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3招搞定《老人服务广告词》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2 15:27

3招搞定《老人服务广告词》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老人服务广告词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目标受众:首先要明确广告词的目标受众是老年人及其家属,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以便更好地传达广告信息。
2. 突出服务特色:在广告词中要突出老人服务的特色,如专业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让受众了解服务内容。
3. 语言简练易懂:广告词应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确保老年人及其家属能够轻松理解。
4. 强调安全性:在广告词中要强调老人服务的安全性,让受众放心选择,如服务人员资质、安全保障措施等。
5. 情感共鸣:广告词要能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如表达对老年人的关爱、尊重和陪伴,增强广告的感染力。
6. 体现人文关怀:强调老人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如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品质等,让受众感受到关爱。
7. 体现品牌形象:在广告词中融入品牌形象,如品牌理念、价值观等,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8. 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广告词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
9.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广告词更具吸引力。
10. 考虑传播渠道:根据不同的传播渠道(如电视、

旧报纸做出“罕见”玩具,80岁老人自编广告词,一天卖出300多个

“我做这个小海燕50多年了,卖得最好的时候,就是以前在莒南大店,3毛钱一个,一天卖了300多个。” 5月12日,在山东日照莒县店子集街道厉家石河村,今年80岁的李庆友一边展示他用旧报纸制作的这种市面上罕见的“海燕”玩具,一边介绍说。(图文/明之)

李庆友介绍,他没上过一天学,自从自己的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制作这种叫做“海燕”的玩具,一直坚持到现在。“这是传统文化,我不想让这个手艺失传,所以一直坚持每年都做一点。”李庆友说。图为李庆友在裁剪报纸,准备制作“海燕”。

说起以前是怎么开始制作“海燕”时,李庆友打了话匣子。“这种玩具我以前在集上见过有卖的,加上我也喜欢这个玩具,就琢磨着自己制作。”李庆友说,自己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喜欢琢磨事,没有多久,他很快就能做出像样的“海燕”了。图为李庆友在制作“海燕”。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候还是人民公社,一个村分几个大队,李庆友就在队里挣工分。后来结婚生子,他就开始琢磨着能多挣几个钱,让老婆孩子生活得好点。图为李庆友在展示前几天制作的“海燕”。

“孩子五六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制作‘海燕’到庙会或者集上卖。”李庆友介绍,开始的时候,一个“海燕”能卖5分钱,后来慢慢的卖到一毛两毛的,后来卖到五毛、一块,直到现在,一个“海燕”也就才卖到3元一个,5元两个。图为李庆友在裁剪报纸,准备制作“海燕”。

这个“海燕”,其实就是儿童玩具。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像现在这样,市场上的儿童玩具花样繁多,当时孩子们的玩具,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石头、泥巴、树枝、废报纸等等,都能成为儿童玩具。图为李庆友在介绍如何制作“海燕”。

“海燕”玩具是用废旧报纸,或者用厚牛皮纸,在上面涂上鲜艳的色彩,用剪刀剪成4公分左右宽度的纸条,对折后做成“海燕”的尾巴,然后用报纸再剪出“海燕”的头部和身子,再用竹签穿上铁片、尼龙绳,一个“海燕”就完成了。图为李庆友在展示能让“海燕”玩具吱吱响的“滑铁”。

“别看这个小玩具很简单,前前后后得有30多道工序。”李庆友介绍说,十几公分长的竹签,以前都是买来竹子自己劈开制作,报纸得用浆糊粘两层,再涂上颜色,裁纸、剪形状、剪铁片、穿线、晾晒等,做起来非常麻烦。图为李庆友在摆放“海燕”。

“不用油,不用电,风一来它就自动转,美观大方又好看!”李庆友一边展示“海燕”玩具,一边喊出了自己的编的广告词。他说,在庙会上,一般都是先免费送出去几个给小孩玩,只要孩子们拿着“海燕”在人群里一转,“吱吱吱”的声音非常吸引人,很快就会有人来买。图为李庆友在介绍“海燕”的玩耍方法。

