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8 00:5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化妆品甩货广告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目标受众:在撰写广告词之前,首先要明确目标受众是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以便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突出产品特点:针对化妆品甩货活动,要突出产品的独特卖点,如功效、成分、品牌知名度等,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价值。
3. 突出优惠力度:在广告词中,要明确地表达出甩货活动的优惠力度,如折扣、赠品、限时抢购等,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4. 简洁明了:广告词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让消费者一眼就能抓住重点。
5. 创意新颖:在保证广告词简洁明了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创意元素,如比喻、夸张、幽默等,使广告更具吸引力。
6. 强调限时抢购:在广告词中强调限时抢购,让消费者产生紧迫感,促使他们尽快下单。
7. 语气亲切:使用亲切、热情的语气,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增加信任感。
8. 注意法律规范:在撰写广告词时,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夸大宣传、虚假宣传。
9. 优化排版:在广告词中适当使用符号、字体变化等手法,使排版更具视觉冲击力。
10. 考虑传播渠道:根据不同的传播渠道(如社交媒体、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魏礼园
又是一年“双11”,各大电商平台的营销活动纷纷上线。打广告、搞促销、找代言,商家们的营销三部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但这不是现代特有的,古代商家为了销量同样花样百出。即便穿越回古代,怕是也躲不过“剁手”,不信就和小缸一起看看古人的那些营销手段。
清明节、中元节,每逢节日就办“购物节”
古代没有“双11”电商节,也没有随处可见的商超,那古人如何购物呢?说到底,电商节就是利用特殊的日子兜售商品,其实这也是古人擅长的营销手法之一。
当时的人们还会约定一个日子,聚集到某个固定场所进行商品交易,就成了“赶集”。每到逢年过节,集市上人来人往,成交量很可观。如果把“集”放到现代的互联网上,是不是就叫“购物平台”了?
因此,几乎每个古代节日都被商人用来做节令生意,举办属于古人的“购物节”“电商节”。这当中,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中元节的集市最为热闹。
春节自然不必多说,人们往往要置办大量年货,所以就有了每年农历腊月出现、专为出售各种过年必备品而举办的“腊月集”。
春节后,元宵的购物节也称“灯市”,以卖花灯为主。人们赏花灯,猜灯谜,放河灯,集市上各式各样的灯笼琳琅满目,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
“都城自旧岁冬孟驾回……天街茶肆,渐已罗列灯毬等求售,谓之‘灯市’。自此以后,每夕皆然。”——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
古代的寒食节在清明节之前,两个节日连在一起过,妥妥的旅游黄金周!趁着假期,古人会踏青出游。人流量一大,集市就热闹了,商家们趁机为人们的春游活动摆出吃食。
“节日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各携枣锢、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刍,谓之‘门外土仪’。……节日坊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而到了七夕节,姑娘们会穿上新买的衣服,将自己亲手做的小玩意儿或好吃的瓜果摆出去卖。当时的集市,人多得连车马都过不去,造成全城交通大瘫痪,大家的购买能力自古就不容小觑呀。
“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
到中元节时,各地都会举行斋会进行祭祀,唐代甚至将中元节设置成“法定小长假”,放假三天。这三天里,各种各样的祭祀品被摆进集市,而且许多东西是在平时很难买到的。
无论是商贩还是买家,古代赶集都要趁早,路程远的,半夜就得起来。这与我们喜欢在半夜赶“网上大集”颇有几分相似。
舞屠刀、玩freestyle,花式广告博出位
做生意少不了要打广告做宣传,古代商家在这方面可一点不输我们。
要想东西卖得好,首先就得叫得响!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用器物声响叫卖的广告。
《楚辞·天问》写道:“师望在肆,鼓刀扬声。”意思是说,姜太公曾经在市场卖肉,不断地挥舞屠刀作响。刀声开腔,这阵仗够气势!
