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6 11: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铁核桃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观察角度:在写作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察角度,是站在个人情感、社会现象、历史背景等方面来分析铁核桃这部电影。明确角度有助于更好地展开论述。
2. 确定主题:根据观察角度,确定作文的主题。例如,可以从电影中的亲情、友情、爱情、成长等方面入手,提炼出一个中心思想。
3.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观后感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电影背景和观后感写作的目的;主体部分详细阐述自己对电影的理解和感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
4. 逻辑清晰:在论述过程中,要保证观点明确,论述有理有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人物形象:分析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他们的性格特点、成长历程等。
b. 情节安排:对电影情节进行梳理,分析其合理性、前后呼应等方面。
c. 意识形态:从电影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念,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家庭观念等。
d. 艺术手法:分析电影在导演、演员、摄影、音乐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其艺术价值。
5.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a. 词汇丰富:运用丰富的词汇,
“潘核桃”又获奖了。
前不久,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在京召开,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潘学军荣获国家表彰。
潘学军一直致力于推动贵州赫章核桃产业的发展。13年间,他先后选育“黔核”系列核桃新品种4个,研发核桃产业化专利技术5项,培养科技特派员286人,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潘核桃”。
最初,“潘核桃”一直在跟葡萄打交道,连核桃的边儿都沾不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这还要从13年前说起。
2006年,贵州大学与贵州省赫章县达成了产业扶贫和技术指导方面的合作,借此机会,潘学军便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来到赫章县开展技术扶贫。
经过走访调研,潘学军发现,赫章的气候条件和海拔非常适宜核桃生长,许多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种有核桃,但由于品种杂多、缺乏管理,赫章核桃一直没有形成稳定的品牌规模和效应。“要想把核桃产业做大做强,带动脱贫攻坚,首先要有好的品种。”潘学军心想,虽然自己没碰过核桃,但核桃应该跟葡萄有共通的地方,办法总比困难多。
令他庆幸的是,当地的原生核桃树品种很丰富,上百年的核桃古树遍布各乡镇,是个天然的基因库,完全可以从中培育出优良品种。
说干就干,整整两年时间,潘学军走遍了整个赫章县,硬是从全县100多万株核桃树中选出了最优品种,也就是现在的“黔核”系列。选种问题解决了,但仍有技术瓶颈需要突破。“桃三李四杏八年,核桃要等十一年”,这句当地俗语反映的就是核桃挂果期很长,短时间内很难获得经济效益。如果要推广优良品种,挂果期这个难关必须攻克。
“经过反复尝试,我们想到了‘高接换优’的嫁接方式,不仅可以将挂果期缩短到5年,还有增产增质的效果。”潘学军介绍,“随着技术的成熟,嫁接的成活率也从最初的10%提高到了70%以上。”
原以为接下来的种植推广会顺风顺水,没成想,村民们不买账了。“我们的核桃树都长了七八年了,一下子把那么粗的枝干都砍掉,还能活吗?”“我们不想冒险,也不想折腾。”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嘀咕着。
“过去村民们对核桃树管都不管,任其生长,现在让他们学嫁接、懂管护,观念一时很难转过弯来。”潘学军分析。怎么办?只能找愿意接受的农户,做给大家看,用事实说话。
“以前我们家的核桃个头小,果仁剥出来都费劲,吃起来不香,跟铁核桃一样。”财神镇村民李贵学回忆,“潘老师跟县核桃局的来推广品种,一个懂技术,一个管发展,肯定不会出岔子。”
果然,在等待了5年之后,嫁接的核桃树成功挂果,收获的干核桃个大壳薄,果仁饱满,刚采摘完就售光了,价格是普通核桃的两倍多。仅李贵学一家,一亩就增收了6000多元。
看到这种场景,附近的村民再也坐不住了,主动向潘学军学习新技术,嫁接好品种。“潘学军,‘盼学军’!这个老师一点大学教授的架子都没有,现在大家都叫他‘潘核桃’,都盼望他能常来镇上,帮我们解决种植核桃遇到的问题。”李贵学感慨。
随着核桃种植规模的扩大,潘学军又开始琢磨做大核桃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核桃不仅仅可以卖干果,还可以加工成核桃乳、核桃糖、核桃木家具,核桃壳还能做成工艺品,青皮还能入药……核桃全身都是宝,都能用来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潘学军介绍。
在他的努力下,目前赫章县创立、引进了核桃深加工企业12家,进一步延伸了核桃产业链,让“小核桃”在赫章发展成了“大产业”。
如今,赫章全县核桃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14万亩增加到166万亩,亩产干核桃从不足百斤变为最高400斤,产值从3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15亿元,带动贫困户18059户,户均增收3670元,既带动了脱贫攻坚,也为防止返贫提供了产业支撑。
“我们会把赫章核桃做得更好,希望能有更多科技特派员活跃在田间地头。”憧憬未来,潘学军的信心更足了。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22日 05 版)
为丰富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的工作经历,进一步推进衡水籍优秀大学生回衡发展,让大学生充分认识衡水近年来的巨大变化,8月22日-23日,“团团陪你观巨变,邀你回家做贡献”第三期—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专场活动组团再出发喽。8月22日,团市委组织报名的40余名大学生踏上巨变参观之路,让我们一起追随他们的脚步开启今天的愉快旅程吧!
走访现代企业
在衡水老白干酒业公司,大家首先跟随讲解人员聆听了老白干酒坊的名字来源与发展历史,观看生产流程的工序。并实地参观了衡水老白干的手工制酒工坊、共和国第一酒库、酒银行、醉翁亭、1915广场等地,同学们在1915广场前齐声喊出:“团团陪我观巨变我要回家做贡献”。
在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大家一同走进六个核桃衡水生产基地,完整参观了六个核桃由核桃仁到成品的生产全过程。在讲解员的讲解中,同学们全面的了解养元饮品六个核桃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技术创新等,让大家对于养元饮品六个核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大家在工作人员引领下一起参观了公司办公大楼、企业展厅,听取了祖国交通建设、现代化工业制造水平和“心担当”的企业文化精神。中铁建公司还赠送了代表企业精神的吉祥物“小担当”,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学习企业精神,“做有责任有担当的衡水人”!
在上海公馆71街区,大家感受到了家乡社区环境的巨大改观,对衡水企业家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文情怀以及企业精致、精细、精心的服务理念有了更深理解。
探访生态农业
来到位于市区南外环的和美庄园后,大家实地感受都市农业和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现场体验采摘乐趣,园区负责人还热情地为大家准备了火龙果切果和太阳帽,大家通过近距离接触现代农业设施,聆听南果北种、有机种植的生态农业成果,深刻感受到现代农业的魅力,而“和和美美爱我衡水”也成为大家在和美庄园的共同心声。
感受科技之光
在衡水科技谷,大家通过讲解了解了抗体、疫苗的相关知识,被衡水企业的科技魅力所吸引;在中关村(桃城)e谷小镇,通过实地走访,同学们看到了衡水在科技资源对接、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育成的崭新面貌。
通过近阶段团市委开展的系列主题活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第三期团团陪你观巨变活动中,千名英才返家乡的学生代表,终于大声喊出了“团团陪我观巨变我要回家做贡献!”,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走访家乡知名企业,深切感受到衡水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前景,大家将会把参加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传播给更多的同学和朋友,为推介衡水、建设衡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团团也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和漂泊在外地的衡水籍人才,可以通过这种活动小窗口,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回报家乡,共同携手,把衡水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来源:衡水共青团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