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0 16:2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廉吏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观后感主题,即你对廉吏的认识、评价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确保主题明确,围绕廉吏展开。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应具备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廉吏的定义、背景或故事,引起读者的兴趣。 - 主体:详细阐述你对廉吏的认识、评价和启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廉吏的品质特点:如忠诚、正直、廉洁、勤奋等。 b. 廉吏的历史意义:如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利益等。 c. 廉吏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廉洁文化等。 -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廉吏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3. 语言表达: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笼统的词汇。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 避免使用口语化、粗俗化的表达,保持文章的文雅。 - 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文章结构紧凑,逻辑清晰。
4. 内容充实:在论述廉吏时,应结合具体事
来源:山西新闻网
9月23日,顺着九曲黄河,“游山西·读历史”第二届全国主流媒体山西行黄河线的第一站,来到了吕梁市方山县来堡村的于成龙故居,感受一代廉吏的好品德、好家风。
“做官就是担当,秉公清风热肠,男儿青史写志向。”2017年,一部讲述于成龙为民做主、为民请命、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同名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全剧带着浓厚的山西色彩,将于成龙修齐治平、知行合一、义不辞难的价值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带着这样的崇敬之心,此行的记者们推开了于成龙故居的厚重大门。
于成龙故居大门
“一代廉官正气歌,身无长物旧衣遮。”康熙皇帝曾盛誉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亲自为其撰写碑文,御书“高行清粹”匾额,称赞其品德“朴直”,做官做事“忠勤”,最大优点“廉洁”。
一腔正义,两袖清风,至诚通天,律己甚严。在23年的从政生涯中,于成龙跨越广西、湖北、福建、直隶、两江等省区,从七品知县到封疆大吏,以勤政爱民、勇于担当、三举卓异的从政实践,刻苦廉洁、刚直不阿、一尘不染的人格魅力,深得各地民众爱戴。
记者们参观于成龙故居
于成龙故居建造于清代早期年间。2014年,方山县按照符合政策、勤俭节约、尊重历史、教育后人的原则,将于成龙故居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合理修缮,通过陈列于成龙及其家人的生活用品、生产用具、读书和劳动场景等,将于成龙一生做人、为官的故事讲给后人。
据讲解员介绍,这处故居是于成龙出仕前,45年耕读生活的重要场所,见证了于成龙的成长、成熟及其优秀品格的养成。其故居传统的建筑形制、简单淳朴的建筑风格,也印证了于成龙为官清廉的历史事实。现如今,因其中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教育含义,这里已成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廉政教育基地。
读黄汝亨《廉吏传》,有几点体会:廉洁并不是道德中最重要的,但廉洁是道德的基本要求。廉洁之士有三等,由于能力的大小和性格的不同,上等为国为民,中等对亲人和周边的人有所帮助,下等仅能洁身自好。最可怕的廉洁是仅仅经济上没有问题,但为了追求权势,误国害民,还不容易为大众所辩认。
附:《廉吏传》序
闻夫大道无名,至德不称。廉者道之一隅,非通士所贵,贤圣所尊异也。(廉洁并不是道德中最重要的)伯夷、叔齐求仁得仁,非以立名,阿衡之勋,未闻畸行,然西山高采薇之风,一介坚不取之节。高以下基,道由本立,廉顽立懦,任重道远,非廉其孰能植之?士捐廉鲜耻,苟且富贵而能立身,天地者未之尝闻。(但廉洁是道德的基本要求)故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盖狷者有所不为、不屑、不洁也。惟澡身履洁,而后可以入磨涅,完坚白,小以立身,大以匡世,故廉贵焉。
