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2 23:28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好爸爸洗衣液的广告词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目标受众:首先,要明确好爸爸洗衣液的目标受众是谁,比如是注重家庭生活的年轻父母、注重环保的家庭还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了解目标受众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广告词创作。
2. 突出产品特点:在广告词中,要突出好爸爸洗衣液的特点,如去污能力强、环保无刺激、安全健康等。通过具体事例或数据来展示产品优势,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信任感。
3. 情感共鸣:广告词要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感受到好爸爸洗衣液带来的美好体验。可以结合家庭生活场景,描述使用好爸爸洗衣液后的温馨画面,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4. 简洁明了:广告词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用简短的语句表达产品特点和优势,让消费者易于理解和记忆。
5. 调动感官:在广告词中,可以运用感官描述,如“清新”、“柔软”、“干净”等,让消费者在阅读时产生直观的感受,从而增强广告效果。
6. 创意新颖:在保证广告词简洁明了的基础上,力求创意新颖,使广告更具吸引力。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广告词更具趣味性和感染力。
7. 营销策略:结合品牌营销策略,如
(文/王力 编辑/徐喆)5月7日,蓝月亮集团(06993.HK)港股股价持续走低,截至发稿前股价报2.14港元/股,进入五月,集团股价已累计下滑超过6%。
不久前4月26日,蓝月亮发布的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收入73.24亿港元,同比下滑7.8%;归母净利润为3.25亿港元,同比下滑46.81%,被市场一度认为交出了一份近三年来的“最差成绩单”。
然而,比业绩下滑更令蓝月亮陷入争议的是其母亲节期间推出的电梯广告。广告中,蓝月亮推广其“至尊洗衣液”产品,声称通过“浓缩+”生物科技,让妈妈洗衣更轻松、更省力、更省心。此外,广告海报中的洗衣液产品外包装上也写有“妈妈,您先用”的字样。
这一广告引发了网友的广泛争议。有网友认为,这种广告词将洗衣塑造成妈妈专属家务,带有强烈的刻板印象,作为母亲节宣传文案很不妥。还有网友质疑,既然是结合母亲节投放的广告,为什么还要送劳动清洁工具给妈妈使用呢?为什么不能替妈妈洗衣服呢?
对此,蓝月亮客服在网友帖子下回应称,他们的本意是想表达感恩母亲,不曾想会造成这样的误会。他们表示,洗衣服这件事是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谁为谁而洗,那都是满满的爱,但这份感恩之心可能没有表达到位。他们将向相关部门汇报此事,并考虑对广告进行相应调整。
蓝月亮母亲节广告引争议:女性刻板印象遭质疑
近日,蓝月亮集团因其在母亲节期间推出的洗衣液产品广告词“妈妈,您先用”而陷入舆论漩涡。该广告词被广大网友指责为对母亲及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表现,进而引发了一场关于性别平等与广告伦理的热烈讨论。
据了解,此次引起争议的广告为蓝月亮推广其“至尊洗衣液”的电梯广告。广告中,蓝月亮强调其产品的“浓缩+”生物科技能让洗衣变得更加轻松、省力和省心,并特别指出这是为了让妈妈们在洗衣时能够得到更好的体验。此外,广告中洗衣液产品的外包装上也明确标注了“妈妈,您先用”的字样。
(截图来自小红书)
然而,这则母亲节的广告标语却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和批评。许多网友指出,这种广告词无疑是在将洗衣这一家务劳动定义为母亲特有的责任,这无疑加深了社会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
有网友直接表示:“母亲节了,难道不能让妈妈好好休息一下吗?”还有网友质疑道:“既然广告是结合母亲节进行的推广,那为何不直接为妈妈洗衣服呢?”甚至有网友开玩笑说:“洗衣机广告可以出炉了。”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网友认为这些反应过于敏感。他们留言调侃道:“现在的网友真是太敏感了,难道看广告词就能决定谁洗衣服吗?如果广告词改成爸爸洗衣服,你爸爸就真的会去洗吗?”
