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6 05:14
写作核心提示:
《关于时光笔墨作文应注意的事项》
时光笔墨,如同流水般悄然流逝,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岁月。在撰写关于时光笔墨的作文时,以下事项值得特别注意:
一、明确主题
1. 确定作文的核心思想:是赞美时光的宝贵,还是感慨岁月的无情?或是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2. 围绕主题展开:确保全文内容紧扣主题,避免跑题。
二、丰富素材
1. 选择典型事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时光笔墨,如童年趣事、青春回忆、人生感悟等,使作文更具感染力。
2.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三、结构布局
1. 开头引人入胜: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概括主题,吸引读者兴趣。
2. 主体部分层次分明: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展或情感变化,合理安排段落,使文章结构清晰。
3. 结尾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呼应开头,使文章更具深度。
四、语言表达
1. 运用优美的词汇:选用富有诗意的词汇,使文章更具文学色彩。
2. 注意句式变化:运用长短句、疑问句、感叹句等,使文章节奏感强。
3. 避免口语化:作文应保持书面语风格,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
五、
一、旧物里的时光
整理旧书柜时,一张泛黄的作业本从夹层中滑落。纸页边缘微微卷曲,像是被无数双手反复摩挲过。翻开第一页,歪歪扭扭的铅笔字迹映入眼帘:"妈妈的爱是春天的阳光"。那是我六岁时写的句子,旁边还画着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女人,手里举着一朵大红花。她的脸上没有五官,却让我一眼就认出那是母亲——她总说"眼睛会骗人,心才是真实的镜子"。
书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医院诊断书,日期是2008年3月12日。字迹工整地写着"急性肺炎",而另一张缴费单上的名字却是"李秀兰"。那是母亲的名字,而我当时的诊断书上写着"高烧待查"。直到多年后,我才明白母亲是如何在深夜背着我穿过三个街区的雨幕,把急诊费省下来买退烧药。那些年,她总说"妈妈身体好着呢",却在每个雨天偷偷吞下止痛片。
二、针脚里的年轮
衣柜深处藏着一件褪色的蓝布棉袄,领口处的补丁像一片凝固的月光。那是母亲亲手缝制的,针脚细密得如同春蚕吐丝。记得初中那年冬天,我执意要穿新买的羽绒服去学校,把母亲亲手缝的棉袄扔进了衣柜最底层。那天放学回来,羽绒服的拉链不知被谁扯坏,而衣柜里却整齐叠着那件蓝布棉袄——领口新补的绸缎补丁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母亲的针线盒至今还躺在我的书桌上,檀木盒盖上刻着"慈母手中线"。盒子里躺着几根褪色的红头绳,那是她年轻时扎马尾的习惯。有次我无意中发现,她偷偷把我的断发收在首饰盒里,和父亲的白发、我的乳牙一起珍藏。她说这是"给孩子留个念想",可我知道,那里面藏着她多少未说出口的牵挂。
三、灶台上的春秋
老厨房的瓷砖上还留着一道粉笔划的刻痕,那是母亲每年为我量身高时留下的印记。从齐膝到肩膀,从肩膀到头顶,那些歪歪扭扭的数字串成了一条成长的轨迹。记得高考前夜,母亲在灶台前熬了整晚的莲子粥,米粒在陶罐里咕嘟作响的声音,和她轻声哼唱的《茉莉花》交织成最温柔的摇篮曲。
有次搬家时,我在橱柜深处发现了一个铁皮饼干盒。打开时,陈年的桂花香扑面而来——那是母亲珍藏了二十年的桂花蜜。她说等我结婚时要酿一坛新的,可直到去年春天,我才发现盒底压着一张泛黄的纸条:"2003年9月,小满发烧时爱喝的糖水"。原来那些年她总说"今天天气不错",是为了让我安心入睡。
四、皱纹里的星河
母亲的手掌布满茧子,像一本写满故事的线装书。那些纹路里藏着她为我晾衣服时被烫伤的疤痕,为我织毛衣时磨破的指节,还有为我包扎伤口时留下的血痕。有次我数着她的皱纹,她笑着说:"每道皱纹都是孩子的年轮"。如今我才懂得,那些深深浅浅的沟壑里,流淌着多少无声的守望。
去年冬天带母亲体检,B超报告上赫然写着"子宫肌瘤"。她却笑着说"老房子哪能不漏水",转身就往护士站走去。我站在走廊里,看着她佝偻的背影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雨夜——那时她也是这样弓着背,在急诊室的长椅上为我捂着发烧的额头。岁月真是个奇妙的魔术师,把母亲的青丝染成霜雪,却让她的爱愈发浓烈。
五、白发里的月光
上个月收拾房间时,在母亲的梳妆镜前发现了几根散落的白发。她笑着说是"月光染的",可我知道那是为我操劳的痕迹。记得高中住校时,每个周末回家总能在枕边发现几颗剥好的核桃仁,她说"补脑的",却不说自己嚼着苦涩的核桃壳入睡。
今年清明扫墓时,母亲在父亲的墓前放了一束白玫瑰。她说"你爸最爱看我梳头",说着轻轻抚过自己的白发。春风吹起时,那些银丝在阳光下闪烁,像极了当年父亲求婚时别在我母亲鬓边的银簪。原来父母的爱,早已在我出生前就开始书写,而我不过是他们爱情故事里的一枚标点。
六、时光的回音
此刻坐在老屋的藤椅上,暮色给母亲的白发镀上金边。她正戴着老花镜缝补我旅行带回的围巾,针尖在夕阳里划出细碎的光痕。远处传来孩童的嬉闹声,恍惚间看见三十年前的自己在院子里追逐蒲公英,而年轻的母亲站在门廊下,手里织着永远织不完的毛线。
母亲转过身,眼角的皱纹里盛着笑意:"今晚吃你最爱的红烧肉"。这句话我听了二十年,每次都能尝到不同的味道。童年时是甜,青春时是腻,而今却尝出千般滋味——那是岁月熬煮的深情,是时光沉淀的温柔。窗外的玉兰花又开了,花瓣落在母亲的针线篮里,像极了她年轻时别在鬓边的那朵。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