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写《关于五年级的作文》,(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21 04:57

写作核心提示:
五年级作文注意事项
五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作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关于五年级作文应该注意的事项:
1. 确定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确保文章内容与主题紧密相关。五年级作文主题可以多样化,如亲情、友情、自然、科技、历史等。
2. 拟定提纲:在动笔之前,先列出作文的提纲,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这样有助于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3. 开头引人入胜:作文开头要简洁明了,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开头更具吸引力。
4. 丰富内容:五年级作文内容要充实,避免空洞无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事例来阐述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b. 运用修辞手法: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c. 引用名言警句:引用名人名言或诗句,提升文章的文化内涵。
5. 注意语言表达:五年级作文要求语言通顺、表达准确。以下是一些建议:
a. 选用恰当的词汇:根据文章内容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避免生僻或错误的词语。
同步作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点睛讲解及获奖范文
第五单元 形形色色的人小乐老师说
一、看清写作要求
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人都可以成为这篇作文的主人公,书中列举了3大类人,亲人朋友、老师同学、陌生人。也就是说,可以是比较熟悉的人,也可以是观察到的,但并不熟悉的人。要选择一个人,把他的特点写具体。
这个单元是习作单元,课本中有两篇习作例文,第一篇《我的朋友蓉蓉》就是描写一个人物的特点,符合这篇习作的要求。另一篇,和这篇习作的命题要求不一致。
明确写什么和习作要求:
- 可以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来写,故事的主人公是“他”。
- 人物的特点一定要突出。这个特点可以只写一个,也可以写两个。特点多了,就很难突显出来。
- 用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事例要典型。
二、如何找到人物的特点
从阅读中来,从生活中来。
读故事的时候,遇到的那些人,往往都是个性鲜明,特点突出。比如,绘本《怕浪费婆婆》中,这个婆婆是一个勤俭节约,富有生活智慧的婆婆。小说《佐贺的超级阿嬷》中,这个阿嬷也是一个乐观、智慧的老奶奶。小说《窗边的小豆豆》中,小豆豆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小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因为那些故事就告诉我们他们是怎样的人。
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他们。我们身边的人各有各的特点。弟弟爱哭;哥哥是个机灵鬼;姐姐是个手工达人;爸爸是万能修先生;妈妈是书迷;奶奶是厨神;爷爷是剃头大师……
总之,你能从发生在人身上的事儿,总结出他特别突出的地方,他能区别于常人的地方。这就是特点。
三、如何表现人物的特点
题目中已有要求,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他的特点。
首先事例的选择不能“错位”。比如,你是想表现爷爷“节约”的特点,写的事例却是“勤劳”,这就不对了。
其次,事例要多选几个,可以用上思维导图,按照时间,或地点发散去找。不同的时间里,会有什么事例?不同的地点,会有什么事例?尽可能多想,列个八个、十个的。列完后,再精选出1~3个最典型的来。
