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精心挑选《陶瓷年会广告词》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7 08:27

精心挑选《陶瓷年会广告词》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陶瓷年会广告词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陶瓷年会的主题,例如“陶瓷行业创新与发展”、“陶瓷艺术盛宴”等,以便广告词围绕主题展开。
2. 突出亮点:在广告词中,要突出陶瓷年会的亮点,如知名专家讲座、优秀陶瓷作品展示、行业交流互动等,吸引潜在参与者。
3. 简洁明了:广告词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活动内容。
4. 创意新颖:运用创意新颖的表达方式,使广告词更具吸引力。可以采用对仗、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5. 体现专业性:作为陶瓷年会,广告词要体现陶瓷行业的专业性,可适当提及陶瓷历史、工艺、创新等方面。
6. 强调时间、地点:在广告词中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方便参与者提前做好准备。
7. 调动情感:运用情感化的语言,激发读者的参与欲望。例如,可以描述年会现场的热闹气氛、专家的精彩演讲等。
8. 宣传语:提炼一句简洁有力的宣传语,便于传播。例如:“陶瓷年会,汇聚行业精英,共谋创新发展!”
9. 联系方式:在广告词中提供联系方式,方便读者咨询报名。
10. 校对与修改:完成初稿

全行业公认最成功的广告语!竟然被同行“捡漏”?

一说到“怕上火”,人们就会联想到王老吉;一说到“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就会联想到飞鹤奶粉;一说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就会联想到瓜子二手车......


成功的广告语不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还能做到深入人心,成为一代人成长的记忆。在网络上,这些广告语还被脑洞大开的网友们改编成梗,以风趣幽默的新面孔继续娱乐大众。



对于属于低频消费品的瓷砖来说,是否也需要脍炙人口的广告语?答案是肯定的。尤其在信息碎片化和广告轮番轰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句短小精悍的广告语,更容易抢占消费者们的心智、加强消费者们对品牌的认知。



盘点陶瓷行业

优秀品牌广告语


One:让世界爱上中国陶瓷——马可波罗瓷砖。



马可波罗控股董事长黄建平曾在许多重要场合讲道:“在古代丝绸之路的时候,西方人是通过陶瓷认识中国。中国人在做陶瓷方面,特别是在做配方上,有它独到的技术,应该说是祖传秘方。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重新让中国陶瓷站在世界舞台。”


这样一句广告语,既突显了马可波罗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头部瓷砖品牌的宏伟气概,又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Two:每一块,都很美——冠珠瓷砖。



2021年7月,冠珠瓷砖正式官宣品牌代言人迪丽热巴,结合创意的「取景框」手势和品牌IP形象小红砖,快速释放出高达18.4亿的品牌声量。


解读这句广告语,“一块”是其中一语双关的灵魂所在。家庭的幸福美满,在于家人“一块”;而冠珠瓷砖的美,在于“每一块”。一个好记又富有内涵的广告语,让冠珠瓷砖再次出圈。


Three:更新技术,更好瓷砖——诺贝尔瓷砖。



说到诺贝尔瓷砖,大部分人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其开创的瓷抛砖品类。在业内,该品牌也一直以坚持科技创新著称,因此用“更新技术”来诠释品牌的优势,是非常贴切的。


除了这句广告语之外,诺贝尔还打出了“科技成就精细之美”的口号,只不过这句口号并没有那么朗朗上口,被人们深深记住的还是那一句“更新技术,更好瓷砖”。


Four:很多年后,我还选鹰牌——鹰牌陶瓷。



作为行业历史沉淀最久的品牌之一,这句广告语的分量可想而知。天安新材/鹰牌实业董事长吴启超曾表示:“很多年以后我还选鹰牌”这句话,不但是一份沉甸甸的情感,更是一份信任和期待。


更有意思的是,因为三代人装修都选择鹰牌陶瓷的案例比比皆是,加上其产品的品质实在硬核,网友们甚至调侃道“一砖用三代,人走砖还在。”