面对外界的质疑,蓝月亮集团迅速作出回应。蓝月亮客服在相关帖子下留言表示,他们的初衷是想要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但可能由于表达不当而造成了误解。他们强调,洗衣服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是谁为谁洗衣,都是充满爱的行为。同时,他们也表示会将这一问题汇报给公司相关部门,以便在未来的广告策划中更加注意表达方式和内容。
事实上,蓝月亮此次的广告争议并非个案。在商业广告中,对女性及母亲角色的刻板印象现象屡见不鲜。例如,常见的家务关联用品品牌常常将女性与家庭、家务紧密绑定,将她们描绘成温柔、贤惠、无私奉献的形象。
如以保鲜膜、保鲜袋、拖把、百洁布等日常家居用品闻名于世的妙洁几乎涵盖了家庭清洁和整理的各个方面。在妙洁的广告宣传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女性形象的出现,她们身着围裙,手持妙洁的产品,忙碌于家庭的各个角落;宝洁旗下的多款产品也时常出现类似的广告现象。
然而,这种绑定现象并非没有争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个人价值。她们不再愿意被简单地定义为“家庭主妇”,而是希望在各个领域都能展现自己的能力和魅力。因此,这种将女性与家务紧密绑定的营销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女性的反感和抵触。
在很多品牌看来,女性是家务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将产品定位为“女性专属”或“女性必备”,可以更好地吸引她们的注意力和购买欲望。这无形中强化了女性在家务中的主导地位和责任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蓝月亮的广告争议也对其股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事件曝光以来,蓝月亮集团的港股股价持续走低,进入五月以来累计下滑超过6%。
2023年营利双降,产品竞争态势严峻
作为国内家庭清洁用品市场的头部企业,蓝月亮在2023年的业绩呈现出了令人担忧的波动。尽管其在洗衣液和洗手液等核心品类上依然保持着市场领先地位,但整体业绩的下滑趋势却不容忽视。
根据蓝月亮集团发布的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约73.24亿港元,较上一年度下滑了7.84%。这一业绩表现不仅低于市场预期,也反映了公司在市场拓展和营收增长方面遇到的挑战。
在产品线方面,蓝月亮的衣物清洁护理产品一直是其最大的收入来源,但在2023年,该业务线的收入却出现了同比下滑4.7%的情况。与此同时,个人清洁护理和家居清洁护理产品线的收入也分别下滑了27.8%和25.8%,这也表明蓝月亮在多个关键产品线上都面临着销售压力。
与此同时,蓝月亮业绩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洗衣液和洗手液市场一直竞争激烈,不仅有立白、纳爱斯等国内品牌与联合利华等国际巨头竞争,还有奥妙、汰渍、碧浪等强大对手。而蓝月亮早在2003年便推出了洗衣液,相较于联合利华等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较晚进入,蓝月亮得以享有数年的市场先行优势。因此,到2010年末,蓝月亮在洗衣液市场的份额高达44%,尽享市场红利。然而,随着其他品牌的不断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蓝月亮的市场份额逐渐受到挑战,导致其业绩出现下滑。
尽管蓝月亮在洗衣液和洗手液市场上连续多年保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的位置,但近年来其市场份额却呈现出下滑趋势。虽然线上渠道为公司贡献了近一半的收入,但增长乏力,线下渠道和直接销售给大客户的收入也在下滑。
从公司基本面来看,蓝月亮的盈利能力持续优化,毛利率提升至62%,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原材料成本控制和销售成本降低方面的努力。然而,公司销售费用逐年攀升,对净利润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此外,公司虽然进行了超额分红,但实控人潘东持股比例高达75.83%,这意味着大部分分红都流入了实控人的口袋,而非用于公司的再投资或业务拓展。
当前来看,蓝月亮在2023年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虽然品牌力指数上连续多年保持领先地位,但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市场份额下滑以及销售渠道增长乏力等多重挑战不容忽视。
黄磊主演的生活剧从来没有让观众失望,无论是《小欢喜》、《小别离》,还是《小敏家》播出后都具备极高的关注度。这回在上线芒果台的《张卫国的夏天》也符合观众的预期,斩获了不错的数据成绩。
该剧用荒诞幽默的方式去诠释一个底层小人物生活的“一地鸡毛”,中年危机、事业与家庭双重考验,还有“躺平”和奋斗的人生抉择,剧情直击痛点的同时又让人开怀大笑。
演员阵容也是一大加分项,黄磊、海清这对黄金搭档这次不演夫妻演“冤家”,还有谁没被剧中撒骨灰名场面逗笑?
