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大学职业规划自我评价》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6 15:15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大学职业规划自我评价》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大学职业规划自我评价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 - 确保文章的主题是关于你的职业规划自我评价,不要偏离主题。
2. "自我认识": - 客观评价自己的兴趣、特长、价值观和职业倾向。 - 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如何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3. "职业目标": - 清晰地阐述你的职业目标,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 - 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方向,以及这个目标对你的意义。
4. "规划步骤": - 描述你为实现职业目标所设定的具体步骤。 - 说明你将如何利用大学资源(如课程、实习、社团活动等)来提升自己。
5. "时间管理": - 讨论如何平衡学业、实习、社交和其他活动,确保职业规划的实施。 - 说明你将如何管理时间,以确保每个步骤都能按时完成。
6. "能力提升": - 列出你计划提升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如何通过学习、实践和培训来实现。 - 描述你将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7. "风险评估": - 分析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风险,以及你将如何应对。 - 表达你对于失败或挫折的态度和应对策略。
8. "个人成长": - 讨论职业规划如何促进

《成为丁俊晖》里的少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篇章

今天凌晨,英国谢菲尔德克鲁斯堡剧院见证了历史性时刻——28岁的中国选手赵心童以18:12战胜威尔士名将马克·威廉姆斯,成为首位捧起斯诺克世锦赛冠军奖杯的亚洲选手。这场胜利不仅是中国斯诺克的里程碑,更是一段跨越两代人的奋斗故事的完美注脚。在赵心童身披五星红旗的荣耀背后,是丁俊晖用20年职业生涯为中国斯诺克铺就的荆棘之路。曾经纪录片《成为丁俊晖》里的追梦少年赵心童,完成了中国斯诺克的代际传承与突破。

赵心童的本次世锦赛之旅强势而传奇,一路连克上届世锦赛亚军琼斯、同胞雷佩凡、英格兰选手韦克林,在半决赛以17:7击败威名赫赫的“火箭”奥沙利文,决赛面对三届世锦赛冠军马克·威廉姆斯,凭借82%的长台成功率和11杆50+的表现强势终结比赛,终结了亚洲选手在世锦赛上“零冠”的历史。

丁俊晖发文祝贺,赵心童留言感谢

然而,当赵心童举起奖杯时,人们无法忽视另一个名字——丁俊晖。这位37岁的“中国斯诺克一哥”在2005年以三大赛之一的英锦赛冠军,为中国选手撕开职业赛场的第一道裂缝。此后,他始终是中国斯诺克的象征性人物,并以“推广大使”身份为后辈铺路。“丁俊晖是我们心中的中国斯诺克第一人,我们接触这个项目,也是因为丁俊晖能把我们带动起来。”赵心童也曾表达过,丁俊晖就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引路人”。

纪录片《成为丁俊晖》片段

在2015年播出的纪录片《成为丁俊晖》中,赵心童正是其中逐梦斯诺克的少年之一,在赵心童凌晨夺冠创造历史之后,丁俊晖也是第一时间发微博祝贺。不过两人的战术打法其实并不相同,丁俊晖以“斯诺克数学家”闻名,强调精密计算与心理压制;赵心童则开创“直觉式进攻”,以68%的超远台成功率和“10秒出杆”的快攻风格颠覆传统。可以说,在丁俊晖为后辈们开拓的这条道路上,赵心童先是找到了自己,然后创造了更大的成功。

“每个人打球都有自己的风格,我是那种属于不会拖泥带水、打球比较快、干净利落的。而且我是属于偏进攻型,我的防守技术就不如一些顶尖级球员。说到观赏性,可能因为观众们觉得我打球比较豪爽,所以很好看。”赵心童曾经表达过,自己最喜欢的是“火箭”奥沙利文的打球风格。在半决赛正面击败自己的偶像后,赵心童得到了奥沙利文极高的认可:“赵心童打得很好,他的胜利是应得的,他打得比我好。”

赵心童的夺冠标志着中国斯诺克进入新纪元,他崛起证明,制度的完善与文化的沉淀已让这项运动在中国扎根。二人这段关于传承与突破的故事,也道出了中国体育代际传承的真谛——拓荒者的遗憾,终将由继承者填补;而继承者的荣耀,永远铭刻着前人的烙印。从丁俊晖到赵心童,中国斯诺克的故事不仅是竞技层面的突破,更是一场关于文化自信与精神接力的深刻叙事。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王文欢

