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4 22: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观后感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你的观后感主题是关于母爱的哪些方面,如母爱的伟大、无私、坚韧等。明确主题有助于你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和内容。
2. 深入思考:在观看相关作品或阅读相关内容后,要深入思考母爱的内涵和意义。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社会现象、历史故事等方面进行思考,使文章更具深度。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应该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作品或内容,主体部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感悟。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同时,注意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
5. 结合实际:在阐述观点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身边的故事,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抒情,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6. 突出重点:在众多关于母爱的素材中,要选择最能体现主题的素材进行阐述。避免面面俱到,使文章显得冗长乏味。
7. 适当引用:在论述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作品中的经典语句或名言警句,以增强文章的
高尔基是俄罗斯作家,苏联时期重要的文学活动家。
他是真正的实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做过很多底层工作,码头搬运工,面包师傅,杂货店伙计,园丁和守夜人等,一边漫游,一边做苦工,四处流浪的生活使得高尔基开阔了眼界,磨炼了意志,积累了很多写作素材。
使他拥有平民意识和人道主义思想基础,作品中也非常熟悉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母亲》是高尔基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首次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
小说《母亲》以劳动妇女拉盖娅·尼洛夫娜为小说的主人公。她也才40岁左右。
开篇写工厂的枯燥而绝望的生活,沉重的机器是如何把人无情地碾碎而变成金钱。
人们疲于奔命,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能欣赏,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无兴趣。
但书中也没有两班倒12小时的描写。
1905年左右俄国已经发展成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比较发达,工厂比较多。工人群体庞大。
尼洛夫娜是铁链工厂工人符拉索夫的妻子,经常被喜欢酗酒的符拉索夫家暴。
她是被繁重的劳动和丈夫殴打折磨而又忍气吞声的女人。
符拉索夫在酗酒中结束了生命,儿子巴威尔开始也像父亲一样对待生活,但是后来突然转性,在认真看书。
母亲很担心,因为她儿子巴威尔看的是禁书,马克思主义的书。
母子进行了深谈,她在儿子及其他同志的帮助下逐渐接受了革命的真理。她也觉得儿子的同志都是好人。
工厂发生了“沼地戈比”事件,也就是工厂要清理沼地,要扣工人的钱,巴威尔等人煽动工厂工人罢工,演讲,发传单。被捕进狱。
母亲为了救儿子接受了散发传单的任务,巧妙地进入工厂散发传单,这也证明了散发传单另有其人,不单单是他儿子。
这些活动经费也是一些参加的同志,从工资里挤出来的钱。
“五一”游行时儿子高举旗帜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在武装警察面前英勇不屈,这使母亲进一步懂得真理的力量,也使她更自觉地要求革命行动。
儿子再次被捕,她便搬到城里尼古拉家里去,和其他战友一起战斗。
她装扮成修道女,小市民或贩卖花边和织品的女商贩,带着传单奔走于俄国的市镇和乡村。
小说结尾,母亲为了传送传单,不幸在车站被暗探围住,这时,英勇的母亲把传单散给车站上的群众,她庄严地宣称:“真理是用血的海洋也扑不灭的。”
看完《母亲》,我觉得,当时的俄国工人力量已经比较强大。书中有告密者和帮凶,考勤员伊萨被人打死的描写,对革命有害的人也必须杀死。已经是从单纯的思想宣传到刺刀见红的战斗。
也描写了农民,在无法忍受的赤贫中腐烂着。
农民领袖雷宾与县警所长的斗争,农民还是穷困,软弱。
他本来是工人,要带领农民去抢教堂,有人反对,有人拥护,显然没有完全发动农民群众。
雷宾对打他的县警质问,“你是谁,是上帝吗?”
但农民仍然存在幻想,以为上面会有讲法律的人,没有维护雷宾,不善于斗争,致使雷宾被抓到城里。
相对来说,当年中国的反动力量更加强大,军阀,官僚资本,土豪劣绅,帝国主义已经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工农都比较弱小,特别是罢工的矿工和海员和其他工人,并不是很多,文盲占比极大,斗争更加残酷。所以说中国的革命胜利更加不容易。
从文学艺术来说,《母亲》既有由于残酷的现实所激起的愤怒和批判,又有革命激情和对未来的憧憬的浪漫主义。高尔基都力求在现实的发展进程中把握历史的真实,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和脸谱化英雄形象。有脆弱,也有坚强,有失败,也有成功,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列宁领导二十多万革命战士和起义工人起义,二万多名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包围冬宫,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发动了总攻信号,只有2000多士官抵抗,很快就取得了胜利。
显然,当时的俄国工人力量是很强大的。
当然高尔基也犯过错误,他有“造神论”的思想,他想将社会主义与宗教结合在一起的意思,受过列宁的批评。
造神论的思想危害有多大,相信熟悉历史的人都应该清楚。
总得来说《母亲》是伟大的,一个中年妇女思想改变并且觉醒,参加了充满风险的活动很不容易,刚开始对于暴力行动她是十分恐惧,脆弱,忐忑,动摇。源自于她以前的家暴产生的恐惧心理和女性天性的弱点,更担心着儿子的生死。但她逐渐勇敢起来,亲口向群众宣传真理。斗争经验也逐渐成熟。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