Five:每个家都值得拥有蒙娜丽莎——蒙娜丽莎瓷砖。



2017年,蒙娜丽莎瓷砖进行品牌升级,随后“每个家都值得拥有蒙娜丽莎”的广告片登陆央视,还有主题飞机、主题列车,各大高铁站、高速公路也都能见到蒙娜丽莎的身影。


而同一年的12月19日,蒙娜丽莎集团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资本的加持,让蒙娜丽莎以更加迅猛的速度走进千家万户,进一步将“每个家都值得拥有蒙娜丽莎”变成现实。


当然,除了以上列举的品牌之外,陶瓷行业还有不少让人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这些精炼的文字不仅见证了品牌的成长,还成为了一批又一批陶瓷人的记忆。



更换新广告语

让同行捡了大漏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有的品牌每隔几年就会换上新的品牌主张、新的logo、新的代言人、新的宣传片,这些都被视为品牌升级的标准动作,而更换新的广告语,也是其中之一。



《狂飙》一剧爆火之后,海澜之家官宣新代言人张颂文,随之更新的还有品牌广告语。那句由叶茂中策划的“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被换成了“创造有生命力的服饰”。同样在国内品牌营销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还有“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不过后来人头马又将广告语换成了“人头马一开,人生更多彩”。


明明原来的广告语已经被口口相传,甚至被奉为经典,但还是在品牌发展过程中被更换掉,这种例子在陶瓷行业也有不少。



例如大角鹿瓷砖此前非常洗脑的广告语“瓷砖好不好,磨磨就知道”,在2023年的品牌战略升级发布会上升级迭代为“怕瓷砖磨花,用大角鹿”;大将军瓷砖的广告语“大家,大爱,大将军”,在2022年被升级迭代为“一线大品牌,七星高品质”;还有不少陶瓷人熟知的“装修要豪华,就用金丝玉玛”,也在2021年升级迭代为“金丝玉玛瓷砖,高端、时尚、带点金”......



比较有意思的是,自从GANI简一将“高档装修,不用大理石,就用简一大理石瓷砖”这一广告语改为“高档装修用简一,成品交付认简一”之后,“高档装修不用***,就用***”的句式就出现在了各个大理石瓷砖品牌的广告上。


品牌的广告语既没有版权,也不是专利,却是一笔可观的“财富”。既然是同行不用的广告语,为何不能直接拿过来用?毕竟这种行为不会触碰到法律的电网,顶多就是被嘲不讲武德,红牛和东鹏(此东鹏非彼东鹏)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1993年,凭借一句“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的广告语,来自泰国的能量饮料品牌红牛成功闯入大众的视野。



然而,2013年红牛将广告语更换成“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之后,东鹏快速反应过来,启用新的广告语“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并进行狂轰乱炸式地传播,不仅坐上了行业第二把交椅,还助力其抢先成为中国功能性饮料第一股。


种种迹象表明,品牌广告语并不一定是越换越好,可能会像人头马一样从经典变成“差点意思”,也有可能像红牛一样一不小心就被同行“捡漏”。



成功的广告语

是如何写出来的?


说到广告语,就不得不提亚里士多德开创的《修辞学》。对于这门学科,他的定义是:说服人相信任何东西,或者促使人行动的语言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修辞学、语言学就是品牌广告语设计的基础学科。


当然,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清楚目的是什么,有人给广告语总结了三个目的——说清、说服、说动。而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还需要考虑到触达对象所扮演的四个角色——受众、购买者、使用者/体验者、传播者



广告语通过传播媒介到达受众,促使购买者发生购买行为,使用者使用或体验产品,最后形成口碑进行人群传播。可以说,广告语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传播的链路是否正常进行,因此广告语需要针对四个角色进行设计。


首先,要基于受众设计广告语。“被发现”是品牌的生死点,茫然、遗忘是受众的典型行为,品牌需要通过广告语唤醒受众,引起共鸣,击穿欲望。通俗点讲,就是要让消费者眼前一亮,快速被记住并认可。



