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4 13:48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护理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护理培训心得体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确保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一般而言,护理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
a. 引言:简要介绍护理培训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b. 培训内容:详细描述培训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团队协作等方面。
c. 培训收获:总结培训过程中的收获,如技能提升、知识拓展、心态转变等。
d. 反思与改进:针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反思和改进措施。
e.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护理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啰嗦。
b.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c. 注意用词准确,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4. 举例说明:在描述培训内容、收获和反思时,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5. 突出重点:在作文中,要突出培训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如关键技能、重要知识点等。
6. 体现个人观点:
(李倩倩报道)4月24日,江西省肿瘤医院护理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二期)在南昌举办,了杨立峰老师带来一堂精彩的授课“高效护士长的七个习惯”,全院53名护理管理者参加了培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天培训时间,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地印象,感触良多。杨老师主要围绕七个习惯进行授课:积极主动,我的人生我做主;以终为始,目标清洗有计划;要事第一,重要事情优先做;双赢思维,利人利己平衡好;知彼解己,设身处地会倾听;统合综效,团队合作成大事;不断更新,磨刀不误砍柴工。课程内容精彩纷呈,有案例分享,有团队协作,还有学员的才艺展示,近8个小时的课程,没有人迟到早退,没有人接打电话,大家都信心满满的为争夺优秀团队而努力拼搏。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高效的护士长?对于一个新护士长而言,这堂课犹如及时雨,将我这颗小树细心浇灌,帮助我茁壮成长。此次培训中,通过杨老师的一番讲解,使我明白:一名高效的护士长需要明确工作目标、规划好时间、做好协调沟通以及不断自我提升。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承担着多种角色,如领导者、联系者、陪伴者、监督者、传播者、代言人、宣教者、协调者,而要成为一名高效的护士长还要学会授权,当然还要有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本专业的疑难问题,合理的处理人际关系,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增加团队的凝聚力等等。
在这次培训中,护士长们团结一致的精神让我感触颇深,获益匪浅。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就如杨老师所说,双赢思维在团队的管理中尤为重要。会上,有一场赢积分的“赌博”游戏,刚开始大家还没有领会游戏的精髓,每个组为了赢取积分而各自谋划着,直到所有人都一致举出了双赢的“红笔”而结束了游戏,可见双赢思维已经深深印在大家脑海中。
作为护理管理者,要合理利用和分配人力资源,适当授权,用人之长,善于发现有能力的人,最大限度的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护士的潜能和团队精神。鼓励护士参与和关心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做到人人有职责,最大限度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作为管理者对护士的培养,是让她们做考生——以“学会”为目的去寻找已知的现成答案;还是做学生——以“会学”为手段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答案肯定是后者。
通过此次培训,让我更新了观念,拓宽了思路,增长了见识,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护士长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能力,而且要有奉献精神。另外,护士长还应有多元意识,只有不断地努力和进取,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提高管理效果。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争做自己专业领域的翘楚,要有批判性思维,勤于思考,在探索中解决问题,在前进中锻炼成长。
