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6-19 09:2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活动目的:首先,要明确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明确目的有助于后续活动的策划和实施。
2. 确定活动主题:根据活动目的,确定一个具有吸引力和代表性的主题,如“传承经典,弘扬文化”、“诵读国学,启迪智慧”等。
3. 确定活动对象:明确活动的参与对象,如学生、教师、家长等,以便有针对性地策划活动内容和形式。
4. 制定活动时间: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可以结合学校作息时间、节假日等,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段。
5. 确定活动地点:根据活动规模和参与人数,选择一个合适的活动地点,如学校操场、教室、图书馆等。
6. 制定活动流程:详细规划活动流程,包括开场、诵读、互动、总结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紧凑有序,富有教育意义。
7. 策划活动内容:根据活动主题和对象,策划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如:
a. 诵读经典:邀请专家或教师进行经典诵读,让学生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b. 经典讲解:邀请专家或教师对经典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经典内涵。
c. 互动环节:设置问答、游戏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xx小学决定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构建以传统文化为统领的国学课程。“晨诵、午读、暮省”三个时段是诵读国学活动深入开展的必要保障,我校打造的国学课程力争呈现常态化,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全体语文教师
二、活动目标
以诵读国学名著、美文赏读为主要内容,确保“晨诵、午读、暮省”三个时段合理、顺利实施,从而达到增加知识积累、拓展学生视眼、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时间和内容安排:
(一)每周一节阅读课安排
1.要求教师提前制定学期阅读计划,根据年级组意见安排阅读书目,发挥智慧,精心准备,按课程安排上齐上足。教导处负责做好巡查工作,纳入学期考核。
2.各年级利用一节地方课程,学习国学课程。3.阅读由学校自主开发的“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
(二)“晨诵、午读、暮省”安排
教导处学期初制定“晨诵、午读、暮省”读书方案,开学做好“晨诵、午读、暮省”解读、示范引领、培训工作。
1.晨诵
(1)语文教师每周早7:40-8:00为晨诵时间,必须按时进班开展读书活动。
(2)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重温经典,品读诗歌、美文、诵读各年级段国学内容,为师生同读时间。
2.午读
午读时间是周一至周五,时间暂时不固定。学生进入校园,就进班读书,在上课前10钟自由活动。各班语文教师根据导读内容,向学生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教给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写好读书笔记,提高阅读效率,这为推荐导读时间。
3.暮省
暮省的安排,各年级任务、形式不同。
(1)低年级复习当天背诵过的.国学篇章,家长签字检查。
(2)高年级背诵巩固当天国学内容,写读书日记,每周至少两篇,写在学校印发的“阅读记录”上。教师按时批阅,教导处会定期组织评选优秀作业参加学校展览。
(3)每天放学路队,所有学生一起背诵国学诗文走出校门。
4.做好阶段性小结,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检测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三)开展相关读书节、成果展示活动。
1.学初成立班本课程研发小组、国学才艺培训小组、儿童剧创作小组,安排专人专组开展一系列活动。
2.充分利用利用语文课预备铃响到正式上课的几分钟组织学生背诵诗国学诗词或名篇。
3.班级积极开展“故事会”、“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知识竞猜”、“名人名言”、“报刊剪辑”、“好书漂流”等活动。
4.班级开辟“书香园地”,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书海拾贝”、“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文章。
5.“全家总动员”亲子读书活动。建议每位学生建立家庭“小书架”,与好书交朋友,并开展与家长共读一本好书的活动。要求读后与家长共同制作“亲子读书卡”,包括书名、作者、页数、阅读时间等基本信息及亲子读书笔记(读书语录、感言、心得等)两部分。
四、考核评价
1.对教师的评价:重在评价其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及活动开展情况,具体评价内容有:
(1)班级每学期要有课外阅读计划、总结。
(2)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要有学期计划和详细的教案。
(3)班级课外阅读活动开展是否扎实、有效。
(4)要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
2.对学生的评价:重在评价其课外阅读兴趣与习惯、内容与范围、技巧与方式、积累与运用。
3.自10月份开始每月一次抽测,分一二三等奖,成绩纳入期末考核。
4.学期末举行成果展,以节目表演的形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文经典灿如繁星,诵读经典古文,积累文化知识,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伍,本周,渭南高新区第一小学继续开展了《三字经》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本周国学诵读内容:
1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解释】《连山》《归藏》《周易》这三部书合称“三易”,是阐发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典籍。2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尚书》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基本典章;二谟,治国计划;三训,君臣言行;四诰,国君通告;五誓,征伐誓言;六命,国君命令。文字深奥难懂。3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解释】《尚书》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基本典章;二谟,治国计划;三训,君臣言行;四诰,国君通告;五誓,征伐誓言;六命,国君命令。文字深奥难懂。4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解释】戴德和戴圣叔侄俩整理并注释《礼记》,传述圣贤著作,使后人得以知晓上古礼乐典章制度。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国学诵读已融入一小日常,一小学子也将在国学经典的引领下,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圆梦盛世!(通讯员:闫源源)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