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6 13:26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学生会科技部工作计划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主题:首先,要确保作文的主题明确,围绕学生会科技部的工作计划展开。可以简要介绍科技部的工作范围、职责和目标。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学生会科技部的背景和重要性;正文部分详细阐述工作计划;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展望。
3. 内容具体:在正文部分,要具体阐述工作计划的内容。以下是一些需要关注的具体事项:
a. 工作目标:明确科技部在本学期或年度的工作目标,如提升学生科技素养、组织科技竞赛、推广科技创新等。
b. 工作内容:详细列举科技部将要开展的具体活动,如科技讲座、科普展览、创新创业大赛等。
c. 工作安排:明确每个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所需资源。
d. 预期成果:分析每个活动可能取得的成果,如提高学生科技素养、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等。
4. 逻辑严谨:在阐述工作计划时,要保持逻辑清晰,前后连贯。确保各部分内容之间有明确的联系,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5. 语言表达:使用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同时,注意保持文章的文风一致。
6.
以总分第三的成绩被中国科学院录取为直博生,本科在读期间连年保持成绩专业第一,独立发表EI检索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获国家级、省级荣誉奖多达50余项。这是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2016级安全工程专业付少童交出的本科答卷。在付少童看来,精彩的本科学习生涯中,他收获的不仅是荣誉和宝贵的实战经验,更多的是完成了自己人生阶段性目标的满足,以及向着自己追求方向努力拼搏的坚定意志和强大力量。
把知识当做精神养料,把学习当做人生乐事,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付少童的成绩始终保持专业第一。他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电信奖学金、校理事会奖学金以及山东省优秀学生、孙越崎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是大家公认的“尖子生”。在2020年推免工作中,他选择了模拟和虚拟过程工程的方向,在参与推免面试的300余人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三的成绩被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录取为直博生。
专业知识要学好,活学活用更重要。付少童努力将自己设计方面的基础融于专业,在不断摸索中,付少童喜欢上了三维建模,并逐渐对科研和科普动画产生了兴趣。大二大三期间,通过自学,他设计的作品在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2019年,他参与的项目“打破维度——三渲二动漫综合设计方法与实践”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入选“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扶持项目”。
以赛促学,以学促练,将学习成果凝练于实践当中。有了这个理念的支撑,付少童成立了VISION数字工作室,目前已为十余个单位和个人提供过科学可视化解决方案,在制作过程中也极大提高了他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潜心沉淀,静以致远。大二时,付少童独立申请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获准前往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交流学习并进行盐穴压缩空气储能方向的研究。
这次宝贵的交流机会既增长了经验和能力,也磨练了他的心智,一次调研、上千次调试 、万字研究报告,当学习历程化成一个个简单的数字,但背后的付出却是艰辛的。付少童说:“刚去的时候由于知识匮乏,在文献的理解上面临了很大的困难。”不会就学,不懂就问,付少童翻阅了大量书籍,恶补了相关知识,经过一段时期“痛苦”的挣扎,情况逐步好转了起来。“研究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只要全身心沉下去,会发现乐在其中。”
在导师的指导下,付少童负责的“水平式盐穴压气蓄能的可行性研究”在所有项目中位列第一,这便是他科研生涯中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他已承担国家级立项课题两项,校级立项课题三项,其中两项优秀结题,并以第一作者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发表了EI检索论文和中文核心论文各1篇。
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对付少童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感觉自己肩上有责任,促使我必须以更好的成绩来回应”。
付少童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还努力为学院的科技创新工作服务。从校科联联络员到院学生会科技部部长再到学院科技联合会副主席,一路走来,他有条不紊,表现越来越优秀,责任感也越来越强。期间,他组织学院第一届专利创意设计大赛,协助安全技能大赛、采矿技能大赛的筹备工作;参与学院科技创新“珠峰计划”建设,完成学院历年科技创新公报的汇总统计……此外,他带领自己的科技创新小队,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国际会展中心等多所高校和赛事场馆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并获奖,累计已获国家级奖项16项,省级奖项33项。他带动了更多同学们参加科技创新比赛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同学走进了学院科技创新工作室,学院学生省级以上竞赛获奖次数每年以40%的速度高速增长。
自我发展之余,他也有颗“兼济天下”的热心。作为中共党员,在学习生活中,他始终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付少童不仅在中国化工学会年会、全国采矿工程学术年会等重大会议担任志愿者,还在学校招聘会、学校人脸识别信息采集中积极为大家服务。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他带领“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国家级重点团队,以“打通乡村快递的最后一公里”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团队一举夺得了全国十佳团队,付少童个人也被评为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暑期社会专项行动优秀实践个人。2018年,付少童被评选为“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千里跬步而积,江海小流汇成。付少童稳扎稳打,一次次载誉归来,用行动让梦想在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变成现实。他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优秀是一种习惯”。在他看来,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用更大的努力去探索追寻,相信他能凭借着自己的谦逊、执着,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来源 | 青报全媒体记者 刘海龙 通讯员 信永华 郭熙