然士不贪,犹女不淫。穷居窥观,点染未及,一旦担爵,食禄备冠绅之列,处膏润之地,见欲则乱,见利则昏,乃迁素毁质,与汩俱没,内浊志意,外溷鄙俗,甚者荧惑主心,浚削黔首,流秽扇毒,贻宗社之祸,遗臭千载。(贪腐者究其根本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遇到条件就放纵自我)于是独醒独清之人,砥行于礼义廉耻,而栖志于淡泊凝静,皎然尘埃之表,澄汰末流,纲纪人世。故尚论者独绳督于人吏,而表著其廉,所以扬清风,惩败类,使夷跖分途,治乱征象,泾渭画然,为世劝戒。此《廉吏传》之所以作也。
故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三代以前,道德沕穆,气醇风粹,功利无兢,贫富不相耀,世无贪廉之目。降及春秋列国,卿大夫载位食粟,渐于富侈;夷而战国从横之代,人骛垄断,廉耻道丧;以及汉、晋、唐、宋以来,皆乘浊世之末流,兴于事会,各有标尚。(随着社会风俗的败坏,人们的廉耻之心逐渐丧失)士生其间,与俗俱靡,如飘风之弱羽,洪流之芜草,而鸿功亮节之臣,皎皎独行,敦尚风烈,显荣不以官爵,困苦不以饥寒。于是吏以廉特闻,其人可得而称焉。
然廉不同种,各有分予;不同略,各有建树;又不同量,各有广狭。余乃搜集正史,考其行事,核其情性,究其归宿,列为上、中、下三等,各著于篇。其小廉大害,似廉真蠹,为世教戮辱者,附见之。即有巨公高贤,史不兼载,行无实纪,不敢漫录,俟后之君子,讨论而嗣广焉。万历乙卯春三月,武林黄汝亨撰并书。
《论》
论上:孔子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谓士行己有耻矣。必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皇王之略非小廉曲士所克堪也。夫神龙兴云而润万物,骐骥追风而驾千里。魏无知有言:“虽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于成败之数,陛下何暇用之?”固智巧取容当世之谈。然天实生材以为世用,洁己匡时,体用双擅,不甚休乎?(自身廉洁又有才能卓越,为国为民作贡献,此为上士亦上廉)作廉吏论上,自列国讫宋元,得一百九人。
论中:盖清白贞素,有道者所贵重。然既已食人之食,乘人之马矣,而不足效一官,济一物,抱咫尺之义,而妻子有饥寒之色,乡里无缓急之谊,疏冷骨肉以为名高,仁者不为也。原思辞九百,孔子止之,曰:“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子贡问士之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固知义不苟禄,仁不遗亲,贤者知所处矣。清泠之渊,输于江海,陵阜之峻,方于岱岳,斯亦德胜才者之所效乎。(能守廉洁,又能对亲人和周边人有所帮助,此为中士亦中廉)作廉吏论中,自列国讫宋元,得一百三十七人。
论下:孟氏有言:“如其道,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有道者衷焉。然节凛于呼蹴,义形于箪豆,性有所受,不可得而强也。士侧身修行,踽踽官下,上之不能开物成务,补益当世,次亦寡族里交游之谊,生无以赡,死无以敛,近苦矣。要之井谷之鲋,泉壤之蚓,于天地间少所取,与物无害,皭然孤行其意。(人的能力有大小,性格有不同,不能为国为民,也对亲人和周边人少有帮助,但能光明磊落、清心少欲、洁身自好,此为下士亦下廉)其视奔趋声利之场,浸润膏脂之泽,溪壑填欲,冠帻劫人,不犹芳兰之于腐草,旃檀之于粪土乎哉?孔子曰:“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作廉吏论下,自列国讫宋元,得六十三人。
《廉蠧》
孔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孟子推言恶似而非者,曰:“恐其乱德。”谓:“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然则有不廉不洁之行,即不得似,似之固已廉洁矣。至举乱贼之恶名而加之,孔孟不已刻乎?曰:“诛其心也。”夫盗跖恣睢暴戾,庸人皆知其非。至于似则忠信廉洁之名归焉,将使贞白粹清之士无以自异。故孔孟痛恶之,不少假,况夫诈谲酷烈,而阴贼人,显乱家国,残忍骨肉者乎?(虽然自身廉洁,但对人民凶残、对身边的人刻薄、使自己鄙琐,这样的廉洁又有何用呢,其实这样的人虽然经济上廉洁,但在追求权势上并不廉洁,于国于民为大害)公孙弘、牛僧孺,天下之所谓贤良文学人也;张汤,明习法令人也。其罪讵至与卢杞同科?而予并以为“廉蠹”,遵孔孟之训,辨真似之介,不敢不严也。乃若鄙琐陋劣,如接屐衔绢之流,丑态飞动,不待识者为之汗颜,何足道哉,何足道哉!余摘之得十人。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