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3招搞定《民国风度 读后感》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3 11:56

3招搞定《民国风度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民国风度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民国风度的读后感。在写作过程中,要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选取合适的文章:选择一篇与民国风度相关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以便在作文中有所依据。
3. 理解文章内容:在写作前,要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观点和论据,为作文提供有力的论据支持。
4. 分析民国风度:在作文中,要对民国风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其历史背景、特点、影响等方面。
5. 结合自身感受:在论述民国风度时,要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自己对民国风度的看法和评价。
6. 举例说明:为了使作文更具说服力,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7. 结构合理:作文的结构要清晰,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文章内容和自己的观点;正文部分展开论述,分几个层次阐述;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8.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9. 观点鲜明:在论述民国风度时,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既不能过于偏激,也不能模棱两可。
10.

一个人最大的魅力:说话有风度,做事有温度,灵魂有厚度

来源|每天的解忧书馆(ID: youjianfengyue01)

作者|夏暖风曦

一个人的灵魂厚度,源自于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容颜会衰老,但风度却长存。”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每个人的谈吐言行,都会在别人心中留下印象。

一个人最大的魅力,是说话有风度,做事有温度,灵魂有厚度。

01

说话有风度

在最新一期《导演请指教》中,蔡康永以导演身份,参加比赛。

评委席上,有十几年经验的资深导演,也有电影学院的专业教授。

当蔡康永的短片播完后,几位评委提出了质疑。

有人说:“我看不懂你的结局想要表达什么。”

蔡康永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说:“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大家没有看懂的话,是我们做戏上的缺失。”

接着一位教授指出:“你的短片为何采用这么多旁白?电影最忌讳使用大量旁白去解释。”

蔡康永:

“您的指正非常正确。其实我自己知道这个故事不适合10分钟,只好采用旁白。

可这不是脱罪的理由,因为每一位导演都跟我面对一样的情况。”

一番话下来,既照顾了评委的情面,也表达了自己的顾虑,让所有人心平气和地接受。

后来一位专业评委称赞道:

蔡康永,是目前第一位展开自我批评的导演。之前的导演多半是不停地辩解,这就体现了一个人的境界问题。

其实,面对质疑,不一定要咄咄逼人,也可以风度翩翩。

当你面对刁难和质疑时,辩解是最无用的。

硅谷创业教父 Paul Graham,提出过“反驳金字塔”理论:

图片来自网络

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难免发生争吵,Paul Graham把这些行为依次分为七类。

越处于金字塔下面的行为,越是低级无用的。

第1级到第3级:辱骂、攻击人身;这是完全无意义的行为,不要花费时间在上面;

第4级到第5级:对立,相反论点,这种沟通开始有建设性,属于正常对话;

第6级到第7级:找出谬误,提出主要论点和依据,这是真正有效的沟通,能够互相成长,值得彼此继续探讨;

说话的风度,建立在逻辑与思维能力上,而不是简单的发泄情绪或忍气吞声。

蔡康永曾在《奇葩说》里说:

“情商高并非是指不发脾气,而是要合理地发脾气。”

当你认真思考,放下成见,有理有据,哪怕跟对方立场完全不同,也能收获有价值的成长。

02

做事有温度

很喜欢这句话:

“做有温度的人,读有温度的文,遇有温度的事,结有温度的缘。”

我在公益活动中,认识一位阿姨,她今年50岁左右,她每周都会抽出一个下午,去探望孤寡老人。

探望的时候,阿姨没有捐赠钱财,也没有帮老人洗衣做饭。

只是静静地坐在院子里,陪着老人喝茶聊天,一聊就是三个小时。

她说:“这些老人没有儿女,也很少朋友,他们花不了多少钱,只是想要和人说说话而已。”

人到老年,不求名利,只是需要一点温度,来驱散孤独。

记得国庆节,我和姐姐去看外婆。

外婆很激动,摆桌子,拿出零食,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说笑。

要离开的时候,外婆说:“你们能来看我,我内心就十分欢喜。”

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我们很难付出真心,害怕被算计、被辜负,心也就慢慢变得冰冷。

但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着一份温暖。

作家张小娴说:

