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怎么写《2018感观后感》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5 02:12

怎么写《2018感观后感》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2018感观后感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写作主题,即2018年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是喜悦、感动还是反思。只有明确了主题,才能围绕主题展开论述。
2. 突出个人感受:感观后感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文体,要突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在描述2018年的事件时,要尽量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3. 选择合适的素材:从2018年的热点事件、个人经历、社会现象等方面选择合适的素材,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4.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感观后感,结构要清晰,层次分明。一般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
a. 引言:简要介绍2018年的背景,引出主题。
b. 主体:分几个部分,分别描述自己在2018年的所见、所闻、所感。
c.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自己对2018年的感悟和展望。
5. 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6. 注意细节:在描述事件时,要注意细节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要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7. 避免主观臆断

“获得感”有感

“获得感”一词,出自习主席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获得感”甫一出现,就获得热议,并排在《咬文嚼字》杂志评比的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第一位。回顾过往的年度“流行语”,大多出自网民之口,有的是对现实社会观点与立场的表达,有的包含着调侃、反讽、自嘲等意味,由于通俗、智慧且充满幽默感,得以广泛流行。“获得感”作为政治领域新词,能够成为年度热词,充分说明其踩上了时代节拍,反映了大众心声,引起了广泛共鸣。

如何理解“获得感”?从内涵上看,“获得感”是人们基于“获得”而产生的满足、愉悦等心理感受。它源于“实”和“虚”两个方面,既有满足物质需求带来的,让人们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中产生“获得感”;也有满足精神需求带来的,这类“获得”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有些感受不亚于满足物质需求所带来的。比如,民主权利被尊重、个人诉求被满足、所做事情被肯定等,让人感到活得有尊严、人生有价值。

从辩证法角度理解,“获得感”包含“给”与“得”两个因素,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对每个人来讲,“获得感”是付出努力争取来的,而不是坐着等来的、伸手要来的,如果人人都只想“获得”而不愿“给予”,那“获得”就变成了无源之水,即便是一时有点儿“获得”,恐怕也难以转化为真正的“获得感”,而是内疚感;“给予”也并不是单纯的付出,赠人玫瑰还手留余香呢,况且一些有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付出千般艰辛换来的?

怎样看待“获得感”?站在不同角度、担负不同职责,看法自然不同。对个人而言,要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盘点“获得感”的多与少,而不能只看有形的不看无形的;从得到与付出两个角度反思“获得感”的得与失,不能只埋怨别人而不从自身找原因。对领导和机关而言,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职责所系、价值所在,要搞清“工作为了谁、政绩谁来评”的问题,大力纠治“只求上级满意、不顾群众感受”的不良作风,着眼群众所需所盼尽力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

(作者单位: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

见微知著 改革于我有感

视频加载中...

十多年来

2000多个改革方案

涉及衣、食、住、行等民生各领域

一张张笑脸

一个个故事

讲述着全面深化改革

带给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微风逐大浪

细水知潮头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潮声正起

我们共同努力

汇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出品:钱彤 刘菁

策划:齐慧杰 李亚彪

监制:胡国香 张紫赟

记者:水金辰 汪海月

编辑:聂毅 陈倩 李霏霏 李倬名

剪辑:田烁 严东升

支持:

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

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美丽化学团队

安徽今扬映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安徽分社

联合出品

来源:新华社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