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师说心得体会》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6 02:48

如何写《师说心得体会》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师说》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师说》的核心思想:在写作之前,首先要对《师说》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包括作者韩愈的写作背景、目的以及文章中的主要观点。这有助于你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从而在作文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
2. 明确写作目的:写作《师说》心得体会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确保文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3.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在写作《师说》心得体会时,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
a. 引言:简要介绍《师说》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引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b. 主体部分:分几个段落,分别阐述自己对《师说》中某一观点或某一段落的理解,并结合实际生活或个人经历进行阐述。
c. 总结: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指出《师说》对自己的启示和帮助。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下是一些建议:
a.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避免口语化表达。
b. 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c.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教师”职业不仅仅只是一份工作!听听“师说新语”这几位老师的教育感悟

视频加载中...

“2020师说新语”大型融媒体活动启动一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紫牛新闻客户端“牛粉”投稿平台,关于“师说新语”的话题量激增,来自南京、常州、淮安等地的大中小学老师们纷纷投稿,入驻“师说新语”紫牛号。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底活动收官之时,我们还将举办一场线下“师说新语”分享会,评选出“十大人气教师”、“十大人气学校”以及“十大优秀案例”让优秀的老师们从线上走到线下,从幕后走到台前。@老师们,还等什么,赶紧加入吧!

【他们的故事】

>>>与孩子们的青春来一次心灵的交谈

成静(淮安外国语学校 语文老师)

公众号:拾字的脚步

成静

28岁的成静是淮安外国语学校一名年轻的语文老师,她说,在工作的第5个年头,少了几分初为人师的青涩,在教学上多了一点从容,最重要的是,还保留几分对语文的浪漫情怀,于是,去年开始她开设了自己的公众号“拾字的脚步”,在这里,她会发布学生平时写得比较好的随笔,然后她会以晚安词的书信方式回应学生。

“这是我与孩子们的青春来一次文字上的碰撞和心灵上的交谈。开一个公众号,也可以将孩子们的作品与家长们分享,让家长更了解孩子,对孩子也是一种激励。”成静告诉记者,针对学生所写内容,她会分享当时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的生活,传达一些自己的价值观。

而且文字互动的方式,让她感觉拉近了师生之间、家长之间的距离。

成静说,在她的公众号里有两个主题,“写给冬天的一封信”和“假如我是一片雪花”,去年冬天,直至寒假,淮安都没有下过一场雪,没能享受和同学们打雪仗的乐趣。有些同学觉得遗憾,她便让学生们给冬天写一封信,学生写道:“没有雪,何来的冬?”让人不禁对他们的期待感同身受了。结果,一场雪到来年春天才姗姗来迟,大家却因为疫情无法与雪亲密接触。于是,他们便通过文字化作一片片雪花,去亲吻大地了。“这样的一来一回,有不少精妙有趣的句子,更是让同学们明白,写文章,真实的才会是最好的。”

“这个公众号是属于我和学生们的小小世界。”成静说,未来,希望自己更新得快一点,多多搜集学生的好作品,将更多同学的美好瞬间通过这样的方式保留。

>>>在写作中不断探索教育的新理念,分享教育真谛

王晓波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路小学科学老师

公众号:遇见猫的国

王晓波

《教师节,小学科老师在哪里?》,在“师说新语”紫牛号上,这篇文章吸引了很多读者的关注,文章的作者就是王晓波,她是常州市武进区人民路小学的一名科学老师,她在2014年开设了自己的个人公众号“遇见猫的国”,在这里她记录下孩子校园生活,关注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故事中体现她的教育理念与方式,与读者共同思考、学习教育问题。

谈到为什么开创这个公众号时,王晓波说,当时只是想记录下自己所带班级的孩子的点滴学习生活,希望当孩子们走上社会后,能够在公众号的文章里看到童年的影子,保留住美好的回忆。

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公众号的影响力虽然无法与大V相比,但也带来了一些正能量,2017年11月,在她发布《小学文化的她刷新了我对家长的认知,原来家长可这么做……》这篇文章后,很多家长向她要那位妈妈的联系方式,想学习那位妈妈的教育方式与理念,那一刻,王晓波明白了原来家长也是在不断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而自己作为班主任,也要如此。

