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6 07:4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走访企业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主题,即通过走访企业,你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或感受。可以是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对企业管理模式的思考、对员工工作状态的观察等。
2. 结构清晰:文章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走访企业的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详细描述走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自己的心得体会。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要详细描述走访企业的过程,包括企业规模、行业地位、企业文化、员工风貌等。同时,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企业存在的问题、优点进行客观评价。
4. 语言表达:文章应使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在描述企业情况时,要注重细节,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5. 思考深度:在走访企业过程中,要注重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a. 企业文化:分析企业的价值观、使命、愿景等,以及这些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b. 管理模式:探讨企业的管理模式,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以及这些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c. 员工风貌:观察员工的工作状态、团队协作、职业素养等,分析企业如何
【本报广州讯】11月20日,广州市古玩行业商会会长向永强带领商会秘书处到中山走访会员单位——退思园。
退思园主人路荆是资深古玩藏家,他不但热爱收藏,还喜欢研究深挖每一件器物蕴含的文化知识,背后的故事,态度严谨,藏品丰富。
交流中,路荆对商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想法和建议,上手藏品,客观交换意见,交流想法,分享心得,在交流中碰撞火花,促进感情,再配合退思园宁静优雅的环境,让这次走访显得如涓涓细流般温婉而有意义。
向永强表示,会员走访是一个很好的模式,让会员多了解商会,秘书处多了解会员,凝聚会员,多听意见,发挥会员作用,一定能给商会带来更大的裨益。
(责任编辑:罗伯特)
客户端一词来源于互联网,是指为网民提供服务程序。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叫服务器,它是为网民输送信息和保障服务的整体方案。作为与互联网时代一起成长的青年党员,我时常会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党群关系。如果把基层群众比作网民,把党和政府比作服务器,那么我们党员干部就是责无旁贷的“客户端”,承担着为群众发声,为党和政府代言,以及为群众提供好“本地服务”的职责。这一点我在大走访大排查中活动中体会颇深。
一、党员干部要做好情感交流的“客户端”
经常有人说“干部脚下有泥土,百姓心中才不堵”,讲得就是干部和群众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在这次大走访中,我们刚走进村民家时,村民一开始都表现得很拘谨,笑容也不自然,问他们问题,有时也不作答,甚至反问我们是不是来搞拆迁的,弄得我们哭笑不得,总觉得村民和我们之间横着一道看不见的隔膜,无法接近。幸亏同行的孙局长和杜科长有多年做群众工作的经验,他们从村民家墙上的学生奖状谈起,尝试着与村民破冰,细心地询问孩子学习、儿女工作和家庭生活情况,亲切诚恳,村民的脸上也慢慢的有了笑意,跟我们打开了话匣子。从一开始挨家挨户的到村民家里找人,到后来坐在村口,村民们主动围到我们身边,你一言我一语,无拘无束的攀谈,我们感受到了村民对于党员干部的善意和信赖,也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政府的希冀和期盼。在攀谈中我们认识到,其实村民还是希望能在家门口看到干部的,党员干部常到村里去走走,哪怕只是和老百姓拉拉家常,问问冷暖,村民心里都会觉得与你亲近,如果干部长时间疏远群众,那情感的纽带也就断了,再说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也是一句空话。
二、党员干部要做好民意搜集的“客户端”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的这句诗,历来被用来强调倾听民意民声的重要性。可是风吹萧萧竹,有时是和风细雨,有时是凄风苦雨,有时可能是狂风暴雨,所以民间难免会有苦声和怨声。在走访中,我们发现部分村民生活还比较殷实,但是还有一些村民因病因残挣扎在贫困线上。童庄组的周大爷,老伴多年前就因事故导致股骨头坏死,至今卧床不能劳作,家里只有他五亩承包地的务农收入,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一年也只赚得一万多元,勉强维持生计。问他为何没有领取伤残补助,他一脸无奈的说:“老伴被鉴定为三级伤残,而伤残补助只有一、二级伤残人有,三、四级的伤残人是一分钱都拿不到的,你说二级和三级伤残真的有差这么多吗?”看着他黝黑的脸,我也不知说什么。同村的老周,退休前在南京上班,医保都在南京,如今回到仪征养老,他向我们抱怨在仪征看病不能报销。还有街道社区的大赵,儿子正在上学,自己却得了尿毒症,无力负担医疗开销,家庭状况十分困难,是典型的因病返贫。
在走访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位敢于谏言的老党员童大爷,他在村里颇有威信,我们与他访谈时,半个村子的人都围了上来,他先肯定了近年来村民生活的改善,但是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你们这次走访的目的是为了富民,村民要富起来,村集体经济要起关键作用。这几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搞得风风火火,但村民的分红并不多,我觉得村组账目要每年向全体村民公开。”童大爷的这一提议得到了很多村民的附议。基层群众讲问题也最能切中要害,因为他们身处基层,最了解实际,看得最透彻。所以我们党员干部要带着耳朵、带着思考去走访,拜群众为师,以实践做课堂,收集民情民意。
三、党员干部要做好政策落实的“客户端”
走访结束后,我一直在思考,现在我们的低保补助、困境儿童救济、农村医疗政策都已经很完善了,那为什么有些家庭仍然十分困难呢?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基层群众信息不对称,对惠民政策了解不够深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也不够强。比如童庄组的老周,他一直不了解异地医疗报销的政策。我随即咨询了江苏省社保电话12333,得知他这种情况可以办理异地就医卡,实现异地报销。于是我马上给他打电话,向他说明了办理异地就医卡的程序,怕他年龄大记不住,还特意发了信息。电话那头,老周说了无数的“谢谢”。还有新城街道的大赵因病返贫问题,我们也与民政局及时进行了对接,得知他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低保,不仅每个月可以拿到低保补助,而且在看病就医时可以享受二次报销,实实在在可以为他这个家庭减负。上面有很多好的惠民政策,基层群众却因为信息不对称错失了不少机会。所以我们党员干部要做好党和国家政策宣传落实的“客户端”,多去群众中走访和宣传,让群众有多一些的获得感;另一方面,困难家庭致贫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状况也各不相同,用同一把钥匙开不同的锁,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我们建议对不同的困难家庭实行不同的帮扶政策,开展送医疗、送教育、送技能,送养老等活动,争取一户一个解决方案。变“百姓上访”为“干部走访”,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让群众的口袋鼓起来,让群众的精神振奋起来,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会大不一样。
联系群众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走访落实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党员干部要时时刻刻和群众保持联系,增进感情;做好党和政府的“客户端”,当好党和政府的代言人;将群众的心声和呼声记在心里,落在实处。
(来源:江苏省信访局门户网站,作者:仪征市信访局挂职干部 谢超)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