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9 07: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莫言《蛙》的读后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了解作品背景": - 在写作之前,要充分了解《蛙》这部小说的背景,包括莫言的创作动机、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历史背景等。
2. "明确读后感的目的": - 确定你写这篇读后感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还是为了探讨作品中的某个主题或人物。
3. "结构安排": - 一篇好的读后感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蛙》的内容,以及自己读后的初步感受。 - 主体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作品的主题和意义:分析作品所探讨的主题,如计划生育政策、人性、道德等。 - 人物形象:评价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 - 语言风格:评价莫言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讽刺、夸张等。 - 艺术特色: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如结构、情节、描写等。 - 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观点明确": - 在读后感中,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既要表达对作品的喜爱,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 - 避免人云亦云,
长篇小说《蛙》是莫言2009年的作品,曾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时也是2011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小说以中国农村的计划生育历史为背景,叙述了“我”的姑姑万心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后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其传奇坎坷的一生。
建国初期,姑姑凭借着其过硬的技术和坚定的信念,改变了农村土接生婆们的接生方法,以新的接生方法挽救了数以千计的产妇和新生儿,因此受到群众的衷心爱戴,获得了”送子观音“的称号。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姑姑作为计生办副主任,坚决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真正做到了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亲手做掉了上千名计划外胎儿,无异于刽子手,也因此被群众憎恨。
姑姑虽然认为自己执行的是国家的政策,但内心仍然充满了矛盾、痛苦、煎熬,以至于到了晚年,姑姑嫁给了民间泥塑大师后,整日沉浸在回忆之中,每日都向泥塑大师描述被流掉胎儿的特征,再由大师创作出来供在一间房子里,以使得他们的亡灵得以超生,早日投胎。
《蛙》是一部反思中国六十年计划生育史的作品,同时也对”姑姑“的个人辛酸表达了深切的同情,表达出了作者对生命的人道关怀,承担起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高明的作家敏锐而有前瞻性。在15年前,作者就通过对代孕事件的描写,揭露了商人的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对代孕女子的戕害,敏锐地捕捉到了社会的风云变幻,真的让人振聋发聩。
书中有在饥饿年代小伙伴们吃煤的描写,这当然不是真的,作者还因此受到谩骂。我真是替那些骂者感到羞耻。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就有一个小女孩是吃土的。莫言的《蛙》显而易见是受其影响的(小说中出现了马孔多),也有一点魔幻现实主义。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蛙》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人性的剖析,更有对生命的敬畏。我认为在所有茅奖作品中,《蛙》应该是名列前茅的。
不过,我不明白的是,小说的结构,为什么要通过向一名日本教授写信的方式来进行呢?
50年代不是按族谱辈分取名?即便不用辈分,那代人也是建国、保家、卫国、援朝之类的。而小名出于好生养,一般叫虎娃、狗子、狗蛋、水生、石头、顺子之类的,什么时候以身体部位和器官命名了?第一章第二段又给我暴击:先生,我们那地方,曾有一个古老的风气,生下孩子,好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命名。譬如陈鼻、赵眼、吴大肠、孙肩……
譬如我曾讲过的吃煤的故事。许多人以为是我胡乱编造,我以我姑姑的名义起誓:这不是胡编乱造,而是确凿的事实。
莫言和堂姐
