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5 16:15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傅雷家书》主题思想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父爱、家教和人生哲学的书籍,主题思想丰富多样。在写作前,首先要明确自己要探讨的主题,如家庭教育、父子关系、人生观等。
2. 理解原著:《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集,内容涉及生活、学习、艺术等多个方面。在写作前,要仔细阅读原著,了解傅雷的教育理念、人生观以及他对儿子的关爱。
3. 分析人物形象:在文章中,要分析傅雷和傅聪的人物形象,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价值观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4. 结合时代背景:了解《傅雷家书》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傅雷的教育理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的意义和价值。
5. 举例论证:在论述主题思想时,要结合原著中的具体事例进行论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6. 结构清晰:文章结构要清晰,层次分明。可以按照引言、主体、结论的顺序进行写作。
7. 语言表达: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使文章富有文采。注意避免口语化、冗余的表达。
8. 观点明确:在论述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
9. 引用名言警句:适当引用名言警句,
点击收听音频朗读:
本期朗读文本赏析:《傅雷家书》
Wenzhou: A Tale of Two Languages. Hello everyone, this is Appreciate Wenzhou, Voice of Kean. Welcome to our program.
双语赏读 品味温州。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朗读温州肯恩广播室”,欢迎收听我们今天的节目。
I’m Chloe from Wenzhou-Kean University.
我是来自温州肯恩大学的石郑爽。
Let me tell you a bit about my university. Wenzhou-Kean University is a Chinese-American university. It offers students different ways to develop their minds by melding the best of American education with the best of Chinese education.
温州肯恩大学是一所中美合办大学。温州肯恩大学融合中美两国优质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不同发展方向。
Many students of Kean University are far away from their homes, some even are in America, so they can’t be with their families. Just as we read in the book of “Fu Lei Letters”, their parents must also miss their children like Fu Lei.
肯恩里有不少学生因为求学而远离家乡,甚至远至美国,不能时常陪伴在家人左右。这正如我们今天要朗读的《傅雷家书》片段中的傅聪一样,他们的父母也一定像傅雷一样思念着自己的孩子。
"Fu Lei letters" are home letters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translator Fu Lei and his wife wrote to their sons Fu Cong and Fu Min from 1954 to 1966. This book remains a model of classical education and of parental love.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是经典教育和父母之爱的典范。
Fu Lei, born in 1908, is a famous Chinese translator, writer, educator and art critic. He studied at the University of Paris in France in his early years and he is China’s most respected translator of French literature. He has two sons, Fu Cong and Fu Min. Among them, Fu Cong is a world-famous pianist and Fu Min is a superfine English teacher.
傅雷,生于1908年,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 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是中国最受尊敬的法国文学翻译家。他有傅聪、傅敏两个儿子,其中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特级英语教师。
Now let’s enjoy “Fu Lei Letters”
接下来,让我们欣赏《傅雷家书》(节选)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别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冬烘,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I hope you’re back next time.
那么今天的朗读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本期朗读者:
温州肯恩大学广播室电台部的主播石郑爽(中文部分的朗读者)
温州肯恩大学温肯之声MC部何硕硕(英文部分的朗读者)
老师| 王葛琼 汤涟猗 James Tarwood
傅聪先生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国去世的消息传来,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哀悼。许多人问,是《傅雷家书》中的那个儿子吗?是的。他也是“钢琴诗人”傅聪,“琴痴”傅聪。
来南京演出“发火”了
2008年是傅雷先生诞辰100周年 。 2008年 5月 15日-18日, 由南京大学 、江苏作家协会和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主办, 南京大学法语系 、南京大学翻译研究所承办, 大众书局 、中国香港翻译学会和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协办的傅雷诞辰百年纪念暨 “傅雷与翻译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 。
“关于傅聪,我的脑子里是有形象的,在我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我的父亲曾经送给我一本书,那就是著名的《傅雷家书》。”作家毕飞宇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我和傅聪只有一面之缘,我们是在南京大学见面的,他非常儒雅,和一般意义上的钢琴家相有点区别。他更像一个教授,教授唐诗宋词的那种,对,就是我们莫砺锋教授的那种味道,很亲和,很有风度,看上去非常舒缓。”
研讨会期间,傅聪先生举办了独奏音乐会。毕飞宇还记得,就在傅聪的答谢音乐会上,傅聪发脾气了,说暴怒都不为过。有人在音乐厅里大声地说话,不停地说话,肆无忌惮。傅聪在演奏,却侧过了脑袋,他在怒视。最终,傅聪抬起了胳膊,他停止了演奏。他站了起来,他来到了台前。他的脸涨得通红。因为没有麦克,他大声喊道:请尊重音乐!你们再说话我就不弹了!
