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人类观后感》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6 11:26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人类观后感》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人类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或感受。关于人类,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如人类的起源、发展、文明、道德、价值观等。确定主题后,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收集素材: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收集与主题相关的素材,如历史事件、人物故事、名言警句等。这些素材可以为你的观点提供有力支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作文,应该有明确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主题,正文部分展开论述,结尾部分总结观点。
4. 论证充分:在论述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论证方法,如举例、对比、引用等,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要注意论述的逻辑性,使文章条理清晰。
5. 表达真情实感:观后感作文要表达出自己对人类这一主题的真情实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感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6. 语言生动: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力求使文章生动形象。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7. 注意篇幅:观后感作文的篇幅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00-800字左右。在有限的空间内,要确保文章内容充实、观点明确

纪录片《人类》打卡观后感(B站可看)

2022年5月6日,今天把纪录片《人类》刷完了,由于白天收到一个不好的消息,导致心绪不宁,无法投入观看,实在辜负拍摄者的心意,打算择日二刷。

初印象最深的是里面波澜壮阔的风景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苦难:暴力、战乱、贫穷、同性恋……我私认为这部片子应该是要教会我们豁达知足:看这个世界多不幸,你多幸福,亦或是能激起你的抱负心,为这个悲伤哀嚎的世界贡献些什么改变些什么。但由于此时此刻刚刚惨遭社会毒打,偏激的心情占据上风,所以我实在怀疑这片子是不是在给我洗脑:看你就知足吧,这世上还有人活着就已经很难了,我有权有钱,打你一顿是看得起你,你最好老实受着。鉴于我偏激的心境,现在总觉得啥啥都是阶层统治、PUA社会大众的工具,连这部纪录片都带着不纯粹的目的。


当地球成为一个人的财产,其他人会怎么样?读《赡养人类》有感

《赡养人类》是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一本短篇科幻小说,也许你对刘慈欣这个人并不熟悉,对《赡养人类》这本书也从未听说,但倘若我问起你是否听说过《流浪地球》,你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我你知道!并会滔滔不绝的和我说起它的“故事”。

行星地球在太空中的3D渲染元素的这张图像Planet Earth in space 3D

《赡养人类》作为一部毫不逊色与《流浪地球》,甚至在我看来要更胜一筹的作品,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思考,在我看完书后仍然在我脑中不断盘旋。

《赡养人类》这本书延续了刘慈欣写作时一贯的写实风格,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职业杀手受一群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的委托,去暗杀那些不愿意接受他们钱的穷人的故事。故事设定一开始就令人十分好奇,

是什么原因让富人主动把财富分给穷人?

为什么那些穷人拒绝富人给的财富?

为什么那些富人要暗杀那些不愿接受财富的人?

是谁要赡养人类?是那些富人吗?

带着疑问我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我的疑问也得到了解决。原来,这是一本讲述贫富差距的书。 富人之所以把钱分给穷人是因为来自另一个地球的“哥哥”文明(因比这个地球发展的早,故称为哥哥文明)因失去家园来到这个地球,他们将把原地球上的人类赶到澳大利亚去,并以现在地球人类最低生存标准来赡养人类。




由于存在贫富差距,富人们为了以后能有更好的生活,才决定把财富分下去。因此才会发生种看似荒唐的事。

这本书中提出了几个个细思极恐预言:

1.科技引导人类的下一次进化。没能力接受进化的人将不再是“人”

2.人工智能终将代替人力。穷人将失去出卖劳动的机会。

3.阶级固化。越来越多的财富不断向越来越少的人聚集。

4.除了太阳能,地球可能也会变成私有财产。


哥哥星人正是因为地球成了个人的私有财产才不得不离开家园。书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富人和穷人已经不是同一个物种了,就像穷人和狗不是同一个物种一样,穷人不再是人了。”

可能单看这句话你并不觉得他说得对,穷人和富人怎么会沦落为两个物种呢?但看完下面这几段话,你可能就会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教育是社会下层进入上层的唯一途径,如果社会是一个按温度和含盐度分成许多水层的海洋,教育就像一根连通管,将海底水层和海面水层连接起来,使各个水层之间不至于完全隔绝。”

“大脑中将被植入一台超级计算机,它的容量远大于人脑本身,它存储的知识可变为植入者的清晰记忆。但这只是它的一个次要功能,它是一个智力放大器,一个思想放大器,可将人的思维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时,知识、智力、深刻的思想、甚至完美的心理和性格、艺术审美能力等等,都成了商品,都可以买得到。”

“一定很贵。

“是的,很贵,将你们目前的货币价值做个对比,一个人接受超等教育的费用,与在北京或上海的黄金地段买两到三套一百五十平方米的商品房相当。”

“社会海洋中那条连通上下层的管道彻底中断了。完成超等教育的人的智力比普通人高出一个层次,他们与未接受超等教育的人之间的智力差异,就像后者与狗之间的差异一样大。”

读到这里时,我只觉得若是真的出现了这种机器,那么穷人与富人成为两个物种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了。

刘慈欣曾在采访中提到,科幻和现实之间始终连着一根线。读他的每一篇作品, 总能引起对现实问题的一些反思。无论是《流浪地球》中那句:

“起初没人在乎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次地震一场山火,直到后来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还是《三体》中那句: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都让人在不自觉中代入现实,反思我们正在做的事!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举措,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我们国家意识到贫富差距的问题,从国家层面调节贫富差距,避免了小说中灾难的发生。但是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贫富差距问题依然严重,我们唯有始终保持思考,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