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军人纪律作风心得体会》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6 20:4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军人纪律作风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军人纪律作风展开,阐述自己在军旅生涯中对于纪律和作风的理解和体会。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在引言中简要介绍军人纪律作风的重要性;正文部分具体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军人纪律作风的重要性。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a. 军人纪律作风的定义和内涵:简要介绍军人纪律作风的概念,阐述其内涵和特点。
b. 军人纪律作风的重要性:从国家、军队和个人的角度,阐述军人纪律作风的重要性。
c. 个人在军旅生涯中的体会: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在军队生活中如何遵守纪律、培养良好作风的体会。
d. 军人纪律作风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探讨军人纪律作风在个人成长、工作、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4. 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要简洁、流畅,避免冗长和啰嗦。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b. 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c. 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保持文章的整洁。
5. 举例说明:在论述
守纪如铁当先锋!第76集团军某旅培塑官兵高度自觉的纪律意识
守纪如铁当先锋■程铁镔 解放军报记者 张磊峰 特约记者 马 振根子上的东西要守住,传统上的优势不能丢。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恢复和弘扬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不断开创政治建军新局面,就是要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确保人民军队永远听党指挥、永固打赢优势、永葆纯洁光荣。实践中,部队各级把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当作永远也不能丢的传家宝,渗透到军队建设发展的根脉中,自觉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铸魂者先铸其魂,带头恢复传统,带头树立新风新貌,影响和带动广大官兵把优良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生命线彰显蓬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请看记者发回的相关报道。“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钢铁的纪律是胜利保证,邱少云是学习榜样……”9月5日清晨,伴随着官兵早操口号声,广播里传来的《邱少云之歌》,响亮地回荡在第76集团军某旅营区上空。“坚持实行自觉的严格的纪律,是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这首传唱了几十年的《邱少云之歌》,鞭策和激励着旅队一代代官兵向先辈学习,争当严守纪律的模范。”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作为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严守纪律的好作风在旅队赓续传承、历久弥新,成为一茬茬官兵共同坚守的精神高地,并随着时代发展被注入新的内涵。几十年来赓续传承不断线,官兵是如何做到的?中士冯云龙的故事告诉了记者答案。冯云龙入伍之初,出现过违规使用手机等情况。为此,连队干部在批评教育的同时,让其学法规、写检查。他一度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心中有些不服气。转变,从一堂教育课说起。那次教育中,授课教员借助声、光、电等手段,通过资料图片、历史影像等全景式呈现昔日战斗场景,期间还穿插了官兵自创自演的情景短剧。“被炮打着不许动、不哭、不叫;严密伪装好,不乱放枪;不咳嗽、不说话”……随着屏幕上一幅幅画面闪过,“3条潜伏纪律”在冯云龙耳边回荡,让他深受触动。“烈火焚身仍岿然不动,邱少云用生命守护纪律。没有平时的严于律己,哪有关键时刻的坚定不移!”指导员的话让冯云龙猛然警醒。重温革命先辈的热血故事,探寻英雄壮举的精神源头,他在课后组织的交流中结合日常行为反思说:“纪律无小事,关乎战友生命、战斗成败,一支能打胜仗的部队一定是纪律严明之师!如果平时连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那么战时打胜仗只能是空话。”从那以后,冯云龙树牢纪律意识,从日常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主动申请担任连队“纪律养成监督员”,因表现突出在连队季度评比中被评为“纪律之星”。同时,他立足战位发挥特长、精练技能,多次在上级组织的专业比武中取得好成绩。“培养自觉的严格的纪律意识,首要的是用心用情搞好教育,让官兵发自内心认同,才会形成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坚决执行的自觉行动。”该旅领导说,为传承和弘扬先辈严守纪律优良传统,他们编印下发《邱少云精神学习教育读本》,利用大课教育、党课辅导、理论学习等时机,灵活采取案例式、体验式、情景式等官兵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讲清“纪律重于生命”的内涵本质、时代特点、实践要求,帮助大家强化思想认同、形成行动自觉。同时,该旅还广泛开展“学习革命先辈、争做守纪标兵”“唱响队列集会第一歌”等活动,营造传承优良传统的浓厚氛围;结合日常工作组织“感动旅队十大人物”评选与表彰,激励大家创先争优;利用新兵下连、新干部报到、晋升调整等时机,组织“关键节点关键课”等系列活动,通过一项项务实举措,确保守纪如铁的红色基因始终薪火相传。一点一滴强化,一朝一夕养成。