而古代商家最简单、最普遍的广告手段还属“吆喝”。宋代商人善于推销商品,叫卖声十分有特点,称为“吟叫”,不仅各有音调,更会附上精心编写的辞章。
“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采其声调,闲以词章,以为戏乐也。今盛行于世,又谓之吟叫也。”——宋·高承《事物纪原》
这有点今天在商品市场上听到的“看一看,瞧一瞧”“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到明清时,吆喝已是一种通俗的商品宣传方式,走街串巷时就可随意来一段的freestyle,既押韵,还把商品卖点唱好。
《燕市货声》便有记载古代许多醒脑又上头的广告词——
“小炸食,我的高;一个大,买一包;哄孩子,他不闹,他不淘。”
“姑娘吃了我的糖顺面,又会扎花,又会纺线,小秃儿吃了我的糖顺面,明天长短发,后天梳小辫。”
除了各具特色的声响广告外,店面招幌也是古代商家重要的竞争工具之一,除了用文字书写细节,还会悬挂与所经营商品相关的各类实物。
《水浒传》中写武松景阳冈打虎,武松“望见前面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岗”。这“三碗不过岗”就是酒店的招幌广告。
光靠招幌显示自家招牌还不够,商家们为了提高商品的档次,还喜欢将店面包装得非常豪华,吸引顾客上门。
宋代流行的、用竹木与彩帛搭建起来的彩楼欢门就是一种常见的的店铺装饰,这类广告一般用于酒店,越是高级的酒店,彩楼欢门就越豪华。
“九桥门街市酒店,彩楼相对,绣旆相招,掩翳天日。”——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为使店铺晚上也能张扬醒目,商家们还会给招牌配上灯箱和灯笼,天黑点亮后,远远可观。这种灯箱到今天仍是商家招揽顾客的一种重要形式。
专家鉴定、顶流带货,代言好评刷不停
名人效应自古就有。春秋战国时,人们就知道可以依靠专家鉴定,提供信誉保证,从而提高商品的销量和售价。
《战国策·燕策二》中讲述了一则伯乐相马的故事。当时有一名贩马的商人花钱请伯乐来围着自家的马儿看一圈,还依依不舍回望一眼。凭着权威大佬的出场,马不仅卖出去了,身价还涨了十倍。
不仅如此,利用明星代言扩大商品关注度那一套,古人也早就用起来了。
名人带货最出名的莫过于美食届的扛把子苏轼。最关键的是,他的带货能力强,想想我们吃的东坡肉、东坡饼、东坡肘子,跨越千年火到今天。
他在《食荔枝》中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在《猪肉颂》中写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在《食蚝》中写道,“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
苏轼不仅善于发现美食,更善于描绘,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代言人口播顺啊!往往他写一句好评,都能变成一句“买它”。
无独有偶,东晋顶流男神谢安也曾帮同乡推销蒲扇。不管去哪里,谢安手里都拿着蒲葵扇,有时还会扇几下,举手投足之间,风流而又潇洒。
据《世说新语·轻诋》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记载:
“(谢)安乡人有罢中宿县诣安者。安问其归资,答曰:‘岑南凋弊,唯有五万蒲葵扇,又以非时为滞货。’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慕而服焉,价值数倍,旬月无卖。”
这与明星涂了某个口红很好看,于是全网查色号是一样的。有了谢安的带货,蒲葵扇价格自然也翻了好几倍。
试吃、送货上门,大促销还赠售后服务
广告打得再响,价格优惠才是王道。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汉商人已经意识到“贪贾三之,廉贾五之”,意思是贪图厚利的只能赚30%,而薄利多销可以赚50%。
双十一商品优惠、打折信息满天飞,正是在充分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大甩货,活学活用了古人“贪三廉五”的经营之道。
古代商业之父范蠡更是划出了营销重点:“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意思是在商品值钱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推销,赶紧出手,商品一旦过气,就会变得分文不值。
于是,商家们为使货物尽快出手,展开了五花八门的促销方式,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关扑”。
“大街关扑,如糖蜜糕、灌藕、时新果子、像生花果、鱼鲜猪羊蹄肉,及细画绢扇……诸般果子及四时景物,预行扑卖,以为赏心乐事之需耳。”——南宋·吴自牧《梦梁录》
商家用预售的各种商品作为彩头,顾客将钱或物品作为赌注,按照约定的方式,如抛掷铜钱猜正反面,顾客猜对了可免费或打折拿走商品。是不是很像现在的抽奖?
如果预算有限,古代商家也支持分期付款。看上了大件,又没法付全款,就可以选择账单分期。与商家商量分期的期数以及每期还款利息,再将自己暂时用不着的贵重物品作为抵押。
除了打折、送券、抽奖以外,古代也提供许多如今流行的购物服务。比如先货后款服务“赊销”,送货上门服务“送力”,以及快递配送服务“走镖”等等。
种种购物服务中,最人性化的是饮食行业里的试吃服务“撒暂”,让客人先消费,凭顾客品尝后的满意程度进行出售。
“有卖食药香药果子等物,不问要与不要,散与坐客,名之‘撒暂’。”——南宋·吴自牧《梦梁录》
大饱口福之后再决定给不给钱,这服务可比七天无条件退换还给力。只要东西好吃质量过关,商家稳赚不亏。
自古以来,营销的方法一直都不少。大家还是要多冷静,抵制住诱惑。
参考资料:
《古代如何促销》
《古代作品中的广告及诗词在广告中的运用》
《清明上河图植入了多少广告?》
《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
