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0 00:26
写作核心提示:
《关于《20》观后感作文应该注意的几个事项》
在撰写关于《20》这部作品的观后感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你的作文内容丰富、观点明确,同时符合学术和审美的标准:
1. "明确主题": - 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你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或感受。是关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主题思想,还是艺术表现手法?
2. "深入分析": - 对作品中的关键情节、人物关系、象征意义等进行深入分析,避免仅仅停留在表面描述。
3. "逻辑清晰": - 作文结构要清晰,观点表达要有逻辑性。可以使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观点,再进行详细论述,最后总结。
4. "引用准确": - 如果引用作品中的具体内容,确保引用准确无误,避免断章取义。
5. "结合自身": - 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谈谈作品对你个人有什么启发或影响。
6. "避免主观臆断": - 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主观的词汇和表达,用事实和逻辑来支撑你的观点。
7. "文化背景": - 考虑作品所处的文化背景,分析作者可能受到的文化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体现在作品中。
8. "批判性思维": - 展现批判性思维,对作品中的优点和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初一8班 孙熠之
这是我第一次全程观看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非常激动。从习爷爷作的二十大报告中,我了解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句话: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为00后,我们享受着现代化的生活,从小就经常用“现代化”来搭配校园设施、高楼、道路等等造句。长大一点后,我从爷爷口中得知,仅仅几十年前,他们那辈人还没解决温饱,而实现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目标。这些年,依靠着先进的技术和不懈的奋斗,我们这个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逐渐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强盛,我们不仅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为什么要在“现代化”前面加一个“中国式”呢?二十大报告中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各个国家有自己的国情,就像我们每个人,每个班级,每个学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穿鞋子,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现代化”的理论并不是只归属于西方,中国正在重新定义“现代化”的时代特征。我们的崛起与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靠着掠夺殖民地、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历程不同,更加强调同世界各国平等相处,互利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而且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典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快速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词则显示出了历史的厚重。这几年,我们从历史和政治书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表述。我们的祖先不仅沐浴过汉唐雄风,还把文明种子散播到世界各地。现在,我们祖国的发展,也正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伟大复兴未来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实现。我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指导老师:李振宇)
来源: 光明网
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紧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创新方式方法,原原本本地学习,并严格按照“找问题、析原因、理思路、定措施”的思路,落实全面学、细致查、积极改的基本方法,下大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 “浮、懒、疲、粗、虚”五种不良风气,重点解决好服务态度“生、冷、硬、横”等问题,坚决纠正凭老经验办事,废除不合时宜的习惯传统做法,把学习领会大会精神作为履职尽责、完善自我的第一需要、第一需求、第一责任和第一任务来认识,在学习中掌握精神,把握实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
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在工作实践中,以问题检讨观为镜子,深入查找隐性问题,不就事论事,不避重就轻;注重从工作方法上查找原因,不回避矛盾;自觉从思想深处挖根源,不敷衍塞责。始终以严格的制度促落实,以务实的作风抓落实,及时破除自满思想、狭隘意识、畏难情绪、本位主义、守旧观念,真正树立起忧患意识、开放意识、拼搏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多思发展之忧,多谋发展之策,多出发展之力,确保事事有结果,工作见成效。
学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主动摒弃小进即安、小成即满、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思想障碍;就是要自觉破除 “学而无用,用而不学”的思想;就是要自觉破除“随大流,按部就班,甘居中游”的思想;就是要自觉破除“守摊子、保底子”的思想。认真克服学习中的“三种倾向”,一是要克服就理论学理论的倾向,不能满足于背了多少观点、抄了多少笔记,而是要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学,防止把理论学习抓“虚”了;二是要克服盲目联系实际的倾向,先学懂弄通理论,再结合实际解决问题,防止把理论学习抓“浅”了;三是要克服搞简单对号的倾向,不以琐碎小事代替落实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防止把理论学习抓“偏”了。
作者:田根录
编辑:赵佳欣
责编:郑黎波
主编:姚启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