来源: 江苏新闻广播

中国新青年丨是“建设”也是“创造”:越来越多“00后”在基层实现人生价值

3月7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00后”女电工王华钦(右一)在中老铁路宁洱站货运场检修灯塔(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殷学合 摄)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 题:是“建设”也是“创造”:越来越多“00后”在基层实现人生价值

新华社记者马欣然、汪海月、李杰

五一假期,西北戈壁上兰新铁路嘉峪关站站场改造工程现场依旧繁忙。

24岁的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电务电化工程有限公司员工宋文彪正在变电所用“智慧大脑”进行施工巡检。去年,该站点启动更新改造,刚入职不久的宋文彪主动申请到施工一线工作。

“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让我在这里摸索出‘模块+智慧’的融合秘籍。”宋文彪告诉记者,模块化是将施工环节合理优化顺序、多并线施工等以大幅提升效率,配备“智慧大脑”可以降低人工巡检疏漏风险,动动鼠标即可“一目千里”。

宋文彪自称是一名“铁路人”,他对孙中山先生《实业计划》里“拥有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铁路”的宏伟规划印象深刻,“中国铁路现代化是干出来的,年轻人投身基层才能充分发挥所学、锻炼所长”。

工厂车间、科技前沿、田间地头……越来越多像宋文彪这样的“00后”们在基层锻炼,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建设力和创造力。

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有活跃的创造性思维与丰沛的劳动热情,有卓越的学习素养与适应能力,这些特质让一群群“最年轻的人”活跃在科技前沿:突破7000米深潜技术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团队平均年龄32岁,将人类“视界”延伸到百亿光年之外的“中国天眼”FAST团队平均年龄30岁。

2月28日,“00后”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团队工程师杨俊(右二)和同事在公司为客户介绍一款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置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浪潮,大胆尝试、勇于突破、掌握新技能,都是青年人才的独特优势。”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沈杰说。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大量新兴职业应运而生,服务领域新职业数量尤为突出。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成为“新职业版图”中的主力。

健康照护师,这个为规范护理服务从业者执业、促进长期照护职业化发展而设立的新职业,吸引了诸多年轻人加入。“00后”方思雨就是其中一员。

从护理专业毕业后,她和几个同学合伙办起了家政公司,既当老板又能接单服务。从事这个职业三年以来,她已经服务过200多位失能或半失能老人。

“服务行业最接地气,只要拥有诚意与创意就能把热爱的事情做到最好。”方思雨说,打算今年在济南再开一家分店。

为让青年群体发挥优势、施展才干,中国三部门近日提出17条政策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从就业服务到技能培训,全国超18万个工会驿站将越来越多的服务信息送达新就业群体。

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包”吸引青年扎根基层,甘肃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的标准、持续17年“发红包”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服务西藏专项志愿者享有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等优惠政策,让基层与青年人才“双向成就”。

当前,已有超过10多万名青年干部在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数十万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数百万名青年学生参与暑期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4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通过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的“三支一扶”计划到基层施展才干。

25岁的苗族姑娘梁巧护送放学的孩子们回家(4月30日摄)。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大苗山深处的母校,和父亲一起站到三尺讲台上,为乡村教育增添力量。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在直播间推介当地土特产、用短视频记录农产品制作流程、将市场反馈及时和助农企业对接,去年8月成为安徽省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后,22岁的小伙子邵健平来到池州市贵池区马衙街道办事处任职,新技术与新思路为老乡们带来了人气和财气。

“仅今年1月的公益直播,就实现农产品销售额突破20万元。”他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

跟许多寒窗苦读走出乡村又学成归来的返乡年轻人一样,攻读市场营销专业的邵健平也会面对来自亲朋“为何要回”的疑问与不解。他总是笑着:“很简单,用所学让家乡变得更好!”

正是这种“实干精神与带头作用”让青年群体有了切实的获得感,自我价值在职业规划中得到实现。

“扎根基层、奋斗一线是‘00后’所必需的‘成长营养液’。”沈杰说,“这群年轻人将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同频,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与贡献者。”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