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6 14:13
写作核心提示:
在撰写关于自我鉴定的银行培训作文时,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明确主题": - 确保作文的主题是关于你在银行培训中的个人表现、学习成果和职业规划。
2. "结构清晰": - 开头部分:简要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姓名、职位、参加培训的背景等。 - 主体部分:详细描述培训过程中的学习经历、技能提升、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 - 结尾部分:总结培训成果,展望未来职业发展。
3. "内容具体": - 提供具体的例子来支持你的观点,如你在培训中取得的实际成绩、解决的具体问题等。 - 避免泛泛而谈,要具体、真实、有说服力。
4. "重点突出": - 突出培训中对你影响最深的部分,比如某个课程、某个导师、某个项目等。 - 强调你在培训中学习到的重要技能和知识。
5. "客观评价": - 客观评价自己在培训中的表现,既要展示优点,也要诚实地指出不足。 - 对于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和未来计划。
6. "语言规范": - 使用专业、规范的语言,避免口语化、随意化的表达。 - 注意语法和拼写,确保作文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7. "格式规范": - 遵
鼓励互联网平台
接入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
劳动能力鉴定管理服务更便民
规范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有新国标
……
7月起,一批新规将施行
一起来看↓↓
征信服务收费标准大幅下调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明确自7月1日起,商业银行等机构查询企业信用报告基准服务费标准由每份20元降低至9元,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基准服务费标准由每份2元降低至1元;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收费标准由每件每年30元降低至15元,变更登记、异议登记收费标准由每件每次10元降低至5元;
农村商业银行等10类金融机构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继续实行优惠收费标准,并将内贸险承保机构纳入优惠范围等。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7月15日起施行。
《办法》提出,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可以自愿向公共服务平台申领网号、网证。
鼓励有关主管部门、重点行业按照自愿原则推广应用网号、网证,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身份登记和核验服务,通过公共服务培育网络身份认证应用生态。
鼓励互联网平台按照自愿原则接入公共服务,用以支持用户使用网号、网证登记、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依法履行个人信息保护和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义务。
鉴定时限压缩至15日
劳动能力鉴定管理服务更便民
《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7月1日起施行。
《办法》提出,
通过信息共享能够获取的申请材料,不得要求重复提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网络接收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送达时限从20日压缩至15日,同时要求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无障碍服务设施设备。
规范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
《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7月15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了个体工商户登记管辖,
仅通过网络开展经营活动的平台内经营者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应当向经营者住所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仅通过网络开展经营活动的平台内经营者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可以将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网络经营场所登记为经营场所。
优化税务领域信用建设
《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7月1日起施行。
《办法》对纳税缴费信用的信息采集、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确定和应用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将全国统一征收、具备条件的社保费和非税收入事项纳入信用评价,进一步优化纳税缴费信用评价指标,完善纳税缴费信用修复标准,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允许其通过主动纠正失信行为、作出信用承诺等方式修复信用。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有新国标
强制性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7月1日起实施。
新国标明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主要包括妇女经期卫生用品、排泄物卫生用品(不包括厕所用纸)和卫生湿巾、抗菌剂、抑菌剂等其他卫生用品。
根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不同产品的健康风险,按风险等级增加了pH、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残留量理化指标,同时调整了微生物污染指标和毒理学安全性要求。
加大对战略性矿产资源
勘查开采等支持力度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7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明确,
国家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贸易、储备等的支持力度,推动战略性矿产资源增加储量和提高产能,推进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优化升级,提升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水平。
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矿业权应当通过招拍挂等竞争性方式出让。
矿业权出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纳入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来源: 文汇报
视频加载中...
最近,“个人养老金领取时需缴纳个税”的消息引发广泛讨论,许多网友好奇“个人养老金为何还要纳税?”“发工资的时候不是已经缴过税了吗?”“先免税又缴税,个人养老金到底划不划算?”
搞懂这些问题,以下三个知识点要知道!
本期科普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郭瑜
问题1:个人养老金和基本养老金,到底哪里不一样?
打个最通俗的比方,基本养老金相当于国家给的“口粮钱”,而个人养老金则是自己攒的“鸡腿钱”。
基本养老金是每月工资里扣的“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强制单位和个人一起缴费。等到退休之后,我们每个月都能领取一笔基本养老金,是细水长流的、最基础的保障。
个人养老金,顾名思义,是个人自愿选择的“补充选项”。相当于你在银行开设了一个“专属养老存钱罐”,每年可向个人养老金账户最高缴存1.2万元。这笔钱能买理财、基金、保险等产品,但要等到退休或者其他特殊情况才能领取,将来可以起到补充“基本养老金”的作用。
问题2:领取个人养老金为何还要缴税?
这里面其实有个“先省后缴”的小门道,官方来说叫“EET模式”,通俗来说就是:
存钱时“先免税”:每年往个人养老金账户里存的1.2万元,可从工资里“税前扣除”,也就是说这1.2万元的工资收入不用缴纳个税,相当于“先帮你省了税钱”;
投资时“不打扰”:也就是说,当账户里的钱投资赚了,比如买基金涨了、理财分红了等等,这部分投资收益也不用缴税;
取钱时“补一点”:等退休取钱时,不管账户里有多少钱,都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税。
有人或许有疑问,为什么最后领取时还要缴税?这主要是出于一种“公平考虑”。有别于基本养老金,个人养老金属于更高程度的养老保障,这部分投资收入理应征收个税,但国家出于鼓励个人养老金发展的角度,给出递延纳税的优惠政策,且只需按最低一档的税率3%进行缴纳。同时为了避免高收入人群将个人养老金当作一种“避税工具”,有违社会公平,因而提出个人养老金每年缴存上限为1.2万元的要求。
问题3:先免税又缴税,个人养老金到底划不划算?
搞懂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算笔账就能搞清楚!拿个人月收入1万元举例,如果每年存1.2万元到个人养老金账户,这1.2万元可以从“要缴税的工资”里扣掉,假设你适用10%的税率,那么每年能省税1.2万元×10%=1200元,20年下来,能省2.4万元。假设缴存20年,按照投资年化3%来简单计算,账户中连本带利就有30万元左右,取钱时要缴3%的税,即30万元×3%=9000元。相当于“用9000元的税,换来了少缴2.4万元的税+30万元的养老储备”。
这么来看,对于中高收入群体来说,如果你想为养老多攒钱,那么从长期角度来看这“一来一回”是赚的,尤其适合想“强制存钱”“退休后过得更舒服”的普通人。
最后说两句:个人养老金不是必须买,但它是个“给未来上保险”的好工具。用现在每年最多1.2万元的小投入,帮你闷声积累小财富。这对于想“稳中求胜”的人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了这么多,这些事关我们“养老钱袋子”的问题,你是不是足够了解了呢?新闻热点,我们的焦点。关注新华网,我们下期见!
策划:车玉明 刘加文
执行策划:唐心怡
编导:常颖
制作:姚远 朱少杰
设计:王亚婧
统筹:杨柳
鸣谢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