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手把手教你写《犯罪人员思想汇报》,(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0 09:49

手把手教你写《犯罪人员思想汇报》,(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犯罪人员思想汇报作文注意事项》
一、明确汇报目的
在撰写犯罪人员思想汇报作文时,首先要明确汇报的目的。一般来说,犯罪人员思想汇报作文的目的是通过反思自己的犯罪行为,表达悔过之意,同时展示自己改造的决心和态度。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这一目的展开。
二、真实反映自身情况
犯罪人员思想汇报作文要求真实反映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写作过程中,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过去,不回避问题,不夸大其词。以下是一些具体注意事项:
1. 真实描述犯罪经过:详细叙述犯罪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和后果,以及犯罪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2. 反思犯罪原因:分析自己犯罪的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等,深入剖析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
3. 表达悔过之意:真诚地表达自己对犯罪行为的悔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受害者表示歉意。
4. 展示改造决心:阐述自己接受改造的意愿,表明自己将努力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决心。
三、注意文章结构
1. 标题: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文章内容,如《悔过书》、《我的犯罪历程与改造之路》等。
2. 引言:简要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犯罪类型等,为读者了解文章背景。
3. 正文:按照犯罪经过、

被判“无期徒刑”的人,每天在监狱里干些什么?说出来或许你不信

你知道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人,在监狱中都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吗?

影视剧中关于监狱的描述,不是和狱友打架斗殴,就是想办法越狱跑路,无论是哪种,都充斥着极端的暴力和冲突。

然而现实非但没有这些血腥的暴力“美学”,反而健康的让人难以置信。

无期徒刑犯人的一天

每天早上六点,监狱里准时响起哨声。那声音刺耳得很,像是在耳边炸开,把人从睡梦中硬生生拽出来。

监室里的人不敢磨蹭,听到“起床”的喊声,就得立刻从硬邦邦的床板上爬起来。

床板薄得跟纸似的,睡一晚上腰酸背痛是常事,可没人敢抱怨。

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叠被子,得叠得整整齐齐,像块豆腐一样,边角不能有一点歪斜。

叠不好,狱警的眼神扫过来,轻则被训几句,重则得罚站墙角,谁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所以每个人都老老实实把手艺练得炉火纯青。

叠完被子,没时间喘口气,六点半左右就得去吃早饭。

监狱的食堂可不是什么美食天堂,想吃煎蛋培根那是做梦。

桌子上摆着的通常是馒头、稀饭和咸菜,偶尔有土豆丝或者白菜汤,那就算“改善生活”了。

饭菜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吃饱是没问题的,但要说营养均衡,那就别指望了。

吃完饭后他们就要立刻端着碗筷去洗干净,然后再将其规规矩矩的放在事先工作人员们给他们规定好的地方。

没人敢偷懒,因为接下来就是一天的重头戏——劳动改造。

无期徒刑的人可不是进了监狱就能闲着,国家没打算让他们白吃白喝。

早饭后,狱警会带着大家去工作车间,开始一天的劳动任务。

有的人得缝衣服,有的人组装零件,还有的监狱会接外面的活儿,比如加工鞋底。

听说有个监狱的犯人,每天得缝几百双鞋底,手指头磨出厚厚的茧子,疼得晚上都睡不好觉。

可再疼也没办法,因为干活的时候这里规矩多得让人头皮发麻,不仅不让交头接耳,就连太累想摸个鱼投个懒都难以实现,因为狱警就在旁边盯着,眼神犀利得像鹰一样。

有人动作慢了,可能被点名批评,甚至扣点分数。

在这里大家最关心的,其实就是评分制度,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更关乎到日后他们能否顺利减刑。

通常劳动会一直持续到中午,而在饭后则会有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这时候有人会抓紧这些空档眯一会儿放松一下,有人就盯着天花板发呆。

