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以形写神——浅谈线描人物写生 ║ 李江涛

更新日期:2025-05-20 23:30

以形写神——浅谈线描人物写生

写作核心提示:

《以形写神——浅谈线描人物写生》作文注意事项
一、理解题目含义
在写作之前,首先要准确理解题目“以形写神——浅谈线描人物写生”的含义。这个题目要求我们结合线描人物写生的特点,探讨如何通过线条的表现力来描绘人物形象,以及如何通过线条的运用来传达人物的精神风貌。
二、明确写作目的
明确写作目的对于作文来说至关重要。在写作《以形写神——浅谈线描人物写生》这篇作文时,我们的目的是:
1. 分析线描人物写生的特点,探讨线条的表现力; 2. 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如何通过线条描绘人物形象; 3. 分析线条在传达人物精神风貌方面的作用; 4. 总结线描人物写生的技巧和经验。
三、注意作文结构
1. 开头:简要介绍线描人物写生的概念,引出本文要探讨的主题。
2. 主体部分:
(1)分析线描人物写生的特点,如线条的流畅性、表现力等; (2)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如何通过线条描绘人物形象,如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 (3)分析线条在传达人物精神风貌方面的作用,如线条的节奏、韵律等; (4)总结线描人物写生的技巧和经验。
3.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线描人物写生的

以形写神——浅谈线描人物写生 ║ 李江涛


中国传统绘画的特征之一是极其注重线条语言,这是因为“线”在传统中国画中不但作为造型的重要手段,并且通过造型来进一步达到传神的目的。由此,线描成为中国绘画尤其中国人物画中极其重要又极为常见的艺术形式。长久以来,线描在中国画的学院派教学中被作为基础科目而备受重视;线描人物写生,顾名思义是指以毛笔勾线、以真人为写生对象的绘画方式,艺术家除了完成基本的人物造型之外,还要着重表现鲜活、真实的生命状态。显然,线描写生并非仅仅停留于描摹对象的表面形式,而是要求艺术家在掌握用线造型的基本规律之后,致力于被刻画对象的内心世界与精神面貌的表达与塑造,正所谓“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为人物传神,是线描人物写生的第一要务也是最高旨归。

卖刀人

自“徐蒋”以来,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基础教学中,以形写神的写实主义教学思想始终占据主体地位。然而在中国人物画专业的教学历史上曾一度面临着诸多问题。譬如,是将西方的全因素素描作为包括中国画专业在内的所有绘画专业的基础课,还是将中国画专业单独开辟出来结合其自身特点开设以线描为造型特色的基础课?如果一味地强调素描写实的优点,忽视了传统中国画以线造型的特点,导致素描在强调自身优点的同时,不容易与中国画的线性造型相融合且极易造成“线面打架”的问题。

青年学生们在学习素描(尤其光影素描)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停留在体面、色调等初期阶段,并将其作为唯一的表现手法,他们并未深刻地理解到素描的造型本质以至于没有能力将素描的造型精华融汇在中国画以线造型的规律之中,过分注重阶段性的素描教学成果,却很难推进中国画造型上具有写实能力的线描。因此,既要写实造型又要线性表现的线描成为人物画专业需要训练的当务之急。



同是天涯沦落人 138cm*69cm 藏于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线描写生课程通常安排在二年级,我所在的工笔人物专业,工笔线描写生课程几乎占据了整个学年。经年累月的刻苦训练与不懈钻研,我的线描造型能力逐步坚实起来,达到了造型严谨、形象生动的要求,并且在此基础上愈发注重对人物微妙神态的抓取与表现,并试图在作品意境的营造上注入个人情感。

以我的留校作品《同是天涯沦落人》为例,人物主体来自课堂写生:模特是一位体态消瘦、沉默寡言且面带愁容的中年男人,他以手托腮、双眉紧锁、低头忧思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了我,并勾起了我对在自己赶考央美期间辗转求学、多次落榜的漂泊经历的辛酸追忆。为赋予主人翁羁旅的身份与渲染孤苦落寞的心境,我将中年男子塑造成飘蓬江湖的耍猴人,在对其完成写生之后添加了猴子以及相关道具。



