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8 08:14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卫生局长的讲话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讲话的主题,如卫生事业发展、疫情防控、公共卫生政策等。
2. 了解背景:了解卫生局长讲话的背景,包括当前卫生领域的热点问题、政策导向、地方实际情况等。
3. 结构安排:合理安排讲话的结构,一般包括开场白、主体内容和结束语。
4. 开场白:简洁明了地介绍讲话背景,表达对听众的问候和感谢。
5. 主体内容:
a. 突出重点:针对讲话主题,阐述卫生局长关注的重点问题,如政策解读、工作部署、成果展示等。
b. 数据支撑:运用具体数据、案例等,增强讲话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c. 逻辑清晰:讲话内容应条理分明,层层递进,便于听众理解和接受。
d. 情感表达:适当运用情感色彩,激发听众共鸣,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6. 结束语:总结讲话要点,表达对未来的展望和期望,感谢听众的聆听。
7. 语言表达:
a. 文字规范: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俚语等。
b. 语气得体:根据讲话场合和听众身份,选择合适的语气,如庄重、亲切、严肃等。
c. 修辞手法: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本报日内瓦5月21日电 (记者刘赫)2025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应邀出席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七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并在高级别欢迎仪式致辞。
刘国中表示,五年前,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三届世卫大会上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以实际行动坚定履行这一承诺。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作用和贡献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当前,面对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冲击,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只有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人类才能共创健康世界。
刘国中强调,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社会应坚持多边主义,坚定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领导协调作用;应坚持公正合理,坚定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公共卫生安排、疫苗分配、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合理诉求;应坚持开放创新,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深化卫生领域创新合作。
世界卫生大会是世界卫生组织最高决策机构,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高级别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大会。安哥拉总统、克罗地亚总理、联合国秘书长等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在大会高级别欢迎仪式致辞。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2日 02 版)
郭陆,国际问题观察员
5月19日至27日,全球政府代表和卫生专家齐聚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共同参与为期9天的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本届大会开始前,全球卫生治理笼罩在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乌云之中。特朗普重回白宫,上任第一天就“退群断供”,宣布退出世卫组织。世卫组织正常运转遭受重大冲击,国际医疗卫生援助出现巨大缺口,全球卫生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全球卫生治理该何去何从?急需医疗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脱困?国际社会陷入了迷茫和焦虑。
中国担当,为全球卫生治理注入稳定性
面对困局,世界再次将目光聚焦中国。中国的方案清晰坚定、一以贯之,那就是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第73届世卫大会上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率团出席本届世卫大会,是中国领导人时隔二十多年后再次线下出席世卫大会,展现了关键时刻中国对世卫组织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大会期间,刘国中副总理会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世卫大会高级别欢迎仪式上致辞,就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出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公正合理、坚持开放创新的三点倡议。中国的方案有理念、有态度、有行动,展现了真正的大国担当,为阴云密布下的全球卫生治理带来了阳光与希望,增强了国际社会维护全球卫生治理的信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明已经宣布退出世卫组织的美国,仍要大秀存在感、醉心政治操弄。美国并未注册参会,但仍强行要求插播其卫生部长视频发言,公然大放厥词,一面羞辱世卫组织,为其“退群”找借口,甚至鼓动他国效仿其退出;一面不忘拿中国说事,编造谎言谣言,为其新冠抗疫失败甩锅推责。这套将卫生问题政治化的伎俩,令世卫组织成员国“苦美久矣”。会场播放美方视频发言时,听众寥寥,可谓“门前冷落鞍马稀”。美国这样一个宣布退出世卫组织的国家,无端攻击积极支持世卫组织和全球抗疫的国家,丧失了基本的道德立场,也与国际社会合作加强全球卫生治理的努力背道而驰,注定为世人所厌弃。
中国贡献,助力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政府对本国人民的郑重承诺,也是助力全球卫生事业未来发展的中国方案。中国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中国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全民健康覆盖,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本身就是对全球健康事业的巨大贡献。
60多年来,中国累计向全球7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员3万多人次,诊疗患者3亿多人次。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公共卫生合作,增进了世界人民,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卫生健康福祉。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第一时间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信息,克服自身困难,为全球供应超过46亿件防护服、180亿人份检测试剂、23亿剂新冠疫苗,坚定履行了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多边主义,面对全球挑战的坚定选择
本届世卫大会的一项焦点议程,就是审议全球期盼多年的《世卫组织大流行协定》,这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任务。在全球卫生治理遭遇挑战背景下,凝聚各方共识达成一致殊为不易。中国始终以负责任态度投身协定谈判工作,坚定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为最终各方达成一致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媒体认为,《大流行协定》将有效填补全球卫生安全漏洞,是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进步,是多边合作的胜利。这也再次表明,多边主义才是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的“良方”。
有阴影,光明才更加耀眼。完善全球卫生治理的脚步绝不会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逆流而停止。历经新冠疫情等国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步入“后疫情时代”,我们更不能忘记,只有守望相助、风雨同舟,才能共创健康美好世界。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