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怎么写《探伤自我鉴定》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6-09 08:13

怎么写《探伤自我鉴定》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探伤自我鉴定作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够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还能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在撰写探伤自我鉴定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一、明确写作目的
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探伤自我鉴定的目的。是为了总结自己在探伤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还是为了向领导汇报工作,或是为了申请晋升、评优等。明确目的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
二、结构清晰
一篇好的探伤自我鉴定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标题:简洁明了地概括全文内容,如“探伤工作自我鉴定”。
2. 引言:简要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姓名、职务、工作年限等。
3. 工作成绩:详细列举自己在探伤工作中的成绩,如完成的项目、取得的成果、获得的荣誉等。
4. 工作不足:分析自己在探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如技术能力、业务水平、团队协作等方面。
5. 改进措施:针对自身不足,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如加强学习、提高技能、改进工作方法等。
6. 总结:总结全文,表达自己对探伤工作的热爱和信心。
三、内容真实
在写作过程中,要确保内容真实可靠。既要客观评价自己的工作成绩,也要诚实地反映自己的不足。避免夸大其词或隐瞒事实,以免影响自我鉴定的可信度。

“钢轨医生”老邹的“1.2万公里”

通讯员 蔡拥军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柳姗姗 彭冰

8月24日7时55分,在京哈上行线973公里622米处,四平工务段探伤车间四平探伤工区的7名职工在执行“双报告、三方控”后,开始了“天窗”内探伤作业。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工区班长邹永胜,今年已经52岁,是这个段干部职工众所周知的“探伤高手”。

2008年,在第二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邹永胜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同年获得火车头奖章,今年又获得全路“首席技师”称号。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带领职工探伤钢轨里程达1.2万公里,检查出各种钢轨重伤600余件,从未漏检误判,用实际行动保障了列车运行安全。

苦练本领强技能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酷暑严寒,钢轨铺到哪里,咱们探伤就要跟到哪里。钢轨‘健康’,列车运行才能安全!”1988年,邹永胜来到四平工务段,成为一名探伤工。30多年来,他始终记得师傅的叮嘱。

“老邹做事认真,工作不干出个样来,觉都睡不好。”探伤车间主任郭文杰说。外表憨厚老实的邹永胜,年轻时就爱和自己“较劲”。工作之初,为尽快掌握探伤技术,他成了练功场里的“常客”。为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他经常追着师傅刨根问底,在工余时经常如饥似渴研读《超声波探伤》《探伤标准》等专业书籍,补强理论知识。

骄阳下、夜幕中,重达70余斤的钢轨探伤仪是邹永胜最好的“伙伴”。他推着探伤仪反复练习,很快掌握了仪器使用技巧。1989年,参加工作仅一年时间,他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执机手,此后不到3年,相继考取了Ⅰ、Ⅱ级探伤技术证书,成为段里探伤专业的佼佼者。

“探伤作业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要做到‘一点不差,差一点也不行’。”邹永胜一直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四平工务段管内四梅线上小半径曲线较多,钢轨探伤仪探头位置稍有偏离,就可能发生漏探。每次探伤作业,邹永胜都结合钢轨实际情况,反复调整探伤仪探头位置,确保仪器耦合良好,伤损能及时准确检出。今年上半年,他带领工区职工共发现鱼鳞纹下核伤15处,确保了运输安全。

四平工务段管内有23个股道装有减速顶,由于此设备向钢轨内侧倾斜并高出钢轨面,钢轨探伤仪无法正常推行检查。为解决这一难题,邹永胜反复琢磨试验,最后在综合机修车间的协助下,研制出减速顶下压器。在探伤作业遇有减速顶时,只要将下压器安装固定好,就可以正常进行探伤作业,保证钢轨探伤仪全方位检查,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又能及时发现钢轨伤损,保证行车安全。

攻坚克难保安全

“要想飞得更高、行得更远,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掌握新知识,在思考与探索中实现自我价值。”邹永胜坚定地说。

1992年,邹永胜代表四平工务段参加集团公司钢轨探伤技术表演赛,由于是首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兴奋、激动之余,他感受更多的是责任与压力。为取得好成绩,他晚上复习理论知识,间休、节假日时间就进行实践演练。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他获得探伤一级组第二名的好成绩。1996年,他参加全路第五届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荣获全路“青工技术能手”称号。

2004年,邹永胜开始担任探伤车间四平探伤工区班长。虽然技术业务早已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但他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为进一步掌握钢轨探伤仪原件性能和综合指标,他专门从旧物市场买来收音机、电视机等旧电器,拆装部件、观察测量,对照电路图深入学习电路知识。

邹永胜深知,要提高探伤技能,光靠高科技专业设备远远不够,更要有“探、照、看、辨、摸、听”等专业技能。他所在的四平探伤工区管辖线路398公里、道岔302组、钢轨焊缝接头4650个。日常巡检中,除了使用钢轨探伤仪,邹永胜还会手把手指导工友通过听取手工锤等工具敲击钢轨的声音,仔细辨别钢轨是否有疑似伤损。像这样的检查,一个业务成熟的探伤工至少每个“天窗”要听上千次。为及时消除钢轨季节性病害,他们加密探伤周期、确定重点、改进方法,运用仪器与手工检查相结合的作业方式,提高判伤精准度。

随着铁路发展,跨区间无缝线路越来越普遍,钢轨的焊头数量也随之增加,每个焊头都需用尺来测量探头至焊缝距离,区分是焊筋回波还是伤损回波,但这样不仅浪费工时而且容易漏探。针对这一情况,邹永胜通过深入研究,研制出8C型钢轨超声波探伤仪37度标尺恒定值测量法,既实现了对核伤和轨底横裂迅速定位,又简便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该方法已被集团公司采用并推广。

