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网络 观后感》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9 20:26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网络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网络观后感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观后感是针对网络整体现象、某个具体事件,还是网络中的某个特定话题。这有助于你围绕主题展开论述。
2. 确立观点:在写作前,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是支持网络发展,还是对网络现象持批判态度?观点要明确,有利于后续论述。
3. 收集素材:在写作过程中,收集与网络相关的素材,如新闻报道、案例分析、专家观点等。这些素材有助于支撑你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4.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应具备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网络现象,正文部分阐述观点和论据,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建议或展望。
5. 论证有力:在论述过程中,要运用逻辑推理、举例论证等方法,使观点更具说服力。避免空谈,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6. 语言表达:观后感要求语言流畅、准确、生动。注意以下几点: a. 避免使用口语化、不规范的词汇; b. 注意句子结构,使文章读起来更具节奏感; c. 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7. 举例说明:在论述过程中,适当运用具体案例,使观点更具说服

网络社交多,幸福反而少

受访专家: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

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副主任杨可冰

翻翻朋友圈、刷刷微博、聊一会儿QQ……社交媒体似乎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和睡前第一件事都可能与此有关。然而,幸福研究领域权威刊物《幸福研究期刊》上最近发表的一项调查却指出,频繁使用社交软件不仅没有提升个人幸福感,反而是用得越多,心情越糟。

消极感来自相互比较

截至2019年,全球共有43.9亿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数据咨询中心GWI分析了45个国家的数据后发现,这些国家的网民过去7年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上升了60%,中国2019年每人每天平均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为139分钟。在线社交互动已渐渐取代面对面交流,成为人际联系的主要方式。

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发表的这项新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对整体幸福感的影响,最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如何使用它。研究人员对三个主要社交平台进行调查发现,人们使用的次数越多,报告的负面情绪就越强烈。这种消极感主要来自“社会比较”,比如,浏览到他人不断发布的精美照片,就会产生“我的生活没那么好”的感觉,并由此导致自尊下降和幸福感降低。即便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人们依靠社交媒体增加了沟通联系,却并没有有效降低孤独感。

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瘾医学中心副主任杨可冰表示,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最为明显,可使他们的注意力、创造力、记忆力变差,人际交往水平降低,甚至丧失自我判断能力,以致个人“社交”走向失控。《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浏览社交平台超过3小时的青少年,更易出现抑郁、焦虑、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等心理健康问题。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院也发布报告称,每天使用社交软件超过2小时的年轻人,容易出现自我评价差等问题。正如杨可冰所说:“社交媒体正在剥夺我们最宝贵的东西。”

社交媒体在掌控生活

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说,社交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除了提供快捷的人际沟通外,还可以用来支付账单、打车、叫餐、购物。从这个角度看,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幸福感。但同时,无孔不入的社交媒体也在“操控”着使用者的生活。纪录片《智能社会:进退两难》中介绍了社交媒体使人“上瘾”的原因:基于一定的算法,社交媒体公司可以预测使用者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甚至掌握个人情绪。

持续精神犒赏。被美颜过的笑容、被布置过的餐桌、被“秀”出来的亲密关系……这些收获朋友圈点赞的信息,会通过短暂的奖赏机制,“激励”你持续发布相似内容。久之,你展示的就不再是自己的真实生活,而是你想成为的样子,同时变得越来越难认清自我,直至迷失在网络社交的虚假世界中,出现长期的焦虑情绪。

营造社交假象。孙时进说,社交媒体上的交流,看起来很近,实际却是冰冷,甚至虚假的。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戴维·霍顿认为,除了少数密友和家人外,发布个人照片并不能提高建立密切联系的几率;相反,过多发布自拍照还会让一些不熟悉的人觉得反感,虽然他们有时会给你“点个赞”。

自视意见领袖。杨可冰说,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观点可能很难统一,但在社交网络上,集体意识更容易强加到个人身上,使人成为某种观点的引领者。而出生于社交媒体高度发达时代的年轻人,年纪尚小、三观尚未形成,如果迷失在碎片化信息中,就易失去正确判断。

两位专家都认为,冲动、偏激、固执、空虚的人,由于现实人际支持少、不满情绪多,更倾向从虚拟世界寻求精神慰藉。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具有神经质、宜人性和责任心三种人格特质的人更易沉迷社交媒体。其中,神经质的人心理压力和焦虑水平较高,为逃避负面情绪,最有可能深陷社交媒体;有宜人性和责任心特征的人富有同情心且有一定自控能力,他们会有意识地使用社交网络,以维护友谊和促进事业发展。

引导社交媒体向“善”

