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5 16: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情绪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你的观后感主题,是针对某一部电影、书籍、演讲还是日常生活事件。明确主题有助于你更好地组织思路和内容。
2. 深入分析:对所观所感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涉及的情绪元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人物情绪:分析人物在故事中的情绪变化,以及这些情绪对人物行为和故事发展的影响。
b. 事件情绪:关注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以及这些情绪对事件结果的影响。
c. 主题情绪:探讨故事或事件所传达的主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情绪。
3. 结合自身经历:将所观所感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结合,分享你的感悟和体会。这样可以使你的作文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生动形象: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b. 情感真挚: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
c. 结构清晰: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5. 引用论据:在阐述观点时,适当引用相关论据,如名言警句、经典故事等,以增强说服力。
6. 总结升华:在文章结尾,对全文进行
1
我想你一定有过情绪崩溃的时候吧?也许是生活压力大,也许是工作不顺心,也许是感情不如意……情绪不稳定,生活往往也会变得一团糟。
人生路上,我们遇到最大的敌人,有时不是能力,不是条件,而是情绪。
朋友阿瞳过生日,我和几个好友一起去农庄吃饭。阿瞳想点自己喜欢吃的熏肉,可她丈夫硬是不给她点,两人起了争执。那一顿饭,阿瞳全程黑着脸,一口都没吃。
回来的途中,阿瞳抱怨说:“这么一点小事,他居然都不能迁就我!明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却还要和我吵。”见她如此激动,我只好先找阿瞳丈夫聊了聊。
阿瞳的丈夫叹了口气,说了一句:“她误会我了。腌制食品吃多了不好,她本来肠胃就不好,所以我坚持不给她点。”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小事闹矛盾,有时候争赢了,却容易让感情产生裂痕。但其实你要知道,情绪好了,生活才会越过越好。情绪不好,纵然有美好的事情发生也无法感受到。人之所以幸福,有时不是因为拥有了多少物质,而是学会了与负面情绪和平相处。
2
人在情绪崩溃的瞬间,常常会做出不好的行为。控制情绪,才能控制局势。内心越是强大的人,往往越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知道,控制情绪是一种能力,它可以带来好运气。
《武林外传》中的郭芙蓉是客栈店小二,她经常跟店里其他伙计、掌柜甚至是客人吵架。后来,她逐渐意识到坏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每当不良情绪降临时,她就会闭眼深呼吸,说出那句经典台词:“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
情绪对一个人的影响,从来都是重要而明显的。情绪失控只会让人失去理智,从而输掉自己。
曾在一本书中看过这样一段话:“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都应该去努力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唯有学会控制情绪,你才能成为胜者!
3
在家庭里,丈夫责怪妻子,妻子把怒气撒在孩子身上。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成年后很容易叛逆,反过来抱怨父母。
在工作中,店长责罚下属,店员敢怒不敢言,容易迁怒于顾客。顾客因此而投诉,会影响店铺的声誉。
这样的场景,常常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
每个人都有情绪,它是我们对自己生活满意度的晴雨表,也反映了我们的生活状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与其逞一时之快乱发脾气,不如学着接纳,用生活中的小美好治愈自己的坏心情。
若是连情绪都无法控制,生气时暴怒、伤心时脆弱不堪,那又如何控制得住自己的人生呢?
