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6-15 02: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围城》的观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比如对主人公方鸿渐的同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对爱情婚姻的思考等。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应该有明确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围城》的背景和主要人物,主体部分分析自己的观点,结尾部分总结全文。
3. 突出重点:在主体部分,挑选几个关键点进行深入分析,如方鸿渐的性格特点、爱情婚姻的困境、社会现实等。避免面面俱到,导致文章内容空洞。
4. 结合自身:在分析《围城》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使文章更具个人色彩。可以谈谈自己对方鸿渐的共鸣,或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看法。
5. 引用原文:在论述观点时,适当引用《围城》中的原文,增强说服力。但要注意引用的适度,避免过多引用导致文章显得堆砌。
6. 适当评价:在分析过程中,对《围城》的写作手法、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进行评价,展现自己的文学素养。
7. 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文章更具可读性。注意避免口语化、粗俗化的表达。
8. 避免偏
四天读完郭建龙老师的汴京之围,对得到的感悟和知识做了如下整理,作者以北宋由盛世到灭亡的三年多时间为顺序,重点着墨于外交领域和军事领域,告诉读者为什么仅仅三年多,北宋就被灭亡了。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还是徽钦二宗的自己的无能?亦或是其它原因,这就需要读者通盘考虑,自己下结论了。
一、何为北宋的盛世。
北宋所谓的盛世就是皇帝一人安享富贵,可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劳民伤财举全国之力修建艮岳;普通人的要求却是官府少些骚扰,能吃饱饭;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将中国从五代十国的泥潭中拉了出来,文治得到复兴,使得中华文化得以存续这是宋代最重要的贡献。
二、何为北宋的隐患。
即冗官、冗兵、冗费。庞大但效率低下的官僚阶层需要供养,大批需要付饷却战斗力极低的兵将需要安抚,宗室子弟也要养活,导致国家财政一直不够用。财政收入赶不上财政花费,国家就会出现问题。
国家的收入主要是税费,税费收的太紧就会引发人民反抗,不仅又满足不了皇帝的爱好和缓解“三冗”问题。这时皇帝就会在两类改革派中选择,一类是以减少财政花费为主;另一类是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的。第一种是政府过苦日子,是间接效果,但却是以量入为出的治本良药,来钱慢但可以做到长治久安。第二种是人民过苦日子,是直接效果,但却是以量出为入的治标毒药,来钱快但多次对人民加码后便会遭遇反抗导致皇帝自食恶果。
三、关于战争。
在和平时代最大的智慧是如何避免战争,战端既开便则必死战。北宋却是需要和平的时候鹰派主政,需要战争的时候鸽派主政。宋徽宗却在人民日益不满的时候选择了最错误的道路,利用对外矛盾化解民意,将人民的不满从国内引到国外去。整个北宋执念于燕云十六州,导致后来采取了联金灭辽这种没有长远战略的国家政策,最终引狼入室,辽国被灭后直接面对金国的被动局面。这里不得不说一个事情,就是北宋和南宋在国家战略伙伴的选择上极其短视,先是北宋想收复燕云十六州而联金灭辽被金国灭国,后是南宋想恢复北宋的版图联蒙灭金被蒙古灭国,可以说是同一个错误犯两次。
金国的一切可以说都是为了战争做准备的。金国士兵们没有军饷,全靠破城后掠夺,所以金国士兵个个都想打仗,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发财机会。如果他们的主帅或者将军仁慈,勒索不来钱财,这些士兵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反观北宋,实行了募兵制,士兵都是职业的,理论上军事素质应该都不错,也确实是这样。北宋将符合条件的士兵挑选为禁军。本身这些士兵是符合战争需求的,但常年的重文轻武导致北宋缺少战将,有些作战经验的将帅也大都年事已高,中层将领更是缺乏胆量和勇气。更加可悲的是复杂的指挥流程,在战争中,每位将军只是一路兵马的将领,无法指挥其他兵马,如果临时设立个更高的统帅,还有无数层级领导节制。如果将军打了败仗,言官马上发动弹劾将其逼上绝路,如果打了胜仗,也会通过升官削其兵权,到最后仍是由于树大招风难以自保。所以北宋的军事在防止将领革命造反方面是成功的,但遇到外敌便失灵了,这也导致了徽钦二宗被俘虏流放。
四、关于外交。