近日,据相关媒体发布《蔻赛微商董事长谢佳自曝年收入10亿 涉嫌虚假宣传偷税漏税》引不少人关注,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包括蔻赛胶原蛋白饮品和蔻赛化妆品在内的蔻赛品牌,都隶属蔻赛(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张伟。
公开信息显示,蔻赛发展迅猛,短短五年现已拥有“100万+”全球经销商、300座+城市覆盖、350家+线下实体店。开启全球市场布局,逐步进驻到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的日用品市场。2015年1月起品牌广告还登陆了“世界的十字路口”——纽约时报广场。
蔻赛多款产品被指虚假宣传
以蔻赛胶原蛋白燕窝饮品和蔻赛复合蔬果胶原果味饮品为例,该产品由当红小花关晓彤代言,而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还有关晓彤与产品的墙体广告,靓丽的青春美少女、诱人的水果图,再加上“时光留住 美丽定格”、“体轻 形美 肌肤弹”的广告语,从蔻赛饮品的广告来看,该产品宣称有减肥、塑身、美容等功效。
社交财经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这两款产品均非保健品,但却宣传“作用于脂肪细胞,加速脂肪分解,减少体脂率,帮你保持轻盈体态,实现S型傲人身材”、“细胞滋养、抗糖抗氧、净肠养颜”等保健功效是违反《新广告法》的行为。
此外,蔻赛肌颜鲜幼焕活安瓶精华液在蔻赛官网宣传集“急救护肤”、“高能抗衰”、“淡化皱纹”、“驻颜养肌”等优势于一身,360°全日制呵护肌肤,凝固青春、逆转岁月痕迹;临床验证,10分钟即时紧致提拉面部轮廓,8小时活性物为肌肤注入能量,连续使用14天,明显改善表情纹,28天后,肌肤平滑度提升24%,长效淡纹抗皱,提升肌肤弹力;COSE蔻赛安瓶精华液引入意大利Vitalab独家“奇迹抗老胜肽”“冻龄塑颜因子”科技护肤专利等。
相关人士表示,蔻赛以上的宣传提到临床验证,却没有验证单位、验证数据等信息;宣传专利却没有相关的专利号及说明,“急救护肤”、“高能抗衰”等宣传也涉嫌虚假宣传、疗效性宣传。
此外,据相关代理商表示:“如今蔻赛畅销产品水光精华,蔻赛官方零售价580/盒,大区级进货价150/盒,但是很多电商平台甩货价平均80/盒,二手商收购价45/盒。即便价格如此低廉,二手商也要挑三捡四,只要生产日期新鲜的,临近保质期的坚决不要。究其原因,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蔻赛产品市场太泛滥,消费者变得不认可,不好卖!”
囤货压榨低级代理商
社交财经发现,微商企业蔻赛也难逃其代理模式涉嫌传销的行为。据了解,蔻赛董事长谢佳自吹年收入10亿元,此外,2018年12月,蔻赛微商大区群疯传当月新加盟248位大区,实现销售收入一亿两千四百万。
那么,蔻赛高层为何如此高调呢?据低级别代理商李佳(化名)告诉社交财经:“蔻赛董事教人贷款,透支信用卡,借高利贷等方式,筹资加盟蔻赛,然后让加盟者又以相同的方式招募新人。起初一个大区40万,后来50万,目前涨到60万。号称3000名大区,但是买卖之间没有发票,涉嫌偷税漏税。此外,蔻赛董事号召大区高消费,买豪车,以此发圈吸粉,宣传加盟蔻赛后获得的美好生活,以此作为宣传资本,引诱更多不明真相且急于创业的人加盟进来。”
从图中一可以看出,投入50万做大区总监,如果可以发展5个大区B和25个大区C,不算返单,仅首批款就可以获得92.5万元。
从图中二可以看出,50万大区总监招募的合伙人、总代和一级代理的利润率分别为24%、52%和100%。
据悉,2018年底,蔻赛再次改变代理门槛,50万元大区的标准升级为60万元,8万元合伙人改成9万元。在各种虚假宣传和团队组队对代理商威逼利诱情况下,很多人为了节省10万元、赶在涨门槛之前成为大区,导致加盟者蜂拥而至,使得蔻赛业绩出现井喷。
据曾参与蔻赛代理商的张琳(化名)女士跟社交财经表示:“蔻赛现在的商业模式,在于招代理,然后让代理囤货,不在于有多少消费者购买,就在于给代理洗脑,每每看到蔻赛的宣传,都是代理在秀囤了多少货。囤货,从来卖不出去,都是代理在刷蔻赛的业绩。如果三级代理返利,其实就是传销。但蔻赛的模式更狠,完全无返利,就是吃代理。”
此外,跟正牌化妆护肤品牌相比,蔻赛微商的目的并非让消费者使用好产品、多渠道发展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一步一步稳妥的把市场做大做强,他们打着“社交电商”等旗号搞传销,通过拉人头和产品库存大转移,让代理囤货产生利润,很多大区的产品,因为没有接受而积压在手。
北京市:微商“三无”产品多 价格虚高退货难
3月9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17年微商行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产品质量是微商经营中最突出的问题,其次是宣传和服务。
通过对2017年全年微商问题的新闻舆情进行分析,工作人员发现,其中最突出的是产品质量问题,其内容占比达到54.57%。同时,报告显示,微商服务层面主要问题表现在“售后退换货”的退款困难、微商可能拉黑消费者等情况。其中,养生保健、化妆品、日用服装商品类不同意退换货的占比超过50%。
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说:“微商与其他商业从业者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其‘自用’ 和‘销售’用途的双重性。微商‘亦商亦友’的特征以及迅猛发展,造成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缺失,给市场监管带来了不小难度。”
对此,北京市消协建议,当前针对微商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希望能在《电子商务法》中明确以微商为主流的社交电商的法律性质和地位,明晰权利义务关系,使得微商及社交电商平台在经营中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更加全面地引导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