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9 08:42
写作核心提示:
题目:区域计划中班级活动注意事项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区域计划是班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为了确保区域计划的有效实施,以下是一些班级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区域划分与功能
1.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合理划分区域,如阅读区、建构区、科学探索区、艺术创作区等。 2. 每个区域应具备明确的功能,确保幼儿在活动中有目的地学习和探索。
二、准备丰富的材料与教具
1. 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如积木、拼图、绘画工具、科学实验器材等,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2. 教具应具有教育意义,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
三、制定合理的活动规则
1. 与幼儿共同制定区域活动的规则,如安静、爱护材料、轮流使用等。 2. 规则应简单明了,易于幼儿理解和遵守。
四、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1. 在区域活动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2. 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尊重彼此的差异。
五、培养幼儿的自主性
1.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 教师在活动中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六、加强教师与幼儿的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以其关注幼儿个体差异、自由选择、自主探究等优势得到幼教从业者的一致认可。然而,并非所有的区域活动都能够保证幼儿获得充分发展。有些区域活动缺乏幼儿充分发展的条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的充分发展。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需要努力为幼儿创造最充分的发展条件。
确保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活动
大班美工区域活动,两组相邻摆放的桌子旁各坐了5名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折电话。“小朋友们别说话了,看着我,两只眼睛看老师。”“请小朋友们把手里正方形的纸对折,折成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幼儿按照教师的指示折纸。“把长方形再折成两个小的长方形。对的,像老师这样。”“好了,小朋友们,再把这边折到中线对齐,和老师折的一样就对了。”教师检查幼儿的折纸。“看一下,再怎么折。关门,合上。把合上的这个长方形对折成两个正方形。”幼儿交谈着互相检查……
半个多小时的区域活动,就是在这样边学边做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度过的。幼儿完全被控制在教师的指令下,机械被动地按步骤完成折纸。区域活动演变成了教师主导的集体教学活动,完全看不到幼儿自主选择、决策、规划、执行、评价的痕迹。虽然幼儿较快地学会了折电话的技能,但也丧失了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自主发展的机会,因而无法获得充分的发展。
区域活动要促进幼儿的充分发展,首先要保障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使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并在不断的反思和完善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
丰富区域材料使用的层次
中班美劳区投放了一些啤酒瓶、毛笔和颜料。4名幼儿坐在铺满报纸的桌子旁,指导教师在缸子里勾兑出漂亮的蓝色,分别倒在两个浅口容器里,幼儿开始用毛笔给瓶子均匀涂色。9分钟左右,4名幼儿均已涂完第一只瓶子,开始涂第二只;13分左右,已经涂完了第二只……34分钟的时间,孩子们将30只瓶子全涂成了蓝色。
半个多小时的区域活动,4名幼儿基本在做同一件事情,暂且不去讨论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如何,活动也确实发展了幼儿涂色的技能,促进了其动作的稳定性和专注力的发展,但是这类区域活动中尚有更多促进幼儿发展的空间。比如,多种颜色搭配涂色和简单图案设计,用橡皮泥、麻绳、彩纸、毛线等材料对瓶子进行创意造型装饰等,这些对于大班幼儿都是可以实现的。因此,也可以说,这个活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幼儿的个性发展。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推崇自然教育的幼儿园,时常到自然中开展活动,也从自然中带回了一些材料,但是这些自然材料的使用往往缺乏层次性。从自然中带回来的树叶、树枝、树根、荆条,小班在涂色,中班在涂色,大班还是在涂色。为何不去考虑一下,三个年龄段幼儿发展的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是什么?怎样在三个年龄组有区别地使用这些材料?处在同一年龄组的同班幼儿之间,又存在哪些差异和不同的发展需求?这些都是幼儿获得个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用简单工具代替自动化工具
大班区域活动时间,木工房里,6名幼儿穿着防尘服,带着口罩和手套,紧张地进行木工操作。木工房里设施先进、装备精良,除了各种形状的板材,各类型号的螺丝钉、合页、磨床、锣床、钻床、锯床、胶枪等自动化工具设备也一应俱全。这6名幼儿正在设计自己喜欢的小房子,时而到锯床锯开过长的木板,时而到钻床打个合适的洞眼,时而到磨床磨光木板上的棱刺……两名指导教师目不转睛地盯着孩子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幼儿园设施先进、装备精良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但过度追求工具设备的自动化并不利于幼儿的充分发展。活动中的幼儿掌握了自动化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能,也能如愿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小房子,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发展。但细致观察和分析后会发现,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精神是紧张的,小心翼翼;教师的精神是紧张的,唯恐有丝毫差错。更重要的是,很多工作一蹴而就,幼儿失去了更多的动手操作体验的机会。
