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3 12:4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分享运动心得体会的作文,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个人运动经历的心得体会,还是关于某一运动项目的分享。确定主题有助于后续的写作。
2.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心得体会作文应该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运动背景和动机;主体部分详细描述运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和收获;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3. 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贴切的语言,使作文更具感染力。注意以下几点: a. 使用丰富的词汇,避免重复单调; b.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表达效果; c. 注意句子结构,使文章富有节奏感。
4. 内容充实:在作文中,要具体描述运动过程中的感受、遇到的困难和克服方法,以及运动带来的收获。以下是一些建议: a. 运动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如紧张、兴奋、坚持等; b. 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如出汗、心跳加速等; c. 遇到的困难和克服方法; d. 运动带来的收获:如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团队精神等。
5. 举例说明:在描述运动心得时,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例如,讲述
跑步是一项运动,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哲学。
撰文/小跑
编辑/柳条
出品/马孔多跑步研究室
跑步是一项非常大众化的运动,人人都可以参与。
跑步是一项简单的运动,只要有一双跑鞋就能跑起来。
跑步又是一项不简单的运动,因为需要长期坚持,而且只有坚持跑下去,你才能看到跑步带来的巨大益处。
尽管每个人跑步的初衷都不一样,但只有当你跑步时间够长,你才会明白以下这7个道理。
当你跑步时间足够久,你就会对跑步有新的认知,比如力量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在很多跑者潜意识里对力量训练是抵触的,他们认为只有跑得越多,才能跑得更快,而且增加力量训练时间,那么跑步时间就势必会减少。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跑步运动虽然不像足球、篮球等对抗性运动对身体素质要求特别高,但如果没有足够强壮的身体作为支撑,不仅跑不快,而且容易受伤。
这很容易理解。强壮的肌肉力量可以帮你增强身体稳定性,防止过度旋转。当我们跑步时,同一时间只有一条腿着地,这对脚踝、膝盖和臀部都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如果这些部位的力量和稳定性不够,就可能导致关节的过度旋转,从而引发“跑步膝”等常见伤病。
如果你的核心足够强壮,你就更能承受这种日复一日的脚与地面的冲击,受伤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所以你需要通过力量训练全方位提高身体肌肉力量,从而减少运动损伤。
除了减少损伤,力量训练还可以让你跑起来自然、轻松和持久。
跑步要想跑好,必须要做到跑姿自然。首先脚落地要轻,脚与地面接触时时间要短,声音小。头部保持平视,肩膀随着身体自然摆动,然后大腿带动小腿自然摆动。
核心肌群提供身体的稳定度、爆发力及肌耐力,让你在跑步时,能更轻盈的踏出每一个步伐。
跑步是一项重复持久的运动,所以要想长时间保持良好的跑姿,需要强大的核心力量支撑。
跑得多并不意味着好。很多跑者会互相攀比跑量,诚然,堆跑量能让你很好的完成比赛,但那些理性的跑者更重视跑步质量,而不是跑步数量;而且选择参赛时,也只会跑几场关键的比赛,然后通过训练将最佳状态调整到比赛当天。
即使是专业运动员,也不可能一直处于竞技状态的高峰,每次参加比赛都PB并不现实。
有经验的跑者并不会为了刷跑量而去跑步,当你开始重视跑步质量的时候,你会发现,训练对你来说会变得更高效。当然,对每个人来说,什么样的配速是高质量的训练,需要自己总结和摸索。
记住:不要计算跑量,而是要让跑量有质量。
很多跑者马拉松没能跑出理想的成绩,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耐力不足,而要提高耐力水平,最重要的训练内容就是跑长距离。
所以提高耐力水平,也就是有氧能力,你需要多跑长距离。即使你不练速度,单纯靠有氧训练,也可以跑出一个不错的成绩。
长距离训练的好处,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 虽然训练强度比较低,但可以提升肌肉的用氧能力;而且这种强度下,人体肌肉、心肺系统的疲劳感相对较轻,训练中压力和痛苦较小,可以保证训练量的完成,从而打下稳固的有氧能力基础。
2. 可以锻炼肌耐力。马拉松比赛后程掉速、抽筋的一大原因就是肌耐力不足,这与能量耗尽无关,而是肌肉本身反复收缩以后引起的疲劳,兴奋收缩-偶联功能出现紊乱导致的。跑长距离可以很好地训练这一能力。
3. 可以让脂肪燃烧的能力得到很大的训练,从而提高脂肪供能的比例,这对马拉松等耐力运动来说,至关重要。
但是很多跑者一听到要跑长距离,内心是拒绝的,30公里,想想都可怕。其实,跑长距离最好的是按时间来跑,每次长距离训练控制在2.5小时以内,这样会让你不至于训练过量,而导致很疲惫或者受伤,影响下周的训练。
当你跑完,特别是在一次速度训练或者长距离训练之后,轻微撕裂的肌肉,长时间受力的关节,枯竭的能源系统需要恢复和放松。所以你第一时间应该补水,补充营养,然后拉伸肌肉,按摩,冰敷,睡眠等待。
当你增加跑量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身体的承受能力。一次次高强度的训练,而没有让身体得到恢复,那么伤病就会在所难免。
专业运动员会更加注重休息,特别是在一场艰苦的训练之后,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第二天还能正常训练。而且专业运动员尤其注重睡眠,因为睡眠是最好的恢复手段。建议每增加一个小时训练量,多睡一个小时。
