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手把手教你写《140字日记》,(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0 16:48

手把手教你写《140字日记》,(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140字日记,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突出主题:抓住一天中的重点事件,确保日记主题鲜明。 2. 简洁明了:语言精炼,避免冗余,确保字数控制在140字以内。 3. 结构清晰:开头简述日期、地点,中间展开事件,结尾总结感悟。 4. 情感真挚:用真挚的情感表达对事件的感受,让日记更具生命力。 5. 避免重复:尽量使用不同的词汇和句式,使日记更具可读性。 6. 语言规范:遵循语法规则,确保日记通顺易读。

疫路上有我:一个抗疫医生的日记

7月29日 星期四 晴

宁乡的夏天,烈日炎炎,酷暑难当,今天天气与往日无异,但对于我而言,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当医生五年以来,第一次对身上的白衣,对医者的责任有了全新的认识。

早晨醒来,第一件事照例打开手机新闻App,手机里一行字“宁乡报告1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检测者”那么醒目,紧接着一条、两条……读着这一条条消息,我的心一阵阵抽搐,他在宁乡城区活动那么频繁,感染的又是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如果……我不敢往下想,医生的直觉告诉我:宁乡将面临一场不小的挑战。

就这样,我忐忑不安地来到医院上班。上午11点半,接到领导的通知召开紧急会议,得知自己被选调支援城区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内心有点复杂。担忧是少不了的,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被信任的荣幸,一种被需要的激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青年医生,更应随时听从命令,绝不退缩,义不容辞。时间很紧迫,在医院食堂扒了几口饭,回家拿了两套换洗衣服,来不及跟家里80多岁的爷爷交代,匆忙出发赶去宁乡城区。

我们巷子口中心卫生核酸检测分队共10人,由副院长袁宏远、副院长陶密带队,有护理部主任姜凯以及三名医生、四名护士。其中护士戴锦刚下了夜班还来不及休息又要奔赴战场,护士吴琼从长沙马不停蹄赶回来,还有检验士何浩在宁乡随时待命,每个人得知命令都是任劳任怨。一路上,无论是院领导还是工作人员,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无论是谁,个个毫无怨言、义无反顾。

经过两个多小时车程,下午2点我们到达宁乡市卫健局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程核酸采集培训会议。“我们这次参加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有700余人,要在48小时内完成。”局长蒋宇的话掷地有声,台下一个个医护人员鸦雀无声胜有声,我们心里都清楚——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会后,我们全副武装,穿上尿不湿,马不停蹄地奔赴各自的采集点。我跟我的同事两人负责白马桥御园一品小区的居民,从7点开始工作,一直重复着登记,采样,登记,采样……这些流程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我们要确保每一个登记信息的准确性,每一次采样的有效性,一刻也不敢放松。更让人难受的是在3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还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衣服里面不到三分钟就汗湿了。

尽管社区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搬来了电风扇,但是防护服是不透气的,我们完全感觉不到风。再加上第一次穿防护服,感觉很闷,透不过气,持续几个小时有些头晕脑胀,我感觉自己有些虚脱,真害怕任务没完成人先倒了下去。不知是身边同事干劲十足的工作热情感染了我;还是出发前院领导的声声鼓励鞭策着我;或是面前排着长队的几百号居民的采样任务驱使着我……连续几个小时,我反而像打了鸡血一样,愈“站”愈有精神,愈“采”愈有力量。

就这样,面对着一个又一个居民,我咬紧牙关,尽量加快速度,动作也越来越娴熟。由于我个子不高,所以只好一直站着给居民们采样,右手还要抬得很高。8个小时下来,双脚已经麻木,右手也抬不起来。就这样,直到凌晨3点,我们才结束这个点的采样工作。第一天任务刚完成,我们就接到了通知——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继续下个小区的采样。

工作五年来,我第一次感觉自己这样被需要,这种感觉是自豪的,是神圣的。这种美妙的感觉让我对自己选择的职业,多了一份尊重与珍爱。凌晨,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酒店抓紧时间休息,为明天的工作“充电”。

7月30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天蒙蒙亮,我们一行10人按时赶到采样点。换好防护服后又是重复的工作——登记,采样,登记,采样……如此往复。累了,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下;困了,微闭一下双眼,深呼一口气接着干。