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的17条原则,指出“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也指出,实践活动就是要不断地给幼儿找麻烦,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自动化的工具设备,虽然提高了工作的成效,但却使幼儿失去了很多实践操作的机会。相比较而言,一般简单工具的使用,能够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和丰富的过程体验,更有利于幼儿获得充分的发展。
给幼儿更多创造、探究的机会
中班美工区域活动,6名幼儿围坐在对放的两张桌子旁进行剪纸活动,桌上并排放着一个装满废旧报纸材料的塑料筐和一个用来盛放完成的剪纸的盒子。孩子们剪纸剪得又快又好,剪得最快的幼儿两分钟便能剪好一张,慢的则需要4—5分钟。走近桌旁仔细观察,发现剪纸的背面都用黑色的粗线笔画好了一半剪纸的轮廓,正面则画出了小鸟、松树、花朵、蝴蝶等剪纸的图案。幼儿们剪得兴致勃勃,争着从筐里选取自己喜欢的图案。区域活动结束的音乐响起时,筐里的40多张报纸几乎被剪完了。
幼儿对剪纸有浓厚的兴趣,剪纸活动也充分让幼儿练习了使用剪刀的技能,巩固了他们对图形对称的认识,促进了他们精细动作的发展。但是,整体看来,整个活动中,幼儿一直重复着同样的行为。教师尽管使用了低结构化的材料,却因行为的程式化而禁锢了幼儿的创造性,阻碍了其探究能力的发展。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剪纸的动作技能,在认识到剪纸活动图形对称的特点后,是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图案设计及其剪纸的系列行为的。即便有失败的可能性,幼儿也在试误的过程中获得了认知和技能的发展。
区域活动要促进幼儿的充分发展,必须注重并充分发挥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创造性,为其提供更多个性化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以及更多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后、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4M551616,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401131C阶段成果。
《中国教育报》2019年01月27日第2版
作者:周平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中五班区域活动计划
班级特色:在我们的周围,瓶子、盒子、包装袋等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随处可见,利用这些废物作为教育资源,其功能不可忽视,不但可以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品德,而且为幼儿提供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
幼儿利用废旧纸盒、易拉罐等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构造一定的物体形象来反映周围的生活。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建构水平, 如平铺、架高、围堵、连接等基本的搭建技能,手部小肌肉动作逐渐发展,思维、想象、生活经验等更加丰富,建构的目的性增强,建构的坚持性也在增加,建构水平由单一的延展向整体布局过渡。例如搭建楼房。中班幼儿已能运用已有经验对物体进行再现和创作,但是构建作品大部分不讲究对称和平衡。
首先,我们增加我班幼儿在建构造型方面的知识和训练,例如引导幼儿学会选择高低、宽窄、厚薄、长短不一的材料搭建不同的物体。其次,在小班搭建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架空、覆盖、桥式和搭式等建构技能,形成里外空间放入概念。例如,可以学习搭高楼、架大桥等。老师提供作品图片,引导幼儿学习看图纸搭建。要求幼儿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的搭建,学习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物体的搭建。
另外,废旧药盒用于爱心医院供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平时收集的废旧卡纸布织补等材料用于制作爱心医院中的中药、蜗牛时光中的冰淇淋和快乐表演家中幼儿表演时的头饰等。
区域活动方案:
一、快乐表演家
(一)活动材料:自制音乐器材、小鼓、摇铃若干、锣、拨浪鼓、动物手偶、表演服装、打击乐器、观众小椅子、自制化妆台等。
(二)发展目标:
1、愿意使用多种表演道具,并自觉爱护好每一种游戏材料。
2、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学会倾听同伴的演唱,配合同伴的表演行为。
3、能大胆、大方、大声地展示自己的表演内容,对自己的演出充满信心。
4、学做文明有礼的小观众,安静地观看演出。
二、蜗牛时光
(一)活动材料:自制柜台、纸杯、纸盘、自制蛋糕、自制冰激凌、矿泉水瓶、吸管等材料。
(二)发展目标:
1.大胆想象,进行分角色表演。
2.发展幼儿与同伴交往和合作的能力。
3.充分体验和学习相应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规则。
三、小小建筑师
(一)区角材料:泡沫积木,废旧纸箱,纸盒,纸杯若干。
(二)发展目标:
1.锻炼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搭建能力。
2.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能够根据搭建情况尝试提出自己的意见。
四、爱心医院
(一)活动材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