毕飞宇说,当时就想了,傅聪再儒雅、再亲和,他到底是傅雷的儿子,骨子里非常刚。“是的,这是傅聪。那个满脸涨得通红的男人就是傅聪。他儒雅,通身洋溢着大师才有的亲和。但是,傅聪也刚烈。这是傅家祖传的刚烈。傅家的人容不得亵渎。傅雷还活着,就在台上,他站立在傅聪的骨架子里头。”
傅聪延续了傅雷,傅雷成就了傅聪。毕飞宇说,“所有的父亲都要读《傅雷家书》,所有的母亲也要读《傅雷家书》,所有的儿子更要读《傅雷家书》,只有做女儿的可以不读——在你成为母亲之前。”
来南京演出自带两台钢琴
同样的场景出现在2010年在南京艺术中心举行的“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傅聪南京钢琴独奏音乐会”上。当时年过七旬的傅聪在肖邦的音乐当中,浑然忘我地与自己进行着音乐对话,他在台上没有客套问候、没有闲话家常,与观众所有的交流只有手下天籁之音的音乐、只有肖邦。
“不要拍照,要是拍照我就不弹了”,谁也没想到,傅聪在台上的第一句开场白竟是一句警告。傅聪在音乐面前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的演出不允许迟到、拍照、窃窃私语……因为这些会影响他的发挥、影响他与音乐的忘我交流。他手下流淌出的音符或悠扬、或静谧、或忧伤、或悲恸……傅聪丰富的人生、深厚的中国文学诗词涵养,以及在哲学与美学上的思想,使他被西方音乐家尊崇为最能表现肖邦诗情的艺术家。
主办方现场准备了演出音响,可傅聪坚决不要用,力求音乐的原汁原味。傅聪是“琴痴”,来到南京,他自己携带了两台钢琴。除了价值400万的特制演出用琴外,他还特别自备了一台立式钢琴,这台琴放在休息室里,他即使在休息室内的时间也离不开琴。即使在最近一段密集的演出时间里,他仍保持着每天至少8小时与钢琴“亲密交流”的时间。当然,老人除了雷打不动的练琴时间之外,也选择在南京游览一番,去南京博物院参观,去夫子庙游览。
一位苦心孤诣的父亲,让读者受惠无穷
也来说说,《傅雷家书》是一本怎样的书。傅聪的成长和父亲的培养有着怎样的关系。
“孩子,你一天天地在进步,在发展;这两年来你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又跨了一大步,我愈来愈爱你了,除了因为你是我们身上的血肉所化出来的而爱你以外,还因为你有如此焕发的才华而爱你;正因为我爱一切的才华,爱一切的艺术品,所以我也把你当作一般的才华(离开骨肉关系)、当作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
这段文字,摘自《傅雷家书》,是一九五六年十月三日,现代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先生写给正在国外留学的儿子——傅聪的信中内容,一位父亲对儿子最深切的爱与自豪感都跃然纸上,如此长情,让每一位读到此信的人无不为此动容。
《傅雷家书》,作者是傅雷、朱梅馥、傅聪,编者是傅敏。《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人生一共才几何,需要抓紧做一点真正的工作,才能问心无愧。”“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人生没有一桩幸福不要付代价的。东边占了便宜,西边就得吃亏些。”“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十二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在这些短时仅几行、长达数千文字的家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位身带各种病疼的父亲对孤身在外拼搏的儿子无尽的担忧与谆谆教诲,也能看到一位富有生活阅历的老人对人生的感悟与真知灼见,还能看到一位老知识分子对文化艺术的不懈追求和严谨无比的态度。细腻敏感又稍显啰嗦的字里行间,还流露出这位老人对国家、对民族的浓浓赤子之情。
金庸曾经评价:“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时代虽然已经发生沧桑巨变,但信中所表达的教育观念、人生哲理、对学问的态度及艺术见解却从未过时,仍然在时光的流逝中熠熠生辉,让后来者读之受惠无穷。
《傅雷家书》出版后曾引起争论,面对相对超前的教育理念,读者纷纷讨论“要不要傅雷这样的爸爸”,甚至还有读者来信称,很庆幸自己没有絮絮叨叨又如此严格的父亲。
傅聪:我离开《傅雷家书》已经很久了
傅雷曾是一位非常严苛的父亲。在傅聪不好好练琴时,突然抓住傅聪的脑袋往墙上撞,也曾做出遗弃傅聪之举;而傅聪年少时也曾离家出走几个月以示对父亲的不满和抗议,后来在傅聪母亲及亲朋好友的大力斡旋及调解之下,差点恩断义绝的父子关系才慢慢得以修复。
所以,在《傅雷家书》开始几篇书信中,傅雷不仅倾诉了对儿子无时不刻的思念,还不断对自己过往的行为进行反思,他向儿子坦承自己的错误,并表达悔恨之情。他在信中说:“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他热烈地喊道:“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地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人生就是如此矛盾,父母、子女一场,不仅需要学识与涵养,也看缘分和运气。傅雷在信中也说:“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我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的一部分罪过。”
