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5 15:5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作品主题:首先,要深入理解《穆斯林的葬礼》这部作品的主题,包括作者对穆斯林文化的探讨、对人生、爱情、家庭等问题的思考。只有把握住作品的核心思想,才能写出有深度、有见地的读后感。
2. 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之前,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表达对作品的喜爱、对作者观点的认同,还是对作品中某些问题的反思。明确目的有助于在作文中突出重点。
3. 选取合适的角度:从不同角度解读作品,如人物形象、情节安排、语言风格、文化内涵等。选取一个或几个角度,深入剖析,使读后感更具针对性。
4. 突出个人感悟:在作文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受,谈谈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可以使读后感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5.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后感应有明确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作品和自己的写作目的;主体部分围绕选取的角度展开论述,论述过程中可适当引用作品中的经典语句;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6.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尽量运用书面语,使作文
《穆斯林的葬礼》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本书表现了两个主题——爱情和信仰,读完之后,我不禁掩卷沉思……
(一)关于爱情
书中描写了梁冰玉与韩子奇在英国大轰炸时患难相惜的爱情,韩天星与荣桂芳情窦初开的懵懂爱情、韩新月与楚雁潮之间互相钦慕互相欣赏的爱情,然而这三段爱情却都是葬送在同一个人之手——梁君壁。为什么呢?因为梁君璧没有经历过爱情的朦胧与美好,她与韩子奇的婚姻是基于报答“玉石梁”的感情、是基于挽救“奇正斋”的共同目标,而并非基于爱情,所以她不理解爱情的宝贵与神圣,正因为她的不理解致使这些爱情都被粗暴打断、夭折消失。
对于梁君璧,我不想过多指责,因为她自小命途多舛,父亲去世之时遭遇韩子奇背叛投敌,抗日战争爆发时又得面对丈夫独自远走他乡,好不容易重新团圆却发现丈夫与妹妹有了私生女,最后还被迫忍耐接受这一切,这些苦难与忍耐彻底撕裂了梁君璧的人格。
对于韩子奇,我认为他不值得托付,他是一个彻底的“玉奴”。在日本人即将进攻北平之际,抛妻弃子,带着几箱玉石独自奔赴英国;在伦敦,守着玉石不愿意换钱,宁愿贫穷度日;回国了,锁着玉石不让妻子拿出来卖钱救急;玉石被抄走了,生命受到沉重打击。然而,他不仅想要玉、也想要妻子、还想要情人、还舍不得两个孩子与家,这是人性的贪婪,正是这种贪婪导致了这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反观韩天星,我认为他才真正值得称赞。书中的韩天星话很少,似乎不关心任何人,永远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他心中的苦不比任何人少。只因母亲略施小计,他就与心爱的女人因误会而分手。等得知真相,他却又只能选择沉默,因为他已为人夫,不能再让无辜的妻子受伤。虽然他和陈淑彦的婚姻一开始没有爱情,但是他会感激淑彦的好,进而承担起一个当丈夫,当父亲的责任!
爱情是美好的,温馨的,令人向往的,但当爱情出现时,我们是否能够抛弃一切、追寻芳踪;当爱情逝去时,我们是否又能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我想都不能,因为爱情不是人生中的唯一追求。如果你结婚了,当新的爱情出现时,悸动、兴奋、跃跃欲试都是人之常情,但也应该看到对爱人、对孩子、对家庭的责任,而不是抛妻弃子、不顾人伦,只追求个人享受;如果你尚未结婚,当你被爱情抛弃失恋了,伤心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也应该看到为人子女、工作事业的责任,而不是沉溺其中不可自拔,甚至以自我毁灭或者共同毁灭的方式来祭奠爱情。
我想,在我们现实工作生活中也应该学习韩天星这种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习总书记说过,“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能否肩负起历史责任、担当起历史责任。”面对各种岗位上的各项工作,如果能够在自己期望的岗位做自己喜欢工作固然最好,但是如果不是,我们也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责任感,面对各种工作任务都能够沉下心来,仔细钻研、不断进取,坚持工作可以平凡,态度不能平庸,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得不简单。
(二)关于信仰
一个人有信仰才会有敬畏,一个民族有信仰才会萌生出一种神奇的凝聚力。本书向我们展示了穆斯林的宗教信仰,穆斯林教规严格而又封闭,如不能与外族通婚,尤其是不能嫁外人,嫁外人必须让其转信伊斯兰教;穆斯林去世后不能让外族人见面,不能让外族人参加葬礼等等,这些虽然与文明发展、社会大交流相排斥,但这也是他们生生不息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来源之一。
信仰,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每个人的信仰不尽相同并且可能在不断发展变化。有人信仰宗教,相信自己是主的子民,依靠真主得以生存和救赎;有人信仰爱情,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有人信仰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我想,每个人都应在适度的范围内追求自己的信仰,无论你是什么信仰,都不能危害他人、社会甚至国家的利益。
在现实工作生活中,我们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参与者和使命担当者,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律尊严是检察机关永远的主题。著名法学家哈罗德.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我们应该把法律作为自己一生的信仰,谨记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理念,秉持忠诚、为民、廉洁的精神,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那静谧而又旖旎的燕园胜地,那引人深思而又炽烈美好的爱情,那古老沉睡而又神秘的民族……都出自于《穆斯林的葬礼》。这是一部神圣的诗篇,一个虔诚的灵魂!昨日读完这本书时,令我沉思也使我潸然泪下,既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爱情的感慨。不必多言,让我们一睹为快!
