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4 09: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天士力观后感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你的观后感主题,即你对天士力的哪些方面有所感触,是企业文化、产品创新、社会责任还是其他方面。
2. 确定观点:在写作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支持或反对天士力的哪些方面,确保观点鲜明,逻辑清晰。
3.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观后感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4. 引言部分: - 简要介绍天士力的背景,如企业成立时间、主要业务等; - 概述自己对天士力的了解程度,为后续观点的阐述做好铺垫。
5. 主体部分: - 分点阐述自己对天士力的感触,如企业文化、产品创新、社会责任等; - 结合具体事例或数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 注意观点的连贯性,使文章层次分明。
6. 结尾部分: - 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 - 表达对天士力的期望或建议,以展望未来。
以下是一些具体事项:
1. 注意语言表达:作文应语言流畅,用词准确,避免出现错别字或语法错误。
2. 突出重点:在论述过程中,要突出重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3. 避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中国革命圣地,新中国的摇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西北高原的红色热土——南梁,为中国革命胜利留下了浓墨重彩的重要篇章。
天士力,一支从部队的大熔炉中锤炼出来的铁军,有着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自2002年启动“寻根”之路,至今已经坚持了整整20年。追寻革命传统,发扬奋斗精神,重温誓言,荡涤思想,记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出品:中国经济信息社
刘源凯在美国旧金山经营着一家参茸药材商店。南方日报记者 黄叙浩 摄
刘源凯。黄叙浩 摄
■国际篇·美国
太平洋畔的旧金山,即便到了12月份,仍透着温和湿润。这座有着“西海岸门户”之称的城市,得名于100多年前的淘金热,是美国华人占比最高的城市,也是中医药最早登陆美国并开枝散叶的地点之一。著名的中国城入口处,“天下为公”的牌匾至今是游人必去的打卡地,东华医院的中西医学门诊就坐落在一旁。“大约有30%病人,在做完针灸、火罐等治疗后,会要求医生给他们开中药。”来自香港的针灸师吴惠轩向记者介绍,她毕业于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在东华医院这间门诊部执业已经两年。
尽管同为中医治病救人的手段,如果说针灸在美国是风头正盛的“主角”,那么中药则处于舞台边缘,尚待上场。
现状
“洋针灸师”也用中药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医药。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在纽约唐人街还是旧金山的中国城,各种参行、药行林立,中药材品类丰富齐全。
“当归、杜仲、桂皮……”在旧金山中国城的依力臣参茸药行内,弥漫着一股熟悉的中草药香味,令人仿佛置身广州清平药材市场。身为这家药行董事长的刘源凯,同时还是美国中药联商会会长,家中三代从事中药行业,早在1972年就在旧金山开店,对中医药有着特殊的感情。
刘源凯药行的中药材主要销往大大小小的针灸诊所,其中25%—30%的客户是“洋针灸师”。“‘洋针灸师’对一些常用中药品种比我们还懂,他们也希望借助中药来辅助治疗。”刘源凯说。
“因为缺乏充足的临床试验数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FDA”)最初曾经对中药材及中成药采取禁止的态度,市场上的中药以走私为主。”美国中药联商会副会长、国盛行董事长张瑞齐上世纪80年代来到美国从事中药贸易。他告诉记者,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允许中药以膳食补充剂的身份进入美国市场,但前提是外包装不能标注功能主治和疗效等内容。此后中药在美国的市场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期。张瑞齐旗下公司销售的中药材、中成药以及一些大健康品种达到3000多个,年销售额达数千万美元,“例如,六味地黄丸中成药一年能卖几千箱,很受外国人欢迎”。
“中药作为保健品正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美国的执照针灸医师多在应用中草药和针灸配合治疗多种疾病。在中药剂型上,目前除了使用传统的中药饮片以外,提炼的颗粒剂和胶囊剂因使用方便更受到欢迎。”田小明在《中医在美国发展的概况》一文中如此写道。
瓶颈
仍然进不去的医院
不过,与针灸已经取得合法地位、进入大部分保险计划并有全国统一的执照考试相比,中药在美国仍停留在“配角”的身份。
“中药至今还无法进入美国医院系统,但可以在门诊部使用。”东华医院CEO张建清告诉记者。东华医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899年的东华药局。早年,饱受歧视的华人被禁止使用公共医疗服务,由西医和中医组成的东华药局便成为当地华人寻医问药的重要场所。广为人知的是,功夫明星李小龙就出生于此。尽管95%住院病人和80%门诊病人都是华人,东华医院也加入了中医食疗等特色服务,但中医在这间医院的服务比例仍不到1%。
“我们有6名针灸师、两间中西医结合门诊,为附近居民提供针灸、拔火罐、推拿等服务,针灸师也可以进入住院病房为需要的病人提供保险覆盖的治疗,但中医不在医疗保险计划之内,也没有合法的‘药’的身份,自然也无法进入医院药房。”张建清坦承,院内如使用中药,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医院将承担巨大风险。门诊部的限制则相对较少,针灸师可根据病情为病人开中药处方。