王晓波说,现在也经常有读者跟她互动,在后台留言讨论一些教育问题,大家在分享和互动中不断地摸索如何教育孩子。“我们不能把老师这个职业只当成是一份工作,那样是无法和学生产生连接的。我希望能从我的视角不断发现教育的新理念,让读者感受到更多的教育真谛。”

>>>南信大辅导员“日更”号与学生交心

崔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辅导员)

今日号:辅导员的陪伴

崔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辅导员崔敏,给自己开设了今日号“辅导员的陪伴”,坚持每天都更新。

“当初开设这个号的契机,是我自己刚刚从学生角色转换为辅导员老师,想为学生介绍一下大学学习生活注意点、雷区、让学生们少走点弯路、为孩子们的成长成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帮助。”成为辅导员一年后,崔敏于2019年6月正式开设了自己的个人号,并且坚持了每天更新的频率。挑选的都是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我总结过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热点,比如大一新生,我会指导他们党团关系转接、社团介绍、开学如何准备,帮助他们更好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大二、大三的学生的关注点主要在大学如何发展,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大四学生则对考研、考公务员的关注度高。我会根据自己学习工作经验为他们指导。”

因为工作的繁忙,崔敏每天更新的时间基本安排在了晚上10点之后,“根据不同的话题,创作的速度不一样,每篇大约60—90分钟,都是我自己的原创。”实在忙不过来,崔敏还会在早晨六点起床更新当天的内容。

崔敏的孜孜不倦收获了大面积点赞:“干活实用!”“对于新生来说,是绝对的实用好文!”“你的文章让我看哭了,太真实了!”对此,崔敏表示,学生和家长们的点赞会是自己坚持更新的动力,“我会将这个号坚持更新下去。”

【活动详情】

》》》欢迎这样的你赶快加入!

“2020师说新语”活动9月10日启动后,将持续到2020年12月31日。无论你是幼儿园、小学、中学或是大学老师,不管你来自大中城市还是县市乡村,只要你对教育有所思考并乐于分享,我们都热情欢迎你的加入。如果你担任过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工作中有大量与学生、家长接触的过程,那就更好了。也许你已经长期记录自己的教育心得、教育故事,甚至有自己的公众号或博客,那我们欢迎你赶紧入驻紫牛APP!

》》》参与方式,看这里——

第一步,安装并注册“紫牛新闻APP”

第二步,进入“首页”,找到“牛粉”,点开话题“师说新语”

第三步,点击“师说新语”页面右下角的“红色加号”进入

第四步,内容输入完成后,点击“发布”即可

实习生 兰倩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杨甜子

校对 李海慧

做学问要沉得住气(师说)

来源:【人民日报】

身为导师,我经常被硕士或博士一年级学生问同样的问题:“老师,我该选什么样的题?可否给我一个研究方向?”

我一般会问学生:“你对哪个领域感兴趣?为此做过什么准备?”有些同学会沿着我的提问讲述想法和体会,有些却迟迟无法作答,显然还没有做好独立、深入研究的准备。

面对这样的同学,我通常会宽慰他们:“你们才一年级,还有自由徜徉的时间,不妨多听多看多想。要珍惜这段时间,通过广泛的阅读、学习、交流,寻找能够激发兴趣的问题,这是件幸福的事情!”

但仍有些同学希望导师直接布置任务,表示“尽快确定题目才能知道努力方向”“要按时完成论文、顺利毕业”。我非常理解他们的想法,但即便如此,也应看到,学习、读书有其基本规律,要沉得住气做学问。

研究生做学术研究,所谋求的不只是一篇学位论文,而是学术视野、思维方式、专业基础、研究方法等系统提升。以培养问题意识为例,导师指定的题目,可能与学生的研究志趣不同,还可能导致其缺失发现、思考问题的机会,不利于成长。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从新角度去看老问题,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

科研始于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寻找问题,旨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提升独立思考、信息检索、沟通合作能力。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好奇心,在相关专业领域积累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够分析并提炼出有价值的真问题。

以教育学研究为例,选题本身往往聚焦于小切口,但需要学生对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有着基本把握,长期关注国家战略和改革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辨析、延伸、联想、推演、质疑等,完成从现实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的过程。在这些学术训练中,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系统性思维。或许部分同学未来并不以学术为志业,但在生活和工作中,这些收获也同样宝贵。

行稳才能致远。沉得住气,尊重规律,看得长远些,步子才能更坚实。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本报记者吴月整理)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