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6 16: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读林清玄观后感的作文,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观后感主题。是关于林清玄的某本书、某篇文章,还是对他的整体文学风格的感受?明确主题有助于使你的作文更有针对性。
2. 理解作品:在动笔之前,仔细阅读林清玄的作品,理解其主旨、情感和思想。这样,你才能在作文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 突出重点:在作文中,选择一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或情感进行阐述。避免面面俱到,使文章显得杂乱无章。
4.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简要介绍林清玄及其作品,中间阐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5. 运用修辞手法: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6. 引用原文:在作文中引用林清玄作品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增强说服力。但要注意,引用内容要适量,避免过多堆砌。
7. 分析作品:在表达感受的同时,对作品进行适当分析。可以从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写作手法等方面入手,展现自己的思考。
8. 结合自身经历:将林清玄的作品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分享你的感悟。
“在纷繁的世界里,做一个心灵美丽的人,寻索美的可能,发现美的存在,触及美的世界,只要心美,连吹拂过的风都是美的。唯有美丽的心,方能从容抵抗世间所有的躁动和不安。”
很久没有阅读了,忙碌的生活里好像缺失了什么。最近带孩子们去图书馆,无意间看见林清玄的《心美,一切皆美》这本书封面的文字就被深深的吸引了。很喜欢他的文字,以前也读过几本他写的散文,他的文字充满通俗易懂的哲学佛理,优美的文字总能触动人心。
“一个人的质量其实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贴,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内部的人格的香气。”生活中总有一些不起眼的人给我们带来感动,充满人格魅力,让人感到温暖。如今的我们生活在狂躁的时代里,忙碌的生活早已让我们的内心蒙上灰尘,少有人能回观自我,欣赏自己内心深处的美。
“我只把最真实、最纯朴、最能与我的美感或爱情相呼吸的留给我自己,我自己就是江山,我自己就是一个具足的宇宙”这句话充满了力量,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有否定自己的时候,总感觉自己所拥有的不如他人,常常认为别人花大价钱买的东西才是美好的。却忽略了我们自己真实所拥有的就是真的美,那些只知道它的价钱,脱离真实的事物不一定是纯粹与真实的美。待在花瓶里的鲜花,供众人欣赏,不是真美;待在自然里的野花,与众花同在,从土地生发,才是真美。
“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整形行业的发展让人可以通过人工改变样貌,大家都按照大众的标准整,完美的脸型身材,却缺乏内在的人格。一个个就像是工厂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一样,偶尔有一两个残次品。这种对外在表相的过度执着,恰恰背离了林先生所推崇的‘真实美’与‘内在改革’,也让我们离真正的‘生活质量’越来越远。
什么是生活质量?作者的答案:“真正的生活质量,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质量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丰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陋巷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读到这里让我对生活质量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不应该不顾一切地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物质享受,我们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生活过得精致,那才是有质量的生活。可惜很多人为了所谓的生活质量,盲目追求物质,甚至不择手段。
“唯有清明的心,才能体验到什么是真美。”“唯有不断觉悟,才能使体验到的美更深刻、光大、雄浑。”“也唯有无上正觉的人,才能迈向生命的大美、至美、完美与绝美!”
合上书页,最大的收获或许就是提醒自己,在这喧嚣的日常里,时时拂拭心镜,尝试用一颗更清明、更敏锐的心去感知周遭,哪怕只是一缕微风、一朵野花,都能从中体味到源自生命本真的美与安宁。它如同一剂清凉散,让我明白,抵抗浮躁的力量不在外界,而在于向内探寻、滋养那颗能发现美、创造美的心。
忆点点
2025年7月3日晚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