“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中药,尤其是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更愿意用天然植物来治病,但中药的发展仍受到很多限制。”纽约执照针灸医师联合公会会长李旭辉表示。
隐忧
谁都可以卖的中药
美国FDA对中医药和保健品的规管分为两类:其一,中药如属天然植物药,按“药”对待,可遵循FDA颁布的《植物药研制指导法规》,包括复方中药均可提出申请成为新药。不过,通过这一审批程序绝非易事。国内至今未有中药或中成药在FDA成功注册上市。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在美“闯关”十多年,三期临床试验也已经完成,但至今未能通过FDA“关口”,引发议论纷纷。
而大部分中药及草药均列入食品补充剂,相当于保健品。按照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法规,有关食品补充剂的标签只需呈报FDA审阅留档。此类保健中药必须安全,不可含有任何有害成分,并符合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美国国家标准,也不得在标签上注明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功能。
田小明认为,FDA按食品补充剂规范中草药,采取了宽松的管理方法,扩大了中草药的应用空间,有助于中药包括新开发产品在美国的发展。“一旦在FDA成功注册,中药将被纳入FDA药物规管,这也意味着目前的针灸师将无权开具该类药物”。
他也指出,“中医中药的研究在美国还处于初始阶段,范围尚小,目前可靠的科研数据尚显不足,特别是缺乏双盲法的临床结果。少数中草药制剂存在重金属和农药的污染,个别制剂含有害成分,这些少数或个别现象一被查出就会引起舆论界的负面反应”。
刘源凯担心的也是中药安全问题。“正是因为中药没有立法,谁都可以经营中药,所以存在鱼龙混杂的局面。”刘源凯指出,更为严格的规范管理,对中药在美国的发展将更为有利。
有感于行业的混乱,刘源凯一直致力于培训一批拥有中药专业资质的从业人员。2007年开始,他发起了三期中药培训班,除了中药学、方剂学,还讲述毒药学,将72种不同程度毒性的中药作为专门课程来讲。“每期培训班长达7个月,至今共有100多名学员参加了课程。”刘源凯说,对于斑蝥、洋金花等毒性大、不常用、易混淆的中药,他们会建议医师公会会员不要开这类药,避免发生纠纷。
2014年,美国中药联商会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创立美国分校,刘源凯担任分校校长,开办了海外首届四年制中药学学士课程。2018年6月,经过4年2000多个学时的正规教育,首批39名中药学士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美国分校毕业,这也是该校第一批海外毕业的学子。2016年,美国中药联商会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合作,对从事中药行业15年以上的会员进行了严谨的考核和论文答辩,颁发了美国第一批中药师职称。“虽然美国还不承认中药,这些中药师的资质得不到承认,但我觉得如果要规范管理中药行业,首先要有一批专业人才。”刘源凯说。
■对话
美国中药联商会会长刘源凯:
中药在美国正寻求分级管理
南方日报:美国至今未承认中药的合法地位,您为何还要培养海外中药师?
刘源凯:旧金山湾区有5家中医药大学提供针灸课程,要考加州的针灸师执照,需要3000个学时的培训,但其中中药只占了100—120个学时。站在我们的角度来说,这些学时远远不够充分掌握中药的知识。FDA现在对于中药的管理还比较宽松,但一旦出事,后果就可能很严重。培养海外中药师、中药学士及将来的中药硕士,可以说是为中药将来在美国的发展储备人才,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发展。
南方日报:您觉得中药在美国是否应该寻求“药”的身份?
刘源凯: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我们商会每年都会跟政府部门开会讨论,在要不要争取改变中药目前的地位上,确实存在争议。一方面,承认中药是药有利于提升中药的地位,促进中医发展;另一方面,中药变成“药”,很大一部分人将失去从事中药贸易的资格,目前的中医诊所、针灸师也将失去处方中药的权力。而且常用的330种中药,如果每一种都去申请注册,将耗费巨额资金。
南方日报:您从事中药材贸易多年,目前中药进入美国市场还有哪些瓶颈?
刘源凯:中药材的质量是一大问题。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只有6个口岸有进出口权,货源紧张,药材质量相对更好。现在仅深圳就有超过1万家公司有出口权,货量大了后,药材质量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对于我们的会员而言,现在只要进口量比较大,都选择在中国设点先行检验才敢进口。因为美国对于进口中药材的检查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指标,如果被列入黑名单,公司就要面临重验、退货或销毁三种选择,将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现在美国政府将检查费用转嫁给进口商,500多美元抽检一个品种,如果有20个品种,光检查费就需要1万多美元。目前业内有一个共识,就是重点经营对货源质量有信心的品种,对于货源不可靠的中药饮片或中成药品种,宁可不做。
南方日报:您对中药在海外发展有什么好建议?
刘源凯:我们一直在跟政府部门争取,能否在食品和药品之间,给中药谋求一个小小的位置。如果严格按照FDA对食品的规管,70%的中药将不能进入美国市场。例如,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按照食品标准重金属含量会超标很多。但它作为中风的特效药,你不会当成食物天天吃。我们正在计划将中药材分等级管理。一是药食同源的、用来煲汤的中药材,可以严格要求重金属、农残等标准;二是普通常用中药;三是带有矿物、毒性的中药,可以单列出来,只有药剂师才能使用。这样的三级标准,会给中药带来一个不同的面貌。
撰文: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严慧芳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