“学会掌握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是人生前行的关键。”只有消化了坏情绪,才能痛痛快快地拥抱好运气。只有把握好了情绪,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
作者用通俗的语言揭秘我们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教给我们管控自己情绪的方法,让我们获得了新的人生体验。 说起不良情绪,我想起闺蜜青青前两天开家长会的事儿。青青的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这次单元测验考了92分,其他同学基本都是95分以上,甚至还有好多满分。开完家长会,青青一肚子气,准备回来问问儿子这是怎么回事。
当她回到家,看到儿子不但没写作业,还把玩具、书包、衣服扔得满地都是,坐在电视机旁目不转睛地看动画片,她更是火冒三丈,走过去关了电视,冲着儿子发飙。事情过去之后她就后悔了,开始自我安慰,说不定儿子以后就学好了呢。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吧。我们为什么会情绪失控?青青为什么会冲过去关掉电视,冲着儿子发飙?大家肯定会说,因为青青的儿子考得不好,还把家里弄得脏乱。没错,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但是,本书的作者埃利斯不这样认为,他给出了一个理论,也就是他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也叫做ABC治疗法。A是activating event的英文首字母,全称叫做激发事件,就是生活中引起情绪波动的事。比如:青青的儿子考试成绩不好。B是belief的英文首字母,就是对激发事件的看法。比如:青青对儿子考试成绩不好这事的看法。C是consequence的英文首字母,就是事情的后果,也就是你的情绪和行为。比如:青青关掉电视,对儿子发火,感觉自己心情烦躁。我们常常认为是激发事件引起情绪失控。比如:我们会认为青青的儿子成绩不好,把家里弄得脏乱还不写作业、看电视,这些事件让青青生气、吼骂,情绪失控。但是,本书作者认为这是不对的,引起我们情绪失控的真正原因不是激发事件,而是我们对激发事件的看法。也就是说,引起青青情绪失控的真正原因不是儿子成绩不好等事件,而是青青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是不是有脑洞大开的感觉?我们来分析一下青青这个事情,其实,92分也就比满分少了8分,还不至于大发脾气。但是,当青青看到班里大部分孩子都考了95分以上,而且还有满分时,她的心情就特别烦躁。因为青青觉得儿子虽然不必优秀,但也至少要是中上水平,绝对不能倒数。而且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倒数,以后中考、高考可就麻烦了。她正是这样,越想越担心、越想越生气。她觉得儿子没考好,回来应该主动学习,把不会的功课赶快补上。但回家后,看到的却是儿子没写作业、看动画片,还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于是怒火攻心,发了一通脾气。分析到这,看出来了吧,正是青青的这些错误的思考导致了她的不良情绪。作者也给归纳了3种错误的思考模式,分别是恐怖化、应该化、合理化。先来说说恐怖化。恐怖化就是把后果想得非常严重。比如,青青认为儿子这次考了92分,以后中考、高考也考不好。恐怖化的典型模式就是“万一发生不好的事情怎么办”“万一他不爱我怎么办”“万一我对他没有吸引力怎么办” 等等。再来说应该化。应该化就是认为人和事都必须符合自己的想法。比如,青青认为儿子成绩至少应该中上水平。儿子没考好,就应该主动学习,把不会的功课赶快补上。保持整洁的习惯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儿子不应该把家里搞得很乱。所以说,应该化是“应该怎样做”“必须怎样做”。最后,我们说合理化。合理化就是对发生的事不当一回事。比如:青青骂完儿子,想想算了,没必要发这么大脾气,说不定他以后就学好了呢。所以说,合理化是“天还没塌呢”“没啥大事”。恐怖化、应该化、合理化都是不客观的,恐怖化是将事情的后果夸大,应该化是让事情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合理化是逃避问题,这些都会引发不良情绪。这下明白了吧,青青正是经过恐怖化、应该化、合理化,这3种错误思考后情绪失控的。 化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前面我们说了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那么,如何化解不良情绪呢?作者给出了四个步骤:第一步,反思自己的哪些感觉和行为过分了?这里我们可以从情绪失控的状况倒推。比如:青青可以问自己:“我对孩子的哪些行为过分了?”第二步,哪些思考让自己的感觉和行为过分了?这时,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自己的角度、他人的角度和当下关系的角度来梳理自己当时的错误想法。比如:青青从自己的角度,她当时是不是这样想:“儿子应该成绩中上水平,应该保持整洁的习惯。”从儿子的角度,她当时是不是这样想:“儿子没考好还不写作业、看电视,简直没救了。”从当下关系的角度,她当时是不是这样想:“这次儿子没考好,以后中考、高考肯定也考不好。”看出来了吧,从这三个角度梳理,我们很容易看清自己的问题。第三步,质疑自己的错误思维模式。比如:青青可以问自己“儿子的成绩一定要中上水平吗?这次考不好就代表永远也考不好吗?”。答案当然不是绝对的。第四步,问问自己有没有更好的选择。比如,青青可以这样想:“我想要儿子考个好成绩,他没考好,我感到失望。回到家,他没写作业,还在看电视,我感到生气。这时,我可以和他谈谈,看看他的问题在哪里,一起帮他解决问题。如果实在不行,那至少我努力过,也应该接受这个结果。”通过这四个步骤,可以把过度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我们的情绪就不会总被他人左右。 本书总结,讲了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不良情绪是由我们对激发事件的看法引起的,也就是由恐怖化、应该化、合理化的3种错误思考模式引起的。其次,讲了化解不良情绪的方法。主要是反思自己的哪些感觉和行为过分了?哪些思考让自己的感觉和行为过分了?质疑自己的错误思维模式,问问自己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如果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会情绪失控,没关系,从今天起,按照上面的方法开始练习,一定会有所收获!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