孙时进说,技术本无善恶对错之分,社交媒体也是这样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人们如何使用。要肯定社交媒体在人际互动、观念传播方面的作用,但也要进行科学干预,善用社交平台做有意义的事。生活中,尤其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关注,使其养成良好的社交网络使用习惯。

限制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表的一份研究,如果能把每天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限制在半个小时,就可以显著改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也明确提出,1岁下的婴儿应完全不接触电子屏幕,2~4岁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打造三位一体的培育体系。杨可冰说,家长应以身作则,检查自己的媒介使用动机和习惯,并反思对孩子的影响;学校须指导学生理解媒介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区别和联系,了解信息传播流程,建构反思和批判意识;社会机构则应组织开展相关公益讲座和展览、举办专业论坛,并以出版书籍、宣传手册或运营公众号的方式,助推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

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法律法规是挡在社交媒体滥用方面的一道红线。比如,美国法律规定,年龄在13岁以下的儿童申请登录社交网络帐号前,必须获得家长的同意。英国政府也提议,立法强化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的自我监管,以保护用户免受有害内容的影响。

比起外部管制,专家认为,对个人来说,更重要的是接纳自己、展示本真。在社交网络上卸下面具,摘掉滤镜;回归现实生活,第一时间感恩周围的人,这样才能获得更积极的人生体验,提升幸福感。

来源:生命时报

快评|国人被骗到缅北从事电信诈骗,警惕网络小视频布下的陷阱

(小尘4x/图)

日前,云南警方发布视频,揭开了偷渡到缅北等境外地区的人员的悲惨遭遇,与视频平台上缅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截然不同。如果相信了视频网站上小视频讲的,要到缅北去淘金,恐怕就会落入陷阱,被迫成为诈骗集团的一员。

不知道何时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很多介绍缅北地区情况的账号。在这些账号的描述中,缅北简直就是缅甸的“香格里拉”:尽管缅北不少地区也是武装割据、军政府执政,但这里不受缅甸国内混乱局势的影响,而且一些地区人口以汉人为主,很多人甚至自称是中国人,在视频中处处“维护中国利益”,对中国人自然也是非常友好的;这里通行人民币,手机信号是国内运营商,街头全是汉字,在这里生活和国内边境地区没什么不同;这里的人们善良淳朴,有漂亮温柔的姑娘(当然也有潇洒的),而且还遍地黄金,只要肯干,发财是分分钟的事儿,就算做点小买卖,或者只是在餐馆打工,收入也比国内高得多,或者到农村买块地,享受岁月静好的田园生活……这些小视频,受到了不少关注,播放量很大。很多人看后,可能会产生对缅北的向往。

殊不知,这些小视频可能只是为了引诱人们去缅北而营造的虚假宣传。这些账号,可能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与诈骗集团的关联,也没有直接诱骗人们去缅北的内容,但是,这些账号却营造了一种缅北是世外桃源的假象。当一个人看多了这一类的小视频,可能不知不觉就对缅北产生了好感,之后再收到老乡、网友等去缅北淘金的“邀约”时,就更容易上当受骗。

一旦被骗出境,面对的就不再是岁月静好了。缅北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就算有军政府,为了收入,也基本上对诈骗等“产业”放任不管。据云南警方的视频,一旦被境外优渥的待遇欺骗出境,就会被诈骗集团强迫从事电信诈骗等非法活动,女性则可能被强迫卖淫。如果不听话,就动辄打骂。有回国人员现身说法,如果逃跑被抓回来就会遭到毒打,有些人直接被打死,甚至被活埋。其实这样的情形不只发生在缅甸。之前菲律宾成为不少电信诈骗杀猪盘的源头,不少被骗去菲律宾“打工”的中国人,也多有不听话就挨打的遭遇。很多人在异国他乡被收了护照,被严密看管、动辄殴打,最终不得不与犯罪集团同流合污。

通过偷渡等非法途径越境到缅甸的中国人,并没有准确人数统计,但坊间普遍估计数以万计。虽然不排除有部分人是明知去缅甸是要从事诈骗活动的,但也有很多都是被诱骗的。而这些被欺骗的人中,恐怕有不少是受到了小视频的影响,以为缅北是遍地黄金的乐园。

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缅甸,结果界面会出现提示,提醒网友缅北是诈骗多发区,不要轻信海外招工信息,搜索结果中也会出现各地公安部门等发布的反诈骗视频。这些提醒非常重要,但还远远不够。

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在网络发声。这也给了非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通过社交平台传播虚假信息,欺骗网民,以方便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对这些信息,网络平台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甄别。网友们在上网浏览信息的时候,也应该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受骗。

辛省志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