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4 09: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写山水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选题与立意
1. 选题:山水作文的选题可以多样,如描绘自然山水的美丽景色、赞美山水之美、表达对山水情怀的感悟等。
2. 立意:在选题的基础上,要明确作文的中心思想,即想要表达的主题。立意要积极向上,富有哲理,具有感染力。
二、构思与布局
1. 构思:在动笔之前,要对作文进行构思,明确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组织。
2. 布局:合理安排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要引人入胜,中间要充实具体,结尾要画龙点睛。
三、描写与表现手法
1. 描写: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如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等,使山水景色更加生动形象。
2. 表现手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四、语言表达
1. 语言优美: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 修辞恰当: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艺术性。
五、细节描写
1. 细节描写要具体、生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水的美好。
2. 注意细节描写与整体描写的协调
在我的老家有一座不知名的大山,它一年四季都美丽如画。
春天,万物复苏。山上的桃花竞相开放,远远望去,像一片粉色的云霞。树枝上冒出了嫩绿的芽,仿佛给大山披上了一件新衣。小鸟从南方飞回来,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夏天,山脚下的池塘里,荷花亭亭玉立。粉红的花瓣像少女的脸颊,碧绿的荷叶上蹲着几只小青蛙,它们“呱呱”地叫着,仿佛在赞美这炎热的季节。草丛中的蝈蝈也不甘示弱,奏响了欢快的《夏之曲》。
秋天,山上的树叶渐渐变红,远远望去,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让我不禁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田野里,稻谷金黄,随风起伏,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
冬天,大雪纷飞,大山换上了银装。光秃秃的树枝上堆满了积雪,像一根根晶莹的银条。偶尔能看到几朵梅花傲然绽放,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抹生机,真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啊!
家乡的大山一年四季都很美,它的美丽让我深深爱上了这里。
仲夏时节,走进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万龙山乡,竹林掩映的精品民宿里游客沉浸式体验传统民俗,高山茶园中茶农指尖翻飞采撷新绿,整洁街道两旁的村民谈笑风生……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万龙山乡锚定“生态立乡、文旅强乡”目标,依托武功山全域旅游辐射优势,深挖山水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以绿生金、农旅共融”的特色振兴之路,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江西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等称号。
生态筑基:从藏在深闺到网红打卡
万龙山乡森林覆盖率超87%,坐拥林地18.6万亩、高山茶园3000余亩和富硒天然温泉,却一度因交通闭塞、配套滞后,优质资源“沉睡山间”。
“乡村振兴,生态是底色,更是底气。”万龙山乡党委书记彭斯介绍,近年来,万龙山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完成公路拓宽、民宿改造等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旅游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依托武功山5A级旅游景区流量,推出“万龙山—武功山”精品旅游线路,将散落的温泉、竹海、古村串联成链。
如今,曾经养在深闺的山水资源变身热门IP:《舌尖上的中国》镜头里辗转腾挪的泉水豆腐,经匠人之手点化的豆香不仅飘进全国观众的心田,更催生出一条鲜活的产业链,直接解决多名村民就业问题,让“一块豆腐富一方”的梦想照进现实。经央视《山水间的家》镜头定格为现代都市人“心灵栖息地”的茅店村,引得全国游客纷至沓来,引爆旅游热的同时催生了“山水间的直播间”,村民变身主播推介生态农产品,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产业赋能:从土货出山到品牌增值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万龙山乡以土特产为抓手,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双提升。
在茅店村电商服务站,主播正通过直播间推介高山云雾茶:“这款熙春茶产自海拔600米以上的有机茶园,香气芳香清纯,回味悠长。”据了解,该服务站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平台”模式,推动万龙山茶、竹笋、蜂蜜、紫红米等20余种农产品入驻抖音等平台,山货插上了“金翅膀”,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我们不仅要卖产品,更要卖品牌、卖文化。”万龙山乡党委副书记、乡(场)长李阳君说。万龙山乡依托自身特色,打造特色消费助农活动,连续三年举办茶文化节、避暑节、温泉文化节,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带火乡村经济。
治理创新:从单打独斗到共建共享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为进一步激发村民自治的内生动力,万龙山乡创新推行“三共”机制,实现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
大事共议。万龙山乡各个村居设立了 “村民议事会”“屋场贴心会”等线下议事平台。傍晚时分,村民与驻村干部、挂点领导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规民约等。据统计,议事平台推行以来,万龙山乡累计收集村民建议200 余条,其中80% 以上被采纳实施。
实事共办。组建“巾帼服务队”“银发督导队”,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鼓励村民自发开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关爱孤寡老人等活动。今年以来,各村志愿服务队定期清理村内垃圾1500余次,形成 “人人参与、人人尽责” 的治理格局。
成果共享。环境美了,腰包鼓了,文明新风也更浓了,万龙山乡新龙社区居委会把院子改造成老年食堂,每日为留守老人提供午餐;三勤村每年开展“和睦家庭”“清洁家庭”评选,26户典型登上光荣榜……通过让村民在决策中发声、在建设中出力、在成果中受益,既激活了村民自治的内生动力,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治理保障。
“乡村振兴是一场接力赛,我们将继续做好‘山水文章’,让万龙山乡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幸福家园。”彭斯信心满怀。
万龙山乡的实践证明,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立足禀赋的量身定制。从生态变现到文化赋能,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推进,这里的故事,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了“绿富美”实践。 (易菲娜 聂宇嘉)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