九连三班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进门显眼位置是官兵为邱少云留的铺位。每天晚点名,值班干部第一个呼点“邱少云”的名字,全连官兵整齐答“到”。在这样的日常点滴中,一茬茬官兵把邱少云当作“身边典型”、精神楷模对标学习。再次回到邱少云生前所在的九连,新排长唐家豪感到格外亲切。门厅里,“纪律重于生命”6个大字格外醒目,学习室、俱乐部、楼道走廊,有关纪律的格言警句随处可见……从连队新兵到考学提干,他在这里度过了7个年头。“新兵下连时,我在这里上了‘入营第一课’;军校毕业成为一名基层带兵人,我又回到这里上‘岗位第一课’。同样的课堂,不一样的体会与感悟。”唐家豪说,在军校学习期间,自己深入思考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将纪律要求贯穿到工作训练生活各个环节,自觉用法规纪律规范日常言行,做到遵守纪律无条件、执行纪律无例外,慎独慎微、严格要求,树好形象、带动战友,传承发扬好先辈优良传统。营区主干道两侧,大红灯箱上展示着旅队各专业岗位先进分子的典型事迹和照片。距离记者最近的一个“练兵备战典型”灯箱上,展示的是防空营干部王建武的事迹,其中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他始终支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纪律规矩办事。“防空营党委坚持按纪律规矩办事,严格对照标准评功评奖,先后退回1个三等功、3个‘四有’优秀士兵表彰奖励指标。”跟记者谈起防空营的建设情况,该旅干部章林峰说。“执行纪律必认真,违纪面前敢较真。”在该旅组织的“感动旅队十大人物”颁奖会上,王建武结合具体工作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说,守纪如铁,执纪若钢。对于一个战斗集体来说,规章制度、纪律规定既是约束更是保护。只有严抠规章、对照规定守好规矩把好关,不断强化组织意识、号令意识、纪律意识,警醒自己时刻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才能把先辈留下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岗位奋斗的巨大力量。依法治训的侦察科干部李文年、依规管装用装的雷达技师关亚辉、严守潜伏纪律的班长王波……如今,一批先进典型活跃在该旅各专业岗位,用实际行动为“纪律重于生命”作出生动注解,成为官兵学习的标杆、追赶的榜样。采访结束,记者漫步在该旅营区,“守纪如铁当先锋”的大红标语格外醒目。不远处,走下训练场的官兵整齐列队、士气高昂。《邱少云之歌》铿锵有力、激励人心,回荡在归营路上……
习主席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强调“要深入开展纪律教育,严格纪律执行,用铁的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坚持实行自觉的严格的纪律,是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蕴含着我军政治建军的宝贵经验,任何时候都要赓续弘扬。厉行法治、严肃军纪,是治军带兵的铁律。我军历来坚持实行自觉的严格的纪律,治军严明、守纪如铁是人民军队特有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作风。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有铁一般的纪律,才有铁一般的队伍,只有把强有力的纪律融入军队建设全过程,把铁的纪律要求当作行动准绳、化为日常习惯,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才能确保我党我军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纪律中有我,纪律中有你,纪律中有无穷的战斗力……”在继承中更好地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继承,把铁的纪律要求与时代要求融为一体,才能让政治工作这一我军生命线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新征程上,各级应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始终传承革命先辈守纪如铁的红色基因,把部队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刻印于心,切实做到纪律明确应该做的坚决执行、不打折扣,纪律明确不能做的坚决不做、令行禁止,以实际行动为部队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添砖加瓦。▲刊于9月20日《解放军报》2版来源丨解放军报、学习军团(ID:xuexijuntuan)
规范秩序 严守纪律 精研条令——塑造军人好样子
“整理着装、脱帽……”4月14日,广东省佛冈县人武部结合换装,严密组织全体人员开展军容风纪检查,进一步规范人员的日常行为和提高人武部的正规化管理水平。
列队迎检
军容风纪检查是落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具体表现,是让每一名同志严格按照条例条令运作的具体举措。
军容风纪检查
检查过程中,干部骨干以身作则,带头接受检查,全体人员队列整齐,精神抖擞。检查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对仪容仪表、个人卫生、标志服饰等逐一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指出并要求整改。同时,他们借机进行作风养成训练,有效提高了部队作风和全体人员的精神状态。
随后,该县人武部还以辅导宣讲、集中领学的方式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新条令,深入探究新条令修改、增加内容,深刻领会新条令的精神实质与思想内涵。
作风养成
“修订后的条令,不仅仅有军人誓词,也有授装誓词、退役誓词和预备役誓词,誓词的新增,代表着不只是一份承诺更是一种激励。同时,新条令从内务整理到战备拉动都为我们明确了‘硬指标’,树立了‘参照物’。”讨论中,文职邱国秦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引得大家热烈讨论。
下一步,佛冈县人武部将持续深入学习,把新条令全面贯彻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不断推动部队正规化管理水平提升。
(田康俊)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周佳霖
编审:王舒涵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