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怎么写《能源汽车广告词》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2 17:57

怎么写《能源汽车广告词》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能源汽车广告词的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广告目标:在撰写广告词之前,首先要明确广告的目标,如提高品牌知名度、促进销量、吸引特定消费群体等。这将有助于确保广告词紧扣主题,达到预期效果。
2. 了解目标受众: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兴趣和痛点,有助于撰写出更具针对性的广告词。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职业等群体,广告词应有所区别。
3. 突出产品优势:能源汽车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具有诸多优势,如环保、节能、续航里程长等。在广告词中要突出这些优势,使消费者认识到选择能源汽车的价值。
4. 简洁明了:广告词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用简短的语句表达出产品核心卖点,使消费者容易理解和记忆。
5. 创意新颖:创意是广告的灵魂,要力求广告词新颖独特,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可以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广告词更具吸引力。
6. 强调情感价值:在广告词中融入情感元素,使消费者产生共鸣。例如,强调能源汽车对环保的贡献,唤起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
7. 视觉与听觉效果:考虑到广告的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网络等,注意广告词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例如,在电视广告中,广告词要与画面

新能源汽车--还天空一片蔚蓝给孩子留住未来

新能源汽车广告语:

※还在为摇号苦苦等待?新能源汽车是你最好的选择!

※不屑秒豪车于无影,即便我行,唯愿天蓝水碧风清,因为我能。(比亚迪o唐)

※绿色出行,天下无双(模),三擎四驱,唯唐独尊!(比亚迪o唐)

※wherethereisAdream,thereisafuture.(特斯拉:有梦就有未来)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从无到有,一切都从头开始,即使不被看好。一个理念,一个梦想,一个疯狂的创意。有太多的问题等待解答,太多的问题从未有人给出答案,但探索之旅永无止境。尝试,失败;尝试。失败ooooo永不气馁,不断成熟,不断成长。当一切有了答案,答案就在这里,用成功创造历史。战胜恐惧,消除疑虑,平息争辩,让事实证明一切皆有可能。我就是可能,我就是bmwi8(宝马oi8)

※。。。。。。

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如一块香喷喷的蛋糕,吸引着各大知名车企奋不顾身的投入到研制、生产和销售中去,这是一个平凡的年代,也是一个疯狂的年代,用新的理念和思维,用近乎疯狂的执着去追寻新能源汽车的真谛。而作为大众消费者来说,隆众王开富个人认为最能吸引我们的就是上牌方便、省油、环保。

上牌方面也许只有一二线个别限购限牌限行的城市才能深有体会,省油环保却是每个人切身的感知。我国过去的大工业时代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让我们跨入了小康的生活,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个人、团体甚至国家部门开始关注环保问题,虽然现在汽车尾气是否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因素尚有异议,但常规能源汽车尾气的污染我们是看得见的。以往,我们没得选择,为了方便出行,只能购买常规能源汽车,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优惠补贴政策的支持,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越来越多。

以一辆普通的1.6L轿车来说,按照国Ⅳ标准的排放水平,这辆车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应为每公里200克。假设这辆车一年正常行驶了2万公里,一年下来该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吨。按2014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5447万辆计算,每年仅车辆上路行驶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经达到61788万吨。按每公顷森林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每年平均吸收6.6吨二氧化碳为标准,全国每年仅汽车尾气排放就需要9361万公顷的绿色森林来进行光合作用。试想如今汽车集中的城市区域,哪里有这样多的森林植被来消耗惊人数量的二氧化碳?

隆众王开富认为,无论汽车尾气是否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因素,但是2014年OPEC会议期间的限行限号,确实出现了久违的蓝天。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地位渐渐凸显。省油环保,还天空一片蔚蓝,给孩子留住未来,新能源汽车,一个不错的选择。

王开富

来源:隆众石化网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加油不如充电?红旗新能源广告语引热议 业内人士:禁燃仍需时间

“加油不如充电,红旗E-QM5,充电一次通勤一周。”10月26日,一则红旗新能源汽车的广告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电费虽然比加油便宜,但充电也存在诸多不便利的问题,电车续航焦虑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在冬天。也有网友认为,汽油价格太贵,电车用车成本低,城市通勤确实方便。对于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哪个更好的争论在业界一直存在,但车企直接定性加油不如充电的倒是不多。

据红旗汽车官网显示,红旗旗下E-QM5系列新能源为全球首款高端电动轿车,售价为12.28万—23.98万元。其中,红旗E-QM5 431KM充电乐享版(2022款)官网参数显示其动力电池容量54kWh,NEDC续航里程431KM,电机功率140kW。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红旗汽车官网,目前红旗在售的12款车型中,9款为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只有3款。

