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1 02: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朱光潜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读后感主题,是围绕朱光潜的某一部作品,还是对其整体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的感悟。明确主题有助于使文章结构清晰,论述有针对性。
2. 突出重点:在阅读朱光潜的作品时,要关注其核心观点、论述方法、语言风格等,将这些重点内容作为读后感的核心部分。避免泛泛而谈,使文章更具深度。
3. 结合自身实际:在写作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感悟,将朱光潜的思想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使读后感更具个人特色。
4. 逻辑清晰:读后感的论述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可以按照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或重要性顺序进行组织,使文章易于阅读。
5.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6. 引用恰当:在论述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朱光潜作品中的经典语句,以增强说服力。但要注意引用的适度,避免过多引用而影响文章的整体结构。
7. 展开论述:在阐述观点时,要充分展开论述,避免简单罗列。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8. 总结
《朱光潜谈读书》已在我的书架上蒙尘多年,去年年底,我把它纳入了2025年读书计划。
最近母亲生病,我跑了几天医院,昨天确认无大碍,才稍放心下来。今天,周日,我打算把这本书看完,同时考虑下工作的事情。因为母亲生病,我原计划出差半月的行程和学校的有关工作安排调整都被打乱了。
读书能让我静下来。这么多年来,我发现:越是能静心读书,工作效率越高,工作效果越好。
不过,今天这本书我读得不太认真。因为,除了想工作的事,一天内,我还陪女儿户外活动了一个多小时,中午睡了个把小时,再减去三餐时间,真正读这本十万字的书用了大约5、6个小时。我平时读书基本都是精读,很少读这么快。
2020年前后,我读过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等四本书,去年把这四本书都捐给学校图书馆了。
我喜欢读书,平时也喜欢研究阅读,看了很多关于读书的书,《朱光潜谈读书》即属于这一类。
我看的这个版本是“剪纸漫画珍赏版”,书的目录前面有旅美艺术家徐霄的十余幅剪纸漫画配图,剪纸漫画的主题都与本书内容匹配,这种将学术内容与视觉艺术结合的装帧,算是这个版本的一个特色。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模块:
1. 读书之道
作者围绕“读什么书”展开论述,强调读书需精选经典而非盲目追求数量,批判了“青年必读书单”的刻板性,主张根据个人兴趣、天资选择读物。
2. 读书之趣
作者探讨了如何从读书中培养兴趣,主张将阅读视为“学问中寻出的兴趣”,而非任务。同时强调中学阶段应注重想象力的培养,他向青年读者特别是中学生推荐神话、寓言等题材。(这本书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些内容相同,有些篇章是以写给青年学生的书信体呈现的)
3. 读书之悟
作者结合自身治学经历,提出读书需与人生体验结合。例如,他回忆在香港大学的求学经历,反思升学与选课的意义,并强调跨学科视野的重要性,认为“宇宙本为有机体”,学问需融会贯通。
提炼一些作者的观点与主张:
1. 反对盲目追逐新书,认为流行书籍多“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唯有经典才具永恒价值;提出“读书破万卷,不如精读十部”;强调精读与深度思考的重要性。
2. 提出两种读书方法:一是两遍读书法,第一遍快读,把握全书主旨,第二遍慢读,批判性分析内容;二是笔记法,强调笔记的重要性,认为笔记能“逼得你仔细,刺激思考”。
3. 强调读书不仅是知识积累,更是精神修养的途径,认为经典能“撼动心灵,激发思考”,并通过吸收大学者的治学精神提升自我。
4. 认为“兴趣若不在青年时培养,日后更难寻得”,呼吁在中学阶段通过课外书激发阅读热情。
5.针对当时青年“少年老成”“好谈学理”的风气,提倡回归想象力的培养,反对过早陷入功利性学习。
我的读后感:
1.作者作为老一辈知名学者,其治学态度令人钦佩。
2.书中体现了作者融合中西学术传统的主张和实践,其包容和开放精神,值得学习。
3.建立和完善个人读书体系很重要。
〖荐书〗这是读者君第81次为你荐书
陶渊明,这个一生崇尚美、爱好自然又怀有理想主义的男人,他把自己归隐荒芜的生活,过成了人人都羡慕的样子。
从他那个时代一直到现在,他本人及笔下的桃花源,都备受世人向往推崇。
我是陶渊明,以下都是我的忠实读者
那些让世人敬佩的文学家,无论是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还是白居易、苏东坡、欧阳修、朱熹,无一不是他的忠实读者。
苏轼谪居时,一大爱好就是读陶渊明,他写信告诉苏辙:“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
然后,兄弟俩一起作和陶诗,自得其乐。又说:“吾于渊明,其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欧阳修读罢他的《归去来兮辞》,盛赞“晋无文章,唯陶渊明矣”。
他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
北宋宰相王安石说他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有诗人以来无此句者,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矣”。
到了近现代,梁启超评价唐以前诗人绝无一点矫揉雕饰,有真情实感的,只有阮步兵和陶彭泽两个人,而陶尤为甘脆鲜明。
朱自清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
朱光潜在《诗论》中评价:
“渊明全是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其忘其为艺术。渊明在中国诗人中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归去来兮图》马轼绘
比尔·波特在《一念桃花源》中明确向往陶渊明式的生活:
“陶渊明看破红尘,退官归隐,但又不遁入山中。他在庐山脚下耕种、饮酒、会友、作诗,这正是我向往的生活……
