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2 20:41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社区服务活动总结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确定主题:明确总结作文的主题,围绕社区服务活动的目的、过程和成果展开。
2. 结构清晰: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写作,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3. 突出重点:在总结作文中,要突出社区服务活动的重点内容,如活动目的、活动形式、参与人员、活动成果等。
4. 语言简练: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和啰嗦。
5. 事实准确:确保总结作文中的事实和数据准确无误,避免夸大或缩小事实。
6. 评价客观:对社区服务活动进行客观评价,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指出不足。
7.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示社区服务活动的成果和影响,使总结作文更具说服力。
8. 总结经验:从社区服务活动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9. 展望未来:在结尾部分,对社区服务活动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10. 格式规范:按照学校或单位要求的格式进行写作,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等。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写作要点:
引言: - 简要介绍社区服务活动的背景和目的。 - 阐述总结作文的主题和结构。
主体: - 活动目的:阐述社区服务活动的初衷
舜网讯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2022年,历下区民政局充分发挥历下创益园社区治理平台作用,以推动治理体系和制度建设为目标,以“五社联动”为手段,促进全区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
加强人才培养,激发主体意识
这一年,为提升“五社”人才服务专业性,组织开展“鲲鹏”社区社会组织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社区“两委”赋能三计划,联动全国名师,联动本地领头雁,开展撤村建居社区治理、社区冲突治理、社区居民动员、社区基金建设等能力建设16次,服务1700多人次,让历下创益园成为“五社”人才的“加油站、导航站”。
这一年,为搭建“五社”人才交流对话平台,组织开展“伙伴”计划,全国知名社区治理领域专家,实地诊断社区治理难题,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20余次;研发《联合会财务工作指引》《联合会微创投大赛操作手册》《社会团体政策选编》等五大工具包,指导社会组织培育孵化;本地有经验的伙伴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困境人群个案管理”“社工站精细化服务设计”等专题分享5次,回应“五社”人才实操需求。
畅通参与渠道,张扬社区活力
这一年,为发挥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枢纽平台作用,组织开展“历下区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公益项目创投大赛”,资助13个项目。以赛促建,通过5期项目辅导、3期专题赋能、130余次咨询指导等,提升联合会项目设计和服务能力。截至目前,联合会开展项目服务354次,联动社区社会组织服务15836人次。
这一年,为促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历下区以社区基金为公共事务,建立5个社区基金试点,形成了包含捐赠人、社区居民代表、社区两委代表、社会组织代表等多元主体在内的社区基金管理委员会,获得了1.5万元的启动资金,共同筹集、决策社区资源的使用方向,逐步走入居民自治。
凝聚服务合力,完善服务体系
这一年,为应对公共危机下民生服务,区民政局继续联动创益园社会组织、社工站、未保站等发起“守护社区”计划,倡导社区社会组织就地转化,积极参与核酸检测、送医送药等互助服务;社工站、社会组织发挥专业服务优势,构建起疫情之下的困境儿童、癌症家庭等弱势人群的,互助网络,累计服务近10万人次,实现了多元主体有意愿、有能力联动,达成了1+1>2的效果。
回首2022
这一年,历下区提报的论文《“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实践》再次于山东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研讨会中获得一等奖,是济南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这一年,历下区4家单位被评为济南市社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
栉风沐雨治理路,继往开来谱新篇。我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不变的初心迎接2023的到来!
一场战“疫”,检验了庄浪县城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成色”。
战“疫”打响以来,庄浪县城市社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为阻击疫情、联防联控的主战场,将志愿服务队作为防控疫情、战胜疫情的生力军,群防群控,群策群力,在战“疫”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时代力量。 “用我们的一颗红心,一双勤劳的双手,服务于城区的千家万户居民群众”,这是我们城市社区志愿者标识的内涵。 据了解,庄浪县城辖区总面积14.8平方公里,城区居住人口11.2万人,有居民住宅小区47处,楼栋362栋,院落39处。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庄浪县城市社区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指示精神,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激发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内生动力,为建设文明、和谐、美丽新社区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构建多元实践阵地 立体化布局延伸文明实践触角 实践活动中,按照“点线面”立体化布局,整体化推进,以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公共法律服务室、社区警务室、志愿者个人调解室、四点半课堂为特色实践点,整合道德讲堂、市民学校、科普长廊、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多点结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脉络,串联搭建社区治理服务精细化的基本面,广泛培育并凝结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责任意识,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活力。让这些家门口的服务场所更加接地气、受欢迎、聚人气,让社区亮点特色更加彰显,联系居民群众更加紧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也成为了传播新时代文明的“充电站”,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以各种“微服务”形式,延伸至社区居民物质精神生活各方面。打造多元实践队伍 常态化服务释放文明实践效应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关键在于发动和建设志愿者队伍,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与,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从“泛”到“专”志愿服务惠及更多居民
按管委会筛选出256名具有专业特长的在职党员志愿者,将服务需求细化并开展专项服务。专业化服务解决了志愿服务“众口难调”的老大难问题,为社区志愿服务精准化打下了基础。63岁的退休检察官杨江东是南城社区的法律志愿者。以他名字命名的“个人调解室”,为社区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等服务。两年来,杨江东共参与社区普法宣传活动10场次,调解复杂纠纷16件,为社区居民举办法律知识培训课5场。志愿者激励机制健全,根据年度内志愿服务时长,开展星级评定,提升了志愿者素质,激发了志愿者的热情,让志愿者既能体会到志愿服务的乐趣又能得到服务的回报。实践队伍坚持“不以事小而不为”,始终关切事关群众利益的“关键小事”,将群众声音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冲锋令”,以“微服务”满足群众的“微心愿”。梁大妈因丈夫和儿子的突然去世生活陷入极度困境,家中只剩她和孙子两人生活,城市社区法律志愿者帮助其办理了公证,解开了丈夫名下的银行卡密码,取出了生活费。“爱心妈妈”志愿者陪伴她的孙子过生日,辅导功课,志愿服务给了她们家温暖与关爱。搭建多元活动平台 多样化形式充实文明实践内涵
按照“一社区一品牌、一组织一特色”的要求,围绕实践活动,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书画交流、演讲比赛和“让爱与你童行”庆“六一”系列主题活动18场(次)。辖区志愿者李宇天、孙祎、苏宁宁的抗疫作品在全县“税务杯”征文中发表。建成了“积分商城”3处,通过以“服务换积分,积分换奖品”的方式,激发广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获得标有“最美志愿者”等字样的奖杯,积分超市变成了志愿者互学互比互促的新舞台,小积分兑出优美环境、小超市带动文明生活。我们在强化实践载体上下功夫,巧妙设计活动项目,精心组织实施,让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勤于参与,城市社区妇联、工会等组织每年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和“孝亲家庭”等评选,有力推动了孝亲文化发展。紧扣传统节日节点,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广泛开展庆元旦、闹元宵等文艺戏曲演出,促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提质升级,活跃繁荣居民文化生活。社区“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助力文明城市建设,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来源:庄浪县城市社区管委会 编辑:张婧 审核:李亚平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