这点时间虽然短,但对于无期徒刑的人来说,可能是全天最轻松的片刻。

休息完,下午的任务又开始了,一点不比上午轻松。一直干到傍晚五六点,劳动才算告一段落。

而晚饭还是老样子,馒头、稀饭、咸菜,顶多加个水煮菜,吃完饭收拾干净,一般七点左右就得回监室。

晚上没啥娱乐活动,电视那是想都别想。有的监狱会组织学习,让犯人读法律书、政策文件,或者写思想汇报。

犯人们的思想汇报跟我们上学时候写的并不同,他们的思想汇报得写自己对犯罪的反思,证明自己“悔过自新”。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狱友们之间就会相互聊天,有的会跟同屋的聊几句,讲讲过去的事儿,有的就一个人闷着,回想自己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听说有个老哥,被判无期后,每天晚上就盯着墙上的裂缝发呆,说是数裂缝能让自己平静下来。听着有点心酸,可这却是他们的日常。

熄灯时间一般是九点或者十点,灯一关,整个监室安静得连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睡着对很多人来说是个技术活儿,想家、想自由、想以前的日子,翻来覆去睡不着的人不在少数。

监狱里的日子大多千篇一律,但偶尔也有点不一样的时候。

偶尔的独特生活

逢年过节,监狱中的 伙食会稍微好一点,春节可能还会增加一些荤菜改善。

还有些监狱会组织运动会或者文艺活动,像篮球比赛、唱歌比赛,能有点特长的人这时候还能露一手,让人感觉自己还不完全是个编号。

劳动之外,监狱里还有不少别的事儿在等着这些无期徒刑的人。

改造不光是干活儿,还有思想教育。每天干完活儿,可能会被拉去听法律课,或者参加文化培训。

有的监狱开了扫盲班,有的甚至有中专、大专课程,目的是让犯人有点文化底子,也能更明白自己犯的错有多大。

除了上课,监狱里还有读书会、音乐会这样的活动。

听说有个监狱有个“书市”,里面放了四万多本书,从历史到法律什么都有,想看书的犯人可以去借。

有的老犯人把图书馆的书都读遍了,还学会了写毛笔字,说是给自己找点活着的意思。

而在人际关系这方面,监狱里的日子也不是完全孤单。

虽然白天干活儿的时候大家不能随便说话,但晚上回了监室,多少能跟狱友聊几句。

聊的内容五花八门,有人讲以前的风光日子,有人抱怨手上的茧子。不过这些交流都在狱警的眼皮子底下,想搞什么小动作那是痴心妄想。

当然监狱里也不是没有温情,探监日对无期徒刑的人来说是个大日子,能见着家人,比什么都珍贵。

探监时间短得可怜,通常只有半小时,聊几句家常,问问外面的变化,就得挥手告别。

听说有个犯人,每次探监完都忍不住掉泪,因为他知道,这辈子可能都没机会再跟家人好好吃顿饭了。

还有晚上八点到九点,有的监区会安排跟家人打电话或者视频通话。屏幕那头的熟悉面孔,能让这些铁窗里的人稍微喘口气儿,感觉自己还没被世界彻底遗忘。

对于无期徒刑的人来说,监狱生活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时间。

日复一日的生活才是折磨

刚进去的时候,大多数人不服气,天天琢磨着上诉、减刑,总觉得自己还有翻身的机会。

可几年、十几年过去了,头发白了,身体垮了,希望一点点被磨没了。

而在这种时候,减刑就成了无期徒刑者们最关注的问题。

中国《刑法》里写得清楚,只要表现好,经过几次减刑,无期有可能变成有期,甚至提前释放。

不过这门槛高得很,得老老实实服刑至少13年,还得有立功表现、悔罪态度,样样都得过关。

监狱里有个评分系统,分数攒够了才能有机会申请减刑。

但这分数不是随便就能拿到的,干活儿偷懒、跟狱警顶嘴,分分钟扣分,想加分就得老实干活儿,甚至立点小功才行。

有人靠着坚持劳动和学习,真的等到了减刑那天,可更多的人,熬到最后也没能走出那扇铁门。

监狱里的生活,说到底,既是惩罚,也是救赎。

每天的劳动、学习、反思,都是在逼着这些人面对自己的过去,同时也给他们一点重新开始的可能。

铁窗外的人可能觉得这日子枯燥得要命,可对里面的犯人来说,每一天都是煎熬和希望交织的混合体。

有人在里面找到了平静,有人却被时间压垮了脊梁。

而这一切,恰恰映衬着外面的世界有多珍贵。

监狱的高墙不只是锁住了自由,也让人看到,遵纪守法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信息来源:

新福建《漳州监狱:服刑人员的一天都在做些什么?》

中国长安网《监狱官方30秒,带你了解服刑人员改造生活! 》

广东监狱《带你深度体验监狱民警的一天24小时》

澎湃新闻《高墙里的罪犯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一场雷雨一场梦 虚伪贪婪终成空

我们本该共同行走

去寻找光明

可你却把我

留给了黑暗

这是来自“东方莎士比亚”曹禺家喻户晓的经典话剧《雷雨》的呐喊。今天上海监狱微信公众号推出《人生如戏,戏启新生》系列第五期:由女子监狱服刑人员演绎的剧目——《雷雨》

《雷雨》故事讲述了旧中国二十年代的某个夏天,周公馆内周朴园、繁漪、四凤、周萍等所有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压抑的家庭氛围、畸形的亲情与爱情,在一场雷雨交加的午后如同大厦崩塌,产生了一连串悲剧,这些人的命运由此发生巨大变化,揭示了人性懦弱、虚伪与贪婪的一面。

让服刑人员演绎《雷雨》,不仅仅是因为它经典,也是因为剧中的人物内心的斗争之激烈、情感爆发之疯狂恰恰与服刑人员在违法犯罪时的心理动机有着相似之处:对金钱的贪婪渴望、对犯罪后服刑改造的恐惧等等,她们也正在经历她们自己人生的一场“雷雨”,悲剧早已潜伏在她们每一个错误选择下。

饰演周朴园的戴云(化名)表示,越是对这个角色的不断深入了解,越是刺痛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她在思想汇报中写道:“其实每个人都曾拥有幸福,只是我不曾珍惜,就像周朴园一样在人前演绎思念亡妻的好人设,但真正面对还活着的鲁侍萍时又极力想摆脱,矛盾虚伪的资本家!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巨大的诱惑驱使我变得极度贪婪,甘愿为金钱俯首称臣,一次次用欺骗来炫耀所谓的成功,在毒品的虚幻世界里沉沦。是我自己一步步走上了违法犯罪这条不归路,我现在最想要的幸福很简单,但却是最容易被曾经的我忽略,那就是和家人在一起度过四季,共享三餐。”

“她因为欲望忘了自己是个母亲,我因为自私忘了自己是个女儿,她忘了人伦天性,我忘了道德法律,可我知道,我今后的人生一定不会和周繁漪一样……我虽与繁漪所经历的事不同,但曾经那种病态的心理和想法是那么的相似,现在我知道自己错了而且错得离谱,我会好好改造,努力改正身上的恶习,会善良、会坚强,重新变回你期望的样子。妈妈,等我回家!”饰演繁漪的尹静(化名)在女子监狱母亲文化熏陶下,特别是在今年演绎经典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监狱文化感召的力量。在监狱中,她幡然悔悟,在警官的帮助下拯救自己破碎的灵魂,重新找回丢失的责任和爱。

台上15分钟的演绎,却仿佛已过半载春秋。《雷雨》会落幕,但女子监狱艺术矫治的探索不会停止。服刑人员在戏剧矫治中用实际改造行动表达她们的悔过之心,在戏剧中悟性,在艺术中疗愈,在悔过中追求向上、向善的人生。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实战练精兵 锋从磨砺出—记宝山监狱“砺剑”防暴队

2、他们,又收到了锦旗和感谢信……

3、【实战大练兵】在训练中成长,在挑战中蜕变

编辑:许立春

供稿:女子监狱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