你说吃草根、树皮,甚至是吃土,我都没意见。怎么一堆人吃煤,不要钱的吗?你家种的大白菜去哪了?当然,文学是可以虚构、荒诞的。只是不要打着反应真实历史的旗号,又脱离历史来瞎写嘛。一边说魔幻现实不用当真,一边又说全是真事,不精神分裂吗?莫言的哥哥在华东师范大学就读,一个能出大学生的家庭,会饿到吃煤?能照相的家庭会饿到吃煤?我家是在粤北山区,隔壁十公里就是江西,我们这很穷的。我奶奶是1932年生人,生了六个孩子,爷爷疾病缠身,去世的又早,全靠集体支撑那几年。我大伯二伯都去当兵了,我小叔高中都读不起,也去当兵了。我家那么穷,连照片都没有,也没有吃土,番薯芋头倒是吃得多。我奶奶今年90岁,身体还非常健朗,基本每天都去田里干活,闲不住,哪怕走走看看都好。第一章末尾又又给我暴击:他压低声音说:伙计们,好吃!她尖声喊叫:哥呀,快来吃啊!他又抓起一块煤,更猛地咀嚼起来。我们班三十五个学生,除了几个女生不在,其余都在。我们每人攥着一块煤,咯咯崩崩地啃,咯咯嚓嚓地嚼,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秘的表情。
合着日寇不远千里,漂洋过海就是为了送温暖的?那作为礼仪之邦,我们是不是该礼尚往来,送个更大的温暖给他们?不过后面她父亲死因未知,飞行员男友叛逃台湾,她甚至以自杀来向党示威,说明她可能被日寇‘热情招待’过。姑姑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在平度城里住了三个月,有吃有喝,没受罪。姑姑说那杉谷司令是个白脸青年,戴一副白边眼镜,留着小八字胡,文质彬彬,讲一口流利中文。姑姑说她对杉谷没有坏印象。
当然这是姑姑私下里对我们自家人说的,对外她不这样说。对外她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受尽了日本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坚决不动摇。
1961年山东出生人口113万,1980年是101万,80年可没有严格的计划生育哟。是不是很意外,莫言笔下的人间地狱,出生人口居然比80年多?莫言应该改名叫谎言,一开口就是谎言!这么点文字就如此多明显的谎言,隐藏的更是不知几何。莫言笔下的人民,好像整天吃饱了没事干,就是在整人批斗人。也不知道水利设施,工业体系是哪里来的,我觉得可能是神笔莫言写出来的。是人民窃取了他的成果,不然为什么对人民如此尖酸刻薄呢?第二部序言:1961年春天,姑姑从王小倜事件中解脱出来,重回公社卫生院妇产科工作。但那两年,公社四十多个村庄,没有一个婴儿出生。原因吗,自然是饥饿。因为饥饿,女人们没了例假;因为饥饿,男人们成了太监。
你有什么资格,代表牺牲的先辈原谅日寇?杉谷义人只是你虚构的老师,现实里日本政府什么时候正式承认错误了?你替他们承认了?莫桑,你滴良心大大滴好!你说他无辜,那你知道日本军国主义有多疯狂吗?几十万女性自愿充当妓女,用嫖资支援军费。不管什么立场,你看看人家的觉悟。您的父亲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如果没有战争,如您所说,他将是一位前途远大的外科医生……我将您的信读给我的姑姑、我的父亲和我们这里许多经历过那场战争的人听了。听罢信后他们都眼含泪水感叹不已。
您父亲驻守平度城时,您才是一个四、五岁的少年,您父亲在平度城犯下的罪行,没有理由让您承担,但是您承担了,您勇敢地把父辈的罪恶扛在自己的肩上,并愿意以自己的努力来赎父辈的罪,您的这种担当精神虽然让我们感到心疼,但我们知道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有二十多名三年级学生,给《北海道每日新闻》寄去一封信和5元钱。在信中写道:“我们把积攒的零花钱送去,老师说我们在这里享受温暖,生活愉快,而在满洲的士兵们,却生活在非常寒冷的环境下。我们希望不管支那兵何时来,要毫不犹豫地给予最大打击。”
一个叫井上千代子的女子,她为了让新婚丈夫安心出征。在出发的前夜,以短刀自刎身亡,她万字遗书的大意是:“我很高兴能在你出征的前一天,先离开这个世界。这样你就不会担心以后的事情了,我会一直守护大家,请你也好好为国出力。”
井上千代子
1932年9月,震惊中外的‘平顶山惨案’,其罪魁祸首就是她丈夫井上清一,将村民3000余人集中无差别扫射屠杀。日寇侵华是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支持,并不是你意淫的只是军队的错误,用一句话说‘原子弹下无冤魂’。我看得也很感慨,我奶奶这代人吃过最多的苦,没写出《煤的赞歌》,莫言没吃煤却写出了《煤的赞歌》。掌握话语权就是好呀,肆无忌惮颠倒黑白。他写了一篇散文《煤的赞歌》,发表在大众日报副刊上,在我们东北乡引起很大轰动。听到这些消息我很感慨。我们这些吃过煤的没写出《煤的赞歌》,肖下唇没吃煤却写出了《煤的赞歌》。
你可别真诚地写作了,你写的每个字词句段,都是刺进祖国锋利的尖刀。鬼话连篇,难怪能得诺贝尔文学奖。我放弃了,实在读不下去。下面我说说个人的看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口爆发性增长,而土地的承载量又无法满足。按当时的人口繁殖速度,不加以任何控制的话,必然会产生一系列更严重的问题。根据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全球饥饿人口多达8.11亿,约占全球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只是印度就将近2亿。印度倒没有计划生育,就是许多人挨饿,莫言最讨厌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强迫流产结扎当然是恶,粗糙执行政策当然要批评,但管生不管养是更大的恶。任何国家的成功与失败,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逐渐积累的结果。计划生育在当时是符合国情的,所以按现在国情就取消了,放开生育有些人都不愿意生。和稀泥谁都会,为了长远利益放弃眼前利益是困难的,是会得罪人的,但该做还是要做的。您的安慰和开导,使我心中豁亮了许多。既然写作能赎罪,那我就不断地写下去。既然真诚的写作才能赎罪,那我在写作时一定保持真诚。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找准目标,坚持就是胜利。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