在之后的信中,傅雷也多次提醒儿子:“永远不要忘了我教育你时犯的许多过严的毛病。我过去的错误要是能使你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的罪过也可以减轻几分;你受过的痛苦不再施之于他人,你也不算白白吃苦。”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傅雷家书》无疑有着极为珍贵的借鉴意义。
傅聪说,在《傅雷家书》中,最让他感动的是父亲的一句话,“一个艺术家,永远要保持赤子之心。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孤独的,只有孤独才能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让这个新的世界去温暖、安慰更多孤独的人。”
大家老让傅聪先生说说《傅雷家书》背后的故事,大师也会摆了摆手,“唉,每个人见到我都要说《傅雷家书》,好像我老也长不大。其实,我也是望七之人,离开《傅雷家书》已经很久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傅雷家书》摘录
1960年8月29日 (给傅聪的信)
亲爱的孩子:
八月二十日报告的喜讯使我们心中说不出的欢喜和兴奋。你在人生的旅途中踏上一个新的阶段,开始负起新的责任来,我们要祝贺你、祝福你、鼓励你。希望你拿出像对待音乐艺术一样的毅力、信心、虔诚,来学习人生艺术中最高深的一课。但愿你将来在这一门艺术中得到象你在音乐艺术中一样的成功!发生什么疑难或苦闷,随时向一两个正直而有经验的中、老年人讨教(你在伦敦已有一年八个月,也该有这样的老成的朋友吧?)深思熟虑,然后决定,切勿单凭一时冲动:只要你能做到这几点,我们也就放心了。
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事情总有正反两方面:追得你太迫切了,你觉得负担重;追得不紧了,又觉得不够热烈。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了又近乎专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实际,能干的管家太太又觉得俗气。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这一类的问题想必你考虑过不止一次。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而且有了这三样,将来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波也不致变成悲剧。做艺术家的妻子比做任何人的妻子都难;你要不预先明白这一点,即使你知道“责人太严,责己太宽”,也不容易学会明哲、体贴、容忍。只要能代你解决生活琐事,同时对你的事业感到兴趣就行,对学问的钻研等等暂时不必期望过奢,还得看你们婚后的生活如何。眼前双方先学习相互的尊重、谅解、宽容。
对方把你当作她的整个世界固然很危险,但也很宝贵!你既已发觉,一定会慢慢点醒她;最好旁敲侧击而勿正面指出,还要使她感到那是为了维护她的人格独立,扩大她的世界观。倘若你已经想到奥里维的故事,不妨就把那部书叫她细读一二遍,特别要她注意那一段插曲。像雅葛丽娜那样只知道love, love, love的人只是童话中的人物,在现实世界中非但得不到love,连日子都回过不下去,因为她除了love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无所爱。这样狭窄的天地哪像一个天地!这样片面的人生观哪会得到幸福!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的有意义。未经世事的少女往往会存在一个荒诞的梦想,以为恋爱时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在婚后维持下去。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想。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话说,“夫妇相敬如宾”,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义是说,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是我们所谓的终身伴侣。未婚之前双方能深切体会到这一点,就为将来打定了最可靠的基础,免除了多少不必要的误会和痛苦。
你是以艺术为生命的人,也是把真理、正义、人格等等看作高于一切的人,也是以工作为乐生的人;我用不着唠叨,想你早已把这些信念表白过,而且竭力灌输给对方了。我只想提醒你几点:第一,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是千万勿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县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第二,永远不要忘了我教育你的时候犯的许多过严的毛病。我过去的错误要使能使你避免同样的错误,我的罪过也可以减轻几分;你受的痛苦不再施之于他人,你也不算白白吃苦。总的来说,尽管指点别人,可不要给人“好为人师”的感觉。奥诺丽娜的不幸一大半是咎由自取,一小半也因为丈夫教育她的态度伤了她的自尊心。凡是童年不快乐的人都特别脆弱(也有训练的格外坚强的,但只是少数),特别敏感,你回想一下自己,就会知道对付你的爱人要如何delicate(无微不至), 如何discreet(小心体贴)了。
我相信你对爱情问题看得比以前更郑重更严肃了;就在这考验时期,希望你更加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尤其要对婚后的责任先培养一种忠诚、庄严、虔诚的心情!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