购买新能源汽车需因地制宜

“换了新能源车后,我就再也不想开油车了。”重庆新能源车主肖先生则持认可态度。他表示,新能源车的驾驶感受比油车要好,电门的响应也更及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增加,有规划的出行计划并不会受到续航里程的影响,“还有关键的一点是,很多地方购买燃油车需要摇号,电车则不需要,电车车牌出行也不容易受到限行限制。”

山东济南的曲先生表示,对于年轻人来说,往往购买第一辆车会综合考虑日常使用场景,燃油车会更有安全感一些,以后买车或许会考虑新能源汽车。

“在东北开新能源车通勤是够用的。”吉林长春新能源车主王先生向记者分享了自己在东北开新能源车的体验。他表示,冬天电池续航里程确实会有衰减,但温度高于-10℃以上的时候还可以接受,“前提是得有车位和充电桩,在东北下雪后,就算是油车也得热车好一会儿,遇到远途出行比较多的时候就需要综合考虑充电是否方便的问题了。”

一位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多年的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两种,磷酸铁锂电池耐高温,三元锂电池耐低温性能更好,在-20℃时,三元锂电池能够释放的容量高于磷酸铁锂电池。“这两种电池各有优势,希望不同省份的用户选择购买新能源车的时候,综合考虑使用的具体场景。”

此前,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极冷的环境下,电车耗电量大,燃油车仍有其独特优势,甚至还属于刚需。电动汽车要全面取代燃油车,电力基础设施也要进行大规模重建或升级。

乘用车的油、电之争

自从新能源汽车面世以来,关于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讨论便从未停止。

“我简直就完全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大家还在买燃油车,我就完全想不明白,是有多怀旧才会买油车,除了能闻出点汽油味,别的还有什么好。”2021年,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的言论就曾引发激烈讨论。

2022年7月7日,华为常务董事、华为终端BU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第十四届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说出呼吁中国汽车产业尽快淘汰掉纯燃油车,减少能耗的言论后,被网友调侃:建议尽快淘汰4G手机。

2022年8月27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一次公开会上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初步具备了停售燃油车的基本条件”,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和产业、行业可以考虑开始研究和明确传统燃油车的停售期限,引导企业和全社会有序向新能源转型。

记者注意到国内多家车企电动化布局正在加速,并相继宣布停售燃油车的时间。

2022年4月3日,比亚迪公告称,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

8月22日,长城汽车旗下哈弗品牌提出新能源战略: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将达到80%,2030年哈弗品牌将正式停售燃油车。未来,哈弗将建立新能源公司,以支撑和保障哈弗新能源事业发展。

长安汽车推出了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拟在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

北汽宣布,2025年全面停售燃油车。

……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成为国内首个提出“禁燃”的省份。据光明日报8月23日报道,海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船应用,落实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和相关扶持政策,分阶段分领域逐步推进全省各类汽车清洁能源化,建设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

文件明确,到2025年,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达100%。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除特殊用途外,全省公共服务领域、社会运营领域车辆全面实现清洁能源化,私人用车领域新增和更换新能源汽车占比达100%。

随着车企纷纷宣布停售燃油车时间表,汽车市场也迎来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92.2万辆,同比增长21.5%,环比增长2.8%,1—9月累计零售1487.5万辆,同比增长2.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61.1万辆,同比增长82.9%,环比增长14.7%,1—9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387.7万辆,同比增长113.2%。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2022年1—9月轿车销量排行榜显示,销量前15名中新能源车型占4款,分别是宏光MINI(第2名)、比亚迪秦(第4名)、比亚迪汉(第6名)和比亚迪海豚(第13名)。

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1—9月SUV销量排行榜中,新能源车有三款上榜,分别是比亚迪宋(第1名)、特斯拉(ModelY)(第2名)、比亚迪元PLUS(第11名)。

乘联会指出,9月的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环比走势都受到政策推动明显。各地出台鼓励消费政策力度大,主流车企生产持续拉升,改变了淡季规律,进一步拉动9月车市火爆。

业内人士认为,在日益严苛的碳排放法规和全球碳中和目标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必然趋势,但新能源汽车彻底取代燃油车还需要时间。

崔东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汽车市场庞大,各地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条件不尽相同,推动禁“燃”还需考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电网承受能力等配套保障。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刘海奎 编辑:孙菲菲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