任消安委主任,省领导8次警示、约谈发生较大以上和有影响火灾的地区党政负责人,问责168人。

三是强化保障投入。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抓住实施自然灾害防治工程和消防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均衡配置城乡公共消防资源,近3年投入206亿元新购消防车1219辆,新建、改造消防站212个,投入2.04亿元的总队新指挥中心已投用,未来3年还将投入5.1亿元支持乡镇消防协同发展。

坚持精准治理,展现守护民生民安“新作为”

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作为首要任务,靶向施策、精准拆弹,防大火、遏亡人,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高危场所。以三年行动抓总,对29个化工园区实施消防安全提升工程,对1940家“十大危险源”单位清单治理,对372家大型综合体、超高层建筑开展标准化管理达标验收,对2619栋商住混合楼体检式排查。

二是聚焦区域风险。对2个隐患突出、火灾多发的市县开展集中治理,连续13年投入110多亿元挂牌整治208个重大火灾隐患地区。特别是提请省政府挂牌督办东莞厚街镇,通过综治平台牵引、隐患清单整治、基础改造提升等措施,有效改善全镇消防安全环境,连续6年未发生亡人火灾。

三是聚焦安全洼地。对城中村、“三合一”场所等可能冲击安全底线的低设防地区,联合多部门开展电气火灾、电动自行车、消防车通道等综合治理,推动落实“三电”改造2万余处,砌墙开窗21万余处,搬离违规住人5万余人,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1.63万处。

坚持群防联治,拓展消防系统防控“新路径”

强化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推进基层消防治理社会化智能化,筑牢消防安全人民防线。

一是实化网格治理。针对“网”不密、“格”不细、“管”不实的问题,实名制明确网格员33万名、消防楼长1100万名、消防巷长123万名,大力实施“智网”工程,强化网格数字化闭环管理和单位动态分级管控,前移治理关口。

二是借力联动治理。联合有关部门将消防安全纳入2277个乡村振兴项目、1600个老旧小区改造、249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150万亩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1.92万个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整治,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格局。

三是强化科技防治。推动将消防纳入数字政府“一网统管”8个试点单位之一,研发应用社会消防管理和火灾监测预警平台,联网单位11万多家,发动56万余人注册使用“反三合一”APP,推广安装联网式感烟探测报警、电动自行车进电梯报警等技防装置210余万套,以科技手段提升治理效能。

四是发动全民治理。实施消防宣传“五进”三年行动,在广东广电开设消防频道,覆盖1400万电视用户,在政务平台建立消防服务模块,开展线上消防安全承诺,实现火灾隐患在线举报,“全民消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坚持内外挖潜,构建综合治理力量“新体系”

面对镇街应急管理和消防机构设置“上有下无、人少事多”的问题,优化内外资源,建强做实末端。

一是创新基层监管。争取地方编制1841名,在镇街先行先试建立消防救援所和应急消防所593个,积极推行委托执法和防消联勤,让基层消防监管有平台有抓手。

二是创新力量增长。坚持国家队与专职队“两条腿走路”,提请省政府出台专职消防队建设管理规定等“一规三文”,实施乡镇消防力量“三年清零行动”,新建乡镇综合消防救援队359支、补充5385人,实现“一镇一队”“打早灭小”。

三是创新站点布防。按照“建强大型站、建实中心站、建多小型站、建密微型站”的思路,推行“1+N”力量布防模式,分区域建设5个超大型消防站、13类专业救援队,对标特勤站打造中心站413个,建成微型站3.8万个,62%的警情30分钟内可处置完毕,初步形成“灾种全面覆盖、力量全域辐射”消防救援力量体系。

我们将深入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和黄明部长讲话要求,坚持“两个至上”,勇于创新实践,不断提升基层消防治理效能,为维护南粤大地安全接续拼搏。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责任编辑:杨安琪

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编辑:张维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