在现实世界里,在每个人住的地方,在不同的生活环境里,我们是否可以在心里营造自己的世外桃源? ”
陶渊明的著作,流传下来的包括有120余首诗和12篇文。
他一生优秀诗文著作主要集中在他41岁不复出仕之后。
其中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就作于他辞去彭泽县令那回。
公元406,后秦弘始八年、北魏天赐三年,是年42岁的陶渊明隐居家中,作《归园田居》五首。
此后经年,他多以率真、洒脱成就自己的诗文。
今天读者君为你推荐的《陶渊明集》正是其集大成之作,家咏户诵,流传至今。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2019年首发《陶渊明集》
↓↓↓
如今,我们身处都市的纸醉金迷,加之时代的巨大差异,已经很久不再拥有陶潜的那份洒脱了。
但是我们依旧可于安静的午后,细细品读这本《陶渊明集》。
他历经波折,辞官隐退,躬耕南阳,只为远离世俗烟尘。
他没有逃避现实,成为只会活在虚构桃源生活里的人。
相反,你读他的诗文,会发现他字里行间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并领悟到生命的本质,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读《陶渊明集》,你可以品味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之美,你也可以留连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中。
陶渊明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大智慧,都巧妙又自然地融入他每一首诗句之中。
读来还能让你怡神忘忧,内心平静放松,焦虑烟消云散。
翻开本书,低落的心情,瞬间被治愈——
一个人居住在这个世上,没有车马的喧嚣,才能够把自己的心沉静下来: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静也好,闹也罢,只要内心安宁,心志高远,那么这个世界便安宁: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前行迷失旧途,顺应自然或可通: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对于生活中会碰到的欢乐,一定不要错过,要抓住机会,尽情享受: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年轻人应当抓住时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人生一定要读一次陶渊明,而这一套新版《陶渊明集》,值得你收藏。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2019年首发《陶渊明集》
↓↓↓
146篇脍炙人口传世之作,一字未删
市面上流行的陶渊明集版本,多为古体旧版,篇幅删改不说,如今再读,有几处考证和注释还需商榷。
而这套新版《陶渊明集》,则完整收录了陶渊明146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一字未删,原貌恢复!
对注释也进行了重新校订,让你轻松好读!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读山海经》《归园田居》……
每一篇都是陶渊明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这一版本,一次收全,为你还原原汁原味的陶渊明,读来不忍释卷。
作家郭平全本译注,文字清新好读
这次全新版的《陶渊明集》,特邀我国著名作家、学者,也是古琴家的郭平先生进行全本翻译。
郭平是小说家,也是古琴家,是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
他对魏晋文学研究多年,也出了很多相关著作。
如《陶渊明集译注》《魏晋风度与音乐》《古琴丛谈》《净化灵魂的旋律》《鸿泥阁藏瓷》《没有脸的诗集》等。
这次他为《陶渊明集》译注,历时一年,译版文字清新自然,再现陶渊明诗韵文韵,全篇通俗易懂,能带你彻底读懂陶渊明。
书中对生僻字进行注音,全年龄段均可无障碍阅读。
诗中典故、意境真谛也都一目了然,无需古文基础,也能完全读懂。
作为古琴家,郭平还为我们演奏了3首古琴曲哦,算得上是给读者的一个意外惊喜!
这3首古琴曲分别是《酒狂》《文王操》和《忆故人》,随书免费附赠,扫码即可赏听。
54幅全彩插图赏心悦目,图文并茂
书中54幅全彩插图赏心悦目,图文并茂。
书末还附有全彩《陶渊明行迹》清晰大图。
新增陶渊明年表,特别收录梁启超精彩解读,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陶渊明生平。
全书采用靠口碑火遍全网的《宋词三百首》同系列装帧,在画与配色堪称完美。
封面设计图完美呈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给人一种恬静悠然的视觉享受。
此外,书本内页采用特制环保纸,色彩柔和不反光,舒适阅读不伤眼。
独家附赠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明信片
石涛是明清之际的著名画家,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
或许由于明朝皇族后裔的身份,石涛非常赞赏陶渊明避身独处、与世无争、乐天安命的人生哲学。
本书独家附赠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系列明信片,一本一张,随机赠送哦。
《陶渊明诗意图册》全册共十二帧,右为石涛依根据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诗(《饮酒》《归园田居》《和郭主簿》《止酒》《乞食》《饮酒》《责子》等)意成画。左为王文治依石涛和陶渊明诗画又成诗。
另外还独家赠送王翚《桃花鱼艇图》。
王翚《桃花鱼艇图》 380*246.5mm
对田园山水的歌咏和向往,是历代文人心里抹不去的乡愁。
这幅《桃花鱼艇图》画面明净雅逸,用笔精工,构景得疏密动静之妙,深得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精髓,将散文中“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摹得十分动人。
王翚被誉为清代画家的集大成者,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山水画家“四王”。
他的画亦被赞为有“元人笔墨及唐人气韵”。
如果一部诗集让人解忧、忘忧,活得更潇洒率真,那一定是陶渊明的诗。
陶渊明的作品,无论何时读,都不算晚。
2019年首发《陶渊明集》
↓↓↓
陶渊明集,无论何时读,都不算晚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