其次,要基于购买者设计广告语。这个广告语中要提供一个行为信息,向触达对象发出一个指令,刺激其做出行动。例如“送礼就送脑白金”、“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陶瓷行业的“铺瓷砖不高级,用帝企鹅岩板”也是个典型案例。


再次,要基于使用者设计广告语。品牌要充分考虑产品是否满足了用户需求,并能给消费者带来愉快体验。例如“白天吃了不嗜睡,晚上吃了睡得香”、“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家居行业的“芝华仕,头等舱沙发”也是个典型案例。



最后,还要基于传播者来设计广告语。广告的最高境界不是传播,而是播传,即通过播先触达大众,然后让用户去口口相传。因此广告语必须做到“口语化”,才能起到N次传播的效果。例如“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陶瓷行业也有自己的洗脑神曲,那就是新濠超防滑大理石瓷砖的“超超超超超超防滑”。


总而言之,要想设计出成功的广告语,需要兼顾“唤醒受众”、“刺激行为”、“满足需求”、“口语化”这四个方面。



文章最后,再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瓷砖胶品牌投放了“某某瓷砖胶,好!”的户外广告,没过多久,该广告的对面便出现了竞争对手的另一个广告,广告内容为“某某瓷砖胶,更好!”。路过的吃瓜群众不禁大呼:好朴实无华的攻击,好脏的商战。



一个字,胜过千言万语,这便是广告语的魅力。陶瓷行业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广告语?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瓷好词更好 古人如何给瓷器做广告?

刘文涛

好的广告词,简明通俗,艺术性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人可能认为广告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其实不然,以广告这种形式宣传促销古已有之。如描绘北宋东京汴梁城及周边繁华街市景象的《清明上河图》,就画有许多店铺悬挂着各式牌匾和商品幌子,悬挂这些东西的目的就是为突显商品品质及品牌宣传,这是古代广告的形式之一。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很有意思的广告宣传,就是宋金以来磁州窑瓷器上的文字装饰。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瓷窑中的一朵奇葩。窑址位于今天河北省南部的磁县和峰峰区境内,因该地古属磁州而得名。磁州窑始于北朝晚期,历隋唐,至宋金元时期达到鼎盛。磁州窑瓷器的器型丰富,装饰艺术别具一格,我国许多窑口例如淄博窑、德州窑、大同窑、长治窑、介休窑等,都仿烧磁州窑风格瓷器,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磁州窑系。磁州窑不同于大家熟悉的汝窑、钧窑等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官窑,作为民窑,磁州窑的主要消费群体是民众,这就意味着他们的产品不能像官窑一样不计工本。为了持续向好发展,既要保质量、促销量,还要提升产品档次,尤其在营销渠道上要迎合社会各阶层的需求。当时的制瓷匠人们就把反映市井阶层的喜怒哀乐、真善美好、心理需求的俚句、诗词作为瓷器装饰,这种文字装饰虽简单易懂,但却表露着当时人的现实与苟且,梦想和远方。这种别样的装饰风格与营销宣传,在中国古代的瓷窑和瓷器产品中,别具一格,影响深远。

旷世少见的酒广告

在临漳县邺城博物馆陈列中,有件明代磁州窑白地黑绘酒坛。坛肩部周圈书字:“文人饮三杯,进三场,连重(中)三元;武将吃一盏,杀一阵,官居一品。”下书:“问酒谁家好?还答此处高”(如图①)。套用现代广告词几大要素——巧用修辞、注重押韵、简洁明了、巧用成语来强调产品功效等特点,在上述酒坛文字中,几乎都能找到。不信我分析如下:

文人喝酒用了文雅的“饮”。“进三场”,宋代及以后的科举考试中,读书人要先在县、府参加考试,通过之人称为“生员”,俗称“秀才”。考得“秀才”之后,才能获得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资格。接下来是参加每三年举办一次的“乡试”,又称“秋闱”,此考连考三场,每场三天,乡试考中称为“举人”,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只要考中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儒林外史》中那位考中之后高兴疯了的范老爷,便是乡试考中举人的情形。通过乡试的举人,到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举行的“会试”和“殿试”。会试由礼部在贡院举行,也称“春闱”,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贡士”可以参加接下来的“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也是最高一级,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并定出名次,第一名称为“状元”。故“进三场”并不是具体指哪一次考试,而是泛指考场,通过若干次的考场检测,接连考得“解元”“会元”“状元”,这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无上荣宠,也是多少古代文人一辈子的奋斗梦想。文人乡试、会试、殿试前满饮三杯此坛中酒,以求能文思泉涌,场场魁首,连中三元。

武将喝酒用豪爽的“吃”。两军阵前,豪饮一盏,披挂上阵,酒壮英雄胆,豪气迸发,斗志昂扬,东挡西杀,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功勋卓著,授印拜帅,官居一品,是多少习武之人的终极目标。饮此家酒,文能中三元,武能封一品,谁人不羡?谁家酒好?不言自明!再反观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名酒广告,还真不如磁州窑酒坛上的词表述的有生活,又让人熨帖。看似接地气的词,其实是展现了酒的作用和魅力,乍看觉得土,细品反倒是有几分诙谐与高雅,进而向往那种往昔岁月的生活诗意。

孝悌仁义的控酒广告

酒须豪饮,但不要贪杯。同样还是盛酒器,也有控制酒量的广告词。如邯郸博物馆陈列有一件明代白釉褐花酒海(如图②)。口沿下书一圈文字:“隆庆五年(1571年)二月,韩氏吉造酒海”。酒海是古代对大型盛酒容器的称谓。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就花枝》诗中就写到酒海——“就花枝,移酒海,今朝不醉明朝悔。”我们熟悉的小说《水浒传》第八十二回中:朝廷派宿太尉带着御酒去梁山招安,在宣读完诏书后,“(宿太尉)叫开御酒,取过银酒海,都倾在里面,随即取过镟杓舀酒,就堂前温热,倾在银壶内。”古代一些场合,尤其是在基层民众中,酒要像《水浒传》里描绘的那样用勺子或瓢舀着喝,酒海因为体形庞大且易于饮者取放饮用,因此广受追捧。有意思的是在酒海肩部还写有一篇词:“贤良是孟江(姜),孝顺是王祥。在家敬父母,何须远烧香。女贤是孟江(姜),二郎担山赶太阳。三人哭活子(紫)荆树,王祥卧兵(冰)救亲娘。”(如图③)

控制酒量的广告就在这篇词中。上面谈到古代用酒海盛酒,喝酒是用勺或瓢舀,这种喝法美其名曰“鲸吞牛饮”,这样喝即使酒的度数再低,醉酒之事也会经常发生。制作酒海的工匠们大概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就用几个典故改编成一首通俗易懂的词来提醒“鲸吞牛饮”的酒客们。词中“女贤似孟姜”应指孟姜女,孟姜女的传说在我国家喻户晓,其中的招亲、夫妻恩爱、千里送寒衣、哭长城等故事几近妇孺皆知。她出现在这首词中,是告诫酒客们在喝酒的时候,要记得夫妻情分,切不可贪杯乱饮。“孝顺是王祥”则是讲了古代二十四孝当中“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王祥小时候,生母去世。父亲续弦,继母对王祥不好,有一年冬天,继母生重病想吃鲤鱼,因天寒河封,无法捕鱼。王祥赤身卧于河冰之上,用自己体温化开冰,冰缝中跃出两尾鲤鱼,王祥捉回家供奉继母。这种传说不乏神话色彩,但反映出古代无条件的孝观念。在酒海上出现这样的典故,是要提醒酒客们切莫贪杯,要及时行孝,勿使亲心伤。“二郎担山赶太阳”之典故内容也是让母亲重获新生,寓意与“王祥卧冰”相同,不再赘述。“三人哭活紫荆树”的典故也叫“三田分树”,是讲述一个关于家庭和睦的传奇故事。相传古代京兆府有一田氏人家,父母去世后,三兄弟决定把家产一分为三,堂前一棵紫荆树,三兄弟也议定把紫荆树砍成三份,在计划伐树的前一天,紫荆树就像遭火烧了一样,一夜间便枝枯叶焦,兄弟三人看到此景后深感惭愧,后悔自己的行为,后来决定不再砍树分家,兄弟复和,紫荆复茂。这是提醒酒客们要维护好兄弟情谊,切莫贪饮忘记手足之情。