刘奕君不愧是“叔圈顶流”,西装革履的造型魅力十足,没想到的是他还可以一本正经的搞笑,真是正剧喜剧都能拿捏,还有一众戏骨配角,把每个角色都演绎得栩栩如生。
可以说这部剧的剧情、演技都没有辜负芒果台的青睐,内容扛打,还有卫视撑腰,不少广告商也盯上了这块“大蛋糕”,就是这广告也太肆无忌惮了些,大logo恨不得怼观众脸上。
其实在生活中广告随处可见,这也让生活题材剧作里的广告有着更多的发挥空间,似乎任何场景都可以搞个植入。
《张卫国的夏天》里刘奕君饰演的林宏年是电视台主持人,不光做节目,还紧跟当下的流行趋势,玩起了直播带货,还是某能量饮料的专属直播,这个意图就不用多说了吧?
除了直播中出现过,这个饮料在不同生活场景中也频繁出现,林宏年打个电话,还不忘记把饮料用手举着,最重要的就是把品牌正对镜头,只能说“金主爸爸”可真够豪横的,就差把logo刻在屏幕上了。
还有矿泉水也是生活剧里常见的广告植入位,一般都是“农夫某泉”、“某宝”、“百某山”的牌子,大众品牌,就算是植入也不会突兀。
但这部剧里可以看到,林宏年和张卫国去咨询墓地相关事宜时,谈话的场所里都是黄色瓶盖的小众矿泉水,一个镜头里足足出现8瓶,真是想不抢镜都难啊,注意力都被广告吸引过去,哪里还记得角色说了啥。
当张卫国因为瓷马被骗,一夜负债,到了南京只能在酒店里垂头丧气,吃着几块钱的“某师傅”泡面,这倒也是正常情景,不过,整个画面色调是偏暗的,大橘色泡面盒子摆在中间,仿佛能闪闪发光,这个植入有点小心机在的。
作为整部剧的男主角,黄磊代言的品牌自然也不能低调,当张卫国加入家政行业,去一个小明星家里打扫,看着厕所满地狼藉差点吐了出来,这时“某爸爸”洗衣液登场。
黄磊还亲自念了一段广告词,“我也用这个,除菌除螨效果都挺好的”,这段属实尴了个大尬,正常人谁会这样强行安利一款洗衣液,植入还能再硬点吗?
要说这部剧对于广告的镜头可真是太用心了,就比如突出小明家家里太乱,直接给桌子来了个慢镜头,仙贝、薯片,挡着一半的logo也能看出是哪个牌子。
万万没想到剧里连练习册也不放过,“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还有熟悉的紫黄配色书皮,又让人想起了当年被高考支配的恐惧,倒也不必怼着封面去拍吧?
其实广告植入已经是国剧里面见怪不怪的事情,尤其《张卫国的夏天》还是一部大投资制作,但是也要讲究“适度”两个字。
包装太过抢镜、镜头太多,这种肆无忌惮的植入无疑是影响观感的,甚至会劝退观众,毕竟大家是来看电视剧,不是来专门看广告。
不过,这种情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连《扫黑风暴》这种主旋律剧作也会突兀的植入,一群警官在严肃的开会,突然拿出自热火锅充当夜宵,也是离谱到让人无语的程度。
才收官不久的《幸福到万家》,农村题材正剧,还是郑晓龙亲手操刀,偏偏广告遍地,比如当王亚妮第一次到王家,拿出“某品会”的大包装袋后,又强行念了段广告词,这样的植入真是满满的违和感。
正在热播的《天才基本法》,以双时空的新颖设定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剧里的背景设定是06年,花卷居然拿出现在包装的“某利奥”饼干。
而且明明是平行时空,连明星歌手的名字都与现在世界有所不同,为什么品牌logo却没变?这波操作逻辑显然不在线。
与其把广告大范围植入到剧情里让人出戏,倒不如大大方方多几个中插广告,像《梦华录》一样既不影响剧作的品质,也满足了“金主爸爸”的需求。
本身植入广告是为了提升剧作的商业价值,观众也能够理解,但是过度植入影响观感就得不常失了,只希望国剧能够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把品质放在第一位。
总而言之,《张卫国的夏天》作为一部生活剧,给了广告商不少“见缝插针”的机会,可肆无忌惮的广告显然降低的剧作的质感,不过该剧也仅在芒果台更新4集,也许后续剧情里这样的情况会有所好转。
而且该剧在剧情上还是有可取之处,浓浓的烟火气和喜剧效果都极具看点,大家可以多多关注一下,那么你还发现剧里有哪些突兀的广告植入呢?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