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4 16:26
写作核心提示:
申请书:关于旧棚改造的注意事项
尊敬的领导: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老旧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我单位计划对现有旧棚进行改造。在此,特向贵单位提交旧棚改造申请书,并就相关事项提出以下注意事项:
一、充分了解旧棚现状
在提交申请书前,应对旧棚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建筑结构、使用年限、功能布局、配套设施等。通过调查,明确旧棚存在的问题,为改造提供依据。
二、明确改造目标
根据旧棚现状和居民需求,制定合理的改造目标。改造目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提升建筑安全性:对老旧建筑进行加固,确保结构安全; 2. 改善居住环境:优化室内布局,提高居住舒适度; 3. 提高配套设施:完善水、电、暖等基础设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4. 丰富文化活动:增设文化娱乐设施,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三、科学制定改造方案
在制定改造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 经济合理性:在确保改造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改造成本; 2. 技术可行性:选用成熟、可靠的技术,确保改造顺利进行; 3. 环保要求:在改造过程中,注重环保,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民意调查: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确保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心的百姓身边事)
棚改的温暖:1亿多人“出棚进楼”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题:棚改的温暖:1亿多人“出棚进楼”
新华社记者
“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老城区和棚户区改造,他在多次实地考察时强调,要让棚户区、老城区里的群众居住更舒适、生活更美好,解决好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让大家能过上现代生活。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直接关心和推动下,棚改工作在全国各地扎实推进,短短几年时间,上亿居民“出棚进楼”,圆了安居梦。
从“忧居”到“优居”
8月的内蒙古阿尔山市,碧空如洗。笔直的兴安落叶松环抱着幢幢亮丽的回迁楼。79岁的郭永财和老伴如今就住在这样的高楼里。
郭永财的老伴冯秀华在新居厨房内做饭(8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家里装了电热水器、马桶,生活很方便。冬天集中供暖,盖个毯子就能睡个好觉。现在真是享福了。”老郭露出幸福的微笑。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来到地处边陲的阿尔山市,并到困难林业职工郭永财家中了解情况。看到郭永财等群众住房还比较困难,他叮嘱当地干部要加快棚户区改造,排出时间表,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下,阿尔山市开始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2014年至今,当地累计投入40亿元改造棚户区。如今,像郭永财一样的10200户群众,从忧居走向安居。
女儿(左一)、儿媳(右一)来到家中看望郭永财(左二)和冯秀华(左三)(8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绿树掩映,高楼林立,道路干净……家住湖北武汉市青山区青宜居小区的刘桂华由衷感慨:“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好了!”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来到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总书记一席话,让当地群众感受到浓浓温情。而今,通过棚改,武汉青山区1.3万余户、4万多人的棚户家庭迁入新居,刘桂华一家也在2015年搬进了新小区。
2013年至今,我国棚改大规模推进,取得了历史性成效,2013年至2017年累计改造各类棚户区2645万套,惠及6000多万居民,改造数量和惠及居民数量均比2008年至2012年翻了一番。截至2018年底,全国范围内1亿多居民“出棚进楼”,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儿童在阿尔山市一处棚改集中安置点的广场上玩耍(8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从“将就”到“讲究”
棚改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各地以棚改为契机,不断补齐发展短板,通过美化环境,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使棚改群众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苏艳梅(后)和婆婆李秀珍在阿尔山市伊尔施街道伊林小区新居中看电视(8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阿尔山市伊尔施街道伊林小区,苏艳梅的家收拾得格外精致、讲究,鱼缸里养着色彩斑斓的热带鱼,阳台上摆满了花草。“在城里住了几十年,现在才算真正过上了城市生活。”苏艳梅感慨地说。
苏艳梅(后)和婆婆李秀珍在阿尔山市伊尔施街道伊林小区新居厨房里做饭(8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迁入新居,硬件改善,棚改群众的文明素养也相应提升。武汉青山区青馨居社区的余冬梅说,住进新房,大伙都变了个样,“刚搬来时,不少棚改户有乱丢垃圾、高空抛物的坏习惯,在社区宣传引导下,再看我们的社区,卫生干净,每个人都文明守礼。”