言传身教促成长

不让一处伤损漏探,不让一名工友掉队。2017年,四平探伤工区成立“邹永胜工作室”,工友们有了强化技能的场所,而这里也成为了钢轨疑难杂症“会诊室”。

为帮助新职人员尽快掌握和使用新型数字化探伤仪,工余时间,邹永胜与他们一起到练功场上,现场讲解设备原理,手把手实践教学,并对现场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钢轨孔裂、核伤、焊缝的检测规律。他还围绕典型伤损波形数据、截图及解剖分析情况等,组织探伤工每半年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分析总结伤损发生原因、规律,并利用弯轨器对典型伤损轨进行“掰轨”验证,提高职工对波形回放分析和独立判伤的能力。

几年来,在他的带领、指导下,工区已有3人担任探伤班长职务,有4名职工获得集团公司“技术标兵”“技术能手”称号。

“我们班长总是将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第一次参加集团公司比赛就取得了较好名次,我很感激邹班长的无私帮助和倾囊相授。”在集团公司第二十四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技术标兵”称号的探伤工张明学感慨地说。

作业现场是提升技能的重要“战场”。邹永胜带领探伤班组成员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做到“四慢、四站、三看、三不走”,认真落实慢走细看认真听、发现疑点反复校对的工作要求。

今年春运期间,一次通过数据回放,他们发现京哈线上行961公里885米处的钢轨接头有异常波型显示,由于这个波型平时较为少见,大家议论纷纷,难有定论。邹永胜则判定本侧三角区有一条有倾斜度的裂纹,如不及时处理,极易引发故障,随后立即与线路工区沟通,换下钢轨后,果然发现一条由轨底圆弧处向三角区倾斜的裂纹。邹永胜以此为教材,与工友一起探讨伤损判断技能,提升大家对伤损轨的判断能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30多年来,邹永胜带领职工探伤钢轨里程达1.2万公里,检查出各种钢轨重伤600余件,从未漏检误判。他说:“虽然我年纪大了,但我依然会坚守岗位、勤学苦练,跟上时代的变迁,并继续向青年探伤工传授技能技艺,同大家一起确保设备安全,做一名合格的‘钢轨医生’。”

来源:中工网

“探伤女神”关改玉:每天行走在钢轨延伸线上 步行超过16公里

来源:海报新闻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孟令洋 北京报道

在十二年的探伤工作时间里,她每天行走在钢轨延伸线上,每到一个焊接点就蹲下、检测、起立,然后到下一个焊接点,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平均每个工作日沿检测线路步行工作超过16公里……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铺架分公司探伤工关改玉(焦非 摄)

这位女超人就是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铺架分公司探伤工关改玉,从花信年华到而立之年,她以奉献精神和至臻匠心,守护了高速列车的平稳安全运行,为擦亮“中国高铁”名片贡献了力量。

中国高铁建设的一个“小分子”:维护乘客生命安全

在6月15日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作为妇女党员代表的关改玉轻声细语地讲述自己的故事,给人一种羞涩、娇小的感觉。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到她是一名长期身背沉重仪器,风雨无阻穿梭在铁路沿线钢轨之上的独行侠。如果不是亲耳所听,你也许不会相信一位女性可以像“硬汉”一样,多年任劳任怨扛起一个野外技术活。

“当项目上需要探伤工的时候,我虽然知道这份工作可能会很辛苦,但还是主动报了名。”关改玉称,她所在的中国铁建,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铁道兵先辈们在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中,为了修建一条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给了她很大的鼓励。

作为中国铁建中铁十七局铺架分公司一名普通基层一线建设者,关改玉的较真劲儿总能让人们看到“探伤女神”是怎样炼成的。关改玉坦言,自己中国高铁建设的一个“小分子”,在高铁这个比较复杂系统性建设中从事的是钢轨探伤。钢轨探伤工作,其实就是给焊接钢轨做“体检”,保证焊接符合质量要求,保证超长钢轨无缝对接,保障行车安全。

从业以来,她先后参与了海南东环、京沪、汉宜、邯黄、唐曹等多项国家重点铁路和高铁工程建设,将满腔热忱倾注在一条条钢轨延伸线上,平均每个工作日沿检测线路步行工作超过16公里,检测焊头准确率达95%以上。“探伤工作虽然平凡甚至不起眼,但是却关乎着列车的运行安全,关乎着乘客的生命安全。”关改玉认为。

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现代社会,“妇女能顶半边天”已经成为一句现实写照,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关改玉所从事的工程建筑行业,90%以上都是男性,像她这样在基层一线的,更是少之又少。

“我们在一线工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况,比如夏天的时候特别热,太阳暴晒、蚊虫叮咬;到冬天寒风凛冽,穿多厚都吹得透心凉,有时候走路都困难。面对这种恶劣的天气,男同志有时候都有点受不了,更何况是身体素质比较弱一点的女性。”回忆起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关改玉称,每当这个时候,她都告诉自己“ 我不能退缩,我要坚持”。因为她觉得,虽然工程单位的女性比较少,但是只要努力,女性一定能顶起“半边天”。

“放弃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虽然坚持很困难,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看到更远处的风景。”关改玉说,对于年轻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必定会遇到很多挫折困难。当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一定不要惧怕,要勇敢地站起来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奋斗,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责编:刘美显

审核:冯世娟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