李庆友说,以前他都带着自己制作的“海燕”,到青岛、东营、济南等地去卖过。自己的4个孩子以前也都会做这个玩具,只是因为不挣钱,没人再做了,现在孩子们也都劝他,年龄大了就不要再做了。图为2017年,李庆友在当地一个桃花节上卖“海燕”,吸引了不少游客购买。

这个玩具一般就是在春节前后正月天里才卖,还有就是逢庙会的时候卖,其它时间不大好卖。而且,现在市场上的儿童玩具太多了,这个传统的玩具,没有多大吸引力。曾有人想找他学习制作技术,但是因为卖不了货,不挣钱,就放弃了。图为李庆友在制作“海燕”,老伴申乃英在傍边陪伴。

“做这个小玩具,也就是挣个零花钱,反正比闲着强。”李庆友说,这些年他还坚守着这个老手艺,一是因为自己喜欢,二是也不想让它失传,如果他不做,就没有人会做了。想了解更多精彩故事,请关注《新图视野》,打开平凡视界,感受百味人生。

赚回500亿身价的广告语,灵感竟来于“首富”和公园老人的闲聊?

  文 | 华商韬略 程潇楠

  他是白手起家的暴发户,巅峰时期曾扬言要盖起广州第一高楼来代表自己的身份。

  他负债2.5亿后,用“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魔性洗脑的脑白金广告一举翻身。

  他转头去做游戏,又靠《征途》重回了中国最顶级富豪的行列。

  他就是中国商业传奇史玉柱。

  全凭一张嘴,史玉柱通过不断赊账,手中“办公自动化的历史性突破”的M6401汉字处理系统,终于登上《计算机世界》广告。

  因此,1990年,28岁的史玉柱便坐拥几百万资产。

  可灰暗时刻到来得太快,1997年,资金链断裂、巨人大厦倾倒,史玉柱一夜之间从“首富”变成了“首负”。

  身上背着2.5亿的负债,坐不起车、住不起房,他也曾沉沦过一阵,整日将自己沉浸在虚拟世界。好在有众多好友的陪伴与鼓励,他借了朋友吕松涛50万元重新出发,把目光投向了高利润的保健品行业。

  虽然破产的打击不小,但再次出山的史玉柱商业头脑并没有丢掉。

  他知道用户感受的重要性。脑白金并非在初期就大火的产品,因为老年人往往嫌保健品贵,自己舍不得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要求公司的管理人员每天与用户密切接触,也常常亲自去公园里和老头老太太聊天,以得到最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

  他从老人的角度去思考,研究他们喜欢什么功效、什么价位的保健品,最终发现虽然老人自己舍不得买但并非不喜欢,如果是儿女送的则很愿意使用。

  于是他将产品主要的攻略人群就从老年人变成了年轻人,并与中国传统的“送礼”概念结合起来,选择了“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作为广告词,多次强调“礼”的概念,具备洗脑功效,让人看一遍就能记住。

  另外,他还懂得坚持一个定位的重要性。

  史玉柱曾说,巨人大厦的坍塌就是因为自己喜欢走新形式,广告经常换,在药品、电脑、软件等行业的盲目扩张也让自身定位反复横跳。所以这次他明确提出“这个广告语要坚持打,一打十年不能变”。

  虽然这则广告饱受诟病,但事实上,只要人们总能在电视上看到那两个跳舞的小人,就总也无法忘掉脑白金。这个策略成功使脑白金广告问世十余年之后仍然活跃在我们的记忆里。

  确定了这两个基本方略,加上史玉柱前期的缜密调研和后期的小心测试,脑白金成功帮他打出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到了2000年,脑白金成为了保健品中销量最高的产品,公司也创造出13亿元的销售奇迹。史玉柱也在这一年秋天还清了债务,摆脱了“中国首负”的名号。

  洞悉用户需求、从外部思维开始制定营销策略,以及在一个定位上加以坚持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这些策略让史玉柱成功东山再起,也值得每个创业者反复学习。

  3年的东山再起,史玉柱的翻身一时间传为佳话。后来他转头去做游戏,靠《征途》重回了中国最顶级富豪的行列。不过网游之后,史玉柱好像突然佛系了,再没开启过新事业。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