“棚改后,不仅有了新房,也有了新家。”家住长沙市湘雅路街道文昌阁社区的刘志纯说,她现在每天都去老年活动中心唱歌,参加社区举行的各类活动。“居住环境好了,生活也更丰富多彩了。”
记者在内蒙古、湖北、湖南等地走访感到,随着棚改工作的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各地抓住棚改契机,完善道路、电力、燃气等配套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等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并建设公园和广场,大大提升了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
这是阿尔山市一处棚改集中安置点(8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从希望到兴旺
棚改工程既是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的安居工程,又是帮助群众创业就业的乐业工程。
常志凤(左)在阿尔山市伊尔施街道棚改集中安置点新希望小区自己经营的超市中招待顾客(8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在阿尔山市伊尔施街道棚改集中安置点新希望小区,常志凤经营了一家超市,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生意不错。2014年棚改时,她用20多万元安置款买下这家店面。常志凤说:“过去房子破烂,没有固定收入,是棚改让我们全家重获新生。”如今,她家又买了新房、汽车,今年打算继续扩大店铺。
长沙市芙蓉北路的棚改户李碧如搬入新居后,一家人信心满满开始了新生活。眼下,全家正忙着给儿子找媳妇。“党和政府心里装着咱棚改群众,我们既感动又感恩。”李碧如说。
作为棚改受益者,武汉市青山区青宜居小区78岁的老人吴传发,创作了湖北慢板《幸福不忘共产党》,在武汉三镇表演上百场,感恩棚改好政策。去年吴传发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棚户区居民的好日子,我要向党组织靠得更近些。”
老人们在阿尔山市棚改安置点森旺社区活动中心排练节目(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棚改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有效带动了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2008年至2018年,全国棚改完成投资约9.7万亿元,棚改及拉动相关产业总投资,2017年超过20万亿元。
完整参与了阿尔山市棚改工作的副市长赵德权说,通过棚改,广大干部练就了与群众打交道的真本领,为民情怀深植内心;棚改群众真心拥护党和政府,精神头更加充足。“棚改,架起一座党群连心桥。”
阿尔山市80岁的棚改户毕殿花说,党和政府把发展的红利发放给了老百姓,让大家过上了幸福生活,“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活到100岁。”(记者于长洪、安路蒙、王靖、廖君、阳建、王优玲)
原创 东胜发布 东胜发布
东胜区2025年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有序推进
计划对28个小区
陆续进行改造
切实“改”出
宜居家园、幸福生活
日前,东胜区住房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公园街道及部分社区相关负责人,涉及公园街道辖区改造的五个老旧小区的业委会成员、业主代表、物业公司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推进公园街道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相关部门围绕居民在改造项目、改造资金、实施方案、改造时间等内容方面提出的意见、诉求进行现场解答,并针对每个小区的改造项目与业委会、业主代表进行一一核对、确认。
据了解,今年,公园街道辖区的聚福园小区、嘉盟小区、富丽宫东区、富丽宫西区、富丽宫C区被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改造项目包括小区内道路、供电、生活垃圾分类、围墙、排水、消防、架空线规整(入地)、自行车棚、体育健身设施等。
公园街道辖区五个小区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
“我们小区建成20多年了,小区保温、防水、道路、管道等都出现了问题,居民改造意愿强烈,我们积极主动上报相关部门,希望加快改造进度,彻底解决小区基础设施存在问题,让居民们住得更舒心。”
——聚福园小区业委会主任 杨世荣
记者了解到,2024年底,东胜区住房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向各街道、社区发放了老旧小区改造申请表,并对街道、社区申报的老旧小区进行多次核实。今年,东胜区计划对纺织楼、鑫苑小区、金都紫金苑小区、富盛苑A区、富兴花园、富盛苑B区、居安乐、饲料公司家属楼、交通C区、天富小区、蒙欣家园、鑫通小区、阿尔巴斯小区(含阿尔巴斯西区)、工商小区、胜达小区、益苑小区、学府花园A区、聚福园小区、磐恒四号小区、嘉盟小区、苏力德小区、民联C区、富丽宫东区、富丽宫西区、富丽宫C区、富兴苑小区、星鑫小区、阳光小区28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大类,目前,东胜区住房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逐个深入各街道、社区,为居民深入解读政策、答疑解惑、确认改造项目。
“目前,我们陆续完成了改造项目的立项手续、初步设计等工作,下一步,计划进行招投标,确定施工企业,然后根据设计图纸深入小区进行实地踏勘,最终将相关改造内容向居民公示。同时,各街道、社区、业委会将按照居民自筹20%、政府承担80%的资金筹措方式,动员居民开展资金自筹工作。预计4月份,本着居民自筹资金‘先到位先开工’的原则,对具备进场条件的小区陆续进行施工。”
——东胜区住房保障综合服务中心
刘艳霞
(记者:王芳 张甫丞)
推荐阅读
原标题:《东胜今年计划改造28个老旧小区!》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