如课本中的例子,写“叔叔记忆力超群”,有4个事例。事例1,他读完一本故事书,能把所有的细节都记住。事例4,那幅地图他只要看了一遍,就能一点儿不差地画下来。这两个事例都非常突出,超出了普通人的水平。其他两个事例,虽然也能体现他的记忆力很好,但是普通人也可能做到,所以不够突出。
四、如何把典型事例写具体
当我们选取了1~3个典型事例后,全文布局时要确定详略。可以详写1个,略写一串;也可以详写2个,略写一串;或者并列写3个。
详写典型事例,就是重点讲述一件突出的事例,把前因后果、人物言行描写清楚。也就是要用上人物描写的5大法宝: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如:
- 爸爸看见车站上有人卖糖炒栗子,会立即被飘散在空气中的焦香气吸引过去,还会拉着我走到小贩面前,边打量边说:“这良乡栗子好。糖炒栗子就是要吃良乡栗子,别的板栗不香……”
写出爸爸是个“吃货”- 就说那冰激凌吧,老妈做得可不一般。它是可乐与水果的碰撞,它是时间跟味蕾的缠绵。老妈先把果肉挖出来,捣成泥,捏成团,放入冰箱,等待大约二十五分钟。随后拿出一个大杯子,倒入半杯可乐急冻成的冰沙,再混入先前冻好的水果泥,新甜品就大功告成了。
写出妈妈是做美食的好手除了这些正面的描写外,还可以穿插描写旁观者的典型反应,也就是侧面描写。通过周围人和习作中的“我”对主要人物进行侧面描写。
【获奖范文】挖笋郑郑攀钊 五年级挖笋郑是我们家挖笋的能手之一。爷爷每每提到挖笋,肯定会顺嘴提一句:“你公公挖笋可是我们家的一把好手!”挖笋郑五十来岁,有着乱蓬蓬而又灰白的头发,总是泛红的脸,浓密的眉毛。最让人忘不了的还是他的胡子,其实只能叫作胡子茬儿,如同乱草丛似的环绕在嘴边。记得那次清明扫墓,挖笋郑和我们一大家子都爬上了山。可几位公公,有的倚着锄头,“吭哧吭哧”直喘气,有的直接蹲坐在地上,叹息道:“老喽!这山,爬不上喽!”可挖笋郑呢,一手撑着竹子另一只手擦了擦头上的汗,均匀而又平稳地呼吸着。“你厉害哦,都不累。”三公公笑着,说道。“老农民嘛。”挖笋郑憨厚一笑。忽然,挖笋郑松开了紧握着竹子的手,几大步走到了一块大石头的旁边。我正纳闷他要干什么,只听见他叫了声我爷爷的名字:“高赛,锄头。”爷爷闻声即动,一把将锄头扔给了挖笋郑。而挖笋郑呢,敏捷地一接,不慌不忙,抽出了一根香烟,点火,慢慢地吸了起来。一分钟后,他把香烟叼在嘴中,清了清嗓子,目光死死地盯着大石块。他轻轻松松地举起锄头,“唯当一一”挖笋郑一把将石块锄远,又是娴熟地在某个地方松土,猛地一锄头,一大把黄泥飞扬起来。他又是半举起锄头,用力地将锄头扎在土里,又往手上吐了口唾沫,狠狠一拔长约 20cm 的笋便被挖了出来。他将笋扔给爷爷,爷爷满脸惊叹,又略显吃力地将锄头扛在肩上说:“走,去下一个地方。”就在我们刚到下一个地方时,挖笋郑似乎又发现了什么。“锄头!爷爷急忙递给了他,看了看他要挖的地方,泥土结实,一点笋的痕迹也没有,疑惑不已道:“这里没有笋吧,就算有,也只有小小的芽吧? ”我也点点头,本来对挖笋郑的赞叹一下子减了半,可还是不停地张望着。而他呢,只说:“不用担心。”便吸吸鼻子,晃晃头,酒红色的脸上满是自信。他又点了一支烟,含在嘴中。接着他往下一锄,一拔,一大波黄土落在了各处。又是用尽力气地一挥,他略显吃力地往上一提,那泥土就松动了起来。挖笋郑放下锄头,蹲下身去,鼓着腮帮子,身体微微后倾,紧握着笋尖,咬着牙,铆足了劲儿,使劲儿一拔,半个手臂长的笋被连根拔起,又肥又嫩,白嘟嘟的,裹着一层笋衣。挖笋郑把它也递给了爷爷。这时我站在挖笋郑的一旁,仔细地、出神地去瞧,发现他那皱巴巴的裤脚上竟没有沾上一丝黄泥,干干净净的。我呆立在那儿,对挖笋郑的技术佩服得五体投地。而挖笋郑,靠着一根粗竹,笑着。【小乐老师总评】
一看题目“挖笋郑”,不禁让人想到了课文《刷子李》,还有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样的题目令人难忘。
小作者通过写挖笋郑两次挖笋的经历,一次是正面描写,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刻画出了挖笋郑的精干,挖笋麻利;另一次是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结合,通过描写“我”和爷爷的质疑,反衬出挖笋郑的对笋判断精准,然后,再次通过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展现出他挖笋的技术非同不一般。
本文的开头简洁,直入主题;结尾同样十分简洁,用一个定格画面传神地表现出了挖笋郑的精干。
小作者的语言表达之熟练,写作技巧运用之娴熟。这样的作文功力,定是在日复一日的长期刻意练习中所得。
【获奖情况】* 在第二十一届“春雨杯”中小学同步作文有奖征文中获“特等奖”本文摘自春雨作文同步作文五年级下(全文完)
嗨!我是小乐老师。
很高兴遇见你呀!