五月的北京繁花似锦,阳光明媚,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最舒适、最美丽的季节。正是在这样美好的时光里,我在北京重回了大学校园生活。时隔九年,再次端正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时,竟完全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既亲切又违和。 本次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班学习课程分为两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和临床实践阶段。理论是临床实践的基础,临床护理操作的正确实施和技能的提高均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然而,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往往都是先以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为主,然后才是理论知识的自我丰富。在血透室这样专科性极强的科室没有理论知识的指导,护理工作是无法开展的。坐在北京协和护理学院这样的高等学府里,我的内心无比激动,能近距离享受大咖们带来的听觉盛宴,内心的喜悦更是无以言表。课程的设置科学合理,内容也丰富多彩,有专业的血透相关知识点,也有知之甚少的腹膜透析相关介绍;有操作规范及技巧指导这样硬实力的提升课程,也有心理干预这样软实力指导课程的安排;既强调良好的沟通技能在血透特殊工作环境中的重要,也突出底线意识在护理行业中的不可悖逆。在护理安全问题上,慎独精神和底线意识是护理的核心。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要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还得依靠临床实践。我的临床实践第一站是北京市海淀医院肾内血透室。海淀医院是一所二级医院,但海淀医院肾内血透室在血管通路技术领域而闻名全国。单从医院的环境来说很是一般,但是在这里为期两周的临床实践,我深深地被他们的“软实力”而折服。在海淀肾内血透室我的感触很多也很深:工作的严谨,技术的精湛,生活的热情,团队精神等等各个方面,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复杂内瘘B超引导下穿刺、人工血管穿刺时的严格消毒、导管换药时“同质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时时体现着种植于他们心中的一个理念——“血管通路是生命线”。 临床实践的要求是只能动嘴和动脑,不能动手,正是在这“清闲”的两周里给了我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反思。外出学习的意义不在于你从别的医院照搬了多少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回去,而在于在拓宽的眼界和知识面中有自己的思考,从而学以致用,根据科室实际情况能够开拓创新。我要告诉自己的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同样作为甘肃省血液净化专科培训基地的我们,对于我们科室今后专科学员的培训,进修人员、实习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向,我也有了更为深刻的反思。 满怀着对更高学府的期盼和憧憬,我走进了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开始了我第二站的临床见习。正如传言,以“高端、大气、上档次”来形容它的硬性装备丝毫不为过,通过一周的学习才发现,以“高调、奢华、有内涵”来标榜其软实力,它也是当之无愧的。以专业的精神做专业的事,在301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就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哪怕只是针对我们短短一周半的见习,负责带教的老师也做了周密的安排和计划,从入科接待到学习任务的安排都是井井有条,面面俱到,不仅有专科知识的讲解,还有护理人文情怀的展现。血透室快节奏的工作性质让我们每天醒着的每一分钟都被上下机等这些工作填塞,在每天忙忙碌碌如机械般的生活里慢慢地失去了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所以血透护士的瓶颈期来得会格外早。虽然专业,但是内心却很迷茫,找不到专科该有的方向。而在这里,我却丝毫没有看到一丝怠惰和慵懒的情绪。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第一天各层级护士的述职演讲。从总责护士到责任组长到刚满一年的新职工,每个人除了能灵活应变、完美履职外,更多了一份不可多得的人文情怀——对工作的热忱,对人性温暖的展现。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科内一个刚工作不满一年的小伙子的经验分享,长得白白净净,个子虽然很高但是稚气未脱,让人不由得想起一个名词“奶油小生”。他的课程分享名字叫《我的成长日记》,尽管讲课的语调、表达都显得很稚嫩,但是字字句句都是真情的流淌。他把自己这一年的工作经历还有对护理行业的感知分为酸、甜、苦、辣四个部分,酸、甜、苦我们都能懂,说到辣,他说“辣是一种态度,工作中需要我们用火辣的热情去为每一个患者服务,尽最大可能去帮助”。他把辣理解为是对工作、对新知不减的热情,作为一个入科一年的新职工来说,有这种感悟让我很意外,也很感动。在面对我们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专科护士时,他在情感上没有丝毫的修饰和做作,动情之处甚至几度哽咽,眼眶微红。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的父亲也是一名透析患者,在场的老师无一不为之动容,不仅感慨于他的坚强乐观,内心也深深地被这样的小火苗所感染。 现在我似乎开始慢慢体会到了,如果说高端大气的建筑布局是血透室的门面的话,那么标准、严谨、口口相传的专业精神、教学相长学习精神更是血透室的门面,而这些“门面”的得来,均离不开教学培训。教学培训做的就是能让科室精益求精、蓬勃发展的工作,强调严谨教学、规范操作,更强调细节管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科室的小主人,每个成员都应当有主人翁意识,细节意识,管理意识。作为教学培训老师,更应当有大局观念,有纵观全局的能力。诚然,眼前的我尚且不具备这样的眼界和魄力,任重而道远,虚心学习,勤于思考,提高执行力,是后期自己都必须加强的。 医学界泰斗裘法祖老先生曾经说过:“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为医者,学识、气度、眼界、胸怀均须在他人之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作为医者,我们肩头的责任还很重。朱熹先生说“百学须先立志”,我相信,只要我们能汲他人之长,确立明确的目标,终有一日,亦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感谢医院领导在人力如此短缺的情况下,给我提供了如此难得的一个机会出来学习,同时也感谢中华护理学会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获益良多。学海无涯,期待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稿源:血透中心 宋承君 2018-8-23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