新湖南客户端5月4日讯(通讯员 唐宏敏)平均分91.08,绩点3.8,凭借这样的成绩,长沙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22届本科毕业生曾重驰在保研推免期间收到了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4个全国排名前十的土木工程专业“双一流”院校offer,最终成功保研同济大学。
不仅如此,在该校刚刚结束的“五四评优”表彰中,曾重驰获得学校“十佳团学干部”称号。此前,他还获得过省级优秀毕业生,校级百优大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赢得国家奖学金、校特奖学金、学科竞赛奖学金等奖项。
奋斗青春正当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青春成长故事。
“‘非对称’优势”,助力英语“小白”打怪升级
“从众多的面试者中脱颖而出,得益于所学专业的国际化优势,也是学院院长吴迪龙教授所说的‘非对称’优势”。曾重驰说,“每次参加推免面试,我都能全程用英语流利地与考官进行交流,讨论专业问题。这种自信来自四年全英文专业课的学习和学院中外学生共成长的大环境。”
曾重驰读的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三分之一专业课由美国合作院校外教全英文授课。刚开始接触全英文的专业课时,曾重驰还比较吃力。“外教老师正常语速说一句话,自己顶多能听懂3个单词,是个不折不扣的英语‘小白’。”发现自己的不足后,他严格自律,奋力追赶。“每一门专业课,我都抢坐在第一排,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会自己先尝试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在课间或课后请教老师或者线上咨询老师,但是一定会在当天解决消化掉知识点。”疫情期间外教老师在线上上课,虽然不能当面请教,课后就通过邮件与他们联系,也能得到老师们的及时回复。两年下来,曾重驰与外教的往来邮件多达200余封。
不仅如此,曾重驰在大一进校时就开始准备托福考试,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二等奖,参加全国高校商务英语知识竞赛获三等奖,投身学院第二课堂成长训练营的英语角建设,举办中外演说家演讲比赛,组织学院第一届国际青年嘉年华大型活动等等,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沉浸在英语环境中。
就这样,曾重驰从英语“小白”成功打怪升级,几乎所有英文专业课成绩90分以上,后来还成为中非贸易博览会的英文翻译志愿者、担任外教课的助教老师……
“我来当队长”,小情怀彰显大担当
在周围同学的眼里,曾重驰除了自身优秀,还是一位靠谱、热心的党员“小队长”。曾重驰所在的学生党支部曾获校级先进党支部。支部一直以来,有一个良好的传统,大家都坚信“一个人成绩好是不够的,党员就是要带动身边的一群人进步”。大学期间,他不仅在学习上名列前茅,获得各种荣誉,还担任了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学院学生会轮值主席等职务,带动身边同学学习进步,为学院和学校建设发光发热,“小队长”的名声在同学们当中知名度颇高。
曾重驰参与了学院迎新工作,他策划开展新生“云鼎”训练营入党教育主题活动,并优秀学生党员主讲学业引领第一课,在新生当中引起热烈反响,35%的新生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提交比例同比增长26%。在担任学院团委学生会轮值主席期间,他以最认真的态度、最饱满的精神对待每一项学生工作,组织开展多次朋辈学业交流活动,强化基础课程和外方引进课程指导、考研指导会等。
2021年9月,曾重驰在毕业年级组建党员学习“帮帮团”,主动为学习困难同学制定学习计划,建立学生党员“一对一”帮扶制度。临近推免期间,曾重驰却不慎摔伤右腿造成膝盖组织严重水肿,他坐着轮椅忍着伤痛,到自习室帮助学业困难毕业生顺利通过补考、督促他们坚持学习,站好最后一班岗。
“志愿正当时”,绘就青春亮丽底色
在校内,曾重驰热爱团学工作,大一时加入国际工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科技部,在工作中恪守职责,力求将每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他策划开展“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各类学科竞赛20余场;组织策划学院第五届分团委第二任学生会素质拓展活动、第四届“中外演说家”演讲比赛;参与“疫情防控,国际工学院中外学子共倡议——做有温度的抗疫人”视频录制等;组织学院四级模拟考试、国际工学院英语学习交流分享会、国际工学院首届英语词汇大赛等活动。承担协助学院学风督查工作,和学习部同学谋计策、求创新,协同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学风督查,在一次次总结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相关制度,为学院学风建设添砖加瓦。在2019年12月的四级考试中,该学院2019级新生四级通过率超过90%,位列全校前列。曾重驰任职学院团委学生会轮值主席期间,所在团委先后被学校评为“组织建设先进团委”、“思想政治引领先进团委”。
在校外,曾重驰积极融入社会实践,跟随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赴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调研和基层农村党建调研。他还利用英语优势打开了联通世界的大门,先后担任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第一届中非贸易博览会、中国港湾-斯里兰卡港务局高级研修班等国际交流活动的志愿者,获优秀志愿者称号,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服务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参与国际志愿服务活动中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曾重驰是长沙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第3位保研同济大学的毕业生。此前,学院2020届毕业生汤乐轶夫、2021届毕业生丁山已成功保送同济大学学习,这也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缩影。
长沙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院长吴迪龙表示,学院将继续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三方面下功夫,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参与全球治理的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助力青年学子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一审:刘宇慧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