恢复的重要性不亚于跑步训练,因为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
跑得是一项速度的游戏,所以追求速度并没有错。但往往很多跑者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忘了跑步的初衷。
最开始跑步的那段日子,你巴不得天天跑,没事就跑间歇,殊不知这样往往会让你伤病缠身。小编自己就有过这样一段疯狂训练的时期,为了提高成绩拼命训练,结果就是受伤,不得不停跑1个月。
速度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你需要持续训练才能逐渐看到自己的进步。所以不要想象自己通过一段的时间就能显著提高成绩。
对马拉松运动来说,耐力就是耐心,不要老想着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
很多人想通过跑步来保持健康,然后跑着跑着就出现了很多的伤病。比如跑步膝、足底筋膜炎、髂胫束摩擦综合征、胫骨疼痛、脚踝疼等等。
其实这不是跑步的错。因为运动和伤病是分不开的,运动是可以强身健体,但是有前提条件,也是要讲究方法的,而不正确的运动会损害你的健康。比如体重太大还强行跑步,膝盖不受伤才怪;比如天天跑步,身体绝对是会抗议的。
虽然跑步总会遇到各种伤病,但是只要做到这几点,基本上可以避免很多伤病。比如跑前热身,跑后拉伸,不带伤训练,不总是进行速度训练,跑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经常进行力量训练,强化身体最弱的一环。
如果跑步出现了伤病,要及时看医生,好好休养,必要时学习一些应对跑步伤病的知识,带伤坚持训练是最愚蠢的行为。
一定要等到伤病恢复后再开始跑步,而重新开始跑步也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不可因为激动一下子就去跑个10公里。
当你坚持跑步3年、5年甚至10年以上,意味着这条跑道陪你走过了一段重要的人生旅程。你会越变越成熟,你的速度也可能越变越慢,但是这不会影响你的目标。
跑步虽然看过去竞争并不激烈,但是你也会发现,这也是一项让人充满野心的运动,你会不断追求自己的纪录。当你的最快速度变慢,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能超越自己,你将越来越注意自己跑步的细节,然后通过小调整,让新纪录成为可能。
不仅如此,当你跑步3年以上,跑步带给你的帮助就已经超越了跑道了。它会帮助你对整个人生有新的认识。 跑步教会你成为一位更出色的人。
当你因为工作而不跑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变得更加沉稳,工作更专注,在遇到交通堵塞时也会更加平静。
跑步重在自强不息,速度距离只是表面,更重要的是锻炼人的意志力、自制力、承受力、自信心以及一种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相信坚持跑步一两年后,跑步会成为你的生活习惯;而未来,跑步会是你一生的朋友,也是你一辈子的财富!
6月5日,2025搜狐极限探索者大会在北京举办。本届大会以“致敬极限探索者”为主题,企业家、明星、极限运动领军人物及搜狐视频“关注流”户外播主们汇聚一堂,通过巅峰演讲与跨界碰撞,打造了一场属于极限探索者的年度盛会。
作为户外运动的爱好者,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致辞称,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推动社会从“温饱需求”迈向“精神追求”,极限运动从小众走向大众。张朝阳说,“20年前,那个时候这方面的人还是很少,现在已经非常普遍。尽管民间探索热情高涨,各领域涌现出非常优秀的探索者,但媒体对极限运动的报道传播还不充分,而这正是我们举办这次大会的初衷。”
搜狐与极限运动渊源已久,是极限运动的长期报道者。张朝阳回忆道,早在2003年搜狐便赞助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首创“彩信上珠峰”报道模式。从2005年启孜峰登顶报道到2021年青海岗什卡“直播技术登雪山”,搜狐始终以媒体创新推动极限运动破圈。张朝阳说,“随着媒体发展到今天,现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据说现在珠峰大本营特别的豪华,信号基本上保证没问题了。”作为户外运动爱好者,张朝阳已攀登了数十座雪山——2003年珠峰北坳6500米营地遭遇暴风雪、2009年四川雪宝顶震后“绝地开路”、2021年挑战岗什卡亮冰地形……这些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极限运动不仅是锻炼身体,更多是一场心灵之旅。张朝阳总结说,“一个人能不能登上雪山,可能他的体能只占30%,更多是他的意志和价值观。”
奥运游泳冠军孙杨是大会最受欢迎的受访者之一,虽然他从事的并不是户外极限运动,但经历了无数波折的他,在将近34岁的“高龄”前不久还出现在全国最高水平的游泳冠军赛上,与比他小了十几岁的年轻一代选手同池竞技,还取得了1金1铜的成绩,也算是勇于挑战自己的运动生涯极限。孙杨说,“所谓的挑战极限就是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年龄去创造这个年龄阶段的最大的荣誉,或者最好的成绩。没有任何一个运动员可以永远年轻,可以永远风华正茂,但是永远有人在为梦想竭尽全力,我自己的感受特别深,我肯定不再年轻,但是我依然想着33,或者34岁的孙杨可以怎么样做得比31、32岁的孙杨更好,同样为了我的梦想,我相信自己,再给我一些时间,我在这个时间会做得很好。在短短这些时间里面我可以恢复到现在的状态,我也希望大家给予我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宽容,来给大家展现更好的我。对于我来说,我一辈子或者20多年的游泳生涯,都会成为我非常难忘的记忆和比赛,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现在是26、27年的游泳生涯,我争取看看能不能干到三十而立的游泳生涯,我努力一下,在未来我40岁,50岁的时候,回想起来都值得我铭记,都是我非常宝贵,且珍贵的记忆。”
极限运动员张京、中国首位无氧登顶14座8000米雪山的攀登者何静、独臂船长徐京坤、自由攀登者何川、铁人三项世界冠军苗浩等风云人物与会或发表巅峰演讲或分享了自己多年从事极限运动收获的宝贵经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艾林
编辑/刘忠禹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