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4 09:1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十七大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和体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十七大报告的主要内容、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思想、十七大对国家发展的影响等。
2.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心得体会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安排:
a. 引言:简要介绍十七大的背景和意义,引出自己对十七大的关注和思考。
b. 主体部分:结合自身实际,对十七大报告的主要内容、重要思想进行阐述,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c. 结论:总结全文,强调十七大精神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表达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3. 内容充实:在作文中,要充分展示自己对十七大的理解和体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a. 结合实际: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谈谈十七大精神对自己的启示和帮助。
b. 思想深度:在阐述十七大精神时,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对报告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c. 事例支撑:在论述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一些事例,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a. 语句通顺:确保作文中的语句通顺,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b. 文字精炼: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大会通过了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报告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把新时期近30年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相结合的全部伟大成果集中起来,把党经历的新考验、获得的新经验、引发的新觉醒集中起来,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科学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共十七大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勾画了我国未来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表明了我们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新华视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没有和平的大环境,发展就无从谈起,和平与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和内容。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这必将激励和引导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不仅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不断演化,更是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旗帜鲜明地支持多边主义,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总部等多个重大国际场合庄严承诺:“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先后被写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中,并载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
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发展共同体,世界的很多问题及冲突都根源于贫困、失业和落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虽然今天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经济格局也正经历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贫富差距对世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传播和反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这个人类发展的关键十字路口,倡导发展优先和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必将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把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达成贸易伙伴关系的国家和地区230多个,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资流入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国率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越来越成为世界增长的稳定器。中国以自身复苏带动世界共同复苏,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不断注入新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国际公共产品,主动为世界各国打造共同繁荣的强大引擎和重大合作平台。中国主动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战略进行对接,截至2021年5月,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系列重大项目得到落实,为当地人民带去了共富的希望。蒙内铁路通车帮助肯尼亚开启了经济腾飞的大门;尼日利亚人民喝上了清洁水;中亚内陆国家有了出海口;中欧班列开行十年来,累计突破4万列,不仅为沿线数亿民众送去实惠和商机,也成为疫情中的“生命通道”,累计向欧洲发送1199万件防疫物资,有力保障了沿线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多边主义是维护世界总体和平、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有力推动了全球化发展。与此同时,随着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加上全球发展的不平衡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人类在气候变化、太空与深海利用、网络空间治理、公共卫生健康、生物多样性等领域,需要各国携手应对。这次突如其来、还远未结束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启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全球治理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直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坚定维护多边主义。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同时,中国自觉担负起时代使命,以平等、开放、透明、包容精神促进治理规则完善,主张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通过友好协商来共同制定规则,寻找各国利益最大公约数,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积极推动RCEP签署,如期完成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明确将积极考虑加入CPTTP,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满足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现实需要。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贡献中国方案。
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中国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积极引领国际抗疫合作,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人道主义行动,与世界各国无私分享抗疫经验,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医疗专家组、防疫物资等抗疫援助,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特别是在2021年6月召开的“一带一路”亚太区域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期间,还推动发起了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弥合“免疫鸿沟”。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人民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从“亚洲命运共同体”到“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不断丰富、生命力不断彰显,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响应,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这个百年大党一直为之不懈努力,积极汇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这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必将成为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
来源:《群众》2021年第13期
作者:张莉(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霍宏光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