金国开国皇帝阿骨打在与宋朝最开始接触时是认真谨慎的,因为他认为宋朝是大国,和睦相处对其灭辽有利。但是部族政权往往不是首领一直说了算,阿骨打死后,东路军主帅斡离不主要看重金钱这种实实在在的财富,而西路军主帅粘罕则更看重土地。这两位在今天来看,粘罕更有战略眼光,因为占领了土地,早晚会从土地里生出钱来,更像是农牧民族的想法。斡离不本身就是游牧民族的思想,土地让汉人继续管理,养几年后再过来掠夺即可,省的操心打理。最后金国选择了利益最大化,直接废了赵氏皇帝,让张邦昌当代理人,找个听话的人替金人管理这片鞭长莫及的土地好方便予取。所以金国的外交底线和原则就是极限施压,榨取尽可能多的财富和好处。由于金国刚刚建国,其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不足以占领管理如此广大区域,所以就想到了让听话的代理人代为治理的方法,这也是极其聪明的做法。
反观北宋的外交,就让人摸不着底线。面对无法提供的勒索(高昂的岁币和赔款)和无法承受的结果(割让山西、山东、河北等地)在外交上竟然都能够应承下来,但到无法执行的时候却又打了退堂鼓,给金国以口实发动战争,或者请求金国减免部分金银。这是一个极其不好的现象。一是大臣们认为国家是皇帝的,割多少地赔多少款都是皇帝自己家的,也不心疼。就等着皇帝是否同意,只要皇帝答应了官员们就开始执行皇帝的决定。开封府就是执行效率极高的工作单位,搜刮金银和女人将其送至金国营地他们是认真的,也是专业的。二是皇帝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有多少家底能承受。他以为大臣们和人民是跟他一伙儿的,这么轻松和谐的官场和社会,官员不会因为说错话而掉脑袋,他的大臣应该个个都是诤臣,他的人民都应该是良民。殊不知大臣们已经被皇室的摇摆被党争搞得只会搞意识形态斗争,人民也被各种税费和“花石纲”搞的发起反抗。
五、汴京失陷后两国国运的发展
金军占领汴京后,除了索要巨额赔款外对文化书籍和读书人也非常重视,高薪聘请了30位老师,金人对其要求是不作大义和策略,而是要作乡土方略利害实用性的东西。其中金人阿懒押运走的书籍就有一千零五十车。
在金国与宋朝交往的时候,就能够体会到金国逐步掌握外交礼仪和对汉族生活方式的向往。这都说明汉族的生活方式让金国大部分人很痴迷,在阿骨打时期,他的儿子们和权贵们就开始骄奢淫逸了。灭亡北宋后动用120万人按照东京模型修建燕京宫殿,这个宫殿和当初的帐篷也是天壤之别。按作者的话说是已经从一个原始部族,成长为有着极强物质追求的新兴民族。
但金国兴于马背,运动着才有威力,安居乐业不打仗了,金国也就开始衰落了。虽然还能在军事上吊打南宋,但却无法应对后来新兴的马背民族了。
南宋偏安一隅,再也无力恢复北方版图,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长江以南的政权统一全国的先例。南宋对这些大臣和人民在北宋灭亡时候的态度和行为深感忧虑,大臣们可以换个皇帝继续当差,人民也可以换个皇帝继续生活。所以南宋开始对理学大力发展,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推崇灭人欲,一股脑的变成人们必须遵守的天理,毒害中国近千年。
六、读书过后的思想变化
在初中学习历史的时候,我为大清国割让沙俄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愤愤不平,总想着有朝一日征战沙场夺回失地,现在看来是多么幼稚可笑。那时的我不就是心心念着燕云十六州的宋人么,殊不知北宋立国的时候燕云十六州也不在北宋版图,所以所谓的失地又何谈是失地。现在网上的喷子也很多,应该大抵都是一些没怎么读过书的在胡乱发泄。
在和平年代要尽量避免战争,如果非要战争,那就干到底。我幸运生活在现在的中国,我所在的国家不惹事,也不怕事。在和平发展,共赢共存的现代,我们中国人会通过勤劳努力创造财富。在面对侵略,灭绝屠杀的时代,我们中国人会勇敢的站出来和侵略者干到底,无数先烈的前仆后继最终诞生了新中国。
反而是一些国家并没有那么深厚的历史,不能理解什么是好战必亡的道理。比如现在的印度,认为他应该继承大英帝国所有的遗产,所以他就想吞并周围小国,打击巴铁,和我国还有领土纠纷。那印度有惹了事儿,干到底的觉悟么?我想印度是没有的。大有可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没有那么大的容量撑破了自己,最终被历史洪流淘汰。
美国打压我国有段时间了,遏制他国发展如此明目张胆毫不避讳的也就是这主儿了,我国在赤裸裸的威胁下总是在寻求与美国谈判,不是怕美国,是不想自己人民受苦。无论是热战还是贸易战一开,受到伤害最大的都会是两国人民,尤其是基层群众。美国不计较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硬碰硬较量的后果,大有遏制中国崛起到底的劲头,这些都反映了美国不在乎自己人民是否受伤害,只在乎选票和钞票。
就像网上所说的我们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还叫解放军就是有历史使命还未完成,我相信我的祖国会保护好他的人民。我辈应继续努力建设好我们美丽的祖国,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改革开放,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必将实现民族复兴。
届时万事可期。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