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7 00:15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钢琴老师简历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格式与排版": - 使用简洁、专业的简历模板。 - 保持字体、字号和行距的一致性。 - 确保简历易于阅读,避免过于拥挤。
2. "个人信息": - 清晰地列出姓名、联系方式(电话、邮箱)和地址。 - 如果适用,可以提供个人网站或社交媒体链接。
3. "教育背景": - 列出您的音乐教育背景,包括毕业院校、专业、学位和毕业时间。 - 强调与钢琴教学相关的课程或证书。
4. "工作经历": - 按照时间倒序列出您的教学经验。 - 描述您的教学职位,包括所教授的学生年龄段、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 强调您的教学成果,如学生的进步、比赛成绩或获奖情况。
5. "专业技能": - 列出您的钢琴演奏技能,包括所掌握的曲目、演奏风格和音乐理论知识。 - 描述您的教学技能,如课程设计、学生评估和课堂管理。
6. "资格证书": - 列出所有与钢琴教学相关的资格证书,如教师资格证、音乐教师资格证等。
7. "荣誉与成就": - 描述您在教学或演奏方面的荣誉和成就,如比赛获奖、优秀教学案例等。
8. "教学理念":
“蝴蝶飞走了。”
据新加坡当地媒体报道,著名钢琴家巫漪丽女士在出席20日晚的一场音乐会时晕倒,急送中央医院后宣告不治,享年89岁。
巫漪丽,1931年生于上海,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她与钢琴为伴,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艺术家的“工匠精神”。而她的爱情,也正如经典的《梁祝》一般,凄婉动人。
《梁祝》就是我心中的经典
2018年,在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巫漪丽先生的演奏看哭了不少人。
她在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的搀扶下走向钢琴,共同演奏中国千古绝唱《梁祝》。钢琴小提琴相织相融,感觉世界都安静下来了。
她正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钢琴部分的首创及首演者。
1959年,社会各界积极为国庆10周年献礼。巫漪丽所在的中央乐团独唱独奏组也在各地演出,很多人希望听《梁祝》,但起初由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没有钢琴伴奏。
巫漪丽就从资料室去借了总谱来,熬了三天三夜,创作出《梁祝》钢琴部分的伴奏。
一曲《梁祝》,已经陪伴巫漪丽六十年。
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巫漪丽曾动情地说:“每一个音符都深深刻进了我的生命。它就是我心中的经典。”
她有过《梁祝》一般刻骨铭心的爱情
在上海,巫漪丽结识了中央乐团第一任小提琴首席杨秉荪,后来她调到北京,两个才华出众的年轻人迅速走到一起。
他们选择在北京成家,生活有些拮据,但两人恩爱有加。
然而美好的日子很短暂,经历动荡年代,杨秉荪获刑入狱,被判10年,他们被迫分开,从此辗转海外、天各一方。
巫漪丽没有再婚。在新加坡旅居多年,终日与钢琴为伴。
她很少对人说起往事。只不过,2012年出版第二张专辑后,巫漪丽特意托人给前夫带去一份。或许,在她心里,始终未能对这段感情忘怀。
2017年,巫漪丽荣获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大奖。与喜讯同时传来的,还有杨秉荪去世的噩耗。她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精神状态大不如前。唯一给她带来慰藉的,还是音乐。
因为一场电影,和音乐结缘
能弹奏出如此美妙曲调的巫漪丽,并非出身音乐世家。
上世纪三十年代,巫漪丽生于书香门第:外祖父李书云是近代中国的工商实业家,父亲巫振英是当时少有的高材生,曾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建设师工会。
6岁那年,因为一场电影,她就此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6年,舅舅带着巫漪丽去了电影院。影片很快结束了,但其中男主角所弹的钢琴曲一直在她耳边萦绕不去。她很快找到妈妈,坚决要求学钢琴。
学琴第一年,巫漪丽一举夺得上海儿童音乐比赛钢琴组第一名,让家里人开心不已。9岁时,母亲请来著名音乐家梅百器,让巫漪丽在其门下学艺。钢琴家傅聪,是她的同门师弟。
1939年获上海儿童钢琴比赛第一名
巫漪丽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梅百器的指点下,她的演奏水平突飞猛进。19岁时,巫漪丽即与上海交响乐团首次合作演奏《贝多芬协奏曲》,轰动上海滩。
1954年,24岁的巫漪丽担任北京中央乐团第一任钢琴独奏家,并曾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也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为了把音乐知识传递给更多人,巫漪丽在全国巡回演出。