本书讲述了上世纪北京一个回民家庭六十年间三代人的命运沉浮与爱情悲剧。作者霍达以严谨的结构、冷峻的笔峰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鲜明的人物形象,以韩子奇与梁冰玉的爱情叙述“玉的世界”,以韩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叙述“月的世界”。这部作品通过新月与楚雁潮的故事让人看到爱情纯粹、激情、热烈的美好的一面,但更以韩子奇与梁冰玉的故事写出更现实、冷酷、世俗的令人沉思的一面,这无疑是小说的升华与亮点。
韩子奇与楚雁潮是小说中典型的两个男主角,他们的性格特点天差地别,并且象征了现实生活中男人在爱情里的两种反差,一个优柔寡断并且委曲求全,一个执着真诚并且意志坚定。这两者都带有浓浓的生活气息与文学气息。
书中韩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使我向往,一个纯真、恬静、善良,一个真诚、热烈、儒雅。才子遇佳人,是最完美的结合。韩新月,这个风华正茂的美好女子,她看似柔弱,却敢于冲破教规,与一个“卡斐尔”相爱。她本能拥有一个幸福而又完美的人生,却因病魔夺走了生命。她盼望天亮,却在黎明时离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还在追求那美好的爱情,还在艰难地与病魔抗争,这种坚毅的品质无不给予年少时的我们心灵的震撼。直到新月死后多年,她的墓碑前依然可见楚雁潮那沉重又忧郁的身影,但美好的年华已经逝去,此时他已是沈腰潘鬓,年满不惑。
与梁冰玉与韩子奇的爱情相比,韩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具有浪漫气息和悲剧美,是人们心中的意难平。正如鲁迅所言:“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
小说中梁君壁是一个灵魂人物;她的一言一行让我想起《红楼梦》中的风姐。在书中她总被称为“韩太太”,韩太太恪守封建教规,拆散韩天星与容桂芳并拒绝楚雁潮,令人厌恶。但她也是一个可怜之人,丈夫与自己的胞妹相爱并从没爱过自己,她心里的痛楚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发泄。梁君壁的境遇让人看到爱情残酷的一面,她让人看到爱情根本没有什么浓情蜜意,更多的是残酷与默默忍耐。
我最为喜爱的角色是梁冰玉。她敢爱敢恨,在爱情中既敢大胆追求又能在爱情后保持理智。梁冰玉没有像当今社会被爱情的哄骗冲昏头脑的青年那样沉泯其中,而是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梁冰玉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但当爱情风雨过去之后,她才发现曾经爱过的人改变了,不过就是世俗中的懦弱之人,她迅速认清现实并结束了这段爱情。梁冰玉并没有向生活低头,也没有把自己交给命运。她在爱情中全身投入地去“热”爱,但在爱情之后又能很快回到现实而不是在那里顾影自怜或抱憾终生,这就是梁冰玉的闪亮之处。正如文中所言,她将继续在人群中孤独的旅行,她走之后未必是去寻找下一段爱情,而是去寻找一个真正的自己。过去二十年她从未做好一个“人”,现在她懂得了爱自己,只有先爱自己才能再去做好别的事。梁冰玉的抉择无疑是全书最大的魅力。
爱情,是一个令人憧憬而又美好的字眼。她有“月的世界”那样的温馨与甜蜜,也有“玉的世界那样的冷酷与悲切。但无论何时,人都不能失落自己。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