忽然一个8岁的小男孩,硬塞给我一瓶水,说:“阿姨,您辛苦了!”我笑了笑:“阿姨现在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不能喝水。”话音未落,小男孩已不见踪影。两天里,温情的画面还有一幕幕:热心的市民在我们吃饭的时候送上西瓜、冰淇凌、饮料;亲人微信群里为我竖起了大拇指;手机短信里满满的都是要我注意安全……他们的健康由我们守护,然而我们也成了他们心中关切的人,此时此刻,一种职业认同感油然而生。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喜欢。

原计划要在48小时内完成任务,我们700多名医护人员只用了35个小时,提前完成了城区街道全员384210份核酸采样,最让人可喜的是——结果全部为阴性。这就是我们宁乡人民的速度,这也是我们宁乡人民的福报!这个好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飞遍了宁乡每个角落,让140万宁乡人民喜悦,让牵挂宁乡的千万中国人民欣慰。

7月31日 星期六 晴

“全部为阴性”,仿佛是胜利的号角,让我们这群随时准备“上阵”的“战士”扬眉吐气。圆满完成任务的我和9名同事撤离宁乡,回到了巷子口中心卫生院。

车渐渐驶入了院门口,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此时,我们的领导同事早早地列好队,捧着鲜花在院门口等我们的归来,然后为我们道上一声声“辛苦了”。闻着淡淡的花香,听着熟悉的乡音,顿时我感觉自己很骄傲,能够代表医院出征,并且能和众多优秀的医务人员并肩作战,圆满完成任务!同时,我感觉自己很幸运,有各位同事的鼎力相助,有每个家人的极力支持!

作为宁乡偏远山区的卫生机构,在人手短缺的情况下,面对上级号召,毅然决然派出10名医护人员支援宁乡城区的工作,这“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即胜”的精神,正是我们巷子口卫生院的真实写照。

在我们宁乡,像我们巷子口卫生院这样让人温暖的医院还有30多家,像我们同事这样让人敬佩的医护人员有几千上万人。我想,在我们宁乡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下,在我们宁乡各市民众志成城的鼎力支持下,无论宁乡在抗疫中遭遇晴天霹雳,抑或晴阴不定,或是晴转多云,终究都会晴空万里。

因为——疫路有你我,宁乡无所惧!

感恩日记140

早上六点,我起床准备去晨跑。拉开窗帘,映入眼帘的是烟雾缭绕,朦朦胧胧。原来是雾啊!

今天的雾不是很浓厚,却似轻纱层层叠叠,飘渺虚无,如梦如幻。雾气朦胧,毕竟对人的身体不利,因此我便放弃了晨跑的计划,开始做早饭!

吃完早饭,我骑车去上班,雾依然没有消散,飘渺的雾在我眼前流动,从我的发丝,我的衣角,我的脚尖,我的眼镜飘过,又不断地飘向我的身后,身前的雾和身后的雾慢慢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层层雾气使得能见度不是太高,因此需要谨慎慢行。我慢悠悠地骑着车,目的地很明确,视线却被雾遮挡,可是我的心却突然明朗了起来。这样模模糊糊,是真非真的感觉原来可以让我心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回想我一路走来,对每一件事情都要求事无巨细,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容马虎,不容欺瞒。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态度是好是坏,也许太过较真了,以至于遇事不会变通,常常会觉得受到了伤害,内心极为纠结。也许,我该学学雾的做事风格。不管是前面的还是后面的,通通融会贯通,融为一体,飘飘然然的离去,阳光才容易照射进来,拨开云雾,眼前才会是一片明朗!

都说人生难得糊涂,经历了诸多坎坎坷坷,曲曲折折,现在的我似乎略懂了些。就像网上常说的,站在高楼看到的全都是风景,站在地面,是一地垃圾。其实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一个安全距离,无论是亲人,爱人还是朋友。远了,感情会消淡;近了,缺点就会显现。可是,世上有完美的人吗?凡事不妨看淡,守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体会若有若无的神秘。因此,不妨做一团飘渺的雾,不问将来,不留过往,轻轻飘过一生。也或者给自己的心,穿上一件轻若薄雾的漂亮纱裙,以免它赤裸裸地面对世间的丑恶。

雾,难道不该成为人学习的榜样吗?反正,我很愿意做一团飘渺雾,难得模糊,难得糊涂嘛!

2022.8.31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