与你一起陪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写作。
《乡村四月》改写成作文300字400字(五年级)
古诗词改写核心要点1. 理解原诗:明确古诗的主题、意象、情感和大致内容,这是改写的基础。2. 合理想象:在不偏离原意的前提下,对场景、人物等进行细节补充和想象拓展。3. 优化语言: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词汇,让改写后的内容更生动、富有表现力。《乡村四月》改写成作文01·《乡村四月之景》我漫步在乡村的小道上,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放眼望去,山陵和原野一片葱茏,草木生长得极为茂盛,将整个山原都染成了绿色,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毯。稻田里的水满满的,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白光,犹如无数面镜子镶嵌在大地上。细雨纷纷扬扬地飘落,像烟雾一样轻盈缥缈。耳边不时传来子规鸟那清脆的啼鸣声,仿佛在提醒着人们农时的到来。走进村子,只见村民们都忙碌得很。大人们没有一个闲着的,刚刚忙完了养蚕采桑的活儿,又要赶着去稻田里插秧。他们弯着腰,在水田里熟练地劳作着,尽管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但脸上却洋溢着对生活的希望。小孩子们也没闲着,他们在一旁帮忙递递工具,或者跟着大人学习插秧,那认真的模样真是可爱极了。乡村的四月,虽然忙碌,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和人们勤劳的身影,让我深深陶醉,也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
02·《乡村四月行》我久居城里,厌烦了喧嚣,便来到乡村游玩。刚到这儿,我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山上山下,一片翠绿,树木、小草都长得格外精神,把整个山原都染绿啦。稻田里积满了水,在阳光下面亮晶晶的,像一面面大镜子。空中飘着如烟似雾的细雨,远处不时传来子规鸟的叫声,好像在说:“春天来啦,春天来啦!”我沿着田埂慢慢走着,看到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没闲着。大人们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才采完了桑叶喂饱蚕宝宝,又要到水田里去插秧。他们弯着腰,一株一株地把秧苗插到田里,动作十分熟练。孩子们也没在一旁闲着,他们帮大人拿拿东西,或者在田边学着大人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插起秧来。我看着这热闹的劳动场景,心想:乡村的四月虽然忙碌,但大家都为了生活努力着,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美好又充满希望。这次乡村之行,可真是让我收获满满!
03·《乡村四月行》春天的时候,我到乡村游玩。刚走进村子,一幅美丽的画面就撞进眼帘。山上、田野到处都是绿色,像一块巨大的绿布,一直铺到天边。那田里的水亮晶晶的,在阳光的映照下,白花花一片,晃得我眼睛都有些花啦。天空中飘起了小雨,细细的、密密的,像一层轻柔的纱幕。耳边传来布谷鸟的叫声,好像在催促人们干活呢。这雨和鸟鸣,让乡村变得更加宁静又充满生机。村里的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大人们刚忙完养蚕、采桑叶的事儿,就一刻不停地到田里去插秧。他们弯着腰,熟练地把秧苗插进田里,动作可快啦。孩子们虽然不能像大人一样干重活,但也在一旁帮忙。有的孩子提着小桶给大人送水,有的帮着捡掉在地上的秧苗。看着这热闹又忙碌的场景,我心里想:乡村的四月真是特别,每个人都在努力劳动,到处都是活力满满的样子,这一趟来得太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