既销售了产品,又善意提醒消费者应用(饮用)有度,这种形式在没有多少文化的普通民众中来说,无疑是他们愿意接受的。词中的“在家敬父母,何须远烧香。”讲一家人和和气气地生活,就算贫穷一点也觉得很开心,若是一家人不团结友爱,哪怕是家里再富裕,也过得不舒心,这很符合普通民众的心理。

俏皮生动的器物广告

上面说了酒的营销和控制饮酒的广告,下面再说说其他产品的营销广告。邯郸博物馆藏有一件清康熙八年烧制的白地褐彩瓷坛(如图④)。坛上写:“康熙八年,造下此坛,出自山西,郡名陵川,附城镇上,西南子山。放酒酒好,成(盛)醋醋酸,盛水不漏,淹(腌)菜菜咸,买上一个,居家喜欢。诸般都放,放密(蜜)更甜。人人爱买,不论价钱,使了想使,胜活十年,请君先看,许多诗言。我要讨价,细细五钱,可好可好,直(值)钱直(值)钱,休走休走,快还快还,真正白货,去而何南(难)。”前几句交代了此坛的制作地点在山西陵川县附城镇,这几个地点现在还都有。山西晋东南地区怎么也有磁州窑?前面已经说过,磁州窑是民窑,其装饰技法和制作风格为百姓喜闻乐见,全国许多窑口都仿烧磁州窑系列产品,与磁州一山(太行山)之隔的晋东南窑厂当然也不例外。再后面就是“神夸”该坛的功能了,夸得这口坛如同“哆啦A梦”的口袋,放上啥都能心想事成。时间、地点、“神功用”都交代清楚了,后面的词就是让你消费了,“我要讨价,细细五钱。”意思是这个器物只卖五文钱。“可好可好,直(值)钱直(值)钱。休走休走,快还快还,真正白货,去而何南(难)。”意即这样的价钱买这个货物,简直就是白给您的了。走是太容易了,但是过了这个村,就再也没有这个店了。这一番神操作下来,你不买都心不甘。这些词不仅对瓷器起到了装饰的作用,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起到了宣传营销作用,同时还把市井之间买家与卖家讨价还价的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透露出淳朴的民窑气息和民俗文化特色。

写有类似广告词的瓷器还有很多,器型也多种多样。例如有件传世的磁州窑瓷罐,直口,高颈,鼓腹,颈部有一贯穿铁栓,一端有挡,一端有孔,可附锁。瓷罐腹部一侧书:“君子里外走,不许胡多手。有人看见了,不如猪和狗。”另一侧书:“招财进宝、日进斗金”(如图⑤)。这个罐子是做什么用的呢?应是商人用的存钱罐。招财进宝的话肯定是商人自己的期盼,另一侧的打油诗则是对各位路人看客提醒了。提醒各位看客要自爱自律,看到罐子里有钱也不要动歪心,如果这种偷摸行为被人发现,那就丢人现眼,遭人唾弃,猪狗不如了。

磁州窑的文字装饰,历史悠久,题材丰富,充分显示了磁州窑艺术家卓越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他们结合市场需求,赋予产品切实可行的定位。为了扩大磁州窑器物认可度和销售量,磁州窑工匠在器物上创作形式不一的广告宣传用语,既是地域民风的体现,也是寄语于物、抒发情感的一种形式,更是中国陶瓷文化遗产中的一朵独一无二的瑰丽奇葩。

【编辑:刘欢】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