同是天涯沦落人·局部


《同是天涯沦落人》运用写实手法,造型严谨而不拘谨。一方面,准确塑造了人物的动态以及五官、毛发、衣纹等的“形”;另一方面,以与模特“同命相连”的视角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与精神气质的“神”。以看得见的线条来塑造“形”,以看不见的情感来倾注“神”,如此一来,每根线条都不再是孤零零的“线”,它既是“形”的承载者,又是“神”的寄托者。唯有如此,工笔线描作品才不会因为受困于严格规范的程式技法而谨毛失貌;反而会因为作者真情实感的融入而使作品显得真实丰满进而“努力贴近人们的心灵”。


同是天涯沦落人·局部

同是天涯沦落人·局部

同是天涯沦落人·局部


形神兼备的写实类人物画作品,造型准确是第一难关。“形准”的标准,决不可等同于与自然中的“形”一模一样,而是在分析形象之后,提取并概括出最能代表对象本质特征的部分进行描写并加以强化,对于不能代表对象“与众不同”的地方要淡化或忽略,如果一味地致力于将自然形描摹地与模特分毫不差,在绘画创作中难免造成如下困惑:一是被形所困,很难冲破客观对象的束缚进行艺术加工与想象;二是与中国传统绘画中意象造型的美学思想不符,也难以达到气韵生动的高度;三是在机械摄/制图像高度发达的今天,徒手绘制作品以达到完全形准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有待商榷。

因此,“形准”往往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如在我的另一幅线描写生作品《知音》中,为突出人物的年龄特征,在处理头颈肩的大形时主动加强头部前探、背部驼起等特征以表现其老态龙钟;为表现其阅尽沧桑的面容以及晚年生活中的孤寂无助,主动加强了皱眉的幅度、茫然的眼神以及前突的唇部等等五官细节的处理,使形与神紧密配合、共同作用,以达到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知音 138cm*69cm 藏于中央美术学院


毋庸置疑,在绘画前期的基础阶段,形准作为一种基本功的训练对于造型能力与造型素养的积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积累这种能力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与被描绘对象的心灵交流,借助现场写生来建立人与自我、人与人甚至人与世界的直接而真实的心灵链接,这是使人物画传神的关键所在,也是写实绘画在图媒泛滥时代存在的重要价值与理由。


关于形神论,蒋兆和与石鲁曾经就“形与神孰为先后”的问题进行过探讨。石鲁将神放在第一位,形放在第二位,认为形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形准”的标准取决于是否能够充分地表达神。


知音·局部

知音·局部


知音·局部

郭若虚在《论制作楷模》中云:“画人物者必分贵贱气貌、朝代衣冠,释门则有善功方便之颜,道学必具修真度世之范,帝皇当崇尚圣天日之表。”在优秀的人物画作品中,除了掌握精湛的绘画技能与扎实的造型规律之外,对人物本质特征与社会属性的准确表达是做到形神兼备的重要前提。在写实绘画领域,无论是中国的线描还是西方的素描,都应当把人文关怀作为艺术家的基本素养,唯有如此,在面对真人写生时,才不会陷入寻章摘句的文字理论或沉溺于表面形式的奇技淫巧。形与神是人物画创作所面临的永久课题,甚至需要用毕生精力去实践与探索。




卖刀人 138cm*69cm 藏于中央美术学院


卖刀人·局部

卖刀人·局部


卖刀人·局部

关于李江涛


中央美术学院学士、硕士,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中国画报协会会员,

中国素描大赛金奖获得者,

中国高教会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

国家艺术基金个人创作资助项目获得者,

多幅作品被中央美院、国家博物馆等机构及个人收藏,

多篇文章发表于《美术观察》《北方美术》《文化月刊》《书画世界》等学术期刊。

现为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 ,工作生活于北京、天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