一生与钢琴相伴,巫漪丽站上过大大小小的舞台,但她印象里最特殊的一次,是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时的表演。
“那个钢琴他们是从地底下埋了25米挖出来的,所以键子都不大全。”但巫漪丽很感动,她记得志愿军“非常热情,使劲鼓掌”。
2008年,77岁高龄的巫漪丽才如愿出了第一张钢琴独奏专辑,收录了《松花江上》、《娱乐升平》等多首中国风曲目。5年后,她又出版了第二张个人专辑。
巫漪丽在广西签售新专辑。 林浩 摄
2017年,巫漪丽获得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大奖,举世闻名。领奖时,她脸上依然挂着和煦的笑,只是谦虚地说:“我只不过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实在有愧,有愧。”
她曾说,“我弹了一辈子钢琴,到了这个年纪,应该说比较得心应手。但是离‘最高水平’还差着距离。我希望我的巅峰在未来”。
我一辈子想的,跟音乐作伴儿
巫漪丽在新加坡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此前有媒体去新加坡采访她,发现她还是一个人独自生活,住在租来的小房子里。
她说,自己对物质的要求只有一个——能让她保持弹钢琴的环境。
在新加坡,巫漪丽为了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弹琴,她并没有广收音乐课的学生,但每一个都用心对待。她的学生里,有自闭儿童,还有八九十岁的奶奶。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去招收一些更有才华的学生?她:“音乐不是炫耀才华的,音乐是用来改变生命的。”“谁说老年人不能学钢琴?什么年纪学习钢琴都不晚。”
她把自己称为“独行侠”,记者问她:“那一个人在租住的房子里你会感觉到孤独吗?”
巫漪丽说:“弹钢琴就不孤独了。”
2018年,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港珠澳大桥旁,七十架钢琴奏响,巫漪丽与钢琴大师朗朗、歌手周笔畅等人共同唱响《我爱你中国》。
“我虽然在国外很多年,但我的根在中国。”巫漪丽曾说。
对于自己的人生,她这样总结,“我一辈子想的,跟音乐作伴儿。我们这些人就是老知识分子,就是有一点,不求闻名于诸侯。希望我能够继续弹钢琴,让更多的音乐作品进入大家心里”。
网友纷纷表示哀悼
@Lovethesun-yong:愿您在天堂里常伴左右的是康健和钢琴。
@LiziHang啊_:最近刚刚又重温了《梁祝》,希望您走好,化成蝴蝶更幸福
@范白流苏_:听过巫老师弹奏的《梁祝》,太美妙了!一路走好!
@呓懿呓:令人悲伤的一天,钢琴家巫漪丽去世了,去年八月还听了她的《梁祝》。和蔼可亲的老人,去世前在剧院看演出,这一生她都与她最爱的艺术在一起,这也算是一种圆满。
天堂里响起了琴声,
逝者安息。
来源:中国新闻网(ID:cns2012,作者:上官云 任思雨)、北京青年报(ID:beijingqingnianbao)、CCTV经典咏流传
本期编辑:胡洪江、杨翘楚
澎湃新闻记者从沈阳音乐学院方面获悉,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原主任朱雅芬教授,因病于2022年11月13日19时4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公开资料显示,朱雅芬1929年8月出生于上海知识分子家庭,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195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1953年至1956年参加由中国文化部组织的艺术团赴欧洲十余国家访问演出。1956年起于辽宁歌剧院任钢琴独奏演员。1978年调入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1981年至1986年任钢琴系主任,1989年退休。九十年代初移居北京,继续从事钢琴教育工作。
沈阳音乐学院方面介绍,朱雅芬一生钟爱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她是国际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的启蒙老师。她培养的许多学生承续她的教诲,接力她的事业,活跃于国内外音乐界。她是中外艺术交流的积极践行者,通过多种渠道国内外专家学者、演奏家来学院讲学、演奏,先后多次应邀到美国七所著名音乐学院讲学、演出,向美国同行介绍中国的钢琴音乐及钢琴教育,获得了巨大成功,对推动该院国际交流、促进东北地区的钢琴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雅芬是优秀的音乐理论家和活跃的社会活动家,经常出任各种国内外钢琴比赛的评委,撰写、翻译了大量的钢琴文献,如翻译并多次再版《钢琴踏板法指导》(美国钢琴家约瑟夫班诺维茨著)。朱雅芬教授为中国钢琴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学识渊博、品格高尚、为人正直、德高望重,深受大家敬仰。
来源:澎湃新闻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