“我们都在追求温度:食物的温度,朋友的温度,阳光的温度。

最好的朋友,永远给你一种温暖的感觉。你们不需要经常见面,每次想起他,心头总会暖暖的。”

恋人的温度,不需热烈,只需一个拥抱;

朋友的温度,无关是非,在于彼此真诚。

余生,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浓淡相宜,静静相依。

03

灵魂有厚度

网易云有个热门评论:

所谓有趣的灵魂,实际上就是这个人的信息密度和知识层面,都远高于你。

民国传奇女子吕碧城,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她的早年生活,几经坎坷。

12岁那年,吕碧城父亲去世,家产被族人夺走。

为了生存,她和母亲,投奔舅父严凤笙。

在那个年代,刚提出“兴学育才”的主张,女性开始觉醒,天津有了女子学堂。

吕碧城深知学习的必要性,哪怕舅父百般阻拦,她也要逃离家门,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远赴天津求学。

到了当地,她打听到有亲戚在《大公报》,于是便写了一封长信求助。

《大公报》总经理看了她的信后,称赞其才华,并她成为《大公报》的第一位女编辑。

在报社中,吕碧城的才华开始崭露,她发表诗词作品,也提出女子教育观念,深受当时人们的欢迎,不少社会名流前去拜访她。

为了开阔眼界,38岁的吕碧城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美学和文学。

她还畅游欧洲,足迹遍布罗马、阿尔卑斯山等等,并且把自己的见解写成书籍,堪称当时最受欢迎的“旅游博主”。

“一个人的灵魂厚度,源自于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灵魂的厚度不是一蹴而就,要用人生经历、读书阅历来填补。

饱经沧桑而不世故,闻遍烟火而不世俗。

一个人即使身处低谷,也要有丰盈的灵魂。

俞敏洪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的底蕴决定生命的高度,底蕴取决于两个方面:读书和游历。

只游历不读书会变成社会痞子,只读书不游历会变成书呆子。”

做人,有三个度。

风度,说话的艺术。

温度,做人的底蕴。

厚度,灵魂的沉淀。

我们不必生来勇敢,天赋过人。

只要能投入勤奋,诚诚恳恳,终有一天会绽放光芒。

每个点赞和在看,儒风君都喜欢!

来源: 儒风大家

读王赓,亦读民国风度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日讯(记者 黄煌)很多人提起王赓,都只会说起他与陆小曼的那段短暂婚姻。其实,王赓的人生故事远远比八卦传闻要精彩。近日,《江河行地 海浪无声:我的祖父王赓》一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由王赓孙女王冬妮历时数年遍访亲友、亲笔书写,书中怀念了祖父传奇的一生。

王赓,1895年甲午战争之际出生于江南世家,十六岁考取庚款留学生,与胡适、竺可桢、赵元任同学。191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来考入西点军校,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八名西点毕业生之一。1919年1月,随团出席巴黎和会,1923年任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同年晋升陆军少将。一颗军政新星正冉冉升起。

然而,踌躇满志的他,却意外地卷入一场著名的恋爱风波之中。他的妻子陆小曼爱上了他的朋友徐志摩。他是出局者,却有君子之风,与陆小曼和平分手成全他人。

淞沪会战打响后,王赓因一场无妄之灾被污为叛徒,被羁两年,身染重疾,仕途亦急转而下。1942年,国内战况焦灼之际,47岁的他重获重用,随团赴美,却在途中客死埃及。可以说,命运曾慷慨地给予王赓恩赐,却在一个个重要的人生节点,跟他开了一次又一次无情的玩笑。

王冬妮为王赓亲孙女,也是斯坦福大学史学博士,她利用身份优势,遍访家人、钩沉多国档案史料,收录近70幅珍贵图片,重现王赓传奇一生。并首次从王赓及其亲友的视角,揭秘那段为外界熟知的民国爱情“佳话”背后的故事。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本书既是孙女对祖父的深情追念,文字亲切感人,也是一部专业严谨的考据之作,可谓雅俗共赏。胡适、赵元任、梅贻琦、顾维钧、蒋百里、梁启超、林徽因、梁思成、刘海粟……这些学界、政界、文艺界的重要人物都在王赓的“朋友圈”中,在讨论民国历史的时候,这本书